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稳定床反应器重整生成油后加氢过程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孟祥堃 张晓昕 +1 位作者 宗保宁 闵恩泽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4,共4页
对采用非晶态合金催化剂SRNA-4的磁稳定床重整生成油后加氢精制过程进行了研究,试验考察了各种条件对加氢效果的影响,找到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80~120℃,压力1.0~1.5MPa,液时空速20~30h^(-1),氢油体积比20~100及磁场强度15~20... 对采用非晶态合金催化剂SRNA-4的磁稳定床重整生成油后加氢精制过程进行了研究,试验考察了各种条件对加氢效果的影响,找到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80~120℃,压力1.0~1.5MPa,液时空速20~30h^(-1),氢油体积比20~100及磁场强度15~20kA/m。并建立了反应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磁稳定床反应器中可以使重整生成油的溴值从2.0gBr/(100g)降到0.5gBr/(100g)以下,基本无芳烃损失,满足工业要求。磁稳定床重整生成油后加氢工艺与传统固定床后加氢工艺及白土精制工艺相比,具有催化剂装卸方便、反应条件缓和、空速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稳定床 反应器 重整油 非晶态合金 加氢过程 磁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中心切割气相色谱法测定加氢过程气中微量硫化物 被引量:2
2
作者 孙茹 王治红 +2 位作者 涂陈媛 屈珊珊 唐君其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4-98,共5页
建立了利用二维气相色谱中心切割技术与双检测器相结合,测定硫磺回收加氢过程气微量硫化物的分析方法。目标化合物经预柱分离进入热导检测器,同时通过辅助电子气路控制系统压力变化设定阀切换时间,将目标化合物切入脉冲火焰光度检测器... 建立了利用二维气相色谱中心切割技术与双检测器相结合,测定硫磺回收加氢过程气微量硫化物的分析方法。目标化合物经预柱分离进入热导检测器,同时通过辅助电子气路控制系统压力变化设定阀切换时间,将目标化合物切入脉冲火焰光度检测器进行检测。确定了加氢过程气中 H2S、SO2、COS、CH3SH、C2H5SH、CS2 在柱切换与不切换时的保留时间,建立了双柱、双检测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进行加氢过程气的分析,目标化合物相对标准偏差RSD< 1.0%,最低检出限<1×10-6(体积分数),线性相关系数R≥ 0.9999。该方法将常量硫化氢与微量硫化物完全分离,节省了 H2S预处理步骤,解决了 H2S与微量SO2、微量有机硫共存下硫形态的准确定量分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中心切割 气相色谱 加氢过程 有机硫 尾气达标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模拟软件计算加氢过程Delta-Base数据及其在生产计划中的应用
3
作者 侯震 齐艳华 +2 位作者 熊震霖 李慧竹 门卓武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2期134-136,138,共4页
以某工业蜡油加氢裂化装置为例,通过加氢过程模拟软件的模拟计算,分别研究了原料密度和氮含量对产品收率和氢耗量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原料密度增加,加氢裂化的轻馏分油收率减少,重馏分油收率增多,氢耗增加;随着原料氮含量增加... 以某工业蜡油加氢裂化装置为例,通过加氢过程模拟软件的模拟计算,分别研究了原料密度和氮含量对产品收率和氢耗量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原料密度增加,加氢裂化的轻馏分油收率减少,重馏分油收率增多,氢耗增加;随着原料氮含量增加,轻油收率略降,重油收率和氢耗略有增加.通过计算,进而得到了相应的DELTA-BASE数据.由于考虑了原料性质对收率的影响,应用DELTA-BASE数据与没有应用DELTA-BASE数据的生产计划模型的运算结果有较大的不同.结果表明,应用DELTA-BASE数据后提高了炼厂生产计划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过程模拟 DELTA-BASE数据 裂化 过程工业模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剂使加氢过程更绿色环保
4
作者 靳爱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9-59,共1页
麦吉尔大学的科学家与其它单位合作开发了一种环保且价格低廉的铁基加氢催化剂。这种新催化剂由铁纳米颗粒组成,可代替重金属钯或铂。钯或铂虽然催化效率高,但过于昂贵稀有且有毒性。
关键词 绿色环保 加氢过程 铁剂 催化剂 合作开发 颗粒组成 新催化剂 催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AG-Ⅱ技术中LCO选择性加氢工艺过程
5
作者 鞠雪艳 习远兵 +2 位作者 王哲 唐津莲 龚剑洪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13-1320,共8页
为了降低催化加氢工艺过程氢耗并提高技术经济性,根据催化裂化柴油(LCO)中不同类型芳烃的分布规律特点,在对LCO原料进行轻、重馏分切割分馏基础上,在加氢单元中进行LCO重馏分的选择性定向加氢饱和,然后将LCO轻馏分及LCO加氢重馏分在催... 为了降低催化加氢工艺过程氢耗并提高技术经济性,根据催化裂化柴油(LCO)中不同类型芳烃的分布规律特点,在对LCO原料进行轻、重馏分切割分馏基础上,在加氢单元中进行LCO重馏分的选择性定向加氢饱和,然后将LCO轻馏分及LCO加氢重馏分在催化裂化装置进行分区进料,开发了在有效降低氢耗前提下的LCO高效转化为高辛烷值汽油或轻质芳烃的提质增效技术(LTAG-Ⅱ技术)。通过探索不同分馏温度下LCO轻、重馏分的性质特点以及芳烃分布规律,明确苊类、芴类及其衍生物是影响LCO重馏分选择性加氢反应性能的重要因素,确定较适宜的LCO原料分馏温度为240℃;在分馏温度240℃下,相比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的单/双向组合技术(LTAG-Ⅰ技术),LTAG-Ⅱ技术在选择性加氢过程中氢耗降低17.7%,LCO原料的归一化转化率可提高4.76百分点,同时汽油收率及选择性均有所提高,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柴油 加氢过程 多环芳烃 选择性 分馏温度 提质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分压对加氢裂化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方向晨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13,共8页
分析了氢分压对加氢裂化过程各种反应的影响以及加氢裂化过程中氢分压对裂化转化率、产品分布及产品性质的综合影响, 提出了降压后的加氢裂化过程对催化剂和工艺的一些基本要求。
关键词 加氢过程 裂化 分压 石油炼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渣油加氢转化过程结焦催化剂的表征 被引量:21
7
作者 陈士锋 陈海 杨朝合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12,共5页
采用热重 (TG)、差热分析 (DTA)、扫描电镜 能谱仪 (SEM EDS)、低温氮吸附、元素分析等技术对渣油加氢过程中的结焦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焦炭的元素组成随反应条件呈现动态变化。结焦催化剂表面焦炭沉积和孔道堵塞现象严重 ,... 采用热重 (TG)、差热分析 (DTA)、扫描电镜 能谱仪 (SEM EDS)、低温氮吸附、元素分析等技术对渣油加氢过程中的结焦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焦炭的元素组成随反应条件呈现动态变化。结焦催化剂表面焦炭沉积和孔道堵塞现象严重 ,比表面积大量损失 ,孔分布向小孔范围迁移。稀释剂的加入可显著影响焦炭沉积状态和沿催化剂颗粒的径向分布。催化剂上沉积的焦炭可分为低温型和高温型两种 ,前者燃烧放热集中在 35 0℃左右 ,后者集中在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转化过程 结焦 表征 催化剂 催化剂失活 稀释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水直接加氢乙炔制乙烯研究获进展
8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1,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大连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碳化钼负载金(Auα-MoC)催化剂实现直接用水作为氢源的乙炔加氢制乙烯反应,在反应温度80℃下,催化剂稳定性高,乙炔转化率大于99%,乙烯选择性大于83%。相关研究成果发表...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大连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碳化钼负载金(Auα-MoC)催化剂实现直接用水作为氢源的乙炔加氢制乙烯反应,在反应温度80℃下,催化剂稳定性高,乙炔转化率大于99%,乙烯选择性大于83%。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通过煤制乙炔,再经乙炔加氢制乙烯,是替代传统石油基乙烯生产路线的一种具有前景的途径。然而,目前乙炔加氢工艺通常需要100~300℃的高温,能耗高。此外,传统加氢过程消耗的H 2也需要水煤气变换(WGS)等高能耗制备过程,产生的H 2还需要后续分离和提纯等复杂工艺。因此,开发一种更经济、高效的低能耗乙炔加氢制乙烯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炔 水煤气变换 乙烯生产 石油基 碳化钼 乙炔转化率 加氢过程 催化剂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解水产活性氢/氧耦合加氢/氧化过程用水滑石基纳米材料 被引量:5
9
作者 来天艺 王纪康 +4 位作者 李天 白莎 郝晓杰 赵宇飞 段雪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327-4349,共23页
加氢/氧化催化是现代化学工业中最广泛的催化过程,传统加氢/氧化催化需要高温高压、消耗大量氢气/氧气(或双氧水等),且存在高成本、高能耗、低选择性等问题。因此,如何在温和条件下绿色高效地实现加氢还原/氧化反应,是目前催化领域的研... 加氢/氧化催化是现代化学工业中最广泛的催化过程,传统加氢/氧化催化需要高温高压、消耗大量氢气/氧气(或双氧水等),且存在高成本、高能耗、低选择性等问题。因此,如何在温和条件下绿色高效地实现加氢还原/氧化反应,是目前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之一。光电催化过程因其能量来源广泛、清洁环保,且结合了光催化和电催化的优势,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而光电分解水产生H2/O2过程涉及高反应活性的中间物种(活性氢*H、活性氧*O)的产生。利用光电解水产生的中间*H/*O物种,并使其直接参与加氢/氧化催化过程,实现一步光电解水制活性氢/氧耦合加氢/氧化过程,有望极大提高反应的效率。通过对催化剂结构进行调控,使得耦合过程可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进行,同时可避免因使用氢气/氧气等导致的安全和耗能等问题。本文综述了光电分解水过程,传统化工的加氢/氧化过程以及光电分解水与加氢/氧化耦合反应等方面的发展,介绍了水滑石基纳米材料在光电解水耦合加氢/氧化过程中的结构和性能优势,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高附加值有机化学品的高选择性低成本制备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光化学 电化学 /氧化过程 水滑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清洁燃料的加氢技术 被引量:5
10
作者 郝小明 何鸣元 段启伟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7-19,共3页
介绍我国近年来研究开发成功的一系列生产清洁汽油和柴油的加氢催化剂及工艺技术。主要包括RN-10加氢精制催化剂、3974高压加氢裂化催化剂,渣油加氢RHT系列催化剂和生产优质中间馏分油的中压加氢裂化技术、提高十六烷值降低柴油密度的... 介绍我国近年来研究开发成功的一系列生产清洁汽油和柴油的加氢催化剂及工艺技术。主要包括RN-10加氢精制催化剂、3974高压加氢裂化催化剂,渣油加氢RHT系列催化剂和生产优质中间馏分油的中压加氢裂化技术、提高十六烷值降低柴油密度的技术、柴油深度脱硫脱芳烃技术、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和加氢异构技术、加氢-FCC组合工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燃料 加氢过程 脱硫 催化剂 中间馏分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硫原油加工与加氢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尹恩杰 张英 +1 位作者 陶宗乾 王志东 《石油炼制与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16,共6页
中东含硫原油的性质有别于我国大部分原油,其加工路线也有异于目前国产原油常规的加工流程。经过分析对比及技术经济评价,认为加氢工艺与含硫原油的加工密不可分,它是产品精制、原料改质及保护环境的有效手段。蜡油经缓和加氢裂化改... 中东含硫原油的性质有别于我国大部分原油,其加工路线也有异于目前国产原油常规的加工流程。经过分析对比及技术经济评价,认为加氢工艺与含硫原油的加工密不可分,它是产品精制、原料改质及保护环境的有效手段。蜡油经缓和加氢裂化改质作为催化裂化的原料,或用加氢裂化加工,渣油则由延迟焦化加工。这两类加工方案投资低、经济性好,较为适合我国的国情。渣油加氢方案轻油产率高,无低值难销副产品,利税值高,但投资太高,投资利税率略低一些,值得进一步发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 原油 加氢过程 流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o/Al2O3催化剂用于重整石脑油后加氢的失活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勇军 张孔远 +1 位作者 燕京 刘晨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25,共4页
分析了重整石脑油后加氢装置中失活CoMo/Al2O3催化剂的碳含量、硫含量,并用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分析了催化剂表面棕色粘稠物。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碳沉积并不严重,催化剂活性相中的硫流失也很少,都不足以引起催化剂的失活;红... 分析了重整石脑油后加氢装置中失活CoMo/Al2O3催化剂的碳含量、硫含量,并用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分析了催化剂表面棕色粘稠物。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碳沉积并不严重,催化剂活性相中的硫流失也很少,都不足以引起催化剂的失活;红外光谱和液相色谱的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是重整石脑油后加氢反应过程中一部分单环芳烃在催化剂表面缩合,形成的多环稠合物覆盖在催化剂表面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整 石脑油 加氢过程 催化剂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反、顺1.5.9-环十二碳三烯的常压选择加氢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筠 廖世健 +3 位作者 张树林 袁华先 鲁奇林 杨壬午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1989年第6期57-60,共4页
本文报道负载型络合催化剂应用于环十二碳二烯的常压选择加氢。可溶性高分子-聚乙烯吡咯烷酮锚定的PdCl_2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进一步负载到无机载体上所制得的柔刚结合的催化剂可使活性、选择性及稳定性有大幅度的提高,这种... 本文报道负载型络合催化剂应用于环十二碳二烯的常压选择加氢。可溶性高分子-聚乙烯吡咯烷酮锚定的PdCl_2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进一步负载到无机载体上所制得的柔刚结合的催化剂可使活性、选择性及稳定性有大幅度的提高,这种催化剂在重复使用10次后,未见活性有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失活 加氢过程 环十二碳三烯 络合催化剂 负载型 无机载体 均相催化剂 负载催化剂 催化活性 次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焦化馏出油加氢精制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朱义勤 《石油炼制与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5-29,共5页
根据延迟焦化馏出油的特性,开发出焦化蜡油加氢处理与催化裂化或加氢裂化构成的组合工艺,以拓宽催化裂化或加氢裂化的原料来源。研究了焦化液体产物作为加氢精制原料的优化方案,焦化全馏分油加氢及焦化柴油与蜡油混合油加氢较纯焦化... 根据延迟焦化馏出油的特性,开发出焦化蜡油加氢处理与催化裂化或加氢裂化构成的组合工艺,以拓宽催化裂化或加氢裂化的原料来源。研究了焦化液体产物作为加氢精制原料的优化方案,焦化全馏分油加氢及焦化柴油与蜡油混合油加氢较纯焦化蜡油加氢效益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焦化 加氢过程 馏出油 渣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加氢处理过程用于将植物油转化为可再生柴油和LPG
15
作者 章文(摘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1-61,共1页
日本和墨西哥的研究人员于2011年9月6日宣布,已经开发出藉助含有Ni-Mo和固体酸的催化剂进行一步法加氢处理的过程,可用于使植物油(麻疯树、棕榈和油菜籽)转化为可再生柴油和LPG。
关键词 处理过程 LPG 可再生 植物油 一步法 柴油 转化 NI-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使柴油硫质量分数降至2g/μg的KOSi均相加氢脱硫过程
16
作者 程薇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3-73,共1页
由BP公司、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理工学院等组成的国际工业一学术研究团队报道了一种柴油脱硫新路线。这是一种非催化工艺,叔丁醇钾和烷基硅烷在温和条件下产生的甲硅烷基自由基,可使烷基取代的二苯并噻吩中的C—S键断开,然后硅... 由BP公司、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理工学院等组成的国际工业一学术研究团队报道了一种柴油脱硫新路线。这是一种非催化工艺,叔丁醇钾和烷基硅烷在温和条件下产生的甲硅烷基自由基,可使烷基取代的二苯并噻吩中的C—S键断开,然后硅将硫快速移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过程 柴油脱硫 硫质量分数 均相 州理工学院 甲硅烷基 二苯并噻吩 BP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油催化加氢脱硫中试反应器的研制
17
作者 沙钝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3-25,共3页
介绍了一套用于重油加氢脱硫的滴流床中试反应器装置的研制。该反应器的内径为30mm,长度为1250mm,液体原料由高压活塞泵输送,氢气由膜式压缩机输送。该装置的操作条件最高可达40MPa及500℃,可用于对重油加氢过程的操作条件、催化剂性能... 介绍了一套用于重油加氢脱硫的滴流床中试反应器装置的研制。该反应器的内径为30mm,长度为1250mm,液体原料由高压活塞泵输送,氢气由膜式压缩机输送。该装置的操作条件最高可达40MPa及500℃,可用于对重油加氢过程的操作条件、催化剂性能、脱硫效果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 重油催化 研制 中试 操作条件 反应器装置 膜式压缩机 催化剂性能 液体原料 加氢过程 脱硫效果 滴流床 泵输送 5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加氢技术与清洁燃料生产 被引量:7
18
作者 聂红 石亚华 +3 位作者 石玉林 康小洪 戴立顺 李大东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8-15,共8页
综述了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生产清洁燃料和石油产品的系列加氢催化剂和加氢技术.这些技术可以从ψ(烯烃)>50%的FCC汽油生产ω(硫)<30μg/g、ψ(烯烃)<20%、抗爆指数损失小于2的汽油组分,和生产低硫、低芳烃柴油等优质的石油产品... 综述了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生产清洁燃料和石油产品的系列加氢催化剂和加氢技术.这些技术可以从ψ(烯烃)>50%的FCC汽油生产ω(硫)<30μg/g、ψ(烯烃)<20%、抗爆指数损失小于2的汽油组分,和生产低硫、低芳烃柴油等优质的石油产品,为炼油企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过程 催化剂 清洁的 燃料 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加氢装置的腐蚀及防腐措施 被引量:1
19
作者 任世科 何兴 王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8-40,共3页
兰州炼油化工总厂(兰炼)柴油加氢装置加氢反应器后的分馏塔塔顶冷凝系统发生的腐蚀是由H2 S-HCl-H2O 介质腐蚀所引起,严重影响了装置的正常生产。采用兰炼研制开发的RSK-1中和剂,可大大减缓腐蚀程度,使塔顶冷凝水... 兰州炼油化工总厂(兰炼)柴油加氢装置加氢反应器后的分馏塔塔顶冷凝系统发生的腐蚀是由H2 S-HCl-H2O 介质腐蚀所引起,严重影响了装置的正常生产。采用兰炼研制开发的RSK-1中和剂,可大大减缓腐蚀程度,使塔顶冷凝水中的铁离子含量由原来的40~60 μg/g 降到0~2.5μg/g,pH 值由原来的3.0~4.0 升至7.0~8.0。经过一年多的工业试验,防腐效果明显,成功地解决了系统的腐蚀问题,使装置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加氢过程 蒸馏塔 腐蚀 中和剂 炼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大学的CO_(2)加氢制甲醇Cu单原子催化剂研究获进展
20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8,共1页
近日,苏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C_(3)N_(4)负载的Cu单原子催化剂,具有定制配位结构,即Cu-N_(4)和Cu-N_(3),可作为低温CO_(2)加氢制甲醇的高选择性和高活性催化剂。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工业上通过提高温度或压力促... 近日,苏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C_(3)N_(4)负载的Cu单原子催化剂,具有定制配位结构,即Cu-N_(4)和Cu-N_(3),可作为低温CO_(2)加氢制甲醇的高选择性和高活性催化剂。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工业上通过提高温度或压力促进CO_(2)加氢制甲醇反应,由于CO_(2)的化学惰性和加氢过程复杂,导致催化剂活性与产物选择性较低。将Cu位点与金属氧化物(如ZnO,ZrO_(2),TiO_(2))复合的催化剂可用于CO_(2)加氢,但该类催化剂活性和甲醇选择性低、机制不明确,开发高效CO_(2)加氢制甲醇催化剂则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催化剂 化学惰性 高选择性 制甲醇 金属氧化物 团队开发 配位结构 加氢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