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氢裂化尾油的综合利用 被引量:7
1
作者 李琪 王会东 夏春谷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2-126,共5页
加氢裂化尾油具有性能优良、饱和烃含量高,芳香烃含量、硫含量和氮含量低等特点,不仅能做乙烯裂解原料,同时也是优质的润滑油基础油原料,可以生产变压器油、内燃机油和液压油等产品,同时还能得到柴油等副产品,综合利用价值显著。通过采... 加氢裂化尾油具有性能优良、饱和烃含量高,芳香烃含量、硫含量和氮含量低等特点,不仅能做乙烯裂解原料,同时也是优质的润滑油基础油原料,可以生产变压器油、内燃机油和液压油等产品,同时还能得到柴油等副产品,综合利用价值显著。通过采用减压蒸馏、溶剂脱蜡和白土补充精制等工艺,对辽阳石化公司生产的两批不同性质的加氢裂化尾油进行实验室研究,考察了辽化加氢裂化尾油作为润滑油基础油适用情况。实验表明,两批加氢尾油经过加工分别可以得到收率为15.3%的HVI100基础油,34.5%的HVI150基础油和20.4%HVI400基础油,以及柴油和变压器油等产品,具有综合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尾油 窄馏分 高粘度指数 基础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谱技术研究加氢裂化尾油链烷烃结构组成 被引量:6
2
作者 王乃鑫 刘泽龙 +1 位作者 祝馨怡 田松柏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4-100,共7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在瓦斯油中饱和烃馏分的烃类测定方法 (SH/T 0659)的基础上,建立了测定加氢裂化尾油中正、异构链烷烃总含量及正构链烷烃碳数分布的分析方法,再根据气相色谱-场电离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GC-FI TOFMS)...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在瓦斯油中饱和烃馏分的烃类测定方法 (SH/T 0659)的基础上,建立了测定加氢裂化尾油中正、异构链烷烃总含量及正构链烷烃碳数分布的分析方法,再根据气相色谱-场电离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GC-FI TOFMS)得到样品的链烷烃碳数分布,进而得到异构链烷烃的碳数分布。该技术与现有的烃类组成测定方法相比,能够提供更详细的链烷烃分子组成信息。利用所建方法对转化深度不同的3种加氢裂化尾油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转化深度对其链烷烃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转化程度的加深,加氢裂化尾油中正、异构链烷烃含量均升高,总链烷烃含量增加,正构链烷烃占总链烷烃的比例下降;3种加氢裂化尾油的正构烷烃、异构烷烃以及总链烷烃的碳数均呈正态分布;高转化率时加氢裂化尾油含低碳数正、异构链烷烃较多,而中低转化率时含高碳数正、异构链烷烃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气相色谱-场电离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 正构链烷烃 异构链烷烃 加氢裂化尾油 碳数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裂化尾油异构脱蜡催化剂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孙国方 郑修新 +1 位作者 刘有鹏 于海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2-46,共5页
研究了润滑油异构脱蜡催化剂中ZSM-22分子筛含量对基础油倾点和基础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分子筛含量降低催化剂活性略有下降,但基础油收率增加。以中海油惠州炼化分公司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对TH-2催化剂进行加氢工... 研究了润滑油异构脱蜡催化剂中ZSM-22分子筛含量对基础油倾点和基础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分子筛含量降低催化剂活性略有下降,但基础油收率增加。以中海油惠州炼化分公司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对TH-2催化剂进行加氢工艺考察以及稳定性评价,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320℃,反应压力14 MPa,氢油体积比600∶1,体积空速1.1 h-1。装置连续运行1 000 h,催化剂性能稳定,150N基础油倾点-18℃,基础油总收率达到7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尾油 ZSM-22分子筛 异构脱蜡 润滑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裂化尾油窄馏分的催化裂化转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赵丽萍 田松柏 +1 位作者 田辉平 陈菲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2-57,共6页
将中东减压蜡油的加氢裂化尾油分为4个沸程范围不同的窄馏分,在固定流化床装置上考察了其催化裂化反应性能,采用GC/MS等方法对原料和裂化产物的烃类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个窄馏分中饱和烃质量分数均高于98.0%,随着馏分变重,窄馏... 将中东减压蜡油的加氢裂化尾油分为4个沸程范围不同的窄馏分,在固定流化床装置上考察了其催化裂化反应性能,采用GC/MS等方法对原料和裂化产物的烃类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个窄馏分中饱和烃质量分数均高于98.0%,随着馏分变重,窄馏分中的链烷烃含量增大,环烷烃含量减小,并且链烷烃和各族环烷烃均向高碳数方向移动。4个窄馏分均易于裂化,干气和焦炭产率低,液化气和汽油收率高。在相同的催化裂化条件下,随着馏分变重,其可裂化性能增强,干气和焦炭产率降低,液化气收率增加,汽油收率增加但辛烷值略有降低,柴油和重油收率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尾油 窄馏分 催化裂化 转化率 产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裂化尾油作润滑油加氢原料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林荣兴 刘英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10,共5页
为合理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中国石化高桥分公司润滑油加氢装置采用VGO掺炼加氢裂化尾油、加工纯加氢裂化尾油以及加氢裂化尾油减压分馏后的塔底油直接进异构脱蜡单元的方法,增加了润滑油加氢原料的来源,改善了润滑油加氢原料的质量。重... 为合理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中国石化高桥分公司润滑油加氢装置采用VGO掺炼加氢裂化尾油、加工纯加氢裂化尾油以及加氢裂化尾油减压分馏后的塔底油直接进异构脱蜡单元的方法,增加了润滑油加氢原料的来源,改善了润滑油加氢原料的质量。重点对加氢裂化尾油作润滑油加氢原料的工业应用情况进行跟踪分析,考察了加氢裂化尾油作润滑油加氢原料时润滑油加氢装置的生产情况。结果表明,掺炼加氢裂化尾油或加工纯加氢裂化尾油可以生产多种高档润滑油加氢基础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尾油 润滑 加氢 基础 工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转移剂对加氢裂化尾油降凝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朱静 傅承碧 +1 位作者 刘涛 吴文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8-81,共4页
HZSM-5/Al2O3催化剂比表面积较大,催化剂表面上B酸中心和L酸中心共存,且弱酸中心密度高于强酸中心密度。加氢裂化尾油非临氢降凝反应是正碳离子反应机理,但弱酸强度催化剂不利于正碳离子的生成,使催化降凝效果受到限制。通过在原料中加... HZSM-5/Al2O3催化剂比表面积较大,催化剂表面上B酸中心和L酸中心共存,且弱酸中心密度高于强酸中心密度。加氢裂化尾油非临氢降凝反应是正碳离子反应机理,但弱酸强度催化剂不利于正碳离子的生成,使催化降凝效果受到限制。通过在原料中加入醇类链转移剂(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和叔丁醇)促进正碳离子的生成,使催化降凝白油产品收率得到提高,质量得以改善。这些醇类链转移剂中,叔丁醇更易生成稳定的正碳离子,所得液体产品白油收率最高,性质比较稳定,能够满足工厂产品质量要求,是较好的加氢裂化尾油非临氢降凝的链转移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征 加氢裂化尾油 链转移剂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裂化尾油临氢降凝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高丽 马向荣 +1 位作者 王延臻 宋春敏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43,共5页
以ZSM-5分子筛为载体制备了Ni/Ca/ZSM-5临氢降凝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中Ni、Ca改性对润滑油基础油凝点、收率和黏度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Ni、Ca改性后,催化剂的裂化活性降低,润滑油基础油的收率和黏度指数升高。以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对... 以ZSM-5分子筛为载体制备了Ni/Ca/ZSM-5临氢降凝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中Ni、Ca改性对润滑油基础油凝点、收率和黏度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Ni、Ca改性后,催化剂的裂化活性降低,润滑油基础油的收率和黏度指数升高。以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对Ni-Ca/ZSM-5催化剂作用下的加氢工艺条件进行考察,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310℃、体积空速3.0 h^(-1)、反应压力15 MPa、氢油体积比500,在此条件下,润滑油基础油凝点为-17℃,黏度指数为93,收率为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尾油 ZSM-5分子筛 临氢降凝 润滑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裂化尾油临氢降凝生产润滑油基础油 被引量:1
8
作者 高丽 马向荣 +3 位作者 王延臻 宋春敏 段红玲 宗丽娜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1-164,共4页
以齐鲁石化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采用实验室自制临氢降凝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进行实验,在反应压力15 MPa、温度260~340℃、空速1.0~3.0 h^-1、氢油比500的条件下,考察了反应温度和空速对润滑油基础油凝点、黏度指数和收率的影响。... 以齐鲁石化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采用实验室自制临氢降凝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进行实验,在反应压力15 MPa、温度260~340℃、空速1.0~3.0 h^-1、氢油比500的条件下,考察了反应温度和空速对润滑油基础油凝点、黏度指数和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300℃、空速为2.0 h-1时,可得到凝点为-16℃、收率为72.6%、黏度指数为97的润滑油基础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尾油 临氢降凝 催化剂 润滑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裂化尾油蜡质量分数与异构脱蜡反应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鸣 宫卫国 +1 位作者 王泽爱 黄小珠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30-1034,共5页
在400kt/a加氢异构脱蜡装置上,控制压力15MPa、进料量38t/h、氢/油体积比约710,以及确保主产品150N性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考察了加氢裂化尾油蜡质量分数对加氢异构脱蜡单元入口温度和反应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床层入口温度和反应温... 在400kt/a加氢异构脱蜡装置上,控制压力15MPa、进料量38t/h、氢/油体积比约710,以及确保主产品150N性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考察了加氢裂化尾油蜡质量分数对加氢异构脱蜡单元入口温度和反应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床层入口温度和反应温度与加氢裂化尾油蜡质量分数呈线性关系,蜡质量分数增加1%,第1床层入口温度和反应温度分别需提高约1.8和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尾油 加氢异构脱蜡 反应温度 基础 蜡质量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裂化尾油的加氢异构性能
10
作者 王强 沈本贤 +2 位作者 凌昊 贺产鸿 李坤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65-1269,共5页
在连续微型固定床反应装置中,氢气分压9.0MPa、温度300~345℃和体积空速0.6~1.2h^-1条件下评价了加氢裂化尾油的加氢异构性能。研究了反应产物的碳数分布和族组成变化,并建立了三集总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工艺条... 在连续微型固定床反应装置中,氢气分压9.0MPa、温度300~345℃和体积空速0.6~1.2h^-1条件下评价了加氢裂化尾油的加氢异构性能。研究了反应产物的碳数分布和族组成变化,并建立了三集总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润滑油基础油收率可达75%左右,粘度指数在110以上,适合生产API Ⅱ^+标准的润滑油基础油。所建立的芳烃和环烷烃、长链烷烃、轻质产物的三集总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产物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尾油 加氢异构 集总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有机进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法测定加氢裂化尾油中痕量Na,Ni,V,Pb,As,Hg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小雨 姜丽燕 +1 位作者 李继文 王川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75-1080,共6页
加氢裂化尾油是蒸汽裂解乙烯装置的主要原料之一,其中的某些痕量有害元素如Na,Ni,V,Pb,As,Hg的含量对裂解炉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筛选了合适的有机溶剂,最大程度溶解加氢裂化尾油实际试样,采用直接有机进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 加氢裂化尾油是蒸汽裂解乙烯装置的主要原料之一,其中的某些痕量有害元素如Na,Ni,V,Pb,As,Hg的含量对裂解炉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筛选了合适的有机溶剂,最大程度溶解加氢裂化尾油实际试样,采用直接有机进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ICP-MS/MS)技术,在简化试样预处理流程的基础上,提高方法的重复性和准确性,开发了满足需求的加氢裂化尾油中痕量有害元素Na,Ni,V,Pb,As,Hg的定量分析方法。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实际试样中Na,Ni,V,Pb,As,Hg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21.0,13.0,0.3,0.1,0.3,0.2μg/kg;当各元素含量低于10μg/kg,相对偏差控制在20%以内,含量高于10μg/kg,相对偏差控制在10%以内,对于痕量元素的测定重复性好;六种元素的试样加标回收率在84.6%~117.9%之间,测试方法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尾油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 痕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裂化尾油作为供氢剂对焦化产品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伟 康东会 +1 位作者 舒畅 王兴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4-48,共5页
对中海炼化惠州炼化分公司加氢裂化尾油和减压渣油进行了供氢、夺型氢能力测定,以加氢裂化尾油为供氢剂,以10%的比例加入到减压渣油中,进行延迟焦化实验室试验以及中型试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500℃、反应压力为0.15 MPa的条件下,... 对中海炼化惠州炼化分公司加氢裂化尾油和减压渣油进行了供氢、夺型氢能力测定,以加氢裂化尾油为供氢剂,以10%的比例加入到减压渣油中,进行延迟焦化实验室试验以及中型试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500℃、反应压力为0.15 MPa的条件下,分别以减压渣油和加入10%供氢剂的减压渣油为原料进行延迟焦化反应,与减压渣油原料相比,减压渣油中加入10%供氢剂后,粗汽油、粗柴油以及蜡油收率提高4.2百分点,焦炭收率降低3.1百分点,气体收率降低1.1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焦化 供氢剂 加氢裂化尾油 中试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裂化尾油在不同结构催化剂上催化裂解制烯烃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凤岭 周微 +2 位作者 孙志国 王嘉辰 杨晓宇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4-92,共9页
为了明确分子筛孔道结构与酸性质对加氢裂化尾油催化裂解制备低碳烯烃的构效关系,寻找最优催化剂,实现加氢裂化尾油的高效转化,挑选了BEA,FER,TON,FAU,AEL,AFI,MFI等7种拓扑结构的分子筛,考察了加氢裂化尾油在不同孔道结构分子筛上的催... 为了明确分子筛孔道结构与酸性质对加氢裂化尾油催化裂解制备低碳烯烃的构效关系,寻找最优催化剂,实现加氢裂化尾油的高效转化,挑选了BEA,FER,TON,FAU,AEL,AFI,MFI等7种拓扑结构的分子筛,考察了加氢裂化尾油在不同孔道结构分子筛上的催化裂解反应性能,并通过以正己烷为探针的脉冲微反试验进一步分析了分子筛酸性对催化裂解反应过程中尾油反应性能及低碳烯烃产物分布的影响。加氢裂化尾油的催化裂解试验结果表明,反应转化率受孔径大小与孔道结构共同作用,具有尺寸为0.40 nm×0.65 nm的椭圆形一维孔道结构的SAPO-11分子筛为催化裂解反应最优催化剂。脉冲微反试验结果表明:分子筛弱酸酸量及中强酸酸量越大,越有利于目的产物乙烯和丙烯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解 加氢裂化尾油 分子筛 低碳烯烃 脉冲微反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基加氢裂化尾油溶剂抽提脱除多环芳烃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显锋 王丹君 +2 位作者 辛金妮 乔婧 闵小建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21,共5页
以煤基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糠醛为抽提溶剂,采用溶剂抽提的方法开展了脱除多环芳烃的研究,考察了抽提温度、剂油质量比、抽提级数对抽余油收率及多环芳烃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级抽提中,随着抽提温度升高或剂油质量比的增大,抽余... 以煤基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糠醛为抽提溶剂,采用溶剂抽提的方法开展了脱除多环芳烃的研究,考察了抽提温度、剂油质量比、抽提级数对抽余油收率及多环芳烃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级抽提中,随着抽提温度升高或剂油质量比的增大,抽余油的收率不断减小、多环芳烃脱除率不断增大;二级、三级逆流抽提中,所得抽余油中多环芳烃脱除率均大于72.0%、多环芳烃质量分数均小于3.0%、抽余油收率均大于70.0%,同时,抽余油中未被抽提的单环、双环芳烃含量较高,其芳碳率C A均大于10.0%,有助于生产环保型煤基橡胶填充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抽提 加氢裂化尾油 多环芳烃 糠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下油/加氢裂化尾油混合原料的裂解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丽娜 何英华 +2 位作者 张超 郝敏彤 巩明月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0-33,共4页
以蜡下油/加氢裂化尾油混合物作为蒸汽裂解制乙烯装置原料,利用蒸汽裂解模拟试验装置研究其裂解性能,考察了蜡下油的掺入量、裂解温度和水油质量比对目标烯烃产物收率的影响。蜡下油/加氢裂化尾油混合原料的最佳蒸汽裂解工艺条件为:蜡... 以蜡下油/加氢裂化尾油混合物作为蒸汽裂解制乙烯装置原料,利用蒸汽裂解模拟试验装置研究其裂解性能,考察了蜡下油的掺入量、裂解温度和水油质量比对目标烯烃产物收率的影响。蜡下油/加氢裂化尾油混合原料的最佳蒸汽裂解工艺条件为:蜡下油掺入质量分数20%,裂解温度820℃,水油质量比0.75,此条件下产物乙烯、丙烯的收率分别为34.3%和14.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下 加氢裂化尾油 裂解模拟 协同效应 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裂化尾油异构脱蜡-补充精制产品探索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海龙 徐岩峰 +1 位作者 张翠侦 宋君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8-211,216,共5页
以中海油某炼厂加氢裂化装置尾油为原料,采用该炼厂石蜡基润滑油加氢装置异构脱蜡-补充精制段反应器现用催化剂,进行异构脱蜡-补充精制试验,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下生产高档润滑油基础油、化妆品级白油、食品级白油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不... 以中海油某炼厂加氢裂化装置尾油为原料,采用该炼厂石蜡基润滑油加氢装置异构脱蜡-补充精制段反应器现用催化剂,进行异构脱蜡-补充精制试验,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下生产高档润滑油基础油、化妆品级白油、食品级白油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不同反应温度下均无法制备出高黏度指数(>100)且倾点合格的润滑油基础油;在反应压力15 MPa、空速1.0 h^(-1)、氢油体积比800∶1、异构脱蜡和补充精制段反应温度分别为330、240℃条件下,加氢生成油300~380℃馏分段(收率18.48%)和>380℃馏分段(收率36.79%)分别可以达到食品级白油(GB 1886.215—2016)、化妆品级白油(NB/SH 0007—2015)产品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尾油 异构脱蜡 补充精制 食品级白 化妆品级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裂化反应尾油中烃组成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月红 张富平 +1 位作者 胡志海 李大东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4-47,共4页
以沙轻减压蜡油为原料,考察了加氢裂化过程不同反应阶段尾油烃组成的变化规律。当转化率低于58.7%时,加氢裂化尾油中链烷烃收率基本不变;转化率高于58.7%时,尾油中链烷烃收率随转化率升高而下降。分析造成链烷烃总量变化的原因,环状烃... 以沙轻减压蜡油为原料,考察了加氢裂化过程不同反应阶段尾油烃组成的变化规律。当转化率低于58.7%时,加氢裂化尾油中链烷烃收率基本不变;转化率高于58.7%时,尾油中链烷烃收率随转化率升高而下降。分析造成链烷烃总量变化的原因,环状烃的开环、断侧链反应,反应产物进入轻组分是造成尾油中链烷烃含量相对增加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催化剂的环状烃开环能力能够提高产品尾油中链烷烃的相对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尾油 链烷烃 环状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古常渣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产物中Ni和V的分布与存在形态 被引量:6
18
作者 邓文安 王继乾 +2 位作者 刘东 赵晴晴 阙国和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7-61,共5页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的轮古常压渣油悬浮床加氢反应产物中的Ni和V的分布,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尾油和甲苯不溶物中Ni和V的存在形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反应苛刻度的逐渐增加,沉积在甲苯不溶物中的Ni和V化合物的量...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的轮古常压渣油悬浮床加氢反应产物中的Ni和V的分布,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尾油和甲苯不溶物中Ni和V的存在形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反应苛刻度的逐渐增加,沉积在甲苯不溶物中的Ni和V化合物的量逐渐增加,而减压尾油中Ni和V化合物的量逐渐降低,且减压尾油中的Ni和V化合物主要分布在胶质与沥青质中;减压尾油中的Ni和V化合物未检测到卟啉结构;甲苯不溶物经灰化后,其中的Ni化合物的存在形态为NiSO4,V化合物的存在形态为V2O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尾油 金属化合物 分布 紫外-可见光谱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蒸汽裂解原料的中压加氢裂化工艺——RMC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志海 熊震霖 +1 位作者 聂红 崔德春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通过研究原料油性质、催化剂、反应压力、加氢精制和加氢裂化反应深度以及加氢裂化尾油的切割点对生产乙烯性能的影响,开发了生产优质蒸汽裂解原料的中压加氢裂化(RMC)技术,该技术分别在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1.5Mt/a...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通过研究原料油性质、催化剂、反应压力、加氢精制和加氢裂化反应深度以及加氢裂化尾油的切割点对生产乙烯性能的影响,开发了生产优质蒸汽裂解原料的中压加氢裂化(RMC)技术,该技术分别在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1.5Mt/a中压加氢裂化装置上和燕山分公司1.3Mt/a中压加氢裂化装置上工业应用。结果表明,RMC工艺所采用的精制催化剂在中压下具有较好的脱氮性,裂化催化剂具有高抗氮性能,生产的尾油BMCI低,是优质的蒸汽裂解制乙烯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裂解 乙烯原料 催化剂 加氢裂化工艺 精制 反应压力 化工科学研究院 加氢裂化尾油 原料性质 加氢裂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润滑油加氢异构装置上的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许育鹏 刘丹 +3 位作者 褚小立 章群丹 陈瀑 吴梅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29-738,共10页
基于大量有代表性的样本,采集其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预测加氢裂化尾油和基础油馏程、黏度、黏度指数和倾点的近红外分析模型,模型交互验证结果表明,近红外方法与实验室标准方法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通过配置在线近红... 基于大量有代表性的样本,采集其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预测加氢裂化尾油和基础油馏程、黏度、黏度指数和倾点的近红外分析模型,模型交互验证结果表明,近红外方法与实验室标准方法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通过配置在线近红外分析系统和应用所建加氢裂化尾油和基础油多性质近红外分析模型,将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于润滑油加氢异构装置,对加氢裂化尾油和基础油进行在线分析,可在30 min内完成对6路物料馏程、黏度、黏度指数和倾点的在线分析。加氢裂化尾油初馏点和终馏点的预测标准偏差分别为7和6℃,100℃黏度为0.261 mm^(2)/s,黏度指数为2;基础油初馏点和终馏点的预测标准偏差分别为5和6℃,40和100℃黏度分别为1.01、0.151 mm^(2)/s,倾点为3℃,黏度指数为1,满足工业现场快速分析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近红外 加氢裂化尾油 基础 馏程 黏度 黏度指数 倾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