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油非加氢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唐晓东 王豪 +2 位作者 周建军 孙建华 夏荣安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58-61,共4页
柴油低硫化及其含硫标准的日趋严格 ,是世界各国柴油产品质量与标准的发展趋势。加氢脱硫技术生产低硫柴油 ,存在投资大、操作费用高和操作条件苛刻 ,导致柴油成本大幅攀升 ,柴油非加氢脱硫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了国内外柴油非加氢... 柴油低硫化及其含硫标准的日趋严格 ,是世界各国柴油产品质量与标准的发展趋势。加氢脱硫技术生产低硫柴油 ,存在投资大、操作费用高和操作条件苛刻 ,导致柴油成本大幅攀升 ,柴油非加氢脱硫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了国内外柴油非加氢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作者开发的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技术 (非H2 O2 法 )的研究成果 ,认为柴油氧化脱硫、生物脱硫和加氢脱硫三种脱硫技术将成为生产超低硫柴油的主要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柴油 加氢脱硫技术 研究进展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非加氢脱硫技术研究中样品的选择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少军 凌凤香 王安杰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1-174,共4页
利用气相色谱/原子发射光谱检测器(GC/AED),对小型加氢装置的加氢脱硫柴油样品及氧化/萃取前后样品油中含硫化合物进行了分析,对色谱图中出现的几个可疑峰进行了分析和推测,表明这几个峰是由元素硫产生的,并通过无硫油样中加入硫磺和对... 利用气相色谱/原子发射光谱检测器(GC/AED),对小型加氢装置的加氢脱硫柴油样品及氧化/萃取前后样品油中含硫化合物进行了分析,对色谱图中出现的几个可疑峰进行了分析和推测,表明这几个峰是由元素硫产生的,并通过无硫油样中加入硫磺和对样品进行汞洗等实验进行了验证。此外,对于加氢柴油中元素硫产生原因以及对硫质量分数测定和对实验分析的影响,在氧化脱硫等非加氢脱硫实验中样品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脱硫技术 柴油 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生产超低硫柴油的加氢脱硫技术
3
作者 吴芳青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加氢脱硫技术 柴油 ULSD 逆流反应器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科院开发超深度加氢脱硫技术成功生产清洁柴油
4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2-292,共1页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RTS)技术在广州石化1200kt/a柴油加氢装置上成功通过标定,生产出相当于欧V标准的清洁柴油。
关键词 加氢脱硫技术 清洁柴油 生产 开发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超深 柴油装置 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代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RSDS-Ⅱ开发及应用”通过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技术鉴定
5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33,共1页
2010年10月26日,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RIPP)、长岭分公司、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催化剂分公司共同承担的项目“第二代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RSDS-Ⅱ开发及应用”通过中国石化科... 2010年10月26日,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RIPP)、长岭分公司、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催化剂分公司共同承担的项目“第二代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RSDS-Ⅱ开发及应用”通过中国石化科技开发部组织的技术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 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 催化裂化汽油 科技开发 技术鉴定 第二代 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满足国Ⅴ排放标准汽油的OCT-ME催化裂化汽油深度加氢脱硫技术
6
作者 钱伯章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7-67,共1页
由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湛江东兴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简称湛江东兴)和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共同开发的中国石化“十条龙”攻关项目——满足欧V排放标准清洁汽油生产技术开发,于2013年11月25日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 由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湛江东兴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简称湛江东兴)和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共同开发的中国石化“十条龙”攻关项目——满足欧V排放标准清洁汽油生产技术开发,于2013年11月25日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组织的技术鉴定。认为该技术整体达到当前国际同类技术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脱硫技术 生产技术开发 催化裂化汽油 排放标准 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洛阳石化工程公司 清洁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负载Co-Mo催化剂的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性能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商红岩 徐永强 刘晨光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3-107,共5页
利用X射线衍射及程序升温还原技术 ,对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的Co Mo/AC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采用高压微反装置、以二苯并噻吩为模型化合物 ,在一定的温度和空速下对催化剂进行了加氢脱硫活性评价。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表明 ,柱状活性炭具有良好... 利用X射线衍射及程序升温还原技术 ,对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的Co Mo/AC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采用高压微反装置、以二苯并噻吩为模型化合物 ,在一定的温度和空速下对催化剂进行了加氢脱硫活性评价。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表明 ,柱状活性炭具有良好的担载催化剂活性组分的能力 ,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能很好地分散 ,因而只检测到部分活性组分很弱的衍射峰。在 12 0℃和 2 6 0℃条件下处理的催化剂表面物种主要是MoO3 ,没有发现含Co的物种和CoMoO复合氧化物的衍射峰 ;5 0 0℃焙烧处理的催化剂的表面物种主要是MoO2 。程序升温还原表征结果表明 ,Co Mo/AC催化剂表面物种的还原温度低于Co Mo/γ Al2 O3 催化剂。加氢脱硫活性评价结果表明 ,催化剂的还原特性和加氢脱硫活性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在Co Mo/AC体系中 ,Co与Mo原子比为 0 .7的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高于γ Al2 O3 负载的Co Mo催化剂 ;而Co与Mo原子比为 0 .2 ,0 .35和 0 .5的Co Mo/AC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却低于Co Mo/γ Al2 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o催化剂 二苯并噻吩 加氢脱硫技术 柴油 质量分数 DB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技术改造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磊 《南方农机》 2019年第13期112-112,共1页
在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支持下,将9×10^4t/a柴油的加氢降凝装置升级改造成为33×104^t/a的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装置。为了更有效的提升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的选择性,需要在装置中安装预加氢反应器和催化裂... 在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支持下,将9×10^4t/a柴油的加氢降凝装置升级改造成为33×104^t/a的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装置。为了更有效的提升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的选择性,需要在装置中安装预加氢反应器和催化裂化汽油分馏塔等设备。本文结合现实需要,对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技术改造问题进行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汽油 装置技术 改造 工艺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石化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装置运行稳定
9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3-243,共1页
天津石化2Mt/a柴油加氢装置白2014年9月采用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技术及配套催化剂投产以来,通过跟踪工业装置的运行数据并优化操作等改进措施,保证了工业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
关键词 石化柴油 天津石化 稳定运行 深度 装置运行 加氢脱硫技术 柴油装置 工业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T公司开发馏分油脱硫新技术
10
作者 许建耘(摘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8-98,共1页
2018年初,美国环境技术公司APT(Alternative Petroleum Technologies,替代石油技术)推出了Sulfex TM馏分油脱硫工艺,可以将馏分油中的硫质量分数降低到15μg g以下。根据APT公司的介绍,Sulfex TM技术使用液体脱硫剂,在较低的温... 2018年初,美国环境技术公司APT(Alternative Petroleum Technologies,替代石油技术)推出了Sulfex TM馏分油脱硫工艺,可以将馏分油中的硫质量分数降低到15μg g以下。根据APT公司的介绍,Sulfex TM技术使用液体脱硫剂,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操作,与传统的加氢脱硫技术相比,降低了生产费用。该过程还免除了对大量辅助设备的需求,降低了投资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T公司 环境技术 工艺 馏分油 开发 加氢脱硫技术 质量分数 石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F16高活性加氢预处理催化剂的开发 被引量:7
11
作者 彭绍忠 魏登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4-17,共4页
FF16催化剂是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制的新型高活性加氢裂化预处理催化剂,具有金属分散性好,孔体积和比表面积较大,堆密度适中等特点。中小型加氢装置的评价结果表明,FF16加氢裂化预处理催化剂活性稳定性好,加氢脱氮活性明显高于当前国... FF16催化剂是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制的新型高活性加氢裂化预处理催化剂,具有金属分散性好,孔体积和比表面积较大,堆密度适中等特点。中小型加氢装置的评价结果表明,FF16加氢裂化预处理催化剂活性稳定性好,加氢脱氮活性明显高于当前国内外工业上广泛使用的同类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理催化剂 裂化技术 预处理 加氢脱硫技术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汽油质量升级技术完成工业应用试验
12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9-149,共1页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开发的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简称DSO技术),在庆阳石化700kt/a催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应用成功,汽油硫含量从108mg/kg降至10mg/kg以下,达到国V清洁汽油标准。该院为解决汽油质量升级,从催化汽...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开发的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简称DSO技术),在庆阳石化700kt/a催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应用成功,汽油硫含量从108mg/kg降至10mg/kg以下,达到国V清洁汽油标准。该院为解决汽油质量升级,从催化汽油加氢脱硫技术开发存在的关键问题出发,从催化剂研究和工艺流程设计人手,立项开发DSO技术,不但形成了具有脱硫率高、脱硫选择性好、辛烷值损失小和液体收率高等特点的清洁汽油生产技术,而且可以在生产国Ⅳ和国V汽油两个方案问灵活切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应用试验 汽油质量 升级技术 中国石油 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 催化汽油 装置 技术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DS-Ⅱ技术在中国石化集团青岛石油化工厂实现满足国Ⅴ排放标准要求汽油的生产
13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27,共1页
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开发的第二代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RSDS-Ⅱ)在中国石化集团青岛石油化工厂的工业应用装置于2010年3月开车。经过对装置各参数的优化调整,2011年9月29日该装置开始生产满足国... 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开发的第二代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RSDS-Ⅱ)在中国石化集团青岛石油化工厂的工业应用装置于2010年3月开车。经过对装置各参数的优化调整,2011年9月29日该装置开始生产满足国Ⅴ排放标准要求的汽油,目前运转平稳,下一步将对装置进行标定,并继续稳定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 中国石化集团 催化裂化汽油 石油化工厂 排放标准 生产 青岛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江石化产出国V汽油
14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74-1474,共1页
九江石化新建1200kt/aSZorb(汽油吸附脱硫)装置一次开车成功,产出硫含量为1.1mg/L的“国V”汽油,标志着九江石化具备生产调和高品质超低硫精制汽油的能力。该装置主要包括进料与脱硫反应、吸附剂再生、吸附剂循环和产品稳定等四... 九江石化新建1200kt/aSZorb(汽油吸附脱硫)装置一次开车成功,产出硫含量为1.1mg/L的“国V”汽油,标志着九江石化具备生产调和高品质超低硫精制汽油的能力。该装置主要包括进料与脱硫反应、吸附剂再生、吸附剂循环和产品稳定等四个部分,工艺采用SZorb专利技术,通过选择性吸附和吸附剂的循环再生等工艺有效脱除汽油中的硫化物,提升汽油品质。与加氢脱硫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脱硫率高、辛烷值损失小、能耗低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品质 石化 九江 吸附剂再生 加氢脱硫技术 专利技术 选择性吸附 开车成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荟萃
15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87-1187,共1页
湖南大学仿生催化制环己酮工艺通过验收;专家发现还原染料的新用途;江苏工院金陵石化“生物柴油研制”通过鉴定;乙醇柴油应用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抚研院加氢脱硫新技术在武石化应用。
关键词 环己酮 仿生催化工艺 染料 还原工艺 生物柴油 乙醇柴油 加氢脱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新专利文摘
16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3-363,共1页
一种甲代烯丙基磺酸钠的生产方法 该发明属于脂肪族磺酸盐技术领域,主要涉及甲代烯丙基磺酸钠的生产方法,以甲基丙烯氯和亚硫酸钠为原料,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为反应助剂。
关键词 专利技术 甲代烯丙基磺酸钠 生产方法 磺化反应 汽油 加氢脱硫技术 2 2'-二氨基联苄二磷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