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加权校正模型 被引量:9
1
作者 党小超 李小艳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5-358,共4页
为了降低定位算法本身和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所产生的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在以往的定位算法(如利用高斯—马尔可夫模型定位)中加入校正机制,并将移动锚节点和固定锚节点定位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的校正模型和算法。仿真... 为了降低定位算法本身和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所产生的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在以往的定位算法(如利用高斯—马尔可夫模型定位)中加入校正机制,并将移动锚节点和固定锚节点定位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的校正模型和算法。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加权校正模型有效地提高了节点定位精度,与采用高斯—马尔可夫模型定位相比较,定位精度提高了3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高斯-马尔可夫模型 加权校正 节点定位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加权预测-校正内点法的含VSC-HVDC电力系统最优潮流 被引量:9
2
作者 孙国强 任宾 +3 位作者 卫志农 季聪 李群 刘建坤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4-59,67,共7页
加权预测-校正内点法(WPC-IPM)求解含电压源型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的电力系统最优潮流时,迭代中后期校正环节加权会减慢收敛速度。提出一种自适应加权预测-校正内点法(AWPC-IPM),该方法以对偶间隙的变化趋势作为加权与否的判据,对偶... 加权预测-校正内点法(WPC-IPM)求解含电压源型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的电力系统最优潮流时,迭代中后期校正环节加权会减慢收敛速度。提出一种自适应加权预测-校正内点法(AWPC-IPM),该方法以对偶间隙的变化趋势作为加权与否的判据,对偶间隙增大时加权,以抑制校正方向错误导致的收敛性变差,对偶间隙减小时不加权,以加快收敛。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既有效抑制了校正方向错误对预测-校正内点法(PC-IPM)的影响,又加快了迭代后期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最优潮流 电压源换流器 高压直流输电 VSC-HVDC 交直流系统 自适应加权预测-校正内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预测-校正内点法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最优潮流 被引量:3
3
作者 林子杰 黄为民 +2 位作者 卫志农 孙国强 孙永辉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22,共5页
针对预测-校正内点法求解混合直流输电(hybrid HVDC)系统最优潮流(OPF)时可能存在过校正而导致的发散问题,提出了基于加权预测-校正内点法的hybrid HVDC系统OPF算法。该算法保留了预测-校正内点法的预测步骤,将校正步进行加权,动态选择... 针对预测-校正内点法求解混合直流输电(hybrid HVDC)系统最优潮流(OPF)时可能存在过校正而导致的发散问题,提出了基于加权预测-校正内点法的hybrid HVDC系统OPF算法。该算法保留了预测-校正内点法的预测步骤,将校正步进行加权,动态选择了校正方向在总的牛顿方向所占的比例,比较好地解决了预测-校正内点法校正错误而不收敛的问题。算例仿真表明,对hybrid HVDC系统进行OPF计算,能使系统处于更经济的运行状态。通过对多个IEEE节点系统进行仿真测试,验证了加权预测-校正内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直流输电 最优潮流 内点法 预测-校正 加权预测-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受限加权预报自校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4
作者 宋苏 王普 陈双叶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6-69,共4页
针对控制幅值受限的、含稳定的未建模动态和有界干扰的对象 ,给出了一种鲁棒加权预报自校正控制算法。这种算法是在最小二乘型参数估计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死区而得到的 ;通过引入一补偿函数f(t) ,并结合关键性技术引理便捷地对系统的鲁棒... 针对控制幅值受限的、含稳定的未建模动态和有界干扰的对象 ,给出了一种鲁棒加权预报自校正控制算法。这种算法是在最小二乘型参数估计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死区而得到的 ;通过引入一补偿函数f(t) ,并结合关键性技术引理便捷地对系统的鲁棒稳定性作了详细证明。结果表明 ,即使受控对象不稳定 (通常涉及控制幅值受限的控制系统稳定都需要对象稳定 ) ,所建立的系统也可以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控制受限 加权预报自校正控制 有界性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权方向校正及插值预测吸收边界条件的三维波动方程叠前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5
作者 罗大清 宋炜 +1 位作者 吴律 柏森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75-284,共10页
本文在研究Clayton吸收边界条件不足的基础上,给出了三维加权方向校正的Clayton吸收边界条件,并进一步提出了对三维模型角点反射进行衰减处理的插值预测波场法。数值计算表明,改进后的吸收边界条件对边界反射的处理效果,特别是插值... 本文在研究Clayton吸收边界条件不足的基础上,给出了三维加权方向校正的Clayton吸收边界条件,并进一步提出了对三维模型角点反射进行衰减处理的插值预测波场法。数值计算表明,改进后的吸收边界条件对边界反射的处理效果,特别是插值预测波场法对边界边线、角点反射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Clayton吸收边界条件的处理效果。本文还利用该方法对一个典型的三维地质模型进行了三维波动方程叠前数值模拟,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波动方程 数值模拟 地震勘探 加权方向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自校正双直方图均衡化红外图像增强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桓 陈志盛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07-1215,共9页
针对红外图像增强过程中容易饱和、细节丢失等问题,提出一种参数自设定的双直方图均衡化方法。根据灰度级累积概率密度黄金比例值将原始图像划分为两个独立的子图像。结合原始图像曝光度和子图像灰度级区间信息,对每个子图像的直方图进... 针对红外图像增强过程中容易饱和、细节丢失等问题,提出一种参数自设定的双直方图均衡化方法。根据灰度级累积概率密度黄金比例值将原始图像划分为两个独立的子图像。结合原始图像曝光度和子图像灰度级区间信息,对每个子图像的直方图进行多尺度自适应加权校正。基于校正后的直方图,对每个子图像分别作均衡化映射变换,最后合并子图像获得增强图像。在红外图像公开数据集INFRARED100上进行的测试显示,与亮度保持双直方图均衡化(Brightness Preserving Bi-Histogram Equalization,BBHE)、带平台限制的双直方图均衡化(Bi-histogram Equalization with a Plateau Limit,BHEPL)、基于曝光度的双直方图均衡化(Exposure based Sub-image Histogram Equalization,ESIHE)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增强的图像具有合适的平均对比度和更大的平均信息熵,在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PSNR)、结构相似度(Structural Similarity,SSIM)、绝对平均亮度偏差(Absolute Mean Brightness Error,AMBE)指标上平均提升至少17.2%、4.0%、56.2%。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不同亮度特征的红外图像都有良好的适应性,可有效增强红外图像对象和背景之间的对比度,在噪声抑制、亮度和细节保持等方面优于同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处理 对比度增强 直方图均衡化 亮度保持 自适应加权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校正和非锐化掩模的木材单板节子图像增强算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贺春光 高凡 +3 位作者 袁云梅 多化琼 丁安宁 李璐芳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82,共9页
为提高单板节子图像的对比度、细节清晰度和颜色保真性,综合考虑单板活节和死节图像的特征,提出一种将自适应校正和非锐化掩模相结合的单板节子图像增强算法。在可分离颜色信息的HSV空间提取亮度分量、饱和度分量,分别进行加权分布的自... 为提高单板节子图像的对比度、细节清晰度和颜色保真性,综合考虑单板活节和死节图像的特征,提出一种将自适应校正和非锐化掩模相结合的单板节子图像增强算法。在可分离颜色信息的HSV空间提取亮度分量、饱和度分量,分别进行加权分布的自适应Gamma校正和自适应非线性拉伸处理,用于改善单板节子图像对比度和保持色彩自然,最后利用非锐化掩模技术增强节子细节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改善单板节子图像的对比度和细节清晰度,图像颜色更为自然;突出节子缺陷部位,保留了较多节子细节信息;在均方差、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性指数上,比AGC-Quantile和直方图均衡化算法均有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板节子 加权分布的自适应Gamma校正 自适应非线性拉伸 非锐化掩模 图像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轮独立驱动EV自校正转向控制研究
8
作者 龙云泽 封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7-82,共6页
针对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转向控制效果与所搭建车辆动力学模型参数紧密相关的问题,提出一种车辆动力学模型参数自校正转向控制系统设计方法。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对车辆动力学模型关键参数进行实时辨识,有效地解决了车辆动力模型参数时... 针对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转向控制效果与所搭建车辆动力学模型参数紧密相关的问题,提出一种车辆动力学模型参数自校正转向控制系统设计方法。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对车辆动力学模型关键参数进行实时辨识,有效地解决了车辆动力模型参数时变及非线性扰动影响的问题。设计加权最小方差自校正车辆转向控制器,实现对车辆转向横摆稳定性进行实时优化的目标。通过建立加权最小方差控制目标函数,计算出优化横向稳定性所需附加横摆力矩,并实时修正车辆四轮独立驱动转矩,有效提升了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转向工况操纵稳定性。搭建CarSim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对所设计自校正四轮转向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加权最小方差自校正转向控制器能有效提升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轮独立驱动 电动汽车 转向控制器 加权最小方差自校正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美丽气田火山岩岩性测井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兆辉 陈华勇 +2 位作者 高艳玲 于红果 杜社宽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64-770,共7页
准确、有效的岩性识别是火山岩油气藏勘探评价的关键。以克拉美丽气田石炭系火山岩为例,在薄片鉴定和岩心分析基础上,应用常规测井曲线建立岩性识别图版,发现岩性之间存在严重交叉和重叠现象,影响岩性识别的准确性。为了修正直接图版法... 准确、有效的岩性识别是火山岩油气藏勘探评价的关键。以克拉美丽气田石炭系火山岩为例,在薄片鉴定和岩心分析基础上,应用常规测井曲线建立岩性识别图版,发现岩性之间存在严重交叉和重叠现象,影响岩性识别的准确性。为了修正直接图版法的识别误差,采用对应分析法分析测井响应与岩性的相关性,发现自然伽马、补偿中子、地层真电阻率曲线对岩性最为敏感,进一步计算出各曲线点到各岩性点的距离,并以距离的倒数作为权重系数对岩性识别图版进行校正,最后采用最短欧氏距离归属法识别火山岩岩性。将识别结果与有薄片鉴定岩性的6口井累计2 240m井段进行对比,岩性解释符合率达89.2%,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岩性识别 加权校正 最短欧氏距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