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精度因子与距离残差的加权最小二乘算法在DTMB辅助北斗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旋 杨海效 +2 位作者 李济源 翟悦峰 吴虹 《高技术通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5-713,共9页
北斗三号系统已完成建设,该系统可以在空旷的室外提供较为准确的定位信息。但是在城市峡谷区域,北斗信号会受到遮挡。当能够提供有效定位信息的北斗卫星数目逐渐减少时,利用北斗卫星进行定位得到的定位结果偏差会逐渐增大。本文针对以... 北斗三号系统已完成建设,该系统可以在空旷的室外提供较为准确的定位信息。但是在城市峡谷区域,北斗信号会受到遮挡。当能够提供有效定位信息的北斗卫星数目逐渐减少时,利用北斗卫星进行定位得到的定位结果偏差会逐渐增大。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在采用地面数字多媒体广播信号辅助北斗定位的基础上,利用基于精度因子与距离残差的加权最小二乘算法进行定位,相比于利用最小二乘算法进行定位,定位精度提高了40%~50%。本文提出的算法对于解决定位基站数目不足时增加其他不同类型基站来进行辅助定位的问题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加权最小二乘算法 精度因子 距离残差 辅助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递推加权最小二乘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谢进 杨格兰 霍玉洪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4248-4250,共3页
通常在使用递推加权最小二乘算法时,需要设计矩阵列满秩。从极限理论的角度出发,对设计矩阵列不满秩时加权最小二乘估计的递推算法进行了理论证明和分析,得出了在任意第n步,未知参数估计值收敛于由前n组数据所决定的极小范数加权最小二... 通常在使用递推加权最小二乘算法时,需要设计矩阵列满秩。从极限理论的角度出发,对设计矩阵列不满秩时加权最小二乘估计的递推算法进行了理论证明和分析,得出了在任意第n步,未知参数估计值收敛于由前n组数据所决定的极小范数加权最小二乘解,并且此解是唯一的,仿真结果同样验证了该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模型 递推加权最小二乘算法 MOORE-PENROSE逆 极小范数加权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集加权迭代修正最小二乘拟合原理的快速自适应拉曼光谱基线校正算法
3
作者 徐嘉阳 蒙思宇 +6 位作者 张志伟 陈弘毅 马玉婷 王策 齐向东 胡慧杰 宋一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350,共7页
拉曼光谱是无损光谱分析技术,通过分析散射光的频率变化获取物质的分子结构信息。基线校正是提升光谱数据质量的关键步骤,可以去除背景信号和不相关噪声,凸显并纯化目标信号。传统的拉曼光谱技术对基线校正的时效性要求不高,但随着流式... 拉曼光谱是无损光谱分析技术,通过分析散射光的频率变化获取物质的分子结构信息。基线校正是提升光谱数据质量的关键步骤,可以去除背景信号和不相关噪声,凸显并纯化目标信号。传统的拉曼光谱技术对基线校正的时效性要求不高,但随着流式拉曼和内窥拉曼等需要实时处理光谱数据的应用场景增多,基线校正在速度和准确性要求也随之提高。传统的迭代多项式拟合和小波变换方法在时间、精度或自适应能力上存在不足。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负集加权迭代修正最小二乘原理的快速自适应基线校正算法(MWIALS)。主要原理是提取负数集并赋予更高权重,在迭代过程中不断修正基线,并通过设置参数阈值以跳出循环,实现快速准确的基线校正。提出两种参数选择策略:固定参数(FMWIALS)适用于批量同类型光谱的快速处理,自适应(AMWIALS)适用于差异化光谱的自适应处理。该算法应用于颗粒物的流式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主流算法相比,MWIALS在实际光谱处理上显著高效(平均处理时长47 ms·谱^(-1)),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自适应性。该算法能够满足流式拉曼和内窥拉曼等生物样本检测中实时光谱处理的需求,为拉曼光谱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基线校正 流式拉曼 快速 自适应 负集加权迭代修正最小乘算法(MWIA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斜率加权的最小二乘RAIM算法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煜东 许承东 郑学恩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16,64,共5页
为解决某些卫星在故障检测算法中不敏感的问题,提出了卫星斜率加权的最小二乘算法。该方法从理论上推导出卫星特征斜率的表达式,根据特征斜率大小构建斜率加权矩阵,对特征斜率较小的卫星加以更大的权重。构造出斜率加权的检验统计量,通... 为解决某些卫星在故障检测算法中不敏感的问题,提出了卫星斜率加权的最小二乘算法。该方法从理论上推导出卫星特征斜率的表达式,根据特征斜率大小构建斜率加权矩阵,对特征斜率较小的卫星加以更大的权重。构造出斜率加权的检验统计量,通过比较新的检验统计量与检测门限,实现对卫星的故障检测。结合真实数据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斜率加权的最小二乘RAIM算法的故障检测率优于最小二乘RAIM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故障检测 RAIM 最小乘算法 斜率加权最小二乘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的RAIM算法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尔申 杨福霞 +2 位作者 贾超颖 曲萍萍 庞涛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10,共4页
针对最小二乘法在卫星故障检测和识别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将加权最小二乘算法用于卫星故障检测和识别,该算法将测量方程的协方差矩阵对角线元素作为加权因子,进而得到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的卫星故障检测算法。通过各颗卫星伪距残差的平方... 针对最小二乘法在卫星故障检测和识别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将加权最小二乘算法用于卫星故障检测和识别,该算法将测量方程的协方差矩阵对角线元素作为加权因子,进而得到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的卫星故障检测算法。通过各颗卫星伪距残差的平方和建立检验统计量,根据故障检测误警率和概率密度函数得到检测门限,将计算得到的伪距残差平方和与检测门限进行比较,进而实现故障的检测和隔离。结合实测数据,验证对比了两种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加权最小二乘RAIM算法在故障检测的灵敏度和故障识别性能方面优于最小二乘RAIM算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RAIM 最小乘算法 加权最小二乘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差分和局部加权偏最小二乘算法的过程自适应软测量建模 被引量:17
6
作者 袁小锋 葛志强 宋执环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24-728,共5页
工业过程软测量模型常常因为过程的变量漂移、非线性和时变等问题而使得预测性能下降。因此,时间差分已被应用于解决过程变量漂移问题。但是,时间差分框架下的全局模型往往不能很好地描述过程非线性和时变等特性。为此,提出了一种融合... 工业过程软测量模型常常因为过程的变量漂移、非线性和时变等问题而使得预测性能下降。因此,时间差分已被应用于解决过程变量漂移问题。但是,时间差分框架下的全局模型往往不能很好地描述过程非线性和时变等特性。为此,提出了一种融合时间差分模型和局部加权偏最小二乘算法的自适应软测量建模方法。时间差分模型可以大大减少过程变量漂移的影响,而局部加权偏最小二乘算法作为一种即时学习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过程非线性和时变问题。该方法的有效性在数值例子和工业过程实例中得到了有效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差分模型 局部加权最小乘算法 即时学习 软测量建模 质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基于层级的约束加权最小二乘时差定位 被引量:4
7
作者 薛建彬 陈一鸣 何凤婕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9-243,共5页
针对距离无关定位算法与距离相关定位算法中定位精度的问题,分析了误差对定位性能的影响及影响误差的因素,在最小二乘定位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层级结构的约束加权最小二乘时差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AUV(Autonomous Underwater Ve... 针对距离无关定位算法与距离相关定位算法中定位精度的问题,分析了误差对定位性能的影响及影响误差的因素,在最小二乘定位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层级结构的约束加权最小二乘时差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AUV(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对水下节点进行分层,使得具有层级和深度信息的信标节点升降至未知节点所在平面,从而将三维定位转换为二维定位,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同时避免了距离未知节点较远的信标节点对定位的影响,提高了测距精度,使定位误差进一步降低。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位置误差较小的情况下,可以明显地提高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 时差定位算法 约束加权最小二乘算法 距离无关定位 距离相关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权最小二乘融合技术在主动侧杆中的应用
8
作者 郑涛 王东辉 +1 位作者 杨光 孟凡军 《兵工自动化》 2022年第11期54-57,共4页
针对主动侧杆伺服跟踪系统中角位移传感器(rotary variable differential transformer,RVDT)和旋转变压器去除噪声的问题,提出一种加权最小二乘(weighted least squares,WLS)算法。以主动侧杆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最小二乘算法、递推最小... 针对主动侧杆伺服跟踪系统中角位移传感器(rotary variable differential transformer,RVDT)和旋转变压器去除噪声的问题,提出一种加权最小二乘(weighted least squares,WLS)算法。以主动侧杆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最小二乘算法、递推最小二乘算法的基础上,对主动侧杆伺服跟踪系统进行分析,通过最小二乘算法、递推最小二乘算法、加权最小二乘算法融合算法进行仿真。通过对比3种融合算法的仿真结果,结果证明:该算法使伺服系统获得了更精确的位置信息,具备去除噪声的优越性以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侧杆伺服系统 最小二乘融合算法 递推最小二乘融合算法 加权最小二乘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误差因子的改进WLS超宽带定位算法
9
作者 刘林 宋雨昊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35-1243,1316,共10页
为提高非视距场景下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定位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误差因子的改进加权最小二乘(weighted least square,WLS)算法.该算法利用测距值和实时信道冲激响应特征训练1维卷积神经网络,实现误差因子的准确预测;基于预测... 为提高非视距场景下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定位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误差因子的改进加权最小二乘(weighted least square,WLS)算法.该算法利用测距值和实时信道冲激响应特征训练1维卷积神经网络,实现误差因子的准确预测;基于预测得到的误差因子设计改进WLS算法的加权矩阵,赋予不同基站合理的权重,以改善非视距场景下UWB定位性能.通过实测采集静态和动态定位数据对改进WLS算法进行性能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视距场景下,改进WLS算法与最小二乘(least square,LS)算法、WLS算法定位性能相近;非视距场景下,改进WLS算法明显优于LS算法、WLS算法,能够有效抑制非视距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到达时间 非视距 1维卷积神经网络 改进加权最小二乘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R高频地波雷达球面定位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谢俊好 李波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5-440,共6页
T/R-R高频地波雷达可以对海面目标超视距探测,探测距离高达几百公里,因此由雷达量测量对目标定位应考虑地球曲率影响.本文分别给出了球面定位算法及其定位精度公式.应用加权最小二乘算法可实现目标精确定位.仿真分析了平面定位偏差、加... T/R-R高频地波雷达可以对海面目标超视距探测,探测距离高达几百公里,因此由雷达量测量对目标定位应考虑地球曲率影响.本文分别给出了球面定位算法及其定位精度公式.应用加权最小二乘算法可实现目标精确定位.仿真分析了平面定位偏差、加权最小二乘球面定位GDOP.结果表明球面定位算法可消除定位偏差,加权最小二乘球面定位可提高目标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地波雷达 球面定位算法 加权最小二乘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宽带信号到达时间的室内人员被动式定位算法及仿真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永涛 侯振寰 +1 位作者 姜启登 窦智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43-849,共7页
针对超宽带网络中室内人员被动式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宽带信号到达时间的定位算法,实现了单目标与双目标定位.讨论了人员存在时特有的多径传输信道,根据信道模型提出定位算法:首先,利用无人时接收信号的先验知识,提取与人有关的... 针对超宽带网络中室内人员被动式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宽带信号到达时间的定位算法,实现了单目标与双目标定位.讨论了人员存在时特有的多径传输信道,根据信道模型提出定位算法:首先,利用无人时接收信号的先验知识,提取与人有关的接收信号;其后,估计人所在信号传输路径的到达时间;最后,计算各路接收信号的传输距离,采用加权最小二乘算法对目标进行位置估计.基于时域一致性绕射理论,建立室内人员被动式定位仿真场景.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单目标定位结果以90%,的概率低于0.3,m;双目标的定位结果以78%,的概率低于2,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人员定位 被动式定位 超宽带网络 到达时间 加权最小二乘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S-IWLS的认知无线电系统主用户定位算法
12
作者 李洪兵 陈斌斌 +1 位作者 廖玉祥 冯文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6-150,共5页
在认知无线电系统中,主用户定位是执行无线传输场景分析,进而共享主用户频谱资源,提供基于位置辅助业务的前提条件。针对主用户发射信号功率未知情况,提出一种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改进加权最小二乘(RSS-IWLS)算法实现在对主用户定位的同... 在认知无线电系统中,主用户定位是执行无线传输场景分析,进而共享主用户频谱资源,提供基于位置辅助业务的前提条件。针对主用户发射信号功率未知情况,提出一种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改进加权最小二乘(RSS-IWLS)算法实现在对主用户定位的同时估计其发送功率。该算法综合考虑路径损耗、阴影效应和信道噪声对定位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执行RSS-IWLS算法获得的主用户位置估计精度比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最小二乘算法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系统 主用户定位 接收信号强度 加权最小二乘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ORAWLS算法
13
作者 刘云 王海花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8年第7期127-130,共4页
为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节点定位的估计精度,提出了一种优化参考锚节点的加权最小二乘算法(ORAWLS)。基于理论均方误差最小化,优化参考锚节点,进一步完善系统性能。仿真验证表明:对比最大似然(ML)算法和线性最小二乘(LLS)算法,ORAWL... 为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节点定位的估计精度,提出了一种优化参考锚节点的加权最小二乘算法(ORAWLS)。基于理论均方误差最小化,优化参考锚节点,进一步完善系统性能。仿真验证表明:对比最大似然(ML)算法和线性最小二乘(LLS)算法,ORAWLS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定位精度,并表现出良好的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精度 优化参考锚节点的加权最小二乘算法 线性最小乘算法 最大似然算法 无线传感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入侵杂草算法的水下目标TDOA定位方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林云航 张贞凯 江峰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4-129,共6页
针对水下传感器网络中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入侵杂草算法的水下目标定位方法。利用入侵杂草优化算法,以定位误差为目标函数,优化设计未知节点的位置初值;利用初值和距离干扰参数估计粗略解,并引入目标定位误差来构造新的... 针对水下传感器网络中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入侵杂草算法的水下目标定位方法。利用入侵杂草优化算法,以定位误差为目标函数,优化设计未知节点的位置初值;利用初值和距离干扰参数估计粗略解,并引入目标定位误差来构造新的定位方程;根据加权最小二乘算法求解获得未知节点的精确解。通过与克拉美罗下界进行比较,验证了算法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优化定位方法可得到更好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杂草算法 加权最小二乘算法 水下定位 时间差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WB的井下人员定位算法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贺磊 魏明生 +3 位作者 仇欣宇 唐守锋 李文帅 张旭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4-138,共5页
针对井下高实时性、高精度的人员定位需求,研究了基于超宽带(UWB)的井下人员定位算法。采用双边双向测距(DS-TWR)方式测量定位基站与定位标签的距离,该方式不需要定位基站与定位标签系统时钟同步,从源头上提高了定位精度。根据测距信息... 针对井下高实时性、高精度的人员定位需求,研究了基于超宽带(UWB)的井下人员定位算法。采用双边双向测距(DS-TWR)方式测量定位基站与定位标签的距离,该方式不需要定位基站与定位标签系统时钟同步,从源头上提高了定位精度。根据测距信息,采用加权最小二乘(WLS)算法和CHAN两种位置解算算法估算定位标签的坐标,通过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对2种算法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均方根误差和误差累计分布函数(CDF)综合评估定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静态实验时,CHAN算法和WLS算法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5.878 6,8.007 4 cm,CHAN算法的均方根误差比WLS算法低26.59%;动态实验时,CHAN算法和WLS算法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2.292 3,21.180 9 cm,CHAN算法的均方根误差比WLS算法低41.97%;CHAN算法的定位精度高于WLS算法,更加适用于煤矿井下人员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人员定位 超宽带 双边双向测距 加权最小二乘算法 CHAN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RLS算法的机器人动力学参数辨识 被引量:7
16
作者 冯利民 俞经虎 +1 位作者 王延玉 刘佳怡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44,共8页
为提高机器人动力学参数辨识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加权最小二乘(Iterative Reweighted Least Squares,IRLS)算法的辨识方法。首先推导了机器人的线性动力学模型,随后提出了一种改进摩擦模型,并设计了改进傅里叶级数作为激励轨迹... 为提高机器人动力学参数辨识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加权最小二乘(Iterative Reweighted Least Squares,IRLS)算法的辨识方法。首先推导了机器人的线性动力学模型,随后提出了一种改进摩擦模型,并设计了改进傅里叶级数作为激励轨迹采集数据。为提升动力学参数辨识的准确性,在加权最小二乘法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了IRLS算法对动力学参数进行辨识。最后以六自由度机器人为试验对象,进行了参数辨识试验。结果表明,基于IRLS算法的辨识方法与加权最小二乘法相比,前3个关节力矩误差的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值降低了13.28%,后3个关节力矩误差的RMS值降低了28.57%,6个关节力矩误差的RMS值平均降低了17.15%,证明了基于IRLS算法的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动力学模型 改进摩擦模型 参数辨识 迭代加权最小二乘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ARMA递推算法的低频振荡模式在线辨识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刚 龚啸 +1 位作者 李军 古志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7,49,共7页
为提高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现象的实时监测水平,提出采用一种基于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的两段加权递推最小二乘算法进行低频振荡模式辨识,并通过估计ARMA谱的方法以提取低频振荡的主导模式。该改进算法先采用加权递推最小二乘算法拟合高阶AR... 为提高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现象的实时监测水平,提出采用一种基于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的两段加权递推最小二乘算法进行低频振荡模式辨识,并通过估计ARMA谱的方法以提取低频振荡的主导模式。该改进算法先采用加权递推最小二乘算法拟合高阶AR模型单独得到白噪声估值,再将该估值用于常规加权递推最小二乘算法中,提高了算法参数辨识的精度和收敛速度。New-England 39节点系统的时域仿真测试验证了该改进算法对低频振荡模式辨识的有效性,并通过与常规加权递推最小二乘算法辨识效果的比较验证了该改进算法对低频振荡模式的辨识具有更好的精确性且提高了收敛速度。最后通过对某电网PMU实测数据的辨识分析,验证了该改进算法能够准确地辨识系统的低频振荡主导模式频率和阻尼比,具有实际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加权递推最小乘算法 ARMA谱 低频振荡在线辨识 主导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场数据重构的l_p范数稀疏约束正则化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国新 陈生昌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8-756,共9页
基于位场数据在离散余弦变换域的稀疏性,利用lp(0≤p<1)范数代替l1范数作为模型参数稀疏性的度量.引入lp范数稀疏约束正则化方法,借用迭代再加权最小二乘算法思想求解得到稀疏约束优化问题的解.分析不同p值的lp范数稀疏约束正则化方... 基于位场数据在离散余弦变换域的稀疏性,利用lp(0≤p<1)范数代替l1范数作为模型参数稀疏性的度量.引入lp范数稀疏约束正则化方法,借用迭代再加权最小二乘算法思想求解得到稀疏约束优化问题的解.分析不同p值的lp范数稀疏约束正则化方法的数据重构能力.将该算法应用于实际位场数据重构试验中获得了较理想的结果,通过边界外延加大计算区域的方法减少了边界数据的重构误差,提高了数据重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场数据重构 LP范数 稀疏约束正则化方法 迭代再加权最小二乘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PM的海上NB-IoT覆盖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正 陈褒丹 +2 位作者 任佳 樊雨沛 汪炼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1-32,共12页
针对电磁波海上传播的特性,在SPM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海面传播模型,同时提出一种基于WLS算法的传播模型校正算法,并利用琼州海峡海面CW测试数据对改进SPM参数进行校正。根据校正后的传播模型,利用琼州海峡海岸现有基站对NB-IoT覆盖... 针对电磁波海上传播的特性,在SPM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海面传播模型,同时提出一种基于WLS算法的传播模型校正算法,并利用琼州海峡海面CW测试数据对改进SPM参数进行校正。根据校正后的传播模型,利用琼州海峡海岸现有基站对NB-IoT覆盖进行链路级仿真和覆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地实现对琼州海峡的NB-IoT覆盖,对于NB-IoT网络实际部署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海上物联网的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物联网 标准传播模型 加权最小二乘算法 连续波测试 链路预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种新模糊模型的非线性系统模糊辨识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福才 关新平 裴润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3-116,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新的模糊模型和加权递推最小二乘算法 (WRLSA)的非线性系统模糊辨识方法 .新型的具有插值能力的模糊系统可以通过学习从输入输出采样数据中提取MISO系统模糊规则 ,它继承了Sugeno模型及其变化形式的许多优点 .采用相应的模... 提出一种基于新的模糊模型和加权递推最小二乘算法 (WRLSA)的非线性系统模糊辨识方法 .新型的具有插值能力的模糊系统可以通过学习从输入输出采样数据中提取MISO系统模糊规则 ,它继承了Sugeno模型及其变化形式的许多优点 .采用相应的模糊隶属函数 ,使得被辨识的模型可用若干局部线性模型来表示 ,然后利用WRLSA拟合这些线性模型 .给出了详细的模糊辨识算法 ,为了验证该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模型 非线性系统 模糊辨识 模糊建模 模糊if-then规则 加权递推最小乘算法 启发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