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的多用户下行室内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technology,VLC⁃NOMA)系统中,针对和速率与用户公平性冲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权和速率最大化的...在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的多用户下行室内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technology,VLC⁃NOMA)系统中,针对和速率与用户公平性冲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权和速率最大化的迭代功率分配方案。该方案以最大化加权和速率为目标,可通过改变权重因子来调节用户公平性。由于目标问题属于非凸优化问题,通过辅助变量法和凸优化理论将该非凸问题转化为凹问题,再通过拉格朗日对偶法进行求解,并根据问题的解设计了一种迭代功率分配算法。对所提算法的收敛性、系统和速率以及用户公平性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迭代功率分配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相较于VLC⁃OMA系统,VLC⁃NOMA系统能够获得更好的和速率性能。通过调整权重因子,在牺牲较小系统和速率的情况下能够获得比现有功率分配方案更好的系统和速率与用户公平性。展开更多
文摘将无人机与频谱共享技术相结合,可建立高质量通信链路,提高频谱资源利用效率。然而,由于主、次用户间交叉链路干扰的存在,实现次用户的高可达速率变得十分困难。为了解决该问题,设计了一种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ve Surface,IRS)辅助的无人机认知中继通信网络。通过联合优化无人机的位置部署、次基站的波束成形和IRS的相移矩阵,最大化频谱共享网络中次用户的加权和速率(Weighted Sum Rate,WSR)。为了解决所建立的非凸问题,将其解耦为3个子问题,然后提出了一种交替优化算法来迭代优化变量。利用连续凸逼近(Successive Convex Approxi‑mation,SCA)法对无人机的位置进行优化;利用直接分式规划(Dire ct Fractional Programming,DFP)法对次基站的波束成形进行优化;利用DFP结合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对IRS的相移矩阵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与基准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能实现更高的次用户WSR。
文摘在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的多用户下行室内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technology,VLC⁃NOMA)系统中,针对和速率与用户公平性冲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权和速率最大化的迭代功率分配方案。该方案以最大化加权和速率为目标,可通过改变权重因子来调节用户公平性。由于目标问题属于非凸优化问题,通过辅助变量法和凸优化理论将该非凸问题转化为凹问题,再通过拉格朗日对偶法进行求解,并根据问题的解设计了一种迭代功率分配算法。对所提算法的收敛性、系统和速率以及用户公平性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迭代功率分配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相较于VLC⁃OMA系统,VLC⁃NOMA系统能够获得更好的和速率性能。通过调整权重因子,在牺牲较小系统和速率的情况下能够获得比现有功率分配方案更好的系统和速率与用户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