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氨体系抗坏血酸还原制备超细球形银粉 被引量:3
1
作者 田庆华 邓多 +1 位作者 焦翠燕 郭学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404-4410,共7页
以银氨为原料,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制备超细球形银粉。考察加料速度、溶液初始pH、反应温度、AgNO_3溶液浓度等工艺参数对银粉形貌、粒径的影响,对银粉进行扫描电镜、X线衍射和ζ电位分析等表征,研究银粉的分散和生长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以银氨为原料,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制备超细球形银粉。考察加料速度、溶液初始pH、反应温度、AgNO_3溶液浓度等工艺参数对银粉形貌、粒径的影响,对银粉进行扫描电镜、X线衍射和ζ电位分析等表征,研究银粉的分散和生长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快速加料法,在硝酸银溶液浓度不大于0.5 mol/L,反应温度低于60℃,银氨溶液初始pH为12.0,不使用分散剂的条件下,可制备出分散性好,形貌规则的球形银粉。银粒子在该体系中具有自分散作用,银粉的生长符合二段生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球形银粉 加料速度 分散机理 生长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苄基乙二胺及其盐的合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越 孙淑巧 张文林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88-90,共3页
主要研究了以乙二胺和氯化苄为原料合成苄基乙二胺的工艺条件 :在反应初期直接加入固体氢氧化钠中和反应生成的氯化氢 ;原料量比 n(乙二胺 )∶ n(氯化苄 ) =1 .8~ 2 .1∶ 1 .0 ;反应料液经固液分离后直接进行常、减压蒸馏 ,避免因使用... 主要研究了以乙二胺和氯化苄为原料合成苄基乙二胺的工艺条件 :在反应初期直接加入固体氢氧化钠中和反应生成的氯化氢 ;原料量比 n(乙二胺 )∶ n(氯化苄 ) =1 .8~ 2 .1∶ 1 .0 ;反应料液经固液分离后直接进行常、减压蒸馏 ,避免因使用大量的溶剂萃取而带来的工艺繁杂、污染大的问题 ,过量的乙二胺可以循环使用 ,苄基乙二胺的收率 75.2 % (以氯化苄计 ) ;苄基乙二胺在乙醇溶剂中与冰醋酸和盐酸反应制得高纯度的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苄基乙二胺 苄基乙二胺盐酸盐 苄基乙二胺醋酸盐 氯化苄 原料量比 反应温度 加料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固含量聚合物多元醇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郑金云 闫敏 +2 位作者 李玉松 杨雨强 陈伟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1-34,共4页
采用本体聚合法,选用聚醚3031K,以异丙醇-十二烷基硫醇为复合链转移剂,偶氮二异丁腈为聚合引发剂,分散聚合不饱和乙烯基单体得到了固含量大于45%的聚合物多元醇。并对聚合物多元醇合成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 采用本体聚合法,选用聚醚3031K,以异丙醇-十二烷基硫醇为复合链转移剂,偶氮二异丁腈为聚合引发剂,分散聚合不饱和乙烯基单体得到了固含量大于45%的聚合物多元醇。并对聚合物多元醇合成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10-120℃,反应时间1.5-2h,w(聚合引发剂)=0.3%-0.5%,w(链转移剂)=2.4%-3.2%,w(稳定剂)=2.0%-3.0%,加料速度1g/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多元醇 聚合引发剂 高固含量 链转移剂 合成研究 加料速度 聚醚 十二烷 分散聚合 烷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珍珠粉制备工艺
4
作者 陈锡恩 干路平 郭芳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3-315,共3页
介绍如何用气流粉碎机制备超细珍珠粉 ,以及气流粉碎机的参数对产品粒度的影响 ,并讨论了粉碎的能耗 。
关键词 气流粉碎机 珍珠粉 超细粉体 制备工艺 工作原理 加料速度 工质压强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电解过程中氧化钕利用率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包敬和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4年第7期35-36,共2页
研究了氟化物体系熔盐电解制备金属钕的过程中,熔盐配比及加料速度对氧化钕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适宜的熔盐配比和加料速度,可将氧化钕的利用率提高到约104%,产品一次合格率达到97.2%以上。
关键词 熔盐电解 氧化钕 利用率 氟化物 加料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状氢氧化锆的制备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泽彬 孙越 +1 位作者 王岷 李春艳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5年第1期28-29,共2页
为了寻求一种大粒度、高含量的粉末状氢氧化锆的制备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反应浓 度、碱度、加料方式及加料速度这4种因素对氢氧化锆沉淀颗粒大小及主品位的影响。找到了制备 粉末状氢氧化锆的最佳条件为:快速反加料,反应液锆浓度为3... 为了寻求一种大粒度、高含量的粉末状氢氧化锆的制备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反应浓 度、碱度、加料方式及加料速度这4种因素对氢氧化锆沉淀颗粒大小及主品位的影响。找到了制备 粉末状氢氧化锆的最佳条件为:快速反加料,反应液锆浓度为300 g/L,碱度4 mol/L。利用该方法制 备的氢氧化锆易于洗涤和过滤,解决了制备氢氧化锆粉末的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粉末状 制备 加料速度 加料方式 高含量 反应液 影响 因素 正交实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物-氟化物系电解制取金属钕过程碳含量的控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包敬和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4年第8期29-31,共3页
研究了在氧化物-氟化物体系电解制取金属钕过程中,电解槽结构、电解质组成、电解温度、加料速度等工艺条件对金属钕中碳含量的影响,在改进了电解槽结构,调整了电解质组成、电解温度、加料速度3个工艺参数,进行了为期30d的工业试验。结... 研究了在氧化物-氟化物体系电解制取金属钕过程中,电解槽结构、电解质组成、电解温度、加料速度等工艺条件对金属钕中碳含量的影响,在改进了电解槽结构,调整了电解质组成、电解温度、加料速度3个工艺参数,进行了为期30d的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电解槽,电解质的配比(质量百分数)控制在NdF3∶LiF=90%∶10%,正常电解时温度控制在1020~1040℃,出金属时的温度控制在1070~1080℃,加料速度控制在每隔40min加2.0~2.5kg就可以将金属钕中碳含量控制在0.03%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料速度 电解槽 制取 氧化物 电解温度 组成 工艺条件 金属钕 碳含量 氟化物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微机配料系统精度的调试措施
8
作者 李耀刚 苏鹏举 《建材技术与应用》 1997年第2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微机配料系统 矿化剂 测试结果 加料速度 配料精度 调节方法 满量程 石灰石 加料 化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