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大豆制品品种加工适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静静 周素梅 张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43-345,共3页
对国内在大豆品种的加工适用性及优质品种培育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予以全面回顾,介绍了几种常见大豆制品(大豆油、大豆分离蛋白、豆奶、豆腐、菜豆等)对原料品种的理化、营养等品质要求,希望能为大豆育种及加工业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豆制品 品种 加工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小麦品质分布特征及加工适用性分析
2
作者 邹雨菲 张波 +6 位作者 唐娜 刘钊 吴兰云 张琪琪 蒋长兴 郭波莉 张影全 《中国粮油学报》 2025年第8期41-52,共12页
为了明确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大田小麦籽粒质量现状及主要面制品的加工利用潜力,本研究以2020—2023年连续4年在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的14个小麦主产县、区收集的194份农户大田小麦样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籽粒质量现状、区域空间分布特征及... 为了明确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大田小麦籽粒质量现状及主要面制品的加工利用潜力,本研究以2020—2023年连续4年在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的14个小麦主产县、区收集的194份农户大田小麦样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籽粒质量现状、区域空间分布特征及加工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大田小麦容重较高,变异较小,籽粒蛋白质含量较低,变异较小,湿面筋含量较低,变异较大。除吸水率和糊化温度外,其余面团流变学特性指标变异均较大。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空间上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规律,峰值黏度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规律,容重和稳定时间的空间分布特征年际间变化较大,西部区域更适宜发展强筋小麦。2020—2023年间,该区域大田小麦中达到优质强筋品质标准的比例为19.07%,优质强筋品质达标率低主要受限于较低的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该区域大田小麦整体以中筋、中强筋为主。满足各类面制品制作要求的比例依次为面条>面包>饺子>馒头>发酵饼干>酥性饼干>蛋糕、糕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 籽粒品质 空间分布 加工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粉碎对红米理化性质和加工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傅茂润 赵双 +2 位作者 曲清莉 代红飞 陈庆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6-100,共5页
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加工红米,对超微红米粉的理化性质和加工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期改善红米的加工适用性。结果发现,随着红米粉粒径的减小,粉体的堆积密度、溶解度逐渐增大,糊化温度降低;冻融稳定性、酶解性质、高温持水能力、透明度、沉降... 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加工红米,对超微红米粉的理化性质和加工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期改善红米的加工适用性。结果发现,随着红米粉粒径的减小,粉体的堆积密度、溶解度逐渐增大,糊化温度降低;冻融稳定性、酶解性质、高温持水能力、透明度、沉降性能和流动性得到显著改善。这表明超微粉碎技术可以改善红米粉的粉体性质和加工特性。在制作冷冻和冷藏食品时,红米超微粉可作为主料,但在制作速溶和方便食品时,则适合用做辅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粉碎技术 红米 理化性质 加工特性 加工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紫甘薯全粉挤压膨化圈品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邓少颖 孙健 +5 位作者 朱红 岳瑞雪 张毅 张文婷 李慧 马晨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75,共9页
本实验以6种紫甘薯全粉为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制备紫甘薯膨化圈,测定基本组分、膨化、糊化及质构等指标,评价挤压膨化对紫甘薯膨化圈品质的影响,以期预测不同品种紫甘薯全粉原料挤压膨化加工适用性。结果表明:挤压膨化后淀粉含量... 本实验以6种紫甘薯全粉为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制备紫甘薯膨化圈,测定基本组分、膨化、糊化及质构等指标,评价挤压膨化对紫甘薯膨化圈品质的影响,以期预测不同品种紫甘薯全粉原料挤压膨化加工适用性。结果表明:挤压膨化后淀粉含量和花色苷含量均显著降低,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与紫甘薯全粉相比,膨化圈的水溶性指数和吸水性指数均显著增加,其中徐紫薯8号、徐紫薯13号和徐薯D6-24增幅倍数最高;不同品种紫甘薯膨化圈的径向膨化率差异显著,徐紫薯8号、徐紫薯13号、徐薯D6-24具有更高的径向膨化率;徐紫薯13号和徐薯D6-24的糊化度、冷糊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较好,表明其具有更高的熟化度和更优质的口感;徐紫薯8号、徐紫薯13号、徐薯D6-24具有较小的硬度和咀嚼度,黏度适中。综合评价,挤压膨化能明显改善紫甘薯的加工性能和食用特性,其中徐紫薯13号、徐紫薯8号、徐薯D6-24膨化圈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甘薯全粉 挤压膨化 品质特性 加工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线椒品种对剁椒品质影响及剁椒加工适宜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5
作者 文亚诗 刘家祺 +5 位作者 周泉 邓放明 赵玲艳 覃业优 秦丹 曾璐 《食品科学》 2025年第20期57-65,共9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线椒对其发酵剁辣品质的影响,构建剁椒加工适宜性评价模型。以45个线椒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制成剁椒,对发酵前后辣椒的外观特征、理化指标及感官评分进行测定,并采用相关性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和随机森林算法等方法筛选... 为探究不同品种线椒对其发酵剁辣品质的影响,构建剁椒加工适宜性评价模型。以45个线椒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制成剁椒,对发酵前后辣椒的外观特征、理化指标及感官评分进行测定,并采用相关性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和随机森林算法等方法筛选影响线椒加工品质的关键指标,进而构建线椒品种品质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线椒制备的发酵剁椒的品质存在显著差异,结合相关性分析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9个重要指标,并利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了剁椒品质预测模型(训练集决定系数R^(2)_(t)=0.9343,测试集决定系数R_(p)^(2)=0.8498),经变量重要性和沙普利可加性解释值分析,确定水分含量、辣椒素含量、L^(*)值和果胶含量是决定剁椒品质的核心指标,能对剁椒品质进行有效预测。本研究可为剁椒加工品种的高效筛选及系统性品质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椒 生物学特性 营养特性 加工适用性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C果汁研发之路:持续新鲜 没有尽头 被引量:3
6
作者 陈一海 《中国农村科技》 2021年第10期24-27,共4页
NFC果汁研发技术走到了哪一步?“新型果蔬汁加工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项目组通过开展原料加工适用性及营养学评价、高效制汁、精准复合、新型杀菌、质量安全控制和果蔬汁鉴伪等关键技术研究,逐一清理果蔬汁品质劣变、安全性不足以及鉴... NFC果汁研发技术走到了哪一步?“新型果蔬汁加工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项目组通过开展原料加工适用性及营养学评价、高效制汁、精准复合、新型杀菌、质量安全控制和果蔬汁鉴伪等关键技术研究,逐一清理果蔬汁品质劣变、安全性不足以及鉴伪困难等阻碍。新型NFC果汁研发踏上一条“新鲜”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安全控制 果蔬汁 营养学评价 加工适用性 鉴伪 技术及装备 制汁 品质劣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