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西准噶尔地区加尔路阿甫花岗斑岩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元素和锆石Hf同位素地球化学制约 被引量:2
1
作者 靳松 张兆祎 +3 位作者 荣桂林 曾雯 林茜 吴立昂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2-280,共19页
加尔路阿甫花岗斑岩体出露于西准噶尔北部萨吾尔地区,侵入于上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二段地层之中,主要矿物组成为斜长石、石英、钾长石、黑云母等。该岩体SiO2为69.54%-71.25%,Al2O3为13.92%~14.93%,K2O/Na2O为1.04~1... 加尔路阿甫花岗斑岩体出露于西准噶尔北部萨吾尔地区,侵入于上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二段地层之中,主要矿物组成为斜长石、石英、钾长石、黑云母等。该岩体SiO2为69.54%-71.25%,Al2O3为13.92%~14.93%,K2O/Na2O为1.04~1.07,富钾贫钠,FeO^t/MgO为12.31~22.60,铁高而镁低。在原始地幔标准化的微量元素配分图中,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Th等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Nb、Ta、Sr、P、Ti等相对亏损。稀土元素总量较高(EREE=122.75×10^-6~172.39×10^-6),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型式表现为轻稀土强烈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的右倾型,且Eu负异常非常明显(LREE/HREE为6.56~9.28,(La/Yb)N为4.58-10.58,δEu为0.29~0.47),轻重稀土之间分异明显。LA—ICP—MS锆石U—Pb测年表明其形成年龄为305±2Ma,属于晚石炭世。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表明,εHf(t)值变化于12.2~14.9,平均值为13.54,均具有较高的正值,TDM1变化于462~345Ma之间,TDM2变化于638~393Ma之间。结合前人研究和本次的工作分析认为,加尔路阿甫花岗斑岩体形成于后碰撞的构造环境,该岩体是新生地壳物质源区在晚石炭世部分熔融的最终产物,加入到大陆地壳中的新生组分可能主要为来自亏损地幔的玄武质岩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准噶尔 加尔路阿甫花岗斑岩 岩石成因 锆石U—Pb年龄 锆石HF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