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角钢加固增层植筋柱节点钢筋、钢板应变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更歧 郭俊平 张雁华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7-151,共5页
实验设计了4个梁柱节点模型,其中1个为完整浇筑成型,其余3个采用植筋锚固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二次浇筑成型,且其中两个进行了外包角钢加固补强。分析了梁柱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下柱内纵筋、加固角钢和加固缀板的应变情况,以及角钢和混... 实验设计了4个梁柱节点模型,其中1个为完整浇筑成型,其余3个采用植筋锚固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二次浇筑成型,且其中两个进行了外包角钢加固补强。分析了梁柱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下柱内纵筋、加固角钢和加固缀板的应变情况,以及角钢和混凝土协同工作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筋 柱纵筋 加固角钢 加固缀板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钢加固损伤RC框架结构Pushover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新玲 孙莉萍 王安京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21,共6页
基于RC框架前期的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采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对该试验试件进行了Pushover分析,模拟结果与试验值基本符合。以此为基础,通过定义材料的弹性模量即改变刚度,来表达RC框架的损伤程度,从而建立角钢加固损伤RC框架结构... 基于RC框架前期的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采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对该试验试件进行了Pushover分析,模拟结果与试验值基本符合。以此为基础,通过定义材料的弹性模量即改变刚度,来表达RC框架的损伤程度,从而建立角钢加固损伤RC框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继而对该模型进行了Pushover分析,研究角钢加固损伤RC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及损伤程度对加固框架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角钢加固后RC框架的承载力大幅度提高,RC框架加固前的损伤降低了极限荷载,且大幅度降低了延性系数,说明损伤程度对加固后框架的延性耗能能力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钢加固 损伤RC框架 PUSHOVER分析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包角钢加固震损型钢混凝土节点试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许成祥 马作涛 +1 位作者 王辰飞 肖良丽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31-640,共10页
为研究外包角钢加固震损型钢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组成的框架节点抗震性能,按1∶2缩尺比例设计并制作了5个型钢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组成的框架节点模型。其中1个为对比节点,1个为外包角钢加固节点,另外3个为模拟不同地震损伤后采... 为研究外包角钢加固震损型钢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组成的框架节点抗震性能,按1∶2缩尺比例设计并制作了5个型钢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组成的框架节点模型。其中1个为对比节点,1个为外包角钢加固节点,另外3个为模拟不同地震损伤后采用外包角钢加固节点,对所有节点模型进行低周往复加载破坏性试验。通过试验和测试参数分析可知:外包角钢加固型钢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组成的框架节点,保证了"强柱弱梁"抗震设计目标,破坏形态均为梁端弯曲破坏;采用外包角钢加固后的试件模型极限承载力、初始刚度和延性系数最大值分别提高了53.7%、47.1%和25.5%。在一定的损伤程度下,外包角钢加固震损型钢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组成的框架节点是一种有效的抗震加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框架节点 地震损伤 外包角钢加固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布和角钢加固的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灿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5-520,共6页
为了保证混凝土柱构件有很好的延性机制,对碳纤维布和角钢加固的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实验选用的四榀框架为震后混凝土柱结构,给出四榀混凝土柱结构的加固方式和参数。实验加载设备选择液压伺服加载设备,通过力与位移共同调控荷... 为了保证混凝土柱构件有很好的延性机制,对碳纤维布和角钢加固的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实验选用的四榀框架为震后混凝土柱结构,给出四榀混凝土柱结构的加固方式和参数。实验加载设备选择液压伺服加载设备,通过力与位移共同调控荷载加载,针对水平荷载,逐级加载直到试件出现开裂、柱底角钢屈服,每级荷载均重复2次,直到试件被损毁,或水平荷载值迅速降低到低于最大荷载的85%,终止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发现在试件损坏的过程中,复合加固试件表面裂缝的间隔比单个加固方式更小。将承载力、延性分析、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情况作为衡量混凝土抗震性能的指标,结果表明,复合加固下试件极限荷载、延性系数以及承载力比单一加固试件更高,说明复合加固方式抗震性能更优,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与刚度退化分析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结论,与单一角钢加固方式和碳纤维布加固方式相比,复合加固方式对试件刚度退化有更大的延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布 角钢加固 混凝土柱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纤维布和角钢复合加固损伤混凝土柱抗震试验设计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灿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7-160,共4页
随着建筑物在使用年限内持续使用,某些混凝土柱由于各种原因已经受到不同形式的破坏而损伤,需要进行加固处理才能继续使用。从混凝土抗震性能的角度去研究碳纤维布和角钢结合的方式加固混凝土柱,在试验过程当中我们采用4个已经损伤的混... 随着建筑物在使用年限内持续使用,某些混凝土柱由于各种原因已经受到不同形式的破坏而损伤,需要进行加固处理才能继续使用。从混凝土抗震性能的角度去研究碳纤维布和角钢结合的方式加固混凝土柱,在试验过程当中我们采用4个已经损伤的混凝土柱和梁进行模拟试验,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对碳纤维的使用量和角钢的使用量进行不同的变量控制,进行多次模拟抗震指标试验,最后绘制构建的荷载-应变图形,通过分析该图形来了解加固材料碳纤维布和角钢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布 角钢复合加固 损伤混凝土柱 抗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和角钢复合加固损伤混凝土柱的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2
6
作者 余兴华 李静 牛学娇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35-37,共3页
基于试验结果和相应的规程,对CFRP和角钢复合加固混凝土柱的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承载力计算 CFRP和角钢复合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柱耐火极限试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周立人 毛小勇 张翔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43,53,共10页
外包角钢加固法可有效提高构件承载力且不显著增大构件截面,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构件承受的荷载较原构件提高,加固角钢靠近外部受火面,且角钢外部保护层在高温下极易剥落,导致加固柱的耐火能力较差。本文进行了4根外包角钢... 外包角钢加固法可有效提高构件承载力且不显著增大构件截面,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构件承受的荷载较原构件提高,加固角钢靠近外部受火面,且角钢外部保护层在高温下极易剥落,导致加固柱的耐火能力较差。本文进行了4根外包角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抗火性能试验,获得了构件截面温度场分布、变形-时间曲线、构件破坏模式和耐火极限,考察了荷载比和偏心率对耐火极限的影响。同时,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外包角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抗火性能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①环氧树脂在高温下汽化、自燃和碳化,对构件截面温度场影响较大;②砂浆保护层在高温下与钢材粘结较差,剥落严重;③构件的耐火极限随着荷载比和偏心率的增大而减小;④正常使用情况下,未加防火保护的外包角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柱耐火能力达不到规范所要求的耐火极限。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可用于进一步的参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角钢加固 耐火极限 试验研究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钢围箍约束古塔结构轴心受压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范金鑫 韦俊 +2 位作者 卢俊龙 李传立 司建辉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1-620,共10页
古塔多为高耸结构,长期受高压应力作用下内部具有损伤缺陷,致使结构可靠性降低,需对古塔结构进行受压性能评定及加固方法研究。以陕西省西安市兴教寺玄奘塔底部结构为原型,按缩尺比例1/8砌筑2个子结构模型,对受压破坏后的子结构模型进... 古塔多为高耸结构,长期受高压应力作用下内部具有损伤缺陷,致使结构可靠性降低,需对古塔结构进行受压性能评定及加固方法研究。以陕西省西安市兴教寺玄奘塔底部结构为原型,按缩尺比例1/8砌筑2个子结构模型,对受压破坏后的子结构模型进行角钢围箍约束。通过古塔子结构模型受压试验与数值计算,分析加固后古塔受压力学性能与破坏机制,研究围箍约束对古塔受压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参数拓展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角钢约束后塔体边缘处受拉破坏形式发生变化,受拉破坏范围减小,结构的整体性增强,受压承载力和变形能力提高;数值计算结果能较好模拟古塔模型受力性能与破坏特征,模型极限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误差在14%以内;增加角钢厚度和宽度都对塔体承载力有提高作用,对轻微损伤古塔加固时可增大角钢厚度,对损伤严重古塔加固时可增大角钢横截面宽度,以增强塔体抗裂性能与极限承载力。为古塔结构的安全性评定和加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石古塔 受压性能 角钢加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栏式房屋梁柱式砖柱木梁框架抗震加固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何世钦 吕淼 +1 位作者 姚晨辰 王辉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1-127,132,共8页
在对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新兴的砖柱干栏式房屋进行调研后,发现其抗震性能较差,采用外包角钢加固和碳纤维布加固两种加固方式分别对单层单跨梁柱式砖柱木梁框架进行加固,并对加固后的框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了不同加固方式对框... 在对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新兴的砖柱干栏式房屋进行调研后,发现其抗震性能较差,采用外包角钢加固和碳纤维布加固两种加固方式分别对单层单跨梁柱式砖柱木梁框架进行加固,并对加固后的框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了不同加固方式对框架的破坏形态、承载力、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和刚度退化及延性、骨架曲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水平力作用下,框架的主要破坏形态为砖柱根部灰缝的弯拉破坏,砖柱木梁节点处无明显破坏特征;分别采用外包角钢和碳纤维布加固框架,均能有效地提高框架的抗剪承载力和耗能能力;外包角钢加固方式对框架承载力和延性方面的提高幅度都要高于碳纤维布加固方式。研究结果为砖柱干栏式房屋的抗震加固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栏式房屋 梁柱式结构 砖木框架 抗震加固 外包角钢加固 碳纤维布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