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不同加压包扎方法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创面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杨红叶 刘玲玲 周燕秋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创面应用中最有效的加压包扎方法。方法选取15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将病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A组创面采用胸带加压包扎;B组创面采用宽绷带加压包扎;C组采用双层弹力网制成的网袋套入胸部加压包扎。通过...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创面应用中最有效的加压包扎方法。方法选取15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将病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A组创面采用胸带加压包扎;B组创面采用宽绷带加压包扎;C组采用双层弹力网制成的网袋套入胸部加压包扎。通过不同加压方法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后患者的创面皮下积液、皮肤Ⅰ期愈合例数、术后平均愈合天数和拔管时间等进行分析,对比不同方法的效果。结果C组的创面皮下积液发生率、平均拔管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低于A、B组(P<0.05),切口I期愈合率高于A、B组(P<0.05)。结论使用双层弹力网的加压方法能均匀施压,有效地减少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加压包扎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穿刺点去除沙袋“十字”加压包扎止血的效果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渊妹 彭筠昀 沈小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3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穿刺点去除沙袋"十字"加压包扎止血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经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153例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穿刺点去除沙袋"十字"加压包扎止血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经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153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5例),两组患者术后均严格按照股动脉穿刺点护理要求"十字"加压包扎,对照组患者加用沙袋压迫,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穿刺点发生皮下血肿及出血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均无局部皮下血肿发生,两组各有1例患者出现穿刺点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股动脉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穿刺点去除沙袋"十字"加压包扎,止血效果较好,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血管造影 沙袋 加压包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动脉穿刺置管化疗栓塞术后两种加压包扎方法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侯凤娟 郭凤云 宋晓凤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4期282-283,共2页
对 2 18例肝脏肿瘤病人在 5 0 1例次肝动脉化疗和 (或 )栓塞术后分别采用宽胶布 (4.5cm× 5 5cm ,2条 )十字形加压包扎 2 4h、沙袋 (0 .5kg)压迫 6h(2 4 5例次 ,常规组 )和用绷带 8字形加压包扎 2 4h(2 5 6例次 ,观察组 )。结果两... 对 2 18例肝脏肿瘤病人在 5 0 1例次肝动脉化疗和 (或 )栓塞术后分别采用宽胶布 (4.5cm× 5 5cm ,2条 )十字形加压包扎 2 4h、沙袋 (0 .5kg)压迫 6h(2 4 5例次 ,常规组 )和用绷带 8字形加压包扎 2 4h(2 5 6例次 ,观察组 )。结果两组止血效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局部皮肤损伤、瘙痒、术肢麻木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均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栓塞疗法 股动脉穿刺 加压包扎 皮肤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根治术后创面不加压包扎对预防皮瓣坏死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家霖 杨铁建 +2 位作者 陆鹏 郑英斌 张宇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4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28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创面加压包扎140例,创面不加压包扎140例。结果乳腺癌根治术后创面加压包扎皮瓣坏死29例,发生率...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28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创面加压包扎140例,创面不加压包扎140例。结果乳腺癌根治术后创面加压包扎皮瓣坏死29例,发生率为20.71%,创面不加压包扎皮瓣坏死15例,发生率为10.71%。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创面不加压包扎是预防皮瓣坏死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根治术 创面不加压包扎 预防 皮瓣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草膏纱条外敷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王薇 王月娥 李刚 《中国社区医师》 2005年第9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 弹力绷带 加压包扎治疗 紫草膏 疗效观察 外敷 纱条 2003年 2001年 包扎方法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包扎预防继发性前房积血 被引量:1
6
作者 方秋云 郭露萍 +1 位作者 洪国贞 陈振谦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 :探讨加压包扎挫伤性前房积血 (BTH)眼预防继发性前房出血 (REB)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 ,根据是否采用加压包扎治疗将年龄大于 6岁的BTH患者分为两治疗组 :包扎组和对照组 ,前者 72例 72眼 ,给予绷带加压包扎前房出血眼 ,另眼... 目的 :探讨加压包扎挫伤性前房积血 (BTH)眼预防继发性前房出血 (REB)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 ,根据是否采用加压包扎治疗将年龄大于 6岁的BTH患者分为两治疗组 :包扎组和对照组 ,前者 72例 72眼 ,给予绷带加压包扎前房出血眼 ,另眼加纱布块遮盖 ;对照组 39例 39眼 ,给予双眼纱块遮盖 ,其他治疗原则相同。统计观察 7天内REB的例数。结果 :加压包扎组发生REB 9例 ,发生率是 15 .0 %。对照组发生REB者11例 ,发生率为 2 8.2 % ,两组REB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 (P <0 .0 5 ,χ2 =4 .2 2 )。结论 :加压包扎BTH眼预防REB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房出血 外伤 加压包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乳腺癌手术切口处理及加压包扎方法68例
7
作者 王立 刘美霞 赵秀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2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乳腺癌手术 加压包扎 包扎方法 切口处理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乳腺癌患者 术后切口愈合 低蛋白血症 切口缝合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包扎在眼科皮肤急诊外伤缝合术后的应用观察
8
作者 段惠静 黄德磊 +2 位作者 林柏松 李婷婷 王颖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年第10期65-65,共1页
目的:观察加压包扎在眼科急诊皮肤外伤缝合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2月诊治的眼科急诊皮肤患者3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80例和观察组180例,对照组180例:在外伤初期只采用美容缝合(5或6-0缝线),术后前三日每日... 目的:观察加压包扎在眼科急诊皮肤外伤缝合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2月诊治的眼科急诊皮肤患者3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80例和观察组180例,对照组180例:在外伤初期只采用美容缝合(5或6-0缝线),术后前三日每日换药一次,口服抗生素5-7天,七日后拆线;观察组180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同时,在外伤术后前3天给予局部加压包扎,按照皮肤肿胀程度作为治疗效果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术后第一天、第三天、第七天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lt;005)。结论:加压包扎在眼科急诊皮肤外伤缝合术后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包扎 眼科急诊外伤 缝合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孔穿刺引流冲洗加压包扎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包景川 李全行 姜洪波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耳廓假性囊肿采用对孔穿刺引流冲洗加压包扎术治疗观察。方法选择120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治疗组应用对孔穿刺引流冲洗加压包扎术;对照组应用穿刺置管加压包扎术。评价两组的治疗有效率、... 目的探讨耳廓假性囊肿采用对孔穿刺引流冲洗加压包扎术治疗观察。方法选择120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治疗组应用对孔穿刺引流冲洗加压包扎术;对照组应用穿刺置管加压包扎术。评价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治疗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到100%,等同对照组(P>0.05),但在治疗次数、愈后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耳廓假性囊肿采用对孔穿刺引流冲洗加压包扎术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及并发症且操作简单,明显优于穿刺置管加压包扎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廓假性囊肿 对孔穿刺引流冲洗加压包扎 穿刺置管加压包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行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进行骨窗加压包扎对预防术后硬膜下积液的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雪东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24期28-29,共2页
目的 :分析对接受去骨瓣减压术的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骨窗加压包扎对预防术后硬膜下积液的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进行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的114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常规组与治疗组,每组各57例患者。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术后治疗,在此基础上... 目的 :分析对接受去骨瓣减压术的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骨窗加压包扎对预防术后硬膜下积液的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进行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的114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常规组与治疗组,每组各57例患者。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术后治疗,在此基础上对治疗组患者进行骨窗加压包扎处理,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颅内压的变化情况及发生硬膜下积液的情况。结果 :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在术后的第7天其颅内压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其硬膜下积液的发生率较低,而且其发生硬膜下积液的时间较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去骨瓣减压术的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骨窗加压包扎可显著降低其术后硬膜下积液的发生率,能显著改善其颅内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下积液 疗效 骨窗加压包扎 去骨瓣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硝外敷联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用于囊袋积血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蕾 韩慧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09B期73-73,共1页
囊袋积血多发生于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1周内,积血不仅会影响伤口愈合,还会导致囊袋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2005年1月至2006年9月,我科对25例起搏器囊袋积血患者早期采用了芒硝外敷联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的方法... 囊袋积血多发生于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1周内,积血不仅会影响伤口愈合,还会导致囊袋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2005年1月至2006年9月,我科对25例起搏器囊袋积血患者早期采用了芒硝外敷联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绷带加压包扎 囊袋积血 芒硝外敷 弹力 永久起搏器 严重并发症 植入术后 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扣挤法和纱布垫加压包扎治疗腕背部腱鞘囊肿15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进和 曲美琴 安娜 《中国民间疗法》 2009年第6期46-46,共1页
自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扣挤法和纱布垫加压包扎治疗腕背部腱鞘囊肿15例,见效快.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15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10例;年龄18~45岁,平均31岁。发病原因多为腕部工作劳损。
关键词 加压包扎治疗 腱鞘囊肿 纱布垫 腕部 背部 发病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球加压包扎法在甲床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韦华燕 林戈亮 +2 位作者 刘洁敏 刘潮梅 王夫平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6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棉球加压包扎对损伤甲床的止血效果。方法对184例(236指)进行换药包扎,其中118指甲床损伤患者行棉球加压包扎,118指行常规包扎,观察两种方法止血效果。结果应用棉球加压包扎法24、48、72h止血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法(χ2=20.02、45... 目的探讨棉球加压包扎对损伤甲床的止血效果。方法对184例(236指)进行换药包扎,其中118指甲床损伤患者行棉球加压包扎,118指行常规包扎,观察两种方法止血效果。结果应用棉球加压包扎法24、48、72h止血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法(χ2=20.02、45.84、32.29,均P<0.01)。结论棉球加压包扎法可以显著减少创面渗血,且容易取材,使用成本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床损伤 加压包扎 棉球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廓假性囊肿前壁骨切除加囊肿后壁放置引流管并加压包扎治疗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董有卫 侯和梅 郝永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5期77-78,共2页
目的分析耳廓假性囊肿前壁软骨切除加囊肿后壁放置引流管并加压包扎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效果。方法 64例单侧耳廓假性囊肿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前壁软骨切除并加压包扎,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 目的分析耳廓假性囊肿前壁软骨切除加囊肿后壁放置引流管并加压包扎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效果。方法 64例单侧耳廓假性囊肿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前壁软骨切除并加压包扎,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囊肿后壁放置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21,P<0.05)。结论在临床中采用囊肿前壁骨切除加后壁放置引流管并加压包扎对耳廓假性囊肿进行治疗,其效果良好,同时操作较为简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廓假性囊肿 引流管 加压包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吸引植皮术与加压包扎植皮术在烧伤整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儒进 丁若虹 沈文川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7期69-70,共2页
目的:对比用负压吸引植皮术与加压包扎植皮术对烧伤患者进行整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黄石市第五医院进行整形治疗的100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采用加压包扎植皮术对参照... 目的:对比用负压吸引植皮术与加压包扎植皮术对烧伤患者进行整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黄石市第五医院进行整形治疗的100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采用加压包扎植皮术对参照组50例患者进行治疗,采用负压吸引植皮术对研究组50例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1年创面修复的情况。结果:与参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术后1年其创面组织柔软程度的评分较高,其瘢痕组织增生程度的评分较低,P<0.05。结论:与采用加压包扎植皮术对烧伤患者进行整形治疗的效果相比,采用负压吸引植皮术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可促进其创面组织的生长与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吸引植皮术 加压包扎植皮术 烧伤整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负压吸引结合弹性加压包扎法在腮腺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晓川 徐和甜 刘鹏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22期172-173,176,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引流加弹性加压包扎法在腮腺手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71例腮腺切除术的腮腺疾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加压包扎、橡皮片引流,实验组患者行持续负压吸引结合弹性加压包扎,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涎瘘...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引流加弹性加压包扎法在腮腺手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71例腮腺切除术的腮腺疾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加压包扎、橡皮片引流,实验组患者行持续负压吸引结合弹性加压包扎,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涎瘘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中1例发生涎瘘,对照组中6例发生涎瘘,实验组术后涎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负压吸引结合弹性加压包扎法效果可靠,有效预防了术后涎瘘及感染的发生,缩短加压包扎时间,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引流 弹性加压包扎 腮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注射器改制加压包扎法在颌面部术后伤口护理中的应用
17
作者 饶青梅 黄宏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0期172-173,共2页
目的改进颌面部手术后伤口加压包扎的方法,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方法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改制成的胶管棒加压包扎护理62例颌面部手术后伤口。结果经本法加压包扎一周以上,62例手术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涎瘘发生,随访观察1~2年,... 目的改进颌面部手术后伤口加压包扎的方法,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方法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改制成的胶管棒加压包扎护理62例颌面部手术后伤口。结果经本法加压包扎一周以上,62例手术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涎瘘发生,随访观察1~2年,局部伤口愈合良好,无明显瘢痕。结论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改制的胶管棒质地较坚韧,加压包扎力度足,能很好地嵌压入颌后凹区、下颌下区、颏下区这些特殊解剖位置,使术区伤口皮瓣与深部组织创面贴合,消除创腔、防止感染,预防涎瘘,促进伤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注射器 改制 加压包扎 颌面部手术 伤口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加压包扎引流加MEBO外用预防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护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春艳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8期1018-1019,共2页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仍是主要方法.虽然现行的手术方式已经过了不断的改良,但手术范围仍然相对较大,术后皮瓣坏死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院采用改良加压包扎引流加涂有湿润烧伤膏(MEBO)的无菌纱布外敷,预防乳腺癌改...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仍是主要方法.虽然现行的手术方式已经过了不断的改良,但手术范围仍然相对较大,术后皮瓣坏死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院采用改良加压包扎引流加涂有湿润烧伤膏(MEBO)的无菌纱布外敷,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起到了较好作用.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皮瓣坏死 改良根治 加压包扎 乳腺癌 MEBO 预防 引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撕脱采用原位回植加压包扎联合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安才 陈鲲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9期95-96,共2页
目的分析皮肤撕脱采用原位回植加压包扎联合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15例进行四肢皮肤撕脱治疗的患者,均出现全部或部分无血供情况,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对照组(7例)及观察组(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原位回植加压包扎... 目的分析皮肤撕脱采用原位回植加压包扎联合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15例进行四肢皮肤撕脱治疗的患者,均出现全部或部分无血供情况,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对照组(7例)及观察组(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原位回植加压包扎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原位回植加压包扎联合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成活率、感染率及坏死率。结果观察组成活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14.29%;感染率及坏死率分别为0、0,均低于对照组的42.86%、4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皮肤撕脱患者治疗中,应用原位回植加压包扎联合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有助于提升皮肤成活率,降低感染率和坏死率,皮肤外观取得了良好的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回植加压包扎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皮肤撕脱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握拳加压包扎法在对手烧伤患者进行手功能康复训练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秀兰 曹小霞 黄若男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期264-265,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握拳加压包扎法在对手烧伤患者进行手功能康复训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收治的50例深度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对... 目的:探讨改良式握拳加压包扎法在对手烧伤患者进行手功能康复训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收治的50例深度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及普通的握拳加压包扎,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及改良式握拳加压包扎。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患手的关节总活动度(TAM)和手指功能恢复效果的合格率。结果:治护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患手的TAM更大,其手指功能恢复效果的合格率更高,P<0.05。结论:改良式握拳加压包扎法在对手烧伤患者进行手功能康复训练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握拳包扎 普通的握拳加压包扎 手烧伤 手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