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加减速法评价内燃机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增建 洪伟 +2 位作者 刘巽俊 孙济美 Zhang Zengjian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9-22,共4页
探讨了一种新的、快速简便的内燃机性能评价方法——加减速法 ,用该方法按给定的试验规范测量内燃机的动态参数——速度、加速度及瞬时油耗 ,可全面、快速、准确地评价内燃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设计了用加减速法评价内燃机动力性和机械... 探讨了一种新的、快速简便的内燃机性能评价方法——加减速法 ,用该方法按给定的试验规范测量内燃机的动态参数——速度、加速度及瞬时油耗 ,可全面、快速、准确地评价内燃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设计了用加减速法评价内燃机动力性和机械损失功率的微机测量系统以及评价经济性的瞬时油耗转速微机测量系统。将两微机测量系统的测量结果与台架的稳态试验结果相比较 ,表明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加减速法本身也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加减速法 转动惯量 功率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加减速法转动惯量辨识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黎光 徐海波 +1 位作者 杨永生 张琼丹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5-48,共4页
为了提高伺服系统中负载转动惯量辨识的识别精度以及扩展其应用范围,首先建立伺服系统的简化数学模型,进而确定用于转动惯量辨识的检测信号,分析伺服系统相电流-转速信号的响应特性,针对传统加减速法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一种改进型的加减... 为了提高伺服系统中负载转动惯量辨识的识别精度以及扩展其应用范围,首先建立伺服系统的简化数学模型,进而确定用于转动惯量辨识的检测信号,分析伺服系统相电流-转速信号的响应特性,针对传统加减速法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一种改进型的加减速算法,最后通过实验将改进加减法和传统加减速法进行对比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加减速法相比传统加减速法在伺服系统转动惯量识别精度上有明显的提高,识别精度可达3%左右,相比传统加减速法识别速度得到了提升和应用范围得到了扩展。实验结果可用于机器人系统转动惯量的辨识,对机器人系统的运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系统 转动惯量辨识 改进加减速法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转动惯量辨识方法 被引量:14
3
作者 韩亚荣 邱鑫 朱德明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40,80,共6页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中具有不同转动惯量的负载,对系统的动态性能有着显著影响。在提高系统动态抗扰能力研究过程中,转动惯量辨识为首要解决问题。本文在对传统方法研究基础上,提出两种分别基于加减速法和二分法的新型转动惯量辨识方法。...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中具有不同转动惯量的负载,对系统的动态性能有着显著影响。在提高系统动态抗扰能力研究过程中,转动惯量辨识为首要解决问题。本文在对传统方法研究基础上,提出两种分别基于加减速法和二分法的新型转动惯量辨识方法。其中改进加减速法将传统方法微型化,使得电机可以在微震运行状态下进行惯量辨识;二分法利用转矩和转动惯量之间的联系,对转动惯量进行二分法快速查找。基于实验平台,对传统方法和新型方法进行实验验证,研究各方法可行性,并给出各自优缺点和适用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 转动惯量辨识 加减速法 模型参考自适应辨识 二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用柴油车NO_x排放的测量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军方 尹航 +5 位作者 丁焰 王宏丽 肖寒 滕琦 原彩红 殷宝辉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407-410,共4页
基于国家标准GB 3847—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规定的在用柴油车加载减速(lug-down)法,对在用柴油车NOx排放浓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利用标准规定的lug-down法对在用柴油车NOx排放浓... 基于国家标准GB 3847—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规定的在用柴油车加载减速(lug-down)法,对在用柴油车NOx排放浓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利用标准规定的lug-down法对在用柴油车NOx排放浓度进行检测,污染物浓度波动较大,再加上仪器响应时间不够,额定转速不易被测试,lug-down法不能得到稳定的NOx排放浓度。经过调整方案设计并进行发动机台架测试,确定以100%和80%额定转速作为在用柴油车环保定期检验测试工况。对设定的3个方案进行测试后,认为设定100%和80%额定转速2个工况,每个工况各测试12 s方案较为合理,可作为在用柴油车NOx排放浓度环保测试的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用柴油车 NOx 减速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国六在用柴油车劣化排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马成功 李梁 +1 位作者 张凡 于津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4-218,共5页
基于车载排放测试(PEMS)和加载减速法(Lugdown)测试对一辆采用废气再循环(EGR)结合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氧化器(DOC)+颗粒捕集器(DPF)技术路线的国六在用柴油车进行部件劣化模拟排放研究。结果表明:EGR或SCR劣化后氮氧化物(NO_(x))... 基于车载排放测试(PEMS)和加载减速法(Lugdown)测试对一辆采用废气再循环(EGR)结合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氧化器(DOC)+颗粒捕集器(DPF)技术路线的国六在用柴油车进行部件劣化模拟排放研究。结果表明:EGR或SCR劣化后氮氧化物(NO_(x))排放均明显恶化,DPF劣化后粒子数量(PN)排放明显升高,任一部件的劣化都无法达到国六排放水平。PEMS对劣化后排放最敏感,总通过率仅为28.6%,Lugdown测试的总通过率高达100.0%,而车载诊断系统(OBD)检查只有在载体泄露时未能有效识别并报出故障,总通过率为42.9%。可见,Lugdown测试已难以对重型国六在用柴油车进行有效的排放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劣化排放 车载排放测试 减速 国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