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文本到王权:《图特摩斯一世加冕敕令》的释读与解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子林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8-97,共10页
从本质上讲,《图特摩斯一世加冕敕令》是一篇任命官员的文书。图特摩斯一世在加冕仪式举行的当日,以敕令的方式任命图里为库什总督,将王权的多个因素融入其中。敕令通过对加冕仪式的确认、对国王伟大名字的列示、对自身王权来源的巧妙... 从本质上讲,《图特摩斯一世加冕敕令》是一篇任命官员的文书。图特摩斯一世在加冕仪式举行的当日,以敕令的方式任命图里为库什总督,将王权的多个因素融入其中。敕令通过对加冕仪式的确认、对国王伟大名字的列示、对自身王权来源的巧妙文字表述、库什总督的设立等方式,宣传了自身王权的神圣性和合法性,强化了对库什地区的王权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特摩斯一世 加冕敕令 加冕仪式 王权 图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视频狂欢中的加冕及其意义悖论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学成 杨浩晨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7-89,96,共4页
本文以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为视角,对当前短视频文化现象进行分析认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短视频传播已经建构了新的狂欢广场,形成多元化、个性化和狂欢化色彩的媒介奇观。在具有"梗文化"、审丑文化特征的短视频狂欢中,全新的加冕... 本文以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为视角,对当前短视频文化现象进行分析认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短视频传播已经建构了新的狂欢广场,形成多元化、个性化和狂欢化色彩的媒介奇观。在具有"梗文化"、审丑文化特征的短视频狂欢中,全新的加冕范式随之产生。短视频创作者、丑角人物和影视作品中的角色,经由短视频作品加冕成为社会关注的中心。然而,这一系列新的加冕现象也折射出短视频狂欢奇观与巴赫金理想中狂欢世界的背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狂欢 媒介奇观 加冕 意义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冕游戏与明星神话——电视游戏节目《非常6+1》的文化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苗棣 王昕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75,共5页
本文认为以《非常6+1》为代表的电视游戏节目, 是当代社会消费语境下由电视这种高科技传媒制造的大众狂欢节。它作为大众文化文本, 具有传统民间诙谐文化的底色和基因。电视游戏节目中加冕游戏遵循着狂欢化逻辑, 是一种狂欢化叙事。游... 本文认为以《非常6+1》为代表的电视游戏节目, 是当代社会消费语境下由电视这种高科技传媒制造的大众狂欢节。它作为大众文化文本, 具有传统民间诙谐文化的底色和基因。电视游戏节目中加冕游戏遵循着狂欢化逻辑, 是一种狂欢化叙事。游戏节目的戏仿策略, 促使观众在审美过程中获得狂欢化平等感受。明星神话要有限度, 狂欢游戏要有边沿, 对电视游戏节目要在文化研究的视野中理性地予以剖析, 使游戏与真实结伴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冕游戏 电视游戏节目 《非常6+1》 狂欢节 电视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格兰都铎王朝前期的国王加冕礼与王权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炜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26,共9页
都铎王朝前期的国王加冕礼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典礼,既保留了诸多中世纪的传统要素,表明其依然是一个等级君主制色彩鲜明的社会。同时,该礼仪又会根据国王所处时代的具体情形而有所变动。亨利七世的加冕礼以建立和维护都铎家族的统治地... 都铎王朝前期的国王加冕礼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典礼,既保留了诸多中世纪的传统要素,表明其依然是一个等级君主制色彩鲜明的社会。同时,该礼仪又会根据国王所处时代的具体情形而有所变动。亨利七世的加冕礼以建立和维护都铎家族的统治地位为中心,亨利八世的加冕礼以强调继位的合法性为重点,而爱德华六世的加冕礼则展示了宗教改革时期"王权至尊"的理念,但实际体现的是枢密院的权威。总之,加冕礼不仅是特定历史时期王权和社会性质的反映,甚至在很多时候已然成为一种权力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铎王朝 加冕 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督教艺术中的圣母荣耀与圣母加冕图像
5
作者 陈云海 黄厚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6-199,共4页
圣母荣耀与圣母加冕图像是圣母神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标志,它们诠释形塑了中世纪盛期基督教宗教信仰的重大变迁,并作为其中的一份子见证了罗马式艺术向哥特式艺术的转变。传统的罗马式艺术,圣母处在基督孩童期的生命历程中并充当了基... 圣母荣耀与圣母加冕图像是圣母神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标志,它们诠释形塑了中世纪盛期基督教宗教信仰的重大变迁,并作为其中的一份子见证了罗马式艺术向哥特式艺术的转变。传统的罗马式艺术,圣母处在基督孩童期的生命历程中并充当了基督道成肉身的智慧宝座;而圣母荣耀和圣母加冕图像,圣母处在其自身的安眠(死亡)和升天(复活)的生命历程中,成为成年基督在天堂的合作者,体现了圣母与基督之间一种崭新的平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型艺术 图像 基督教艺术 圣母荣耀 圣母加冕 艺术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分子脱帽加冕纪实——记1962年广州会议》一书出版
6
作者 高伟梧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知识分子脱帽加冕纪实-记1962年广州会议》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冕与差异:《抓娃娃》的喜剧机制 被引量:3
7
作者 高煦函 刘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53-157,共5页
开心麻花的新作《抓娃娃》围绕家庭教育的社会议题讲述一个让人开怀大笑的故事。影片创造一个充满狂欢气息的叙事空间,在其中,人物的等级秩序与身份位置得到微妙的重组。影片的喜剧机制可以视作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对富人的脱冕,对视点... 开心麻花的新作《抓娃娃》围绕家庭教育的社会议题讲述一个让人开怀大笑的故事。影片创造一个充满狂欢气息的叙事空间,在其中,人物的等级秩序与身份位置得到微妙的重组。影片的喜剧机制可以视作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对富人的脱冕,对视点的差异化处理,对“望子成龙”的社会观念的脱冕。同时,影片还对“望子成龙”以及由之衍生而来的种种社会症结进行辛辣的讽刺,并以此回应存在于家庭教育中的种种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抓娃娃》 狂欢 加冕/脱冕 开心麻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式化展演与离散式观看——基于央视春晚的文化传播学考察 被引量:6
8
作者 杨扬 孙卫华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6-109,共4页
历经40年的央视春晚已经演变为一种高度仪式化的超级表演和媒介事件。本文运用仪式相关理论,对春晚40年的超稳定性结构文本,即春晚的程式化展演与文化加冕叙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在后现代转向,春晚的程式化展演与叙事一方面使其具有了... 历经40年的央视春晚已经演变为一种高度仪式化的超级表演和媒介事件。本文运用仪式相关理论,对春晚40年的超稳定性结构文本,即春晚的程式化展演与文化加冕叙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在后现代转向,春晚的程式化展演与叙事一方面使其具有了某种文化地标的象征意义,这对明确文化身份、确立国家认同意义重大;另一方面,春晚的程式化展演与叙事形式大于内容,导致观众的离散式观看取代了以往的沉浸式观看,春晚由此变成了更大的社会交往场景的一部分。基于春晚仪式景观的文化意义,春晚的未来着力点不在于重新夺回客厅中心,实现观众的沉浸式共看,而在于对观众共在场景的营造。春晚需要打造“春晚+”的内容生产和播出模式,转换意义建构与互动的空间维度,重新挖掘仪式化传播的内在潜能,以实现从“共看”到“参与、共在”的新型文化广场的建构,缔造新技术语境下的集体文化新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晚 程式化展演 文化加冕 离散式收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的诗学与大众的狂欢——关于影片《大话西游》的狂欢化诗学阐释 被引量:4
9
作者 连水兴 沈蔚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8-19,共2页
本文以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作为影片《大话西游》读解的理论基础,文章认为,加冕和脱冕的仪式结构、正反同体的狂欢节人物形象构成了《大话西游》艺术思维的狂欢化源头,而时间和空间的反复纠缠则为《大话西游》里这些狂欢化人物提供了活动... 本文以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作为影片《大话西游》读解的理论基础,文章认为,加冕和脱冕的仪式结构、正反同体的狂欢节人物形象构成了《大话西游》艺术思维的狂欢化源头,而时间和空间的反复纠缠则为《大话西游》里这些狂欢化人物提供了活动的时空"广场"。在这个意义上,本文认为这三者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这一切只有放在狂欢化诗学的视野里才可以显现出来。这使我们从中认识到古典的"西游"母题在当代的流变及其文化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话西游 狂欢化 脱冕与加冕 形象的两重性 时间与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事新编》的形式意味新解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若蕙 权绘锦 《重庆社会科学》 2006年第1期59-62,共4页
《故事新编》所采用的一种“加冕脱冕”式结构,贬低化、世俗化、肉体化和讽刺性模拟的修辞手法,为我们解读、发掘这部历史小说的丰厚内蕴提供了新的视角。借助于它,本文对这部经典进行了重新阐释,尤其是其中蕴涵着的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 《故事新编》所采用的一种“加冕脱冕”式结构,贬低化、世俗化、肉体化和讽刺性模拟的修辞手法,为我们解读、发掘这部历史小说的丰厚内蕴提供了新的视角。借助于它,本文对这部经典进行了重新阐释,尤其是其中蕴涵着的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性思考,他的历史文化价值观以及现实讽喻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新编》 加冕脱冕”式结构 修辞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明戏仿审美风格论 被引量:3
11
作者 妥建清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21,共11页
晚明文学戏仿审美风格承续中国谐谑文学传统而具有新质。其通过加冕与脱冕的荒诞意义上的低俗的美学模仿方式制造出与原文本不协调的喜剧效果,有节制地嘲弄现实社会的正常,旨在吁求人欲的天理化,赋予身体欲望的合法性。此种戏仿审美风... 晚明文学戏仿审美风格承续中国谐谑文学传统而具有新质。其通过加冕与脱冕的荒诞意义上的低俗的美学模仿方式制造出与原文本不协调的喜剧效果,有节制地嘲弄现实社会的正常,旨在吁求人欲的天理化,赋予身体欲望的合法性。此种戏仿审美风格的兴起与普遍化一方面是由于晚明文学观念渐次以道德教化的名义转向文以娱人的文学观,及晚明文学叙事模式逐渐打破说书人的传统等内在原因,一方面有赖于晚明消费文化日益勃兴以及通俗大众媒体的支持等外在原因。对晚明戏仿审美风格的探寻,不仅为中国审美文化史提供了新颖的个案,而且其从中国本土的戏仿文化实践出发,不断修正和改造着西方的戏仿理论,为重写中国近现代文学史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仿 加冕 脱冕 晚明文学现代性 戏仿审美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系列电影“大话西游”的狂欢化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史亚娟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9,15,共4页
系列电影“大话西游”在武打设计、人物造型等方面充满了狂欢化的色彩,评论界对此众说纷纭。本文旨在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来分析这部电影中加冕/脱冕、广场语言、怪诞人体、怪诞筵席、肉体—下部因素等狂欢化特征,从而揭示该电... 系列电影“大话西游”在武打设计、人物造型等方面充满了狂欢化的色彩,评论界对此众说纷纭。本文旨在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来分析这部电影中加冕/脱冕、广场语言、怪诞人体、怪诞筵席、肉体—下部因素等狂欢化特征,从而揭示该电影所具有的对经典的颠覆作用及其与众不同的对话和建构思维;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为深层解读这部电影提供了最佳视角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话西游 狂欢化 加冕/脱冕 更替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王子》:一场永远的狂欢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飞鸿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94-96,共3页
艾丽丝.默多克的小说《黑王子》无论是标题、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还是文本意义、主题、语言,都表现出了强烈的狂欢化特征,具有双重性甚至多重性,处处体现出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独特的不确定性和解构的审美特征。本文以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 艾丽丝.默多克的小说《黑王子》无论是标题、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还是文本意义、主题、语言,都表现出了强烈的狂欢化特征,具有双重性甚至多重性,处处体现出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独特的不确定性和解构的审美特征。本文以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为基础,结合其复调理论,分别从小说人物形象、叙事情节和语言中反复出现的残酷意象和比喻等三大方面对作品的狂欢化特点进行具体分析,以期从后现代式狂欢的角度进行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欢 脱冕 加冕 一符多音 意象 比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英国的封建王权及其制约因素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增洪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7-120,共4页
 中世纪的英国封建王权,不仅被赋予极大的权力,而且还被神化,一直都呈加强的趋势。与此同时,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却一直存在着制约王权的种种潜在因素。在社会动荡,人们的生活需要强权保护的情况下,这些潜在因素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从而...  中世纪的英国封建王权,不仅被赋予极大的权力,而且还被神化,一直都呈加强的趋势。与此同时,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却一直存在着制约王权的种种潜在因素。在社会动荡,人们的生活需要强权保护的情况下,这些潜在因素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从而也发挥不了实际作用,而一旦王权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这些潜在因素便成为人们利用的武器,从而也成了限制王权的真正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封建王权 制约因素 “君权神授” 加冕 习惯法 社会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寂静的校园
15
作者 臧国铭 罗晨 袁颖异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2-170,共9页
1.外景广场夜(画外音)这是一个非比寻常的夜晚,对于人类来说,这是阖家团聚辞旧迎新的幸福时刻;对于大学里的猫族来说,这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年度盛典——“最强大脑”加冕典礼。人类自以为是地以为只有他们掌握了语言,拥有了思想... 1.外景广场夜(画外音)这是一个非比寻常的夜晚,对于人类来说,这是阖家团聚辞旧迎新的幸福时刻;对于大学里的猫族来说,这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年度盛典——“最强大脑”加冕典礼。人类自以为是地以为只有他们掌握了语言,拥有了思想,是万物之主。殊不知动物远非人类了解的那样,它们也有思想,也有语言,而且它们了解人类的语言,尤其是猫。千百年来,它们常伴人类左右,它们听得懂人话,但人类听不懂猫语,人类仅能用“喵”来诠释,仅此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冕典礼 画外音 自以为是 最强大脑 白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帽子”哲学
16
作者 胡芳华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I0001-I0001,共1页
威严的加冕典礼、隆重的授印仪式之后,皇冠或印章便有了神圣的意味。一旦拥有了它们,很多人物便跟着显得神圣起来。然而,每次看到这些人物热衷于炫耀帽子和印章给自己带来的权威时,却总让人不由自主想起另外一些动物来。
关键词 帽子 哲学 加冕典礼 印章 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邮递从何开始?
17
作者 业专 《教育学报》 1994年第4期48-49,共2页
航空邮递从何开始?业专1903年,第一架飞机邀翔于天空,揭开了航空史上新的一页。8年之后,为了庆贺英王乔治五世的加冕,英国开始使用飞机传递邮件,航程是由温泽至亨登,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以空运的方式传递邮件。但是,当时这种... 航空邮递从何开始?业专1903年,第一架飞机邀翔于天空,揭开了航空史上新的一页。8年之后,为了庆贺英王乔治五世的加冕,英国开始使用飞机传递邮件,航程是由温泽至亨登,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以空运的方式传递邮件。但是,当时这种做法只限于皇家内部,并非邮政部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邮递 航空邮政 空运邮件 邮政工作 面向社会开放 邮政部门 巴黎航线 航空邮寄 邮递业务 加冕典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