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蓝小孢子单倍体植株加倍技术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程芳芳 张恩慧 +4 位作者 杨安平 程永安 许忠民 董韩 霍柳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7-173,共7页
【目的】比较甘蓝单倍体植株(H植株)茎生叶及其愈伤组织的秋碱处理时间及愈伤组织大小对再生植株加倍效果的影响,筛选加倍效果最佳的秋碱处理时间与合适的外植体,为扩大甘蓝小孢子双单倍体植株(DH株)群体及提高甘蓝小孢子培养效率奠定... 【目的】比较甘蓝单倍体植株(H植株)茎生叶及其愈伤组织的秋碱处理时间及愈伤组织大小对再生植株加倍效果的影响,筛选加倍效果最佳的秋碱处理时间与合适的外植体,为扩大甘蓝小孢子双单倍体植株(DH株)群体及提高甘蓝小孢子培养效率奠定基础。【方法】以3个甘蓝H植株(H10-23,H10-3和H10-5)的茎生叶为试材,用2.0mg/L秋碱溶液浸泡处理H植株叶片外植体及其愈伤组织以获得再生DH植株,设置15,30和60h3个处理时间,比较分析秋碱处理叶片外植体和愈伤组织的时间对加倍效果的影响;同时用2.0mg/L秋碱溶液处理大(直径≥1cm)、中(1cm>直径≥0.5cm)、小(直径<0.5cm)3种类型的愈伤组织30h,比较愈伤组织大小对加倍效果的影响。【结果】2.0mg/L秋碱处理甘蓝单倍体植株叶片外植体30h,可获得44.80%的平均再生DH株加倍率;2.0mg/L秋碱处理愈伤组织30h,可获得58.13%的平均再生DH株加倍率;2.0mg/L秋碱处理中等大小的愈伤组织30h,可获得51.11%的再生DH株加倍率。【结论】用2.0mg/L秋碱处理甘蓝H植株茎生叶及其愈伤组织30h,可获得较高比例的DH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水仙素 DH株 愈伤组织 单倍体 甘蓝 叶片再生 加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偃麦花粉苗染色体加倍技术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翠云 李璋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1-136,共6页
小偃麦花粉苗染色体加倍技术,采用下列四项综合措施,基本能使被处理花粉苗获得纯合二倍体植株:(1)用0.05%秋水仙碱+2%DMSO溶液浸根、注射生长点各一次.其成后率和加倍率为80.0%和87.5%;(2)对苗少、分... 小偃麦花粉苗染色体加倍技术,采用下列四项综合措施,基本能使被处理花粉苗获得纯合二倍体植株:(1)用0.05%秋水仙碱+2%DMSO溶液浸根、注射生长点各一次.其成后率和加倍率为80.0%和87.5%;(2)对苗少、分蘖少单株将药液就地注射正在生长的植株生长点内,加倍率为50.0%,它是方法(1)的辅助和补充;(3)分蘖期将单株分割成若干分株参入处理,有利提高成活率和成功率;(4)适时偏早(气温10℃以下)加倍,有利于秋水仙碱处理后缓苗、植株生长期延长及单株加倍频率提高。同时,观察到人工加倍和自然加倍的花粉植株后代在植株形态、籽粒性状及植株加倍结实性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小偃麦 花粉苗 染色体加倍技术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人工加倍技术提高马铃薯种间杂交结实率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丽娟 《中国马铃薯》 2003年第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人工加倍技术 马铃薯 种间杂交 结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水仙素诱导中粒种咖啡染色体加倍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莫饶 凌绪柏 《热带作物研究》 1996年第2期9-18,共10页
利用秋水仙素对中粒种咖啡直生枝幼芽进行加倍诱导。研究结果表明.秋水仙素的浓度在0.05%~1.0%范围内加0.5%的二甲基亚砜(DMSO)均获得良好的诱变效果.最高的变异率可达83%。对变异材料进行截顶纯化、培养.获... 利用秋水仙素对中粒种咖啡直生枝幼芽进行加倍诱导。研究结果表明.秋水仙素的浓度在0.05%~1.0%范围内加0.5%的二甲基亚砜(DMSO)均获得良好的诱变效果.最高的变异率可达83%。对变异材料进行截顶纯化、培养.获得7枝生长正常、稳定的主杆(M1代)。对所获得的M1代进行了多方面的倍性鉴定,结果表明,M1代是纯合的同源四倍体.即获得了人工诱导的同源四倍体,中粒种咖啡。同时获得了中粒种加倍诱导材料与正常二倍性中粒种自然杂交的杂种三倍体(其中2x来自M1代父本.1x来自二倍性中粒种母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 中粒种 秋水仙素 染色体加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单倍体芽苗法化学加倍技术流程及实践经验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海林 郭建芳 +2 位作者 丁健 卢保红 王志虹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11期191-193,241,共4页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可快速纯化玉米自交系,大大缩短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周期。玉米单倍体加倍技术是玉米单倍体技术中的重要环节,芽苗法化学加倍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玉米单倍体的加倍效率,获得更多的双单倍体自交系,在其使用过程中有很多技术...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可快速纯化玉米自交系,大大缩短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周期。玉米单倍体加倍技术是玉米单倍体技术中的重要环节,芽苗法化学加倍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玉米单倍体的加倍效率,获得更多的双单倍体自交系,在其使用过程中有很多技术环节能够提高该技术本身的效率。本文作者详细介绍了玉米单倍体芽苗法化学加倍技术的流程及相关的实践经验,希望能对相关的研究者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单倍体技术 芽苗法化学加倍技术 流程 实践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单倍体加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葛百一 何璨 《热带农业工程》 2018年第3期11-14,共4页
单倍体育种技术可极大地提高玉米育种效率,在玉米育种中应用广泛,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对玉米单倍体育种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释,并对秋水仙素处理法和除草剂处理法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秋水仙素处理法中的浸种法、浸... 单倍体育种技术可极大地提高玉米育种效率,在玉米育种中应用广泛,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对玉米单倍体育种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释,并对秋水仙素处理法和除草剂处理法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秋水仙素处理法中的浸种法、浸根法、浸芽法、针刺生长点法和滴注心叶法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玉米单倍体加倍的环境影响和内在机理研究进展,为加快我国玉米单倍体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单倍体 加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生质体融合和秋水仙素染色体加倍构建强发酵淀粉的糖化酵母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春丽 金国英 李桃生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6,共6页
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或秋水仙素染色体加倍技术 ,构建成交配型位点基因纯合 (α/α)的二倍体 .对所获二倍体及其亲株的糖化酶酶活性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这 3个非连锁的糖化酶等效异位基因表现出显著的剂量效应 ,应用中 3株纯合二倍体CIY18... 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或秋水仙素染色体加倍技术 ,构建成交配型位点基因纯合 (α/α)的二倍体 .对所获二倍体及其亲株的糖化酶酶活性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这 3个非连锁的糖化酶等效异位基因表现出显著的剂量效应 ,应用中 3株纯合二倍体CIY187 14 (STA3/STA3) ,SFY5 5 (STA2 /STA2 )和CI12C 6 6 (STA1/STA1)菌株 ,其酶活性分别是其亲株的 2 4 4 ,2 31和 2 31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酶基因 糖化酵母 基因剂量效应 原生质体融合 秋水仙素 染色体加倍技术 二倍体 发酵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高效染色体加倍方法建立与抗寒资源创制 被引量:5
8
作者 董建科 涂卫 +7 位作者 王海波 应静文 杜鹃 赵喜娟 赵庆浩 黄维 蔡兴奎 宋波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59-1666,共8页
利用不同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处理方式、处理时间对马铃薯试管苗茎段进行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组合对试管苗成活率和加倍效率的影响,筛选获得了马铃薯染色体加倍优化处理组合。结果表明,0.1%秋水仙素浓度在120转min–1的条件下处理马铃薯... 利用不同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处理方式、处理时间对马铃薯试管苗茎段进行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组合对试管苗成活率和加倍效率的影响,筛选获得了马铃薯染色体加倍优化处理组合。结果表明,0.1%秋水仙素浓度在120转min–1的条件下处理马铃薯试管苗茎段3 d的加倍效率最高,该处理方法结合摇床转动处理,使秋水仙素与处理茎段接触更充分,较其他马铃薯染色体加倍技术具有加倍率更高、加倍时间更短且操作简便等优点,为马铃薯倍性操作提供了高效方法。同时,加倍的种间杂种材料农艺性状与原始二倍体相比,加倍获得的四倍体材料在植株株高、茎粗、花瓣大小及花粉粒大小等方面均有明显增强,且抗寒能力和二倍体种间杂种相当,较普通马铃薯栽培种显著增强,可为马铃薯栽培种的抗寒遗传改良提供良好的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秋水仙素 染色体加倍技术 抗寒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类蔬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梅 孙德岭 +2 位作者 赵前程 蔡荣旗 申书兴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1期41-44,共4页
回顾了甘蓝类蔬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总结了影响甘蓝类蔬菜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因素,指出内因是小孢子成胚的决定性因素,外因是小孢子成胚的关键。同时,展望了甘蓝类蔬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甘蓝类蔬菜 游离小孢子培养 培养基 胚状体 植株再生 再生植株加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建成板蓝根生产基地
10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1999年第1期57-57,共1页
上海新近建成板蓝根原生药材生产基地。该基地位于上海农工商集团总公司所属新海农场、由农场方与第二军医大学合作建成,项目列入上海市星火计划。目前基地种植面积已达850多亩,并投资300万元购置了种植机械,实验理化分析仪器... 上海新近建成板蓝根原生药材生产基地。该基地位于上海农工商集团总公司所属新海农场、由农场方与第二军医大学合作建成,项目列入上海市星火计划。目前基地种植面积已达850多亩,并投资300万元购置了种植机械,实验理化分析仪器等生产设备。该生产基地所种植的新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基地 板蓝根 新海农场 抗内毒素活性 染色体加倍技术 抗病毒作用 军医大学 上海农工商 理化分析 种植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