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干旱区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结构优化与体系完善——基于结构功能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宝山 麻芦苇 +1 位作者 姜贺天 丁梦茹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34,44,共10页
中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目前仍存在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干旱区更为明显。中国目前正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尽管该制度发挥了一定成效,但仍无法有效解决干旱区面临的水资源难题。从制度层面出... 中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目前仍存在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干旱区更为明显。中国目前正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尽管该制度发挥了一定成效,但仍无法有效解决干旱区面临的水资源难题。从制度层面出发,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方法,归纳总结并分析中国干旱区涉及的水资源管理政策法律文件。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干旱区水资源管理制度存在规范水资源利用行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正功能和推动节水技术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潜正功能,以及水资源分配可能导致权力固化和供需不平衡,管理制度会增加企业和个人成本负担的潜负功能。②中国干旱区水资源管理制度存在纵向的立法规范结构约束、横向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结构约束以及横纵结合的职权分配结构约束。进一步分析表明,产生上述结构约束的原因在于水资源管理立法纵向残缺、水资源管理制度横向配置局限以及水资源管理制度运行中的责任分配不明,由此导致节水领域制度落实困难、水资源分配不合理以及再生水利用效率偏低、水资源管理主体职责交叉重叠的问题,制约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运行。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应当制定专门性节水立法、完善干旱区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明确水资源管理的责权分配,以期达到优化中国干旱区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结构障碍及制度缺陷,消除其潜负功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水资源 管理制度 结构-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功能”视角下社会救助瞄准机制的建构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鹏 张奇林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7-135,共9页
利用“结构-功能”分析方法,以湖北省武汉市社会救助瞄准机制建构过程为案例,分析社会救助瞄准机制形成过程中的结构约束与功能选择。研究启示,社会救助瞄准机制建构,受到规则有效供给、治理过程参与和理念包容水平等结构制约。实现社... 利用“结构-功能”分析方法,以湖北省武汉市社会救助瞄准机制建构过程为案例,分析社会救助瞄准机制形成过程中的结构约束与功能选择。研究启示,社会救助瞄准机制建构,受到规则有效供给、治理过程参与和理念包容水平等结构制约。实现社会救助扶危济困正功能,应当消解自由裁量权过大、救助理念包容性不足、不同价值理性冲突等结构不完善可能带来的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功能分析方法 社会救助 瞄准机制 贫困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冲突治理中的结构固化与功能障碍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乐 童星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0-121,共12页
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政府原本为改善公共环境而建设的垃圾处理设施却频遭周边居民的抵制,双方皆以保护环境为由,针锋相对难以妥协,经常陷入环境冲突治理的困境。从"结构-功能"分析视角看,这一困境的产生... 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政府原本为改善公共环境而建设的垃圾处理设施却频遭周边居民的抵制,双方皆以保护环境为由,针锋相对难以妥协,经常陷入环境冲突治理的困境。从"结构-功能"分析视角看,这一困境的产生源自环境冲突治理结构的日益固化,呈现出治理主体地位构成僵化、角色扮演刻板化和管控关系定型化等特征。治理结构的固化导致了严重且负面的结构性约束,生成了规制性约束、治理内卷化以及信息结构性梗阻等阻碍性力量。结构性约束又导致环境冲突治理体系原本应该具有的良好效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反而出现功能紊乱、功能退化和功能固着等不良倾向。有必要优化现有的治理模式,积极稳妥地推进治理结构转型,建立"结构与功能"自适应的调节机制,实现环境冲突治理的善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 结构-功能分析 过程-结构分析 垃圾处理 邻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科书中“知识建构”质量的评价标准设计 被引量:6
4
作者 侯前伟 张增田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54,共10页
教科书中的知识建构是最受关注也最为基本的内容,但是也难免存在各种质量问题。高水准的教科书评价标准有助于检查教科书相关质量问题从而提升教科书的品质。此研究梳理了有助于教科书“知识建构”评价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从功能—结... 教科书中的知识建构是最受关注也最为基本的内容,但是也难免存在各种质量问题。高水准的教科书评价标准有助于检查教科书相关质量问题从而提升教科书的品质。此研究梳理了有助于教科书“知识建构”评价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从功能—结构(要素+连结)分析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个教科书“知识建构”的新评价标准。教科书“知识建构”的功能标准包括:筛选学科核心知识形成良好基础,构建学科或学科群结构呈现学科特点;要素指标包括:知识的基础性、核心性、前沿性和学习者适宜性;连结指标包括:知识连结的充分性、深刻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相对于已有同类评价标准,这个新的评价标准在结构性和理论解释力等方面都呈现出优化的表现,将抽象的能力培养与具体的评价指标衔接得更为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建构 功能-结构分析 关键能力 CIR-FS 教科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际研究新进展的教科书“文本呈现”评价标准建构 被引量:4
5
作者 侯前伟 张增田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0-47,共8页
最近20年,文本性作为教科书的重要属性特征,开始被国外教育学研究者所关注。关于教科书文本品质对学习效果影响的研究开始涌现,揭示了教科书"文本呈现"层面的很多质量问题。本研究总结和借鉴了国际上有关文本理解的新进展以... 最近20年,文本性作为教科书的重要属性特征,开始被国外教育学研究者所关注。关于教科书文本品质对学习效果影响的研究开始涌现,揭示了教科书"文本呈现"层面的很多质量问题。本研究总结和借鉴了国际上有关文本理解的新进展以及文本适读性评价的依据,建构出一个基于功能一结构分析的教科书"文本呈现"评价标准。该标准包括"表意"与"美感"两个维度的功能性标准,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结构方面的四个"要素"性指标和三个"联结"性指标。与已有国内外代表性评价标准比较,该评价标准展现了优化的理论结构性和实践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呈现 适读性 功能-结构分析 教科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的研究方法与指标体系
6
作者 章寿荣 《学海》 2001年第6期37-39,共3页
现代化研究是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为一体的综合性边缘学科。比较历史学方法、结构—功能分析方法和经济社会统计分析方法是现代化研究中常采用的方法。建立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可以科学地、准确地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现代化研究是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为一体的综合性边缘学科。比较历史学方法、结构—功能分析方法和经济社会统计分析方法是现代化研究中常采用的方法。建立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可以科学地、准确地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发展水平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研究方法 指标体系 比较历史学 结构-功能分析 经济社会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