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评定量表信度和效度的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吴毅 胡永善 +1 位作者 范文可 孙莉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30-231,共2页
关键词 功能评定量表 信度 效度 康复医学 敏感度 反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78
2
作者 魏毅 梁伟雄 蔡业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410-412,共3页
目的:初步建立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FS-CSA)。方法:在国外相关量表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制订FS-CSA。采用访谈式测评111例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并对其中14例进行重复测评。用SPSS10.0进行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结果:FS-... 目的:初步建立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FS-CSA)。方法:在国外相关量表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制订FS-CSA。采用访谈式测评111例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并对其中14例进行重复测评。用SPSS10.0进行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结果:FS-CSA包括功能状态、心理功能两个方面内容,共11个条目。FS-CSA的功能状态维度、心理功能维度及总量表的克朗巴赫值分别为0.8759、0.6453、0.8796;重测信度值分别为0.8603、0.7148、0.8237;因子分析显示提取的公因子与两个构想维度相吻合。结论:FS-CSA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可作为独立的测量工具,量化CSA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功能评定量表 FS-CSA 心理功能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在脑瘫康复疗效评估中的价值初探 被引量:13
3
作者 周平秋 颜华 +3 位作者 张惠佳 胡继红 阳伟红 王益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3072-3073,共2页
目的:探讨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在脑瘫儿童康复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2008年4-11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院康复中心进行康复治疗的38例脑瘫患儿采用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进行治疗前后评估对照。结果:绝大部分患儿的该量表的5个... 目的:探讨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在脑瘫儿童康复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2008年4-11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院康复中心进行康复治疗的38例脑瘫患儿采用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进行治疗前后评估对照。结果:绝大部分患儿的该量表的5个能区的得分治疗前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可以作为脑瘫儿童康复疗效评估的一种工具,但其有一定的应用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评估 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版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的研究 被引量:686
4
作者 陈瑞全 吴建贤 沈显山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9-522,共4页
目的建立中文版Fugl-Meyer(FM)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下肢部分和总分)用于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定的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MCID)。方法同时使用校标法和分布法来确定中文版FM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MCID。结果中文版FM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目的建立中文版Fugl-Meyer(FM)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下肢部分和总分)用于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定的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MCID)。方法同时使用校标法和分布法来确定中文版FM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MCID。结果中文版FM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下肢部分、总分)的组内重测信度分别为0.997、0.989和0.997,组间重测信度分别为0.993、0.952和0.990,MCID分别为4.58、3.31和6.0。结论通过本研究获得了中文版FM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MCID,有助于临床和科研工作人员识别中文版FM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用于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疗效评定的变化值的真实性,能够确定是否符合临床意义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在脑性瘫痪患儿家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5
作者 李玉秀 谢洁珊 +4 位作者 何月明 林卓婷 金炳旭 严晓岚 张梦桃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13-1116,共4页
目的探讨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在脑瘫患儿家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120例脑瘫患儿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评估结果制... 目的探讨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在脑瘫患儿家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120例脑瘫患儿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康复护理方案并指导家长实施。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认知功能、言语功能、运动能力、自理动作及社会适应能力评分均有提高(t>2.498,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2.062,P<0.05)。结论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家庭康复护理计划的目的性,有利于脑瘫患儿的全面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 康复 护理 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综合评定量表的研究(一)量表设计 被引量:90
6
作者 胡永善 吴毅 +1 位作者 范文可 杨晓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5-38,共4页
关键词 康复医学 功能评定 功能综合评定量表 量表设计 FCA 运动功能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综合评定量表效度的研究 被引量:68
7
作者 范文可 胡永善 +1 位作者 吴毅 杨晓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25-329,共5页
目的:研究功能综合评定(FCA)量表在评测残疾患者中的效度。方法:对已明确诊断的20例残疾患者进行FCA量表效度分析,其中脑血管意外患者7例,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6例,脑瘤术后患者5例,脊髓损伤患者2例。将FCA运动分、认知分、社会交往分与Ba... 目的:研究功能综合评定(FCA)量表在评测残疾患者中的效度。方法:对已明确诊断的20例残疾患者进行FCA量表效度分析,其中脑血管意外患者7例,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6例,脑瘤术后患者5例,脊髓损伤患者2例。将FCA运动分、认知分、社会交往分与Barthel指数、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生活质量指数(QLI)得分作相关分析。结果:FCA运动分与Barthel指数显著相关(r=0.977,P<0.001),FCA认知分与MMSE评分也显著相关(r=0.926,P<0.001),FCA社会交往分与QLI评分也有较好的相关性(r=0.978,P<0.001)。结论:FCA与Barthel指数、MMSE及QLI有良好的标准效度,是整体残疾功能评测的一项有效的评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综合评定量表 效度 研究 功能评定 脑血管意外 外伤性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综合评定量表的研究(二)信度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杨晓冰 范文可 +2 位作者 吴毅 胡永善 王倩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08-109,共2页
目的 :探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 (functionalcomprehensiveassessment ,FCA)在评测脑血管意外患者中的可信性。方法 :对已明确诊断的 2 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评测者内部和评测者之间的信度分析 ,并对FCA的内部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 :FCA... 目的 :探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 (functionalcomprehensiveassessment ,FCA)在评测脑血管意外患者中的可信性。方法 :对已明确诊断的 2 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评测者内部和评测者之间的信度分析 ,并对FCA的内部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 :FCA评测员内部和评测员之间的信度较好 ,各选项组内相关系数 (ICC)范围在 0 .78— 0 .99(ICC总分 >0 .90 0 )。FCA的内部一致性较好 ,(运动功能α=0 .93 ,认知功能α=0 .98,FCA总分α =0 .96)。结论 :FCA具有很好的重测信度和内部一致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综合评定量表 功能评定 信度 FCA 脑血管意外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版儿童作业疗法认知功能动态评定量表评定脑性瘫痪患儿认知功能的效度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吕智海 姜志梅 +3 位作者 杜月秋 郭岚敏 康贝贝 张士岭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3-555,共3页
目的了解中文版儿童作业疗法认知功能动态评定量表(DOTCA-Ch)是否能反映脑瘫患儿的认知功能情况。方法 30例脑瘫儿童在1周内由经过培训的康复医学研究生采用DOTCA-Ch和中国比内智力测验分别进行认知功能评定。DOTCA-Ch总分、分测验得分... 目的了解中文版儿童作业疗法认知功能动态评定量表(DOTCA-Ch)是否能反映脑瘫患儿的认知功能情况。方法 30例脑瘫儿童在1周内由经过培训的康复医学研究生采用DOTCA-Ch和中国比内智力测验分别进行认知功能评定。DOTCA-Ch总分、分测验得分分别与中国比内智力测验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DOTCA-Ch总分、定向和思维操作与IQ值高度相关,空间知觉、运用和视运动组织分测验与IQ值相关度较低。结论 DOTCA-Ch能更全面评定儿童认知功能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儿童作业疗法认知功能动态评定量表 中国比内智力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三级康复患者的功能综合评定与费用和时间的关系 被引量:11
10
作者 范文可 胡永善 +3 位作者 吴毅 姜从玉 孙莉敏 朱玉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80-684,共5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三级康复患者的费用特点、发病初期FCA评分与三级康复期间各项费用、住院时间的关系。方法:8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照组仅一般的常规内科治疗,每例患者在入选时(V0)采用... 目的:探讨脑卒中三级康复患者的费用特点、发病初期FCA评分与三级康复期间各项费用、住院时间的关系。方法:8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照组仅一般的常规内科治疗,每例患者在入选时(V0)采用功能综合评定(FCA)量表进行功能评价,分别采集两组患者自发病到发病后6个月的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和间接费用。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总费用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两组患者入组时(V0)FCA总分与住院时间、直接医疗费用、总费用间呈负相关(P<0.01—0.05)。康复组入组时(V0)FCA运动部分评分与直接医疗费用、总费用及住院时间间呈负相关(P<0.01—0.05);对照组入组时(V0)FCA认知部分评分与直接医疗费用、总费用及住院时间间呈负相关(P<0.01—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总费用间存在着较好的正相关(P<0.01),与非住院用药治疗费用之间呈较好的负相关(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总费用与发病初期综合功能水平有关;发病初期FCA总分能较好的预测脑卒中患者直接医疗费用、总费用以及住院时间;发病初期FCA运动部分评分能较好的预测接受三级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住院时间、直接医疗费用、总费用;而发病初期FCA认知部分评分能较好的预测没有得到三级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住院时间、直接医疗费用、总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综合评定量表 脑卒中 三级康复 费用 住院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康复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曼姝 马彩云 +4 位作者 杨玉菊 尚清 杨倩 张德甫 胡巧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1-463,共3页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社区康复组42例,家庭康复组49例,各经过6个月相应的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以GMFM-88测定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结果:社区康复组治疗前GMFM-88总分38.4±16.2,治疗后54.8±...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社区康复组42例,家庭康复组49例,各经过6个月相应的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以GMFM-88测定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结果:社区康复组治疗前GMFM-88总分38.4±16.2,治疗后54.8±16.8,(P<0.05);家庭康复组治疗前36.8±14.1,治疗后48.2±15.0(P<0.05);两个组间治疗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98,P<0.05),社区康复组疗效好于家庭康复组。两组各功能区评分比较显示,除了A区之外,其他各区评分两组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社区康复组评分高于家庭康复组。不同年龄段患儿粗大运动的改变情况显示,低年龄段的GMFM分值增长快于高年龄段,社区康复组分值增长大于家庭康复组分值的增长。结论:社区康复较家庭康复更能明显改善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低年龄组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社区康复 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额叶白质损害的DTI与临床执行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珲 唐荣华 +5 位作者 朱文珍 方思羽 占传家 胡伟 夏友华 王建枝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86-589,共4页
目的分别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及额叶功能评定量表(frontal as-sessment battery,FAB)评价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患者额叶白质损害与执行功能,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对15例AD组和1... 目的分别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及额叶功能评定量表(frontal as-sessment battery,FAB)评价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患者额叶白质损害与执行功能,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对15例AD组和15例对照组应用FAB测得评分,并且进行DTI扫描,测量额叶白质的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平均扩散系数(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对两组额叶白质区域的FA值和ADC值及FAB评分进行比较,并评价额叶白质的FA值和ADC值与临床执行功能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AD患者FAB值及额叶白质FA值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额叶白质FA值与FAB值呈正相关(r=0.678,P=0.003)。结论FAB能够实用且有效的检测AD患者额叶执行功能的改变,FA值可反映AD患者额叶白质受损程度及其与执行功能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执行功能障碍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 额叶功能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性瘫痪儿童家庭功能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欣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85-988,共4页
目的对脑瘫儿童家庭功能的典型类型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对206份有效问卷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对研究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以家庭功能中"总的功能"维度作为特征值,儿童家庭功能分为"解决问题型"(M=26.5402)&qu... 目的对脑瘫儿童家庭功能的典型类型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对206份有效问卷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对研究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以家庭功能中"总的功能"维度作为特征值,儿童家庭功能分为"解决问题型"(M=26.5402)"有效沟通型"(M=23.4719)和"情感介入型"(M=33.3750),并且以解决问题型(47.28%)和有效沟通型为主(48.37%)。结论脑瘫儿童的家庭功能以解决问题型和有效沟通型为主,情感介入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家庭功能 解决问题 有效沟通 情感介入 家庭功能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性瘫痪高危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吕智海 寻冰冰 +3 位作者 缪文静 高艺文 张宇 孙双全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58-962,共5页
目的:探讨任务导向性训练(TOT)对脑瘫高危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19年12月哈尔滨市儿童医院住院康复治疗的脑瘫高危儿患儿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0例。两组早期干预治疗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增加任务... 目的:探讨任务导向性训练(TOT)对脑瘫高危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19年12月哈尔滨市儿童医院住院康复治疗的脑瘫高危儿患儿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0例。两组早期干预治疗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增加任务导向性训练。干预治疗前及12周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精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FM)、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的粗大运动商(GMQ)、精细运动商(FMQ)评定儿童的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GMFM、GMQ、FMFM、FMQ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GMFM、GMQ、FMFM、FMQ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OT能更好提高脑瘫高危儿的运动功能,脑瘫高危儿早期干预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高危儿 任务导向性训练 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精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7
15
作者 脑血管病三级康复治疗方案研究课题组(A组) 胡永善 +21 位作者 吴毅 刘世文 黄东锋 孙启良 王彤 倪朝民 许俭兴 安晓芳 张继荣 贾子善 陈文华 何成奇 冉春风 窦祖林 顾新 尤春景 邱纪芳 王小兵 程安龙 黄国志 王玉洁 陈卓铭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8,共6页
目的:探索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各分中心患者在脑梗死和脑出血两个层次上区组随机化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688例,对照组677例,共计1365... 目的:探索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各分中心患者在脑梗死和脑出血两个层次上区组随机化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688例,对照组677例,共计1365例,康复组患者予以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照组不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但神经内科常规诊疗同康复组,分别于入选时、发病后第1个月末、第3个月末和第6个月末采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进行评测。结果:入选时脑梗死组、脑出血组患者综合功能分布情况康复组和对照组不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入选后各阶段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患者入选后不论是脑梗死康复组、脑出血康复组、总体康复组患者综合功能测评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康复组患者入选后各阶段的综合功能改善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6个月随访治疗后,脑梗死康复组、脑出血康复组和康复组总体患者的综合功能分别改善了42.78分、50.85分和44.98分,而对照组分别改善了26.94分、32.20分和28.33分。即和对照组相比,脑梗死康复组则多改善15.84分,脑出血康复组多改善18.65分,康复组总体上多改善16.65分。结论: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各阶段综合功能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三级康复治疗 综合功能 综合功能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化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16
作者 吴毅 胡永善 +8 位作者 朱玉连 孙莉敏 范文可 姜从玉 谢臻 沈莉 朱秉 白玉龙 李放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815-819,共5页
目的:探索规范化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2例脑卒中患者在脑梗死和脑出血两个层次上分层,再随机化分成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康复治疗组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照组未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但两组的常规内... 目的:探索规范化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2例脑卒中患者在脑梗死和脑出血两个层次上分层,再随机化分成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康复治疗组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照组未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但两组的常规内科治疗相同,分别于入组时(V0)、发病后第1个月月末(V1)、第3个月月末(V2)和第6个月月末(V3)采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中认知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定。结果:除V1阶段两组患者语言表达、解决问题和交流总分,以及V2阶段两组患者语言表达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外;两组在V2和V3阶段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和交流总分,V3阶段的语言表达,以及其他各项在各阶段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康复治疗组认知总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入组时、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康复治疗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分别相当于正常人的63.17%、70.60%、79.50%和86.43%,而对照组分别为:55.97%、58.33%、64.07%和68.03%,另外,入组时、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康复治疗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分别相当于对照组的112.86%、121.03%、124.09%和127.05%;1个月月末与入组时、3个月月末与入组时和6个月月末与人组时的康复治疗组认知功能总分差值相当于对照组的指数分别是:3.19、2.52和2.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 对照组 认知功能 脑卒中患者 病后 功能综合评定量表 正常人 语言表达 解决问题 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功能独立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陈丽红 杭方杰 +1 位作者 戴德纯 唐春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21-1123,共3页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功能独立性的影响。方法:按照病例纳入标准,选择痉挛型脑瘫患儿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8例。两组患儿同时接受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功能独立性的影响。方法:按照病例纳入标准,选择痉挛型脑瘫患儿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8例。两组患儿同时接受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8周。8周后,采用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for children,Wee FIM)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功能独立性进行评定。结果:8周后,两组Wee FI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治疗组的Wee FI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Wee FIM评分改善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心理干预配合常规疗法能显著提高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功能独立性,且疗效高于单纯常规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痉挛 脑性瘫痪 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1365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脑血管病三级康复治疗方案研究课题组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目的探索规范化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各分中心分别随机入选患者,将患者在脑梗死和脑出血两个层次上区组随机化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688例,对照... 目的探索规范化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各分中心分别随机入选患者,将患者在脑梗死和脑出血两个层次上区组随机化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688例,对照组677例,共计1365例,康复组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照组不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但是一般的常规内科诊疗同康复治疗组。分别于入选时、发病后第1个月末、第3个月末和第6个月末采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运动项评分标准,进行评测。结果入选时,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患者运动功能分布情况康复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别,但是入选后各阶段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别。患者入选后不论是脑梗死康复组、脑出血康复组或是总体康复组患者运动功能测评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康复组患者入选后各阶段的运动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康复组改善值积分的增长趋势明显快于对照组,早期尤为明显。6个月随访治疗后,脑梗死康复组、脑出血康复组和康复组总体患者的运动功能分别改善了38.44分、44.50分和40.10分,而对照组分别改善了24.41分、27.92分和25.34分。与对照组相比,脑梗死康复组多改善14.03分,脑出血康复组多改善16.58分,康复组总体上多改善14.76分。结论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各阶段运动功能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三级康复治疗 运动功能 综合功能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多部门系统干预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社会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尹华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998-2002,共5页
目的探讨社区多部门系统干预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社会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于2016年3—5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册管理的、被明确诊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 目的探讨社区多部门系统干预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社会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于2016年3—5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册管理的、被明确诊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卫生防治工作者(精防工作者)按照目前浦东新区精神疾病管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常规管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街道办事处、派出所、残疾人联合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组织)等部门进行多部门管理。两组干预时间均持续1年。干预前和干预后1年时,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PRS)、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评估患者症状、社会功能及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PANSS、PSP、WHOQOL-BPRS、FA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PANSS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SP各项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WHOQOL-BPRS生理、社会关系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FAD问题解决、沟通、情感反应及总的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NSS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评分,WHOQOL-BPRS心理、环境评分,FAD角色、情感介入、行为控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多部门系统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和社会功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 家庭功能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康复治疗改善卒中偏瘫患者认知功能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脑血管病三级康复治疗方案研究课题组 胡永善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探索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各分中心分别随机入选患者,各分中心患者在脑梗死和脑出血两个层次上区组随机化地纳入到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688例... 目的探索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各分中心分别随机入选患者,各分中心患者在脑梗死和脑出血两个层次上区组随机化地纳入到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688例,对照组677例,共计1 365例,康复组患者予以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照组不予以规范的3组康复治疗,但是一般的神经内科常规诊疗同康复组,分别于入选时、发病后第1个月末、第3个月末和第6个月末采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认知项评分标准进行评测。结果入选时脑梗死组或脑出血组患者认知功能分布情况康复组和对照组不存在明显差别,但是入选后各阶段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患者入选后不论是脑梗死康复组,脑出血康复组,或是整个康复组患者认知功能测评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康复组患者入选后各阶段的认知功能改善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6个月随访治疗后,脑梗死康复组、脑出血康复组和整个康复组认知功能分别改善了4.34分、6.34分和4.89分,而对照组分别改善了2.53分、4.27分和2.99分。即和对照组相比,脑梗死康复组则多改善1.81分,脑出血康复组多改善2.07分,整个康复组多改善1.90分。此外,从各阶段患者认知功能变化的线图上可以看出,康复组在入选后各阶段的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积分增长的趋势明显快于对照组,早期尤为明显。结论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各阶段认知功能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三级康复治疗 认知功能 综合功能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