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异质型借用规模视角下高铁开通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胡艳
张安伟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3,共11页
创新是经济结构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其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基于2007—2018年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异质型借用规模视角下高铁开通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
创新是经济结构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其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基于2007—2018年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异质型借用规模视角下高铁开通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高铁开通显著提高了城市创新水平,从时间维度看,高铁开通前期创新提升效应较低而后期红利爆发;从空间维度看,高铁开通提高了大城市创新水平,对小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作用不显著。第二,高铁开通后,其与绩效规模借用的交互作用抑制了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与功能规模借用的交互作用促进了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第三,对于大城市而言,高铁开通与绩效规模借用、功能规模借用的交互作用均提高了城市创新水平;对于小城市而言,高铁开通与绩效规模借用的交互作用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不显著,高铁开通与功能规模借用的交互作用提高了城市创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开通
创新水平
绩效
规模
借用
功能规模借用
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规模”偏小不利于经济增长吗?——两种借用规模视角下的再审视
被引量:
22
2
作者
姚常成
宋冬林
范欣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2-71,共10页
城市规模偏小是否就一定不利于其经济增长,推进大城市建设是否就一定能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关于此问题的争论从未间断,而相关的经验证据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基于2003—2016年我国28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双固定效应模型、空...
城市规模偏小是否就一定不利于其经济增长,推进大城市建设是否就一定能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关于此问题的争论从未间断,而相关的经验证据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基于2003—2016年我国28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双固定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系统GMM模型以及面板门限模型等方法,在开放型城市系统模型的假设下,本文拟从绩效规模借用和功能规模借用的视角来再审视城市经济活动密度、人口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此来破解中小城市高速增长难题。本文研究发现:①绩效规模借用能帮助中小城市实现超越其自身经济活动密度所能达到的集聚经济水平;而功能规模借用则能通过帮助中小城市实现更高等级职能专业化水平的方式,促进其经济快速增长。②此外,通达性水平的提升能同时强化这两种借用规模的作用效果。③最后,就借用规模的异质性表现来看,在城市群内部,中小城市以借用规模行为占主导,而大城市则以发挥集聚阴影作用为主。基于以上结论,本文主要政策建议如下:①政府在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和交通网络规划时应该以城市群经济建设为目标,努力消除大中小城市的行政壁垒,实现大中小城市的共赢式发展。②城市群经济的建设可以以大城市为中心展开,同时以能充分发挥中小城市借用规模的思路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规模
绩效
规模
借用
功能规模借用
集聚阴影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异质型借用规模视角下高铁开通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胡艳
张安伟
机构
安徽大学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院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3,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BJL051)
安徽高校研究生科学研究项目(YJS20210005)
合肥市2022年度省市领导圈定课题(SQKT202205)。
文摘
创新是经济结构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其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基于2007—2018年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异质型借用规模视角下高铁开通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高铁开通显著提高了城市创新水平,从时间维度看,高铁开通前期创新提升效应较低而后期红利爆发;从空间维度看,高铁开通提高了大城市创新水平,对小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作用不显著。第二,高铁开通后,其与绩效规模借用的交互作用抑制了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与功能规模借用的交互作用促进了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第三,对于大城市而言,高铁开通与绩效规模借用、功能规模借用的交互作用均提高了城市创新水平;对于小城市而言,高铁开通与绩效规模借用的交互作用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不显著,高铁开通与功能规模借用的交互作用提高了城市创新水平。
关键词
高铁开通
创新水平
绩效
规模
借用
功能规模借用
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
Keywords
High-speed Rail Opening
Innovation Level
Borrowed-performance
Borrowed-function
Time-varying DID model
分类号
F294.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规模”偏小不利于经济增长吗?——两种借用规模视角下的再审视
被引量:
22
2
作者
姚常成
宋冬林
范欣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2-71,共10页
基金
四川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借用规模视角下成渝双城经济圈协调发展:微观机理、实证检验与实现路径研究”(批准号:SC20C039)
城市群系统演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模拟研究北京重点实验室2019年度开放基金“多中心空间结构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批准号:MCR2019QN0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先进制造业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耦合机制及其竞争力提升研究”(批准号:18BJL070)。
文摘
城市规模偏小是否就一定不利于其经济增长,推进大城市建设是否就一定能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关于此问题的争论从未间断,而相关的经验证据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基于2003—2016年我国28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双固定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系统GMM模型以及面板门限模型等方法,在开放型城市系统模型的假设下,本文拟从绩效规模借用和功能规模借用的视角来再审视城市经济活动密度、人口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此来破解中小城市高速增长难题。本文研究发现:①绩效规模借用能帮助中小城市实现超越其自身经济活动密度所能达到的集聚经济水平;而功能规模借用则能通过帮助中小城市实现更高等级职能专业化水平的方式,促进其经济快速增长。②此外,通达性水平的提升能同时强化这两种借用规模的作用效果。③最后,就借用规模的异质性表现来看,在城市群内部,中小城市以借用规模行为占主导,而大城市则以发挥集聚阴影作用为主。基于以上结论,本文主要政策建议如下:①政府在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和交通网络规划时应该以城市群经济建设为目标,努力消除大中小城市的行政壁垒,实现大中小城市的共赢式发展。②城市群经济的建设可以以大城市为中心展开,同时以能充分发挥中小城市借用规模的思路来发展。
关键词
城市
规模
绩效
规模
借用
功能规模借用
集聚阴影
经济增长
Keywords
city size
Borrowed-Performance
Borrowed-Function
agglomeration shadow
economic growth
分类号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异质型借用规模视角下高铁开通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
胡艳
张安伟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城市“规模”偏小不利于经济增长吗?——两种借用规模视角下的再审视
姚常成
宋冬林
范欣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