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生物力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7
1
作者 欧阳钧 钱蕾 孙培栋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9-176,共8页
脊柱生物力学研究是认识脊柱功能、脊柱发病机制和选择脊柱治疗手段的重要基础。从脊柱的基本构成单位椎骨、椎间盘、韧带、脊柱功能单位以及整体脊柱5个层面总结归纳这些领域的生物力学基本研究进展和成果,包括人体标本的体内和体外试... 脊柱生物力学研究是认识脊柱功能、脊柱发病机制和选择脊柱治疗手段的重要基础。从脊柱的基本构成单位椎骨、椎间盘、韧带、脊柱功能单位以及整体脊柱5个层面总结归纳这些领域的生物力学基本研究进展和成果,包括人体标本的体内和体外试验、动物标本的体内和体外试验以及数学模型等不同研究方法的结果。同时,凝练部分了解尚不充分的生物力学数据,这将成为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生物力学 脊柱功能单位 椎间盘 韧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治疗前路颈椎减压融合术后相邻节段病的中期随访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盛斌 黄象望 +8 位作者 向铁城 肖晟 刘向阳 张毅 王国平 刘宏哲 沈雄杰 刘斌 彭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50-1052,共3页
前路颈椎减压融合术(anteriorcervicaldecompres—sionandfusion.ACDF)被认为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标准术式。有文献报道脊柱融合后因生物力学改变导致相邻脊柱功能单位(functionalspinalunit,FSU)的退变加速而出现新的神经症... 前路颈椎减压融合术(anteriorcervicaldecompres—sionandfusion.ACDF)被认为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标准术式。有文献报道脊柱融合后因生物力学改变导致相邻脊柱功能单位(functionalspinalunit,FSU)的退变加速而出现新的神经症状,被称为邻近节段病(adjacentseg—mentdisease,ASD)。随着ACDF手术量的增加和随访时间的延长,ASD的报道日益增多.若保守治疗无效则需要手术治疗日。由于存在手术切口瘢痕粘连及内置物阻挡等因素,二次手术较为困难,治疗上颇为棘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颈椎间盘 减压融合术 置换治疗 随访观察 相邻节段 前路 中期 脊柱功能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物力学角度看腰椎手术发展 被引量:6
3
作者 乔涵 赵杰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7,共14页
外科手术作为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LDDs)的重要治疗手段,其进展依赖于人们对脊柱生物力学理念的理解与革新。充分认识腰椎衰老退变过程中生物力学改变是理解LDDs发病过程、改革LDDs手术策略,进而采用针对性更... 外科手术作为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LDDs)的重要治疗手段,其进展依赖于人们对脊柱生物力学理念的理解与革新。充分认识腰椎衰老退变过程中生物力学改变是理解LDDs发病过程、改革LDDs手术策略,进而采用针对性更强、更微创治疗方法的重要基础。本文阐述LDDs与椎体、椎间盘及椎旁肌退变生物力学之间关系,并按照腰椎手术特点,将腰椎手术发展史大致划分为无内植物时代(1980年前)、内植物时代(1980~1990年)、脊柱融合时代(1990~2010年)及精准微创减压时代(2010年往后),分别凝练各时代重要生物力学研究对腰椎手术发展的意义。从生物力学角度而言,脊柱手术发展史就是随着人们对脊柱生物力学认识不断深入而变革手术策略的发展史。紧跟生物力学研究不断深入,一步一脚印开发更适应脊柱生理生物力学特征的治疗策略,从而指导未来脊柱手术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生物力学 脊柱功能单位 衰老 退变 腰椎手术 精准微创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骨移植增强的有限元研究
4
作者 方晓清 付亚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1期1040-1044,共5页
目的利用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松质骨粒(cancellous bone granule,CBG)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增强后对治疗节段和相邻非治疗节段椎体生物力学影响。方法 L1~L2的三维功能脊柱单位的有限元模型由脊柱尸体... 目的利用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松质骨粒(cancellous bone granule,CBG)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增强后对治疗节段和相邻非治疗节段椎体生物力学影响。方法 L1~L2的三维功能脊柱单位的有限元模型由脊柱尸体标本CT扫描后形成。分别模拟骨质疏松模型、CBG和PMMA增强,分析轴向压缩、前屈和后伸3种加载状态下手术前后治疗节段和相邻非治疗节段椎体应力和应变的变化。结果在压缩、前屈和后伸3种加载状态下,松质骨粒增强模型强化区最大的Von Mises应力/应变分别为0.457、0.469、0.499 MPa/0.459%、0.471%、0.501%;PMMA增强模型为0.864、0.824、0.966 MPa/0.029%、0.028%、0.033%;骨质疏松模型相应区域为0.237、0.253、0.258 MPa/0.698%、0.752%、0.759%。与骨质疏松模型比较,治疗节段增强区域的应力/应变明显改变。结论 CBG和PMMA均增强治疗节段的总体强度和刚度水平,有利于椎体功能的重建,但就材料力学相容性和生物相容性而言,CBG的增强优于PMMA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脊柱单位 有限元分析 应力 材料力学相容性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的因素 被引量:20
5
作者 赵衍斌 周非非 +3 位作者 孙宇 刘忠军 张凤山 潘胜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45-248,共4页
目的:观察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变化情况,分析影响术后活动度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2月~2007年6月在我院行单节段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57例患者,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行正侧位和伸屈位X线检查,分析术前拟... 目的:观察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变化情况,分析影响术后活动度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2月~2007年6月在我院行单节段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57例患者,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行正侧位和伸屈位X线检查,分析术前拟置换节段椎间隙高度和活动度、拟置换节段脊柱功能单位(FSU)与上位椎体高度比值和FSU后凸角度与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的关系。结果:(1)术前拟置换节段椎间隙高度与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比值<0.8的患者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平均为7.1°,≥0.8的患者平均为9.2°,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术前拟置换节段活动度<6°的患者术后活动度平均为6.8°,≥6°的患者平均为9.7°,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术后置换节段FSU与上位椎体高度比值下降≥0.05的患者术后活动度平均增加0.19°,<0.05的患者平均增加2.13°,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术后FSU后凸角度增加者活动度平均增加0.73°,后凸角度无增加者活动度平均增加1.90°,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FSU高度下降影响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术前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丢失>20%和(或)屈伸活动度之和<6°者不适合行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疾患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活动度 脊柱功能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节段ProDisc-C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对颈椎曲度和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赵衍斌 孙宇 +2 位作者 张凤山 陈仲强 刘忠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77-680,共4页
目的:观察单节段ProDisc-C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和颈椎曲度变化情况,分析ProDisc-C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效果。方法:2006年6月~2008年9月对53例颈椎病患者行单节段前路减压、ProDisc-C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置换节段C3/47例,... 目的:观察单节段ProDisc-C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和颈椎曲度变化情况,分析ProDisc-C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效果。方法:2006年6月~2008年9月对53例颈椎病患者行单节段前路减压、ProDisc-C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置换节段C3/47例,C4/510例,C5/627例,C6/79例。应用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测量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置换节段活动度(ROM)、置换节段脊柱功能单位(functional spinal unit,FSU)Cobb角和颈椎整体曲度(C2~C7Cobb角)。结果:随访3~36个月,平均13.8个月。术前置换节段ROM为8.6°±3.7°,末次随访时为9.7°±3.5°,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FSUCobb角(前凸为正值)为0.1°±4.8°,末次随访时为3.6°±4.5°,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颈椎整体曲度为7.0°±10.2°,末次随访时为8.0°±10.4°,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节段ProDisc-C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较术前增大,颈椎整体曲度无明显变化,FSU前凸增大,对于术前病变节段FSU生理前凸变小或轻度后凸的拟行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的患者可选择ProDisc-C假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ProDisc-C 脊柱功能单位角度 颈椎曲度 颈椎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