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AM钢基体表面Al2O3功能梯度涂层残余应力模拟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严资林 黄群英 +2 位作者 宋勇 郭智慧 吴宜灿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9-294,共6页
在ITER中国液态锂铅测试包层模块设计中拟采用Al2O3作为防氚渗透耐蚀绝缘涂层,为了防止涂层与CLAM钢基体间由于材料热膨胀不匹配而开裂失效,采用热应力缓和型功能梯度涂层。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研究了Al2O3/CLAM钢系功能梯度涂层的... 在ITER中国液态锂铅测试包层模块设计中拟采用Al2O3作为防氚渗透耐蚀绝缘涂层,为了防止涂层与CLAM钢基体间由于材料热膨胀不匹配而开裂失效,采用热应力缓和型功能梯度涂层。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研究了Al2O3/CLAM钢系功能梯度涂层的残余应力分布。模拟结果表明,当成分分布指数p=0.8、层数N=6、梯度层厚度为H=0.6 mm时,应力缓和效果最优。此分析结果可为该涂层制备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包层模块 功能梯度涂层 残余应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表面等离子喷涂制备ZrO2─Ti系功能梯度涂层 被引量:13
2
作者 尹钟大 向兴华 +1 位作者 朱景川 来忠红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63-66,共4页
研究了等离子喷涂法制备ZrO2Ti系功能梯度涂层。结果表明,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制备功能梯度涂层是可行的,涂层与基体除以机械咬合方式结合外,还存在着少量冶金化学反应结合。
关键词 钛合金 等离子喷涂 功能梯度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火焰喷涂TiC-Ni功能梯度涂层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威 张磊 +1 位作者 汤秀山 郭强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8-100,共3页
详细介绍了利用自蔓延反应火焰喷涂技术在钢板表面制备TiC-Ni功能梯度涂层工艺。建立了计算TiC-Ni功能梯度涂层温度场及应力场的数学模型和反应喷涂涂层结构的物理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了自蔓延反应喷涂层沉积过程中温度场及残... 详细介绍了利用自蔓延反应火焰喷涂技术在钢板表面制备TiC-Ni功能梯度涂层工艺。建立了计算TiC-Ni功能梯度涂层温度场及应力场的数学模型和反应喷涂涂层结构的物理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了自蔓延反应喷涂层沉积过程中温度场及残余应力场的分布,深入分析了实验条件对涂层温度场的影响。同时,对沿涂层厚度方向残余应力变化规律进行了模拟,并通过模拟检验了利用该方法制备的功能梯度涂层的残余应力的连续性和缓和性,并对不同喷涂速度条件下涂层残余应力场进行了模拟与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喷涂速度对残余应力场的分布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功能梯度涂层 温度场 残余应力场 反应喷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塞顶部功能梯度涂层的有限元模拟热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冯忆艰 杜双松 +1 位作者 程继贵 胡献国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0-34,共5页
采用ANSYS10.0有限元分析软件,取内燃机活塞的第三类边界条件,采用先热分析再结构分析的间接分析方法,模拟了陶瓷/金属梯度涂层的圆柱体在稳态工作情况下的温度及其热应力的分布情况;考察了梯度组成分布函数指数p对活塞头部的温度场影响... 采用ANSYS10.0有限元分析软件,取内燃机活塞的第三类边界条件,采用先热分析再结构分析的间接分析方法,模拟了陶瓷/金属梯度涂层的圆柱体在稳态工作情况下的温度及其热应力的分布情况;考察了梯度组成分布函数指数p对活塞头部的温度场影响,以及对陶瓷/金属梯度涂层热应力的影响,得到了缓和热应力的梯度组成分布函数指数p=0.6的优化设计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活塞 功能梯度涂层 有限元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材料表面ZrB_2-SiC功能梯度涂层残余应力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谢玲玲 陈文亮 +2 位作者 牛亚然 郑学斌 黄贞益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7-103,共7页
目的以C/C复合材料为基体,设计ZrB_2-SiC功能梯度材料。方法利用Ansys软件对等离子喷涂ZrB_2-SiC功能梯度涂层在沉积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成分分布指数p和梯度层厚度t对梯度涂层残余应力的影响;并通过基于悬臂梁理论... 目的以C/C复合材料为基体,设计ZrB_2-SiC功能梯度材料。方法利用Ansys软件对等离子喷涂ZrB_2-SiC功能梯度涂层在沉积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成分分布指数p和梯度层厚度t对梯度涂层残余应力的影响;并通过基于悬臂梁理论的热应力解析,计算与基体接触的涂层在涂层与基体厚度比λ不同时的残余应力值。结果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涂层与基体的界面,梯度层的厚度对轴向压应力影响不大,径向压应力和切向应力均随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在边缘区域应力集中较为严重,易产生层间破坏;纯ZrB_2层为表面层,其应力主要为径向压应力,且沿径向逐渐减小至0,到边缘处又突变为拉应力,并随p的增大而减小。对比解析法分析可得两者计算的与基体接触的涂层内部的残余应力随λ的增大都是逐渐降低的,这符合涂层内部的应力分布原理。根据优化设计,获得功能梯度材料在各梯度层厚度d为0.1~0.2 mm,成分梯度指数为4时的热应力变化缓和效果较好。结论基于悬臂梁理论的解析解可以很好地评估热应力,并验证了该模拟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梯度涂层 成分分布指数 残余热应力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等离子体W/Cu功能梯度涂层的热应力模拟 被引量:3
6
作者 冯云彪 郭双全 +1 位作者 葛昌纯 周张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84-87,共4页
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研究了W/Cu功能梯度涂层的3D模型在不同热流密度的稳态冲击下的工作应力和分布以及在边缘局域模式下的瞬态热冲击的表面温度随热流持续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钨涂层表面层厚度为2mm、梯度层为240μm时,最大等... 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研究了W/Cu功能梯度涂层的3D模型在不同热流密度的稳态冲击下的工作应力和分布以及在边缘局域模式下的瞬态热冲击的表面温度随热流持续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钨涂层表面层厚度为2mm、梯度层为240μm时,最大等效应力得到有效缓解;W/Cu部件能承受高达500MW、持续时间为5ms的高热流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u功能梯度涂层 面向等离子体材料 有限元分析 热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TZP/LZAS微晶玻璃功能梯度涂层残余应力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龚伟 周黎明 王恩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7140-17144,共5页
为了提高钢基体微晶玻璃涂层的韧性,设计了Y-TZP/LZAS微晶玻璃功能梯度涂层。运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梯度层数目、梯度层厚度和层间3Y-TZP体积组分差等参数对涂层/基体界面残余热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表层主要分布为径向压应力;在涂... 为了提高钢基体微晶玻璃涂层的韧性,设计了Y-TZP/LZAS微晶玻璃功能梯度涂层。运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梯度层数目、梯度层厚度和层间3Y-TZP体积组分差等参数对涂层/基体界面残余热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表层主要分布为径向压应力;在涂层/基体界面的边缘区域应力集中较为严重;涂层/基体界面处的径向应力、轴向应力和剪切应力以及梯度层数目、梯度层厚度和3Y-TZP体积组分差均有密切关系。最后通过涂搪法制备了梯度涂层,测试了涂层表面残余应力,并与有限元结果对比,以验证模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梯度涂层 残余热应力 有限元分析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增韧HA/ZrO_2功能梯度涂层的TEM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宁成云 王迎军 +3 位作者 叶建东 赵娜如 陈晓峰 吴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5-407,414,共4页
利用净能量控制的PRAXAIR4500型等离子喷涂系统,在钛合金基体上制备出HA/ZrO2功能梯度涂层,采用HTEM、XRD、SEM等对涂层过渡层ZrO2相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富锆的过渡层存在ZrO23种晶型,主要以四方氧化锆为主,含有少量的立... 利用净能量控制的PRAXAIR4500型等离子喷涂系统,在钛合金基体上制备出HA/ZrO2功能梯度涂层,采用HTEM、XRD、SEM等对涂层过渡层ZrO2相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富锆的过渡层存在ZrO23种晶型,主要以四方氧化锆为主,含有少量的立方氧化锆及微量的单斜氧化锆和CaZrO3,单斜氧化锆的出现说明材料内发生了四方氧化锆向单斜氧化锆马氏体相变,这种马氏体相变有利于提高HA材料的韧性;(2)生物活性功能涂层的富锆过渡层致密,与钛合金基体结合紧密,纯羟基磷灰石的表面层具有典型的多孔结构特征,整个涂层沿垂直基体方向从过渡层致密结构向表面层多孔结构过渡;涂层的这种结构特征有利于改善功能梯度涂层的综合性能,提高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其结合强度达到48.6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O2 功能梯度涂层 TEM 等离子喷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功能梯度涂层的防垢机理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石成刚 王国庆 刘锋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13,4,共4页
在对三元复合驱采油工况下抽油泵螺杆严重结垢的本质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热力学分析研究方法,以降低抽油泵螺杆表面能和改善表面摩擦性能为主要出发点,研究开发出陶瓷功能梯度涂层,其中F-W4涂层是以氧化物陶瓷为基、添加其它改性... 在对三元复合驱采油工况下抽油泵螺杆严重结垢的本质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热力学分析研究方法,以降低抽油泵螺杆表面能和改善表面摩擦性能为主要出发点,研究开发出陶瓷功能梯度涂层,其中F-W4涂层是以氧化物陶瓷为基、添加其它改性组分的表面改性涂层。对F-W4涂层的试验研究表明,这种涂层与镀铬层相比,具有表面能低、摩擦因数低、摩擦因数稳定以及基本不结垢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功能梯度涂层 防垢机理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Y-TZP/LZAS微晶玻璃功能梯度涂层的微观结构与性能
10
作者 龚伟 李华 +2 位作者 周黎明 白朝中 王恩泽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3-68,共6页
为了提高钢基体微晶玻璃涂层的韧性,在Q235钢基体上采用涂搪法制备了钇稳定四方相氧化锆/Li_2OZnO-Al_2O_3-SiO_2(3Y-TZP/LZAS)微晶玻璃功能梯度涂层。采用XRD、SEM分析了梯度涂层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采用压痕法测试并计算了涂层的显... 为了提高钢基体微晶玻璃涂层的韧性,在Q235钢基体上采用涂搪法制备了钇稳定四方相氧化锆/Li_2OZnO-Al_2O_3-SiO_2(3Y-TZP/LZAS)微晶玻璃功能梯度涂层。采用XRD、SEM分析了梯度涂层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采用压痕法测试并计算了涂层的显微硬度和断裂韧性,通过粘接–拉伸法测试了涂层的结合强度。结果表明,3Y-TZP/LZAS微晶玻璃功能梯度涂层各层之间的界面结合紧密;涂层与钢基体依靠玻璃中的SiO_2与铁的氧化物发生界面反应形成牢固的结合,反应产物为Fe_2SiO_4和FeSiO_3;涂层的显微硬度和断裂韧性沿涂层厚度方向逐渐增大,涂层韧性提高是表面残余压应力增韧、3Y-TZP相变及3Y-TZP的颗粒增韧共同作用的结果;梯度涂层与Q235的结合强度达16.3 MPa。热震实验表明,梯度涂层在300℃下经历30余次热循环,表现出较好的抗热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梯度涂层 微晶玻璃 涂搪法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界元法分析功能梯度涂层材料
11
作者 王远坤 程长征 +1 位作者 胡宗军 牛忠荣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64,共4页
在常规边界元法中引入几乎奇异积分的解析算法,使边界元法可以分析涂层结构的强度。计算了在赫兹压力作用下,各向同性涂层和功能梯度涂层两种涂层结构中的Tresca应力分布,绘制了应力等值线图。计算发现使用各向同性涂层时,Tresca应力的... 在常规边界元法中引入几乎奇异积分的解析算法,使边界元法可以分析涂层结构的强度。计算了在赫兹压力作用下,各向同性涂层和功能梯度涂层两种涂层结构中的Tresca应力分布,绘制了应力等值线图。计算发现使用各向同性涂层时,Tresca应力的最大值出现在涂层和基体交界面上,且在交界面上应力存在明显的不连续性。通过边界元法分析,发现采用功能梯度涂层,可以降低最大的Tresca应力值,削减交界面上的应力不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元法 几乎奇异积分 功能梯度涂层Tresca应力 应力等值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功能梯度涂层抗热震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壮 王富耻 +1 位作者 吕广庶 王全胜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81-183,186,共4页
对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的金属-陶瓷功能梯度涂层的抗热震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mm厚金属陶瓷功能梯度涂层整体热震35次后涂层从铝基体上整体剥落失效,主要原因为热震冷却时最大热应力位置在基体与涂层界面位置,位于试样边缘处靠近基... 对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的金属-陶瓷功能梯度涂层的抗热震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mm厚金属陶瓷功能梯度涂层整体热震35次后涂层从铝基体上整体剥落失效,主要原因为热震冷却时最大热应力位置在基体与涂层界面位置,位于试样边缘处靠近基体一侧,使铝基体产生周期塑性变形,最终导致基体与涂层的热疲劳失效,同时基体与涂层中金属组元的氧化行为促进了涂层的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梯度涂层 抗热震性 热应力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梯度涂层对碳纤维强度的影响
13
作者 储双杰 王浩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1期68-71,共4页
运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碳纤维表面获得C—Si梯度功能涂层的基础上,比较了C—Si梯度涂层与单Si涂层对碳纤维强度影响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由于C—Si梯度功能涂层减少了涂层与纤维间的各种不匹配因素,使其纤维束强度明显高于单Si涂层碳纤... 运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碳纤维表面获得C—Si梯度功能涂层的基础上,比较了C—Si梯度涂层与单Si涂层对碳纤维强度影响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由于C—Si梯度功能涂层减少了涂层与纤维间的各种不匹配因素,使其纤维束强度明显高于单Si涂层碳纤维。同时,适度空气氧化可使C—Si梯度功能涂层碳纤维与单Si涂层碳纤维强度均得到提高;当氧化时间相同,氧化温度为600℃时,上述涂层碳纤维的强度均高于氧化温度为650℃时的强度。另外,当涂层碳纤维在600℃与650℃氧化,C—Si梯度功能涂层碳纤维强度均大于单Si涂层碳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强度 梯度功能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ZO/8YSZ功能梯度热障涂层热冲击过程中裂纹的生长研究
14
作者 刘琨 王九思 +5 位作者 杜康平 郭小满 张蕾 何文斌 都金光 明五一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9-202,共14页
目的探究功能梯度热障涂层(FG-TBCs)的裂纹生长机制。方法通过用户定义材料子程序,建立梯度热障涂层结构模型,并基于响应面优化的扩展有限元法(XFEM)分析TGO/TC界面幅值、热生长氧化物(TGO)厚度和纵向裂纹倾角对裂纹扩展的影响。结果在... 目的探究功能梯度热障涂层(FG-TBCs)的裂纹生长机制。方法通过用户定义材料子程序,建立梯度热障涂层结构模型,并基于响应面优化的扩展有限元法(XFEM)分析TGO/TC界面幅值、热生长氧化物(TGO)厚度和纵向裂纹倾角对裂纹扩展的影响。结果在忽略TGO层初始应力的条件下,TGO厚度与TGO/TC界面裂纹扩展长度成反比;当TGO厚度从3μm增至7μm时,径向应力下降超过300 MPa,裂纹扩展长度和损伤程度显著减小。TGO/TC界面幅值是影响裂纹扩展最关键的因素,其次为TGO厚度,纵向裂纹倾角的影响最小。裂纹扩展与界面幅值呈先减后增的抛物线关系,在界面幅值约为13.6μm时,对裂纹扩展的影响最小。裂纹扩展主要发生在首次热冲击的加热阶段,此时驱动力主要来源于显著温差引起的热应力,在后续热循环中裂纹扩展和损伤依赖于应力的累积效应。结论所建立的梯度结构建模方法为更准确分析FG-TBCs内部应力分布提供了新的选择,研究结果为长寿命热障涂层的制备提供了理论和实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梯度热障涂层 扩展有限元法 响应面方法 纵向裂纹 横向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压头作用下的功能梯度压电涂层二维黏附接触问题研究
15
作者 韩立夫 刘铁军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7-244,共18页
纳米压痕实验是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表面形貌的重要手段,当接触区尺寸减小时,压头与试件接触表面间的黏附作用将无法忽视,因此,考虑黏附作用对压头作用下的接触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功能梯度压电材料(FGPM)兼具梯度材料和压电材料的优点... 纳米压痕实验是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表面形貌的重要手段,当接触区尺寸减小时,压头与试件接触表面间的黏附作用将无法忽视,因此,考虑黏附作用对压头作用下的接触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功能梯度压电材料(FGPM)兼具梯度材料和压电材料的优点,用作涂层可有效地抑制接触损伤和破坏.该文将针对梯度压电材料在导电压头作用下的黏附接触问题开展研究,假设功能梯度压电涂层的材料参数按照指数形式变化,基于Maugis黏附模型,利用Fourier积分变换获得了功能梯度压电涂层在导电压头作用下的二维无摩擦黏附接触问题的控制奇异积分方程,并采用Erdogan-Gupta的数值方法求解,获得了黏附应力、梯度参数和压头所带电荷对力-电耦合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利用功能梯度压电材料涂层改善材料表面的接触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可为压电结构及器件的设计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梯度压电涂层 黏附 Fourier积分变换 奇异积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快速成形TC4-Ni60A梯度功能涂层的试验研究
16
作者 田凤杰 宋建新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6-29,共4页
为了提高TC4合金表面硬度,增加耐磨性,实现熔覆层间材质的渐变过渡,采用CO2激光在TC4合金表面进行了TC4-Ni60A梯度涂层的熔覆强化处理,研究分析了强化层微观组织和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成形工艺参数,可在钛合金表面制得连续... 为了提高TC4合金表面硬度,增加耐磨性,实现熔覆层间材质的渐变过渡,采用CO2激光在TC4合金表面进行了TC4-Ni60A梯度涂层的熔覆强化处理,研究分析了强化层微观组织和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成形工艺参数,可在钛合金表面制得连续、均匀、无裂纹和气孔的熔覆层,熔覆强化层材质呈现明显的梯度变化;成形层之间形成了起伏交错的锯齿状界面,均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熔覆层硬度平稳过渡,梯度渐变特征良好,最外层的显微硬度可达1140 HV,明显地提高了TC4合金的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钛合金 功能梯度涂层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Mo/8YSZ功能梯度热障涂层结构优化与热力耦合模拟计算 被引量:16
17
作者 刘光 张啸寒 +3 位作者 贾利 王亮 庞铭 安宇龙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3-223,共11页
目的研究不同结构参数对Mo/8YSZ热障涂层系统残余应力的影响因素。方法设计Mo/8YSZ功能梯度热障涂层,并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等离子喷涂Mo/8YSZ功能梯度热障涂层的数值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材料热物理性能参数随温度变化,研究粘结层... 目的研究不同结构参数对Mo/8YSZ热障涂层系统残余应力的影响因素。方法设计Mo/8YSZ功能梯度热障涂层,并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等离子喷涂Mo/8YSZ功能梯度热障涂层的数值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材料热物理性能参数随温度变化,研究粘结层、过渡层及陶瓷层厚度对Mo/8YSZ功能梯度热障涂层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随着径向距离的增大,粘结层与陶瓷层界面的残余应力逐渐由压应力变为拉应力,并且在涂层边缘位置,径向残余拉应力达到最大值。在0~12 mm路径范围内的同一位置,伴随着陶瓷层厚度的增加,粘结层与陶瓷层界面位置的轴向残余应力无明显变化,且轴向残余应力的数值几乎为0;在6~12.5 mm路径范围内的同一位置,伴随着陶瓷层厚度的增加,其剪切残余应力逐渐增大。在基体与粘结层界面边缘0.5 mm处存在着与其他位置相比更大的应力突变。粘结层与陶瓷层的厚度参数比控制在4∶10~4∶13时,涂层具有最低的热失配。过渡层与陶瓷层的厚度参数比控制在1∶4时,涂层具有最低的热失配。当功能梯度热障涂层的过渡层采用50%Mo与50%8YSZ复合而成时,将粘结层、过渡层及陶瓷层三者的厚度比值控制在16∶10∶40~16∶13∶52,涂层具有最低的热失配。结论通过设计功能梯度热障涂层,并合理调控热障涂层系统的结构参数,可进一步减小喷涂构件的残余应力和应力突变情况,提升基体与涂层的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功能梯度热障涂层 结构参数 热力耦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梯度热障涂层热震裂纹的形成和扩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成志芳 吕广庶 +2 位作者 王富耻 马壮 沈金文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0-33,共4页
探索热障涂层在热震中裂纹的形成规律 ,揭示涂层热震危险截面位置 .采用在铝基体上以等离子喷涂法制备 Al/Ni- Zr O2 功能梯度涂层 ,在所研制的热性能测试仪上 ,用单面加热急冷法 ,观察不同热循环次数下的裂纹形成情况 .结果是热震 15... 探索热障涂层在热震中裂纹的形成规律 ,揭示涂层热震危险截面位置 .采用在铝基体上以等离子喷涂法制备 Al/Ni- Zr O2 功能梯度涂层 ,在所研制的热性能测试仪上 ,用单面加热急冷法 ,观察不同热循环次数下的裂纹形成情况 .结果是热震 15次时首先在纯 Zr O2 与 Zr O2 和 Al/Ni质量比为 8∶ 2的界面上方产生水平裂纹 ,5 0次时出现龟裂纹 .热震裂纹出现的最危险截面在上述界面上方大约 80 μm处 ,此处热应力最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梯度热障涂层 热震裂纹 水平裂纹 龟裂纹 形成规律 等离子体喷涂层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晶器基材HVOF喷涂梯度功能涂层组织结构与结合强度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佳杰 张颖 +2 位作者 莫淑华 王国星 李宪爽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3-36,114-115,共4页
以HVOF梯度功能涂层在结晶器的应用作为研究背景,对CrZrCu表面超音速火焰喷涂CoNiCrAlY+CoCrMoSi梯度涂层与Ni-Co电镀层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SEM,EDS,XRD及X射线应力仪等手段分析了涂/镀层的微观组织结构与应力状态,采用拉伸法测试了结... 以HVOF梯度功能涂层在结晶器的应用作为研究背景,对CrZrCu表面超音速火焰喷涂CoNiCrAlY+CoCrMoSi梯度涂层与Ni-Co电镀层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SEM,EDS,XRD及X射线应力仪等手段分析了涂/镀层的微观组织结构与应力状态,采用拉伸法测试了结合强度.结果表明,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比镀层较为紧密;梯度涂层的结合强度远大于镀层的结合强度;涂层均为压应力,表面应力小,界面应力大;镀层中元素和相组成无变化,涂层主要元素含量与粉末基本相当,而涂层中C,O元素含量增加,粉末发生了熔化分解和重结晶.为结晶器HVOF涂层部分性能替代电镀层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火焰喷涂 梯度功能涂层 组织结构 结合强度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喷涂梯度功能陶瓷涂层工艺与性能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蕾 陈文华 +1 位作者 谢治凯 秦展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7-38,共2页
用氧乙炔火焰喷涂法制备铜基氧化铝陶瓷梯度功能涂层,对比了无梯度涂层、梯度涂层及台添加剂梯度涂层的性能,结果表明,梯度功能涂层性能明显优于普通涂层,其中加入5%Al呈线性分布的11层梯度功能涂层的综合性能(抗热震性、隔热性... 用氧乙炔火焰喷涂法制备铜基氧化铝陶瓷梯度功能涂层,对比了无梯度涂层、梯度涂层及台添加剂梯度涂层的性能,结果表明,梯度功能涂层性能明显优于普通涂层,其中加入5%Al呈线性分布的11层梯度功能涂层的综合性能(抗热震性、隔热性、结合强度、硬度梯度)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喷涂 梯度功能涂层 抗热震性 陶瓷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