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矿工的风险感知水平,基于文献调研和试验研究,将噪声暴露分为0、15、30、45 min 4阶段,设计不同噪声暴露时间风险感知任务试验,采集被试的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NIRS)与行为数据,运用配对t检验、非参数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为提升矿工的风险感知水平,基于文献调研和试验研究,将噪声暴露分为0、15、30、45 min 4阶段,设计不同噪声暴露时间风险感知任务试验,采集被试的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NIRS)与行为数据,运用配对t检验、非参数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探究不同噪声暴露时间对矿工风险感知水平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1)被试的正确率受噪声暴露时间影响显著,随暴露时间的延长,正确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不同噪声暴露时间下进行风险感知任务显著激活位于眶额叶(OFC)、额极区(FPC)与背外侧前额叶(dlPFC)区域的通道,且左半脑激活程度略大于右半脑;(3)不同阶段脑区间呈现阶段性协作关系。无噪声阶段背外侧前额叶与额极区协作,噪声暴露时间为15 min时,额极区与眶额叶协作增强,暴露30与45 min,背外侧前额叶左右半球间协作增强。展开更多
文摘为提升矿工的风险感知水平,基于文献调研和试验研究,将噪声暴露分为0、15、30、45 min 4阶段,设计不同噪声暴露时间风险感知任务试验,采集被试的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NIRS)与行为数据,运用配对t检验、非参数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探究不同噪声暴露时间对矿工风险感知水平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1)被试的正确率受噪声暴露时间影响显著,随暴露时间的延长,正确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不同噪声暴露时间下进行风险感知任务显著激活位于眶额叶(OFC)、额极区(FPC)与背外侧前额叶(dlPFC)区域的通道,且左半脑激活程度略大于右半脑;(3)不同阶段脑区间呈现阶段性协作关系。无噪声阶段背外侧前额叶与额极区协作,噪声暴露时间为15 min时,额极区与眶额叶协作增强,暴露30与45 min,背外侧前额叶左右半球间协作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