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驾驶员健康改善的功能性运动能力评估与干预
1
作者 王紫岳 陈彦男 +1 位作者 侯莉娟 姚明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7101-7106,共6页
为了预防职业驾驶员肌肉骨骼疾病,促进职业健康,通过功能性动作筛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FMS)评估职业驾驶员功能性运动能力现状,进一步探讨运动干预效果。采用分层便利抽样法,选取145名职业驾驶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FMS测试其... 为了预防职业驾驶员肌肉骨骼疾病,促进职业健康,通过功能性动作筛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FMS)评估职业驾驶员功能性运动能力现状,进一步探讨运动干预效果。采用分层便利抽样法,选取145名职业驾驶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FMS测试其功能性运动能力。随后,对其中20名女性驾驶员实施运动干预,全程监控其运动负荷,并在干预结束后进行FMS后测。通过SPSS 29.0软件分析FMS测试结果、性别间差异及运动干预效果。结果表明:职业驾驶员FMS总分普遍低于14分;单项测试中,主动直腿上抬动作得分最高,直线弓步蹲动作得分最低;深蹲、跨栏步、主动直腿上抬以及躯干稳定俯卧撑动作得分存在性别差异(P<0.05);干预后,女性驾驶员的基本功能动作、下肢柔韧性以及躯干稳定性动作模式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干预负荷整体属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见,职业驾驶员的功能性运动能力普遍不足,中等强度的运动干预是改善女性驾驶员功能性运动能力、预防肌肉骨骼疾病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运动能力 功能性动作筛查 驾驶员 运动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运动具有与中等强度持续运动相同的哮喘患儿临床症状、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改善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嘉 汪兴桥 +1 位作者 蓝军 赵杰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8-453,共6页
目的:对比8周高强度间歇运动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对儿童哮喘临床症状、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41名哮喘患儿分为高强度间歇运动(HIE)组、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CE)组和安静对照(RC)组,HIE组和MCE组分别进行8周HIE或MCE,RC组保持原... 目的:对比8周高强度间歇运动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对儿童哮喘临床症状、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41名哮喘患儿分为高强度间歇运动(HIE)组、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CE)组和安静对照(RC)组,HIE组和MCE组分别进行8周HIE或MCE,RC组保持原有生活习惯。试验前后,测定患儿生活质量(QOL)、肺功能、功能性运动能力,以及有氧、无氧运动能力。通过哮喘日志记录日间和夜间症状、应急用药、运动情况和运动时的不良反应。结果:(1)MCE运动时间和能量消耗分别是HIE的6.7倍和3.1倍,HIE组和MCE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3.3%和3.8%;(2)试验后,HIE组和MCE组哮喘症状评分和应急用药评分均低于RC组(P<0.05),无症状天数高于RC组(P<0.05);(3)试验后,HIE组QOL问卷中各分项得分及总得分,O2max,MAP,PP,MP和6MWT后的步行距离增加(P<0.05),6MWT后HR,SBP,DBP和RPE降低(P<0.05),肺功能参数无显著性变化(P>0.05),MCE组除无氧运动能力外,其他指标的变化与HIE组基本一致,且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强度间歇运动具有与中等强度持续运动相同的哮喘患儿临床症状、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改善作用;由于HIE较MCE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和刺激性,并可提高无氧运动能力,因此可作为哮喘患儿运动康复处方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运动 生活质量 运动能力 功能性运动能力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及镇痛方式对肠道手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洪溪 Francesco Carli +3 位作者 黄宇光 叶铁虎 任洪智 罗爱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34-33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以及硬膜外镇痛方式对结直肠手术术后胃肠道功能以及功能性运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55例拟行择期肠道手术的病人,按照手术方式和术后镇痛方式分为三组:A组(n=12)为腹腔镜手术+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B组(n=10)...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以及硬膜外镇痛方式对结直肠手术术后胃肠道功能以及功能性运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55例拟行择期肠道手术的病人,按照手术方式和术后镇痛方式分为三组:A组(n=12)为腹腔镜手术+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B组(n=10)为开腹手术+PCIA;C组(n=33)为开腹手术+硬膜外镇痛。于术前、术后3周和6周观察功能性运动能力(6min行走试验,6MWT)的变化;住院期间观察胃肠道功能(恶心呕吐发生率、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镇痛质量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3周6MWT呈显著减退(P<0.05),术后6周则基本恢复接近术前水平,各时点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胃肠道功能(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的恢复A组快于B组(P<0.05);A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B、C组(P<0.05)。结论单凭手术方式或镇痛方式无法改善肠道手术后的功能性运动能力受损,但腹腔镜微创手术可以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手术 腹腔镜 硬膜外镇痛 病人静脉自控镇痛 功能性运动能力 胃肠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