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性腮腺浅叶切除术 被引量:6
1
作者 武淳秋 韩妲丽 +1 位作者 邓岚 李玉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腮腺良性肿瘤 治疗 功能性腮腺浅叶切除术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思明 南欣荣 +1 位作者 阴旭斌 范亚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腮腺切除术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腮腺浅叶良性肿瘤首发病例56例,肿瘤直径均≤3.0cm,采用功能性腮腺切除术治疗,在距肿瘤边界0.5~1.0cm处的正常腺体内切除肿瘤,随访0.5~5年,观察并发症的发生... 目的:探讨功能性腮腺切除术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腮腺浅叶良性肿瘤首发病例56例,肿瘤直径均≤3.0cm,采用功能性腮腺切除术治疗,在距肿瘤边界0.5~1.0cm处的正常腺体内切除肿瘤,随访0.5~5年,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肿瘤复发情况。并与传统腮腺切除术相比较。结果:56例患者术后面部畸形较轻,腮腺功能良好。随访期间肿瘤无复发、无涎瘘、味觉出汗综合征,其中4例出现暂时性面瘫。与传统腮腺切除术相比,肿瘤复发率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术后口干、暂时性面瘫、涎瘘和Frey’s综合征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腮腺切除术可以作为体积较小(≤3.0cm)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功能性切除 复发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式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在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畅 徐涛 +3 位作者 王栋 彭笑 郑嫣然 张凯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5-528,共4页
目的:评价隧道式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在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患者53例,其中试验组采用隧道式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2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26例。术后随访1~3年,比较两组术后面神经... 目的:评价隧道式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在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患者53例,其中试验组采用隧道式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2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26例。术后随访1~3年,比较两组术后面神经麻痹、Frey综合征、涎瘘、耳周麻木和腮腺区皮肤麻木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在面神经麻痹、Frey综合征、耳周麻木和腮腺区皮肤麻木等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而涎瘘发生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全部患者无肿瘤复发。结论:隧道式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在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治疗中具有更少的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并发症 腮腺部分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深叶良性肿瘤 被引量:19
4
作者 胡小华 黄桂林 +3 位作者 易杰 张霓霓 姚礼 张立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2-405,共4页
目的:探讨保存功能性外科在腮腺深叶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17例腮腺深叶良性肿瘤患者,其中位于深叶者12例,累及浅深2叶者5例,直径均≤3 cm。采用制备筋膜腺体瓣并预留出将要切除的肿瘤及周围腺体的方法,完整切除腮腺深叶及... 目的:探讨保存功能性外科在腮腺深叶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17例腮腺深叶良性肿瘤患者,其中位于深叶者12例,累及浅深2叶者5例,直径均≤3 cm。采用制备筋膜腺体瓣并预留出将要切除的肿瘤及周围腺体的方法,完整切除腮腺深叶及肿瘤同时保存腮腺浅叶功能。结果:全部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创口均Ⅰ期愈合,无涎瘘,外形满意;暂时性面瘫发生2例(11.76%)。1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1个月。未见肿瘤复发;面瘫基本消失。结论:应用功能性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深叶良性肿瘤能有效保存腺体功能,减少面部凹陷畸形及味觉出汗综合征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良性肿瘤 腮腺切除 功能性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包膜外切除术与浅叶切除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柴松岭 张珑珑 +2 位作者 高璐 董慧 张福胤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比较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包膜外切除术与浅叶切除术2种术式的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术式提供依据。方法:总结1994~2011年间收治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506例,其中404例采用腮腺肿瘤包膜外切除术,102例行腮腺浅叶切除... 目的:比较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包膜外切除术与浅叶切除术2种术式的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术式提供依据。方法:总结1994~2011年间收治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506例,其中404例采用腮腺肿瘤包膜外切除术,102例行腮腺浅叶切除术,随访1~17年。结果:采用腮腺肿瘤包膜外切除术的病例术后面瘫、Frey综合征、涎瘘的发生率均低于腮腺浅叶切除术,而肿瘤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腮腺肿瘤包膜外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还可以保存腮腺大部分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良性肿瘤 包膜外切除 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刀与传统电刀在腮腺浅叶切除手术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高洋 董文玉 张园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9-110,114,共3页
目的:研究超声刀与传统电刀对腮腺浅叶切除手术过程及术后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腮腺浅叶切除术的患者176例,随机分为超声刀组92例,电刀组8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研究超声刀与传统电刀对腮腺浅叶切除手术过程及术后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腮腺浅叶切除术的患者176例,随机分为超声刀组92例,电刀组8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48 h引流量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超声刀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48 h引流量及术后住院天数方面均优于电力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刀在腮腺浅叶切除手术中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及减少住院时间,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切除 超声刀 电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沃辛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韩晓晨 夏长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544-545,548,共3页
目的:探讨腮腺沃辛瘤(Warthin′s瘤)区域性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20例腮腺沃辛瘤患者纳入试验组,行肿瘤及瘤体周围腺体区域性切除术。另选14例行肿瘤及腮腺浅叶切除术的腮腺沃辛瘤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涎瘘、面瘫、... 目的:探讨腮腺沃辛瘤(Warthin′s瘤)区域性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20例腮腺沃辛瘤患者纳入试验组,行肿瘤及瘤体周围腺体区域性切除术。另选14例行肿瘤及腮腺浅叶切除术的腮腺沃辛瘤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涎瘘、面瘫、面部畸形及Frey综合征发生率。结果:均无肿瘤复发,试验组腮腺术区凹陷畸形不明显,腮腺分泌功能均基本正常;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腮腺区凹陷畸形,腮腺均无分泌功能。试验组术后腮腺瘘、面瘫、Frey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腮腺沃辛瘤,肿瘤及瘤体周围腺体区域性切除术优于肿瘤及腮腺浅叶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辛瘤 腮腺区域性切除 腮腺切除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性腮腺切除术在腮腺浅叶混合瘤治疗中的应用
8
作者 胡强 陈文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区域性腮腺切除 腮腺混合瘤 治疗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神经解剖的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在儿童第一鳃裂畸形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9
作者 明澄 张铁松 +5 位作者 黄锐 毛志勇 高燕 刘秀芬 孙美华 马静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84-687,共4页
目的探讨行面神经解剖的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在第一鳃裂畸形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4例第一鳃裂瘘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12个月~15岁,平均6岁,其中男10例,女14例,病史1-60个月不等。16... 目的探讨行面神经解剖的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在第一鳃裂畸形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4例第一鳃裂瘘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12个月~15岁,平均6岁,其中男10例,女14例,病史1-60个月不等。16例以颌下瘘管及腐臭分泌物为首发症状,5例以耳后肿痛为首发症状,3例以耳道底壁流脓为主。复发病例6例,在外院行鳃裂畸形切除术,术后复发。患儿于全麻下行沿下颌缘支逆向法解剖面神经。行腮腺浅叶部分切除和瘘管切除术。结果 5例瘘管位于腮腺浅面,未解剖面神经,完整切除瘘管。17例患儿瘘管穿经腮腺腺体,解剖面神经后,切除部分腮腺浅叶、瘘管和部分耳廓软骨,切口均I期愈合。2例患者术后出下颌缘支损伤,轻度口角歪斜,术后1-3月基本完全恢复。行外耳道部分皮肤和软骨切除的患者术后均无外耳道狭窄及听力下降。随访10个月~4年,24例患者均未见复发。结论第一鳃裂畸形临床表现多样化,可表现为窦道、瘘管及囊肿,与外耳道和面神经关系密切,行面神经解剖的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可彻底根治第一鳃裂畸形,防止其复发,并有效保护面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外科手 第一鳃裂畸形 腮腺部分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两种切除术式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魁 龚忠诚 +4 位作者 刘慧 克热木・阿巴斯 凌彬 扈梅 林兆全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26-329,共4页
目的:对腮腺行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的手术疗效经进行系统评估。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0年我科诊治的128例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患者,其中60例患者采用腮腺部分切除术的为A组,68例患者采用腮腺浅叶切除术的为B组,比较两组患... 目的:对腮腺行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的手术疗效经进行系统评估。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0年我科诊治的128例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患者,其中60例患者采用腮腺部分切除术的为A组,68例患者采用腮腺浅叶切除术的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从而判定手术疗效以及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状况。结果:与B组相比,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A组患者术后各项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腮腺部分切除术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优于浅叶切除术。目前可作为治疗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多形性腺瘤 部分切除 腮腺切除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刀与单极电刀在腮腺浅叶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比较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邓廷超 陈睿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9-122,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刀与单极电刀在腮腺浅叶切除术中的优缺点及应用前景。方法:对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间行腮腺浅叶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术式均一致并由富有经验的医师完成,根据手术使用的器械不同而分为超声刀组和单极电刀组,... 目的:分析超声刀与单极电刀在腮腺浅叶切除术中的优缺点及应用前景。方法:对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间行腮腺浅叶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术式均一致并由富有经验的医师完成,根据手术使用的器械不同而分为超声刀组和单极电刀组,收集并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学诊断、肿瘤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面神经功能及术后血肿、涎漏相关数据并对比分析。结果:超声刀组、单极电刀组各纳入24例与25例,其中超声刀组相较单极电刀组的术后引流时间[(3.13±0.90)vs.(3.72±0.79);t=2.460,P=0.018)]、术后住院时间[(5.0±1.10)vs.(5.60±0.76);t=2.221,P=0.031]和术后暂时性面瘫程度(Z=-2.138,P=0.033)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声刀组相较单极电刀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涎漏、血肿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刀对手术创面邻近组织及面神经的保护相较单极电刀有明显优势,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刀 单极电刀 腮腺切除 面瘫 腮腺良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叶切除术在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程恩祥 徐明耀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7期679-680,共2页
腮腺肿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多数肿瘤,即使是良性肿瘤,包膜也不完整,采用单纯沿包膜剥离的方法,常有复发,故手术原则应从包膜外正常组织进行,同时切除部分或整个腺体[1]。解剖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切除术已成为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标准术... 腮腺肿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多数肿瘤,即使是良性肿瘤,包膜也不完整,采用单纯沿包膜剥离的方法,常有复发,故手术原则应从包膜外正常组织进行,同时切除部分或整个腺体[1]。解剖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切除术已成为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标准术式,然而近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良性肿瘤 治疗 腮腺肿瘤 切除 应用 腮腺区域性切除 腮腺切除 正常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良性肿瘤功能性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超 陈建超 +4 位作者 王朝晖 张兵 李彬 王薇 吴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9-543,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疗效,临床参数和术后并发症。方法:88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传统术式组47例,即保留面神经,肿瘤及腮腺切除术;功能性外科治疗术式组41例,即美容除皱切口、胸锁乳突肌肌瓣、植入脱细...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疗效,临床参数和术后并发症。方法:88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传统术式组47例,即保留面神经,肿瘤及腮腺切除术;功能性外科治疗术式组41例,即美容除皱切口、胸锁乳突肌肌瓣、植入脱细胞真皮基质和保留面神经及耳大神经的肿瘤及腮腺部分切除术。通过3~30个月的随访,观察术后肿瘤复发、面瘫、涎瘘、Frey综合征、耳廓区麻木感、面部外形、口干、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情况。结果:2组相比,面瘫、肿瘤复发、口干和涎瘘发生率以及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传统的术式组耳廓区麻木感、Frey综合征和面部外形明显不对称的发生率分别为65.96%、31.91%和42.55%;功能性腮腺切除术组的发生率分别为36.59%7、.32%和9.76%(P<0.05)。结论:与传统腮腺术式相比,功能性腮腺切除术不增加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良性肿瘤 腮腺切除 味觉出汗综合征 并发症 功能性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S折叠瓣和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植入预防腮腺切除术后面部畸形和Frey's综合征 被引量:11
14
作者 钟广发 陈伟良 +3 位作者 黄利浩 黄志权 童勇 杨朝晖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6-339,共4页
【目的】探讨面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MAS)和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ADM)植入腮腺床预防腮腺切除术后面部凹陷畸形和Frey’s综合征的效果。【方法】46例腮腺良性肿瘤病者随机分成4组,(1)对照组12例,单纯行腮腺全切除术;(2)ADM组10例,腮腺全... 【目的】探讨面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MAS)和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ADM)植入腮腺床预防腮腺切除术后面部凹陷畸形和Frey’s综合征的效果。【方法】46例腮腺良性肿瘤病者随机分成4组,(1)对照组12例,单纯行腮腺全切除术;(2)ADM组10例,腮腺全切除术后腮腺床植入ADM;(3)SAMS组11例,腮腺切除术后用SMAS折叠瓣充填腮腺床。(4)SMAS+ADM组13例,腮腺切除术后ADM植入和SMAS充填腮腺床。术后1年用问卷调查病者面部外形满意度和腮腺区味觉出汗症状,临床检查和淀粉碘试验评价面部外形和Frey’s综合征。【结果】对照组、ADM组、SMAS组和SMAS+ADM组对面部外形满意率分别为33.3%(4/12),40.0%(4/10),91.9%(10/11)和100%(13/13),SMAS+ADM组和前两组间比较,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Frey’s综合征客观指标淀粉试验阳性率分别为50.0%(6/12),20.0%(2/10),27.3%(3/11),7.7%(1/13)。SAMS+ADM组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MAS折叠瓣临床上操作简单,充填腮腺床可有效预防腮腺切除术后面部凹陷畸形,复合ADM植入能明显减少Frey’s综合征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腱膜系统 脱细胞真皮基质 腮腺切除 面部畸形 味觉出汗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腮腺外科 被引量:24
15
作者 俞光岩 马大权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908-910,共3页
涎腺肿瘤是常见口腔颌面部肿瘤之一,腮腺是涎腺肿瘤最常见的部位。腮腺肿瘤的功能性外科是指在根治肿瘤的基础上,尽量保存腮腺及其相关组织的功能。部分腮腺切除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轻面神经损伤、减轻面部凹陷畸形、降低味觉出汗综... 涎腺肿瘤是常见口腔颌面部肿瘤之一,腮腺是涎腺肿瘤最常见的部位。腮腺肿瘤的功能性外科是指在根治肿瘤的基础上,尽量保存腮腺及其相关组织的功能。部分腮腺切除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轻面神经损伤、减轻面部凹陷畸形、降低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率及保留腮腺功能。保留腮腺咬肌筋膜可以降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保留腮腺导管可保留面神经深部腮腺的功能,保留耳大神经可避免或减轻耳垂麻木症状。对于低度恶性肿瘤与面神经紧贴者,保留面神经后采用术中冷冻加术后放疗,或采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可有效预防肿瘤复发。利用天然隐蔽区,采用耳后或耳前发际内切口,可提高术后的美容效果。功能性腮腺外科的实施,可明显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腮腺切除 功能性外科 面神经 腮腺咬肌筋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守宏 陈建钢 庞光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17-219,共3页
关键词 腮腺肿瘤 肿瘤切除 标准 良性肿瘤 切除 组织病理 中所见 生活质量 足治疗 面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保留耳大神经耳后、耳垂支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3435-3436,共2页
目的:对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耳大神经进行解剖、保留,由此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方法:2005年10月至2007年12月手术治疗成年腮腺良性肿瘤患者16例,术中解剖、保留耳大神经耳后、耳垂支,术后观察、随访,了解耳大神经支配区域感觉恢复情况。... 目的:对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耳大神经进行解剖、保留,由此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方法:2005年10月至2007年12月手术治疗成年腮腺良性肿瘤患者16例,术中解剖、保留耳大神经耳后、耳垂支,术后观察、随访,了解耳大神经支配区域感觉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患者有暂时性的耳垂及外耳廓麻木,术后1~3个月后患者的耳垂及外耳廓感觉基本恢复正常,无1例发生耳垂及外耳廓区皮肤长期麻木。结论:保留耳大神经耳后、耳垂支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外科手 耳大神经 功能性外科 腮腺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多聚糖颗粒在腮腺术中的应用
18
作者 刘池拽 师天雄 +1 位作者 邓建伟 郑炳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7-707,共1页
腮腺肿瘤是最常见的涎腺肿瘤,腮腺手术也是头颈外科中常见的手术之一。腮腺手术的术式通常为腮腺浅叶切除或腮腺部分切除术,而术后残留腺体仍有分泌涎液的功能。因此术后处理不当可造成涎瘘,涎瘘会对皮肤造成刺激,引起红肿、搔痒、湿疹... 腮腺肿瘤是最常见的涎腺肿瘤,腮腺手术也是头颈外科中常见的手术之一。腮腺手术的术式通常为腮腺浅叶切除或腮腺部分切除术,而术后残留腺体仍有分泌涎液的功能。因此术后处理不当可造成涎瘘,涎瘘会对皮肤造成刺激,引起红肿、搔痒、湿疹等,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多聚糖 后处理不当 腮腺部分切除 应用 微孔 腮腺 腮腺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刀分离技术及其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叶斌 张国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28-330,共3页
关键词 水刀 分离技 腹膜后淋巴结切除 直肠系膜全切 腮腺 高压水流 神经外科 切除 组织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侧颈部腺上皮异位性淋巴组织增生1例
20
作者 安建虹 邓丹 +1 位作者 郑林 申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79-1580,共2页
患者男,52岁,因发现右侧颈部结节半年入院。入院查体:右侧颈部Ⅱ区可触及2个结节,最大约3 cm×2cm,质中,边界清,固定,无压痛,余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既往体健。彩超结果示右侧淋巴结肿大。患者于2016年12月7日行右侧腮腺浅叶切除... 患者男,52岁,因发现右侧颈部结节半年入院。入院查体:右侧颈部Ⅱ区可触及2个结节,最大约3 cm×2cm,质中,边界清,固定,无压痛,余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既往体健。彩超结果示右侧淋巴结肿大。患者于2016年12月7日行右侧腮腺浅叶切除术,术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术后随访至今8个月未见复发及其他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组织增生 右侧 颈部 异位性 腺上皮 腮腺切除 淋巴结肿大 入院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