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在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上肢偏瘫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8
1
作者 毕胜 马林 +3 位作者 瓮长水 李德军 谢远见 秦茵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719-723,共5页
对1例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进行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同时连续进行动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观察,以探讨大脑功能重组与功能恢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患者进行2周的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使用夹板限制健侧上肢活动2周,每天保持6小时的... 对1例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进行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同时连续进行动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观察,以探讨大脑功能重组与功能恢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患者进行2周的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使用夹板限制健侧上肢活动2周,每天保持6小时的患侧上肢训练。在治疗前1天、治疗后当天、治疗后2周分别在患者对指运动时进行功能磁共振扫描。结果:与治疗前基线相比,患者上肢Carroll评分提高29.1%,金子翼评分提高18.4%,3个月后随访,Carroll上肢功能评分提高30.6%,金子翼上肢功能评分提高26.2%。对健手限制2周后,其运动功能没有下降。在治疗前,患手运动时使用功能磁共振扫描可以发现对侧中央前后回、对侧额叶前部、同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激活;健手运动时,以对侧中央前后回兴奋为主。经过强制性使用治疗后,患手运动时同侧和对侧大脑皮层广泛的激活,健手运动时,大脑对侧中央前后回的兴奋区域明显变小;治疗结束2周后,患侧上肢运动时,患手运动时其同侧和对侧大脑皮层广泛的激活的现象明显降低,激活区集中在对侧的中央前后回,在健手运动时,又重新恢复对侧中央前后回兴奋区域。结论: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可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使用功能性磁共振证明这种变化与大脑可塑性改变相关联,同时限制健侧肢体活动不会影响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强制性运动疗法 脑卒中 上肢偏瘫 功能重组 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针、电针及经皮穴位电刺激调节人脑功能的功能性磁共振观察 被引量:30
2
作者 董悦 董玉茹 +4 位作者 姜胤 王军凯 韩济生 王宏 崔彩莲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5-79,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的针刺方法对人脑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16名健康成年被试(男8例),每名被试均参加4次实验,分别接受手针、电针、经皮穴位电刺激及触觉对照刺激,在刺激过程中同时进行功能性磁共振(血氧依赖水平,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 目的:比较不同的针刺方法对人脑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16名健康成年被试(男8例),每名被试均参加4次实验,分别接受手针、电针、经皮穴位电刺激及触觉对照刺激,在刺激过程中同时进行功能性磁共振(血氧依赖水平,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BOLD)数据采集。结果:4种刺激均表现为对躯体运动感觉系统、岛叶和小脑的BOLD信号激活。此外,电针还表现为对边缘系统的BOLD信号的抑制,而经皮穴位电刺激则特异性地激活了基底核(P<0.001,uncorrected,k>22)。结论:电针和经皮穴位电刺激可模拟手针对脑BOLD信号的调节作用,表明3者有其共性,又各具特色。其生理意义有待进一步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手针 经皮穴位电刺激 功能性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针刺与皮部浅刺外关穴配伍内关穴功能性磁共振脑功能成像研究比较 被引量:23
3
作者 吴俊贤 黄泳 +4 位作者 赖新生 邹燕齐 唐纯志 杨君军 张贵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8期1625-1628,共4页
目的:运用fMR I观察外关穴配伍内关穴施以常规深度针刺和皮肤浅刺时,脑功能区的激活特点。方法:8名健康志愿者,先后接受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同时采用GE S ignal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全脑功能扫描,获得不同脑区的激活状态,采用感... 目的:运用fMR I观察外关穴配伍内关穴施以常规深度针刺和皮肤浅刺时,脑功能区的激活特点。方法:8名健康志愿者,先后接受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同时采用GE S ignal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全脑功能扫描,获得不同脑区的激活状态,采用感兴趣区(RO Is)法分析常规深度针刺与皮肤浅刺时激活几率、激活点数和激活强度的差异。结果:外关穴配伍内关穴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对不同脑区的激活几率和激活点数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激活强度统计比较表明,常规针刺对于右侧顶叶的激活强度高于皮部浅刺(P<0.05),其余各RO Is激活强度比较则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外关穴配伍内关穴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均能激活双侧脑功能区,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对脑区的激活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皮部浅刺 常规针刺 外关穴 内关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成瘾大学生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特点 被引量:14
4
作者 杜万萍 刘军 +5 位作者 高雪屏 李凌江 李卫晖 李欣 张燕 周顺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44-749,共6页
目的:利用任务背景刺激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探讨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IA)大学生的脑功能特点。方法:以网络游戏内容作为实验刺激任务,采用组块设计方法,对19名IA大学生及19名正常对... 目的:利用任务背景刺激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探讨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IA)大学生的脑功能特点。方法:以网络游戏内容作为实验刺激任务,采用组块设计方法,对19名IA大学生及19名正常对照受试者进行脑部fMRI。对2组受试者脑功能分别予以组内和组间分析,得出2组受试者在观看网络游戏录像时平均脑功能激活图,并分析比较2组脑区激活的差异。结果:19例IA者及19例正常对照受试者,网络游戏任务刺激后脑区均显著激活,IA组较正常对照受试者激活增强的脑区有右侧顶上小叶、右侧颞叶脑岛、右侧顶叶楔前叶、右侧扣带回和右侧颞上回。结论:网络游戏任务刺激均引起正常人及IA者视空注意及执行中枢的激活;IA者存在脑功能异常和右侧大脑偏侧化激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急性腰痛导致疼痛矩阵改变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刘自平 吴文 +2 位作者 张珊珊 郭世贵 杨建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01-205,共5页
目的: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观察针刺治疗腰痛时脑疼痛矩阵的变化。方法:先在15名右利手、健康受试者的右侧腰部肌肉注射0.3 ml 2.4%的氯化钠溶液,产生实验性腰痛;然后将所有受试者按随机... 目的: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观察针刺治疗腰痛时脑疼痛矩阵的变化。方法:先在15名右利手、健康受试者的右侧腰部肌肉注射0.3 ml 2.4%的氯化钠溶液,产生实验性腰痛;然后将所有受试者按随机方法分配给针刺组(真针刺)和触觉组(假针刺);刺激各受试者右下肢委中穴,同时采集脑fMRI信号;最后应用SPM8软件处理fMRI信号。结果:相对于假针刺的fMRI结果,针刺组岛叶显示显著正激活,而前扣带回显示显著负激活;但两组在疼痛矩阵的感觉部分(S1和S2)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真、假针刺治疗腰痛都可以引起脑疼痛矩阵中不同部位的改变;其中在疼痛矩阵的情绪部分(岛叶和扣带回)二者间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腰痛 针刺 疼痛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对牙髓冷刺激痛反应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琰 刘洪臣 +3 位作者 张磊 金真 刘刚 张庆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牙髓冷刺激痛时的大脑皮层兴奋位点。方法:选取右上颌第一前磨牙冷刺激痛患者(P-R)及正常对照(N-R)各8名,采集右上颌第一前磨牙冷水刺激时全脑血氧水平依赖反应(BOLD)对比的fMRI扫描数据,利用SPM2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并产生脑... 目的:探讨牙髓冷刺激痛时的大脑皮层兴奋位点。方法:选取右上颌第一前磨牙冷刺激痛患者(P-R)及正常对照(N-R)各8名,采集右上颌第一前磨牙冷水刺激时全脑血氧水平依赖反应(BOLD)对比的fMRI扫描数据,利用SPM2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并产生脑功能图像。结果:P-R组右侧激活最强的岛叶/SII在左侧激活较低,右侧基底节、扣带回、中脑红核的强度都略高于左侧,BA7、丘脑为右侧单侧激活。而左侧激活最强的Broca运动语言区BA44、MII/PMC/BA4,6在右侧没有激活。N-R组激活较强的有SI/MI、MII/PMC、基底节、BA7、BA40。结论:牙痛时前运动皮质、辅助运动皮质和Broca运动语言区的激活较强,在多数皮层为双侧激活,与躯体痛相比某些脑区在同侧大脑半球的激活比对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痛 冷刺激 大脑皮层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的功能性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建文 朱治山 +1 位作者 郭瑾 蔡晓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861-2862,共2页
脑卒中是人类第三大死亡病因,针刺以经络理论为指导,通过穴位刺激治疗脑卒中取得了神奇疗效.但其治疗机制一直未完全清楚,这严重影响了针刺的推广和应用。如何用现代科技阐明其机制一直是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功能性磁共振(fMRI)是... 脑卒中是人类第三大死亡病因,针刺以经络理论为指导,通过穴位刺激治疗脑卒中取得了神奇疗效.但其治疗机制一直未完全清楚,这严重影响了针刺的推广和应用。如何用现代科技阐明其机制一直是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功能性磁共振(fMRI)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影像技术,可以对大脑高级功能变化进行可视性研究.为探讨针刺治疗脑卒中机制提供了新方法。本文用fMRI来研究针刺对脑卒中患者的作用.发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功能性磁共振 针刺治疗 急性期 脑卒中患者 死亡病因 经络理论 刺激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技术探讨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芹 陶静 +3 位作者 刘斐雯 宋海燕 梁小凤 陈立典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44-1047,共4页
目的: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障碍(USN)患者及非USN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观察两组患者大脑功能连接变化,初步探讨USN患者功能连接的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8例USN患者(USN组)及8例无USN的患者(对照组),收集功能性磁共振... 目的: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障碍(USN)患者及非USN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观察两组患者大脑功能连接变化,初步探讨USN患者功能连接的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8例USN患者(USN组)及8例无USN的患者(对照组),收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数据,采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SN组患者额顶网络与左额、颞叶等脑区功能连接升高,与右扣带回、楔前叶、颞中/前回等脑区功能连接降低,且与行为学量表分数高度相关。结论:脑区之间功能连接的异常可能与USN有关,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脑卒中后USN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单侧空间忽略 额顶网络 功能性磁共振 独立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经连目系”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朱蔓佳 胡卡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69-170,共2页
目的研究肝经与目系相联的现代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将18名健康志愿者分为空白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给予和不予刺激,刺激光明穴、丰隆穴,并利用功能性磁共振对其大脑皮层的血氧饱和信号进行观察。结果空白组大脑皮层的... 目的研究肝经与目系相联的现代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将18名健康志愿者分为空白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给予和不予刺激,刺激光明穴、丰隆穴,并利用功能性磁共振对其大脑皮层的血氧饱和信号进行观察。结果空白组大脑皮层的血氧饱和信号无明显的变化;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进针和出针时大脑所有皮层的功能性磁共振信号均无变化,行针时试验组视觉皮层血氧饱和信号发生明显改变,两组血氧饱和信号在其他一些区域均可以反复地观察到。结论肝经与目系之间的联系存在着一定的结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经 目系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中医 针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使动句加工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看中文句法加工的独立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封世文 沈兴安 杨亦鸣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3-131,共9页
大脑中的句法加工模式是神经认知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句法加工是否存在独立性一直是研究者争论较多的问题。有形态标记的英语等印欧语语言的句法可以通过形态变化表现,而汉语不具备与印欧语有明确对应关系的形态变化,因此汉语的句法... 大脑中的句法加工模式是神经认知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句法加工是否存在独立性一直是研究者争论较多的问题。有形态标记的英语等印欧语语言的句法可以通过形态变化表现,而汉语不具备与印欧语有明确对应关系的形态变化,因此汉语的句法变化几乎不能通过外在形态标记。通过3T场强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以汉语语义等值使动句为研究材料,对不依赖形态变化来标记句法变化的汉语句法加工的独立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大脑左侧额叶对于汉语句法加工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大脑左侧额叶中回的BA44区和额叶下回的BA47区都对汉语句法加工较为敏感,这表明即使不通过形态改变来标记句法变化,汉语句子加工中的句法加工仍然可以被分离,句法独立性的加工主要由大脑左侧额叶中回及大脑左侧额叶下回等脑区承担,大脑左侧颞叶并未参与汉语句法的独立性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句法 大脑左侧额叶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语言功能康复的脑功能性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黎元 冯晓源 +4 位作者 沈天真 陈怡平 Paul M.Matthews 汤伟军 蒋胜洪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2年第6期361-365,共5页
目的:应用非损伤性的fMRI方法,研究脑卒中后语言功能的损伤机制和恢复机制。材料和方法:患者女,37岁,右利手,受教育5年,工人,突发语言障碍来我院就诊,经CT、MRI检查发现右侧基底节区及左额顶叶脑梗死,收入院治疗。实验材料选用6组36对... 目的:应用非损伤性的fMRI方法,研究脑卒中后语言功能的损伤机制和恢复机制。材料和方法:患者女,37岁,右利手,受教育5年,工人,突发语言障碍来我院就诊,经CT、MRI检查发现右侧基底节区及左额顶叶脑梗死,收入院治疗。实验材料选用6组36对由双字名词,患者大声朗读并行词意判断。结果:损伤时,患者语言功能障碍,左侧半球语言功能区活动减弱,治疗后,患者语言功能恢复,左侧半球语言功能区活动恢复;损伤时,患者语言功能障碍,右侧半球语言功能区活动增加,治疗后,患者语言功能恢复,右侧半球语言功能区活动减弱或消失。结论;fMRI是一种客观、敏感、可量化的研究脑卒中后语言功能康复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语言功能 功能性磁共振 失语 恢复机制 损伤机制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评价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中枢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汪军 陈笛 裴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8-353,共6页
针灸作为一种补充或替代治疗,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普遍应用。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的最新调查显示,中医针灸已在全世界183个国家应用。WHO面向全世界推荐了64种针灸适应证。
关键词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中枢作用机制 运动功能障碍 缺血性脑卒中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针刺 替代治疗 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疼痛的脑机制及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张珊珊 吴文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2-105,109,共5页
疼痛具有多维属性,包括感觉识别、情绪动机和认知评价等3个方面,对于人类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持久的疼痛可能影响身体多器官系统的功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研究表明:慢性疼痛患者普遍存在大脑皮层灰质减少,这反映出疼痛造成了... 疼痛具有多维属性,包括感觉识别、情绪动机和认知评价等3个方面,对于人类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持久的疼痛可能影响身体多器官系统的功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研究表明:慢性疼痛患者普遍存在大脑皮层灰质减少,这反映出疼痛造成了大脑的结构性损伤。近年来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a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凭借其无创伤性及可准确定位脑功能区等特点,已成为脑功能成像研究的常用工具。静息态fMRI研究的是大脑在静息状态时的自发活动,通过对fMRI信号的分析,得到慢性疼痛患者静息状态时脑中性质和连接的异常改变。本文综述慢性疼痛患者的脑机制及静息态fMRI应用于慢性疼痛患者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脑机制 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侧偏侧咀嚼患者单侧咀嚼运动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姜华 刘洪臣 +3 位作者 刘刚 金真 张庆诗 曹均凯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61-364,共4页
目的:探讨右侧偏侧咀嚼患者单侧交替咀嚼运动时大脑皮层的激活特点。方法:选取7例右侧偏侧咀嚼患者,采用时段设计方法,采集偏侧咀嚼患者单侧交替咀嚼运动时全脑血氧水平依赖对比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 目的:探讨右侧偏侧咀嚼患者单侧交替咀嚼运动时大脑皮层的激活特点。方法:选取7例右侧偏侧咀嚼患者,采用时段设计方法,采集偏侧咀嚼患者单侧交替咀嚼运动时全脑血氧水平依赖对比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扫描数据,以SPM2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排除过度头动的干扰因素后,7例患者中仅有5例可以采用。个例分析结果显示:右侧偏侧咀嚼患者在右侧单侧咀嚼时不同脑区BOLD信号的激活比左侧单侧咀嚼时更加广泛。5例偏侧咀嚼患者中有4例在左、右侧单侧咀嚼运动时,右侧中央前回(primary motor cortex,M1)的激活均强于左侧。结论:右侧偏侧咀嚼患者在左、右侧单侧咀嚼时大脑皮层的激活特点不同。右侧偏侧咀嚼患者M1对单侧咀嚼运动的调控可能具有同侧半球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 偏侧咀嚼习惯 单侧咀嚼 大脑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神经影像学的研究热点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星荣 沈天真 汤伟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289-291,共3页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所指为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BOLDMRI),灌注加权成像(PW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弥散张量成像(DTI),以及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和化学位移成像(CSI)。检索Medline网上近一年新收纳的fMRI文章,计4310篇,平均每天11....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所指为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BOLDMRI),灌注加权成像(PW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弥散张量成像(DTI),以及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和化学位移成像(CSI)。检索Medline网上近一年新收纳的fMRI文章,计4310篇,平均每天11.8篇。神经影像学众多研究课题中,fMRI平均每天有11篇以上论文发表,故fMRI是神经影像学的研究热点。fMRI的研究课题中,以BOLDMRI最热,且已热了10余年;近10年间Medline收纳这方面的论文达37050篇之多,而我国学者10年来在这方面所发表论文仅149篇,且其质量也多不甚高,可谓差距不小。对如何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作者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神经影像学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波谱分析 灌注加权成像 PWI DTI 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在失语症语言功能恢复机制研究中的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武惠香 丘卫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13-716,共4页
失语症作为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随着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而日益增多,由此所致的交流障碍及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BOLD-fMRI)技术实现了脑形态学和功能学的完美结合,是目前研究失... 失语症作为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随着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而日益增多,由此所致的交流障碍及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BOLD-fMRI)技术实现了脑形态学和功能学的完美结合,是目前研究失语症语言功能恢复机制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本文就近年来利用BOLD-fMRI技术探讨失语症的恢复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语症 恢复机制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与针灸穴位刺激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寿依群 陈文君 李建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56-558,共3页
关键词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针灸穴位 穴位刺激 FMRI 针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冲 高晓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49-1151,共3页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存活者中大多遗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如运动、感觉、言语、认知等障碍。早期康复介入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后,其各种功能如运动、言语、认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可以有明显的改善,但对脑卒中患者...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存活者中大多遗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如运动、感觉、言语、认知等障碍。早期康复介入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后,其各种功能如运动、言语、认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可以有明显的改善,但对脑卒中患者各种功能的改善与其对应损伤脑功能区的恢复和变化是否一致则还有很多不甚清楚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 功能康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早期康复介入 中老年人 功能障碍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评价中医药对缺血性卒中脑功能网络连接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俞璐 王踉碕 +1 位作者 王丽玮 彭屹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802-2808,共7页
缺血性脑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与脑网络功能连接的异常密切相关。人脑在静息状态下存在以默认网络为基础的多个连接网络,它们共同构成脑功能网络,负责人的记忆、认知、运动等,而脑网络间的功能连接反映分离脑区在时间上的相关性,特定... 缺血性脑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与脑网络功能连接的异常密切相关。人脑在静息状态下存在以默认网络为基础的多个连接网络,它们共同构成脑功能网络,负责人的记忆、认知、运动等,而脑网络间的功能连接反映分离脑区在时间上的相关性,特定功能脑区间的连接异常直接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作为近年脑功能的研究热点,能够通过检测神经元自发活动的同步性来观察区域网络功能连接情况。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可有效调节脑网络间功能连接、促进脑区和默认网络的结构重组,在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脑网络连接的研究是探索中医药改善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脑功能机制的新契机,更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有力工具。有鉴于此,本文将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围绕中医药对缺血性卒中脑功能网络连接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功能性磁共振 功能网络 中医药 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青少年视觉注意作业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丽慧 赵钱雷 +3 位作者 尹玲玲 王美豪 李建策 叶笃筠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8-390,415,共4页
目的: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探讨视觉注意作业时健康青少年脑功能定位。方法:使用美国GE1.5 TSigna Horizon LX超导型磁共振仪,对19名健康青少年进行视觉注意作业的fMRI检查,采用梯度回波-平面回波成像序列采集数据,经工作站处理... 目的: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探讨视觉注意作业时健康青少年脑功能定位。方法:使用美国GE1.5 TSigna Horizon LX超导型磁共振仪,对19名健康青少年进行视觉注意作业的fMRI检查,采用梯度回波-平面回波成像序列采集数据,经工作站处理后获功能图像。同时进行氢谱分析。结果:健康青少年视觉注意作业测验激活脑区的范围较广泛,不同脑区的激活计数不同,9岁—12岁和13岁—15岁两个年龄段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健康青少年双侧苍白球1HMRS结果(峰下面积比值):左侧,NAA/Cr3.24±1.27、cho/Cr0.71±0.15、ml/Cr0.66±0.17、a-Glx/Cr0.84±0.18;右侧,NAA/Cr3.17±1.12、cho/Cr0.66±0.19、ml/Cr0.60±0.16、a-Glx/Cr0.71±0.28。经Fisher精确检验法,健康青少年双侧额上回、双侧额中回和左侧额下回的激活脑区计数与理想激活脑区计数的差异均无显著性,其余脑区激活计数的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本组健康青少年脑区激活计数及氢谱分析可供临床参考。视觉注意作业主要涉及记忆信息的提取速度和注意能量,双侧额叶可能参与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青少年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视觉注意作业 额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