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悬浮共聚法合成功能性微米级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 被引量:11
1
作者 熊颖辉 李红 +3 位作者 李慧芝 申剑仁 钟至荣 何杰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2-506,共5页
以葡萄糖水溶液为分散介质、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加入稳定剂聚乙烯醇(PVA),用悬浮共聚法合成了含羧基的功能性微米级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简称聚苯乙烯微球)。考察了葡萄糖、主单体苯乙烯(St)、功能单体AA、稳定剂PVA、... 以葡萄糖水溶液为分散介质、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加入稳定剂聚乙烯醇(PVA),用悬浮共聚法合成了含羧基的功能性微米级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简称聚苯乙烯微球)。考察了葡萄糖、主单体苯乙烯(St)、功能单体AA、稳定剂PVA、交联剂二乙烯苯(DVB)、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含量对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佳的聚合条件为:葡萄糖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5%~7.0%;St,AA,DVB,AIBN,PVA分别占总物料质量的20%~25%,100%,0.10%,0.25%,1.00%;温度79℃;反应时间10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聚苯乙烯微球的平均直径为50~70μm,分散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共聚 葡萄糖水溶液 功能 丙烯酸 苯乙烯 功能性微米级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米级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凯 王宇光 +1 位作者 雷毅 江璐霞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38-740,共3页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剂、无水乙醇为反应介质、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 ,采用分散聚合的方法 ,通过优化反应条件 ,成功制备出了粒径范围为 1~ 10 μm不同粒径级别的单分散 (分散系数≤ 5 % )聚苯乙烯微球。所制备的聚苯乙烯微球具有...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剂、无水乙醇为反应介质、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 ,采用分散聚合的方法 ,通过优化反应条件 ,成功制备出了粒径范围为 1~ 10 μm不同粒径级别的单分散 (分散系数≤ 5 % )聚苯乙烯微球。所制备的聚苯乙烯微球具有良好的球形度 ,且表面非常光滑 ,无破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 分散 聚苯乙烯 研究 表征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微米级交联聚苯乙烯共聚微球的合成方法
3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02-702,共1页
公开了一种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共聚微球的合成方法。将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交联剂聚乙二醇200二甲基双丙烯酸酯(PEG200DMA)溶解到单体苯乙烯中,将稳定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溶于分散介质乙醇中,进行分散聚合,经分离、烘干后... 公开了一种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共聚微球的合成方法。将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交联剂聚乙二醇200二甲基双丙烯酸酯(PEG200DMA)溶解到单体苯乙烯中,将稳定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溶于分散介质乙醇中,进行分散聚合,经分离、烘干后即得到交联微球粉体。采用交联剂PEG20DMA改善了反应体系的稳定性,由于其助稳定作用,有利于形成单分散交联微球。当交联剂的含量达单体的2.5%后,PEG200DMA的功能基团在微球表面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微米交联聚苯乙烯共聚 合成方法 工艺流程 分散聚合 交联 反应体系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共聚合制备PSt-AA-EGDMA功能性单分散微米级交联微球的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洪涛 吕睿 陈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66-371,共6页
以苯乙烯 ( St)为主单体 ,丙烯酸 ( AA)为功能单体 ,乙二醇二甲基双丙烯酸酯 ( EGDMA)为交联单体 ,聚乙烯吡咯烷酮 ( PVP)为稳定剂 ,偶氮二异丁腈 ( AIBN)为引发剂 ,乙醇 /水混合溶剂为分散介质 ,用分散聚合法一步合成了功能性单分散大... 以苯乙烯 ( St)为主单体 ,丙烯酸 ( AA)为功能单体 ,乙二醇二甲基双丙烯酸酯 ( EGDMA)为交联单体 ,聚乙烯吡咯烷酮 ( PVP)为稳定剂 ,偶氮二异丁腈 ( AIBN)为引发剂 ,乙醇 /水混合溶剂为分散介质 ,用分散聚合法一步合成了功能性单分散大粒径 ( 1 0~ 2 0 μm)交联聚苯乙烯微球 .研究了 PSt-AA-EGDMA三元分散共聚合体系的动力学 ,由转化率 -时间关联得到动力学方程 :Rp=k[I]0 .1 3( [St]1 .87+[AA]0 .1 3+[EGDMA]0 .2 )·( 1 +[PVP]0 .0 2 ) exp( -E/ RT) .详细讨论了 AA,EGDMA,PVP的浓度和溶剂极性对羧基分布的影响 ,阐述了 AA和 EGDMA对粒子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丙烯酸 乙二醇二甲基双丙烯酸酯 PSt-AA-EGDMA 功能性分散微米交联 分散共聚合 制备 反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步种子溶胀法制备微米级大粒径单分散胶体微球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晓冬 侯杰 毛铭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3-148,共6页
为制备大粒径(接近20μm)、单分散聚苯乙烯(PS)微球,首先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PS种子微球,再经过多步种子溶胀策略实现制备目标。讨论了多步溶胀过程中稳定剂聚乙烯醇(PVA)浓度对PS微球的粒径和单分散性Cv的影响,以及阻聚剂NaNO_2对聚合... 为制备大粒径(接近20μm)、单分散聚苯乙烯(PS)微球,首先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PS种子微球,再经过多步种子溶胀策略实现制备目标。讨论了多步溶胀过程中稳定剂聚乙烯醇(PVA)浓度对PS微球的粒径和单分散性Cv的影响,以及阻聚剂NaNO_2对聚合过程中二次核心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PS微球粒径为(3. 15±0. 13)μm,在种子溶胀过程中,随着变异系数先减小后增大;加入NaNO_2可有效抑制二次核心生成;经三步种子溶胀最终制得平均粒径为18. 76μm、变异系数为0. 209的PS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步种子溶胀 微米 大粒径 分散 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聚合中溶剂回收利用的可行性
6
作者 张凯 黄渝鸿 +2 位作者 傅强 江璐霞 周德惠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42-945,共4页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 ,偶氮二异丁腈 (AIBN)为引发剂 ,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为分散稳定剂 ,用分散聚合工艺制备了微米级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以该分散聚合体系为对象 ,研究了溶剂无水乙醇的回收利用。由回收的溶剂制备出粒径为 3 0 μm左...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 ,偶氮二异丁腈 (AIBN)为引发剂 ,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为分散稳定剂 ,用分散聚合工艺制备了微米级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以该分散聚合体系为对象 ,研究了溶剂无水乙醇的回收利用。由回收的溶剂制备出粒径为 3 0 μm左右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分析溶剂中主要组分的含量及所制备的聚苯乙烯微球的形貌和粒径 ,发现随着溶剂回收利用次数的增加 ,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略有增加 ,分散系数ε逐渐变大 (D1=3 0 2 μm ,ε1=0 0 2 ;D2 =3 17μm ,ε2 =0 0 3;D3 =3 2 5 μm ,ε3 =0 0 5 )。因此 ,用分散聚合反应制备粒径约为 3 0 μm的单分散 (ε≤ 0 0 5 )聚苯乙烯微球 ,溶剂可直接反复利用 3次 ;当聚苯乙烯微球的分散系数ε>0 0 5时 ,已不符合单分散性 ,溶剂须提纯后方可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聚合 溶剂回收利用 微米分散聚苯乙烯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