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差异细胞模型筛选抗肺癌功能性单克隆抗体及其抗原 被引量:6
1
作者 卢燕来 冉宇靓 +4 位作者 遇珑 赵西路 刘军 胡海 杨治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01-507,共7页
目的:筛选获取抗肺癌细胞膜的功能性单克隆抗体及其靶抗原,为肺癌靶向治疗提供候选治疗剂及靶标。方法:将新鲜人肺癌组织细胞免疫BALB/c小鼠,采用脾细胞融合法制备大容量单克隆抗体库。建立肺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等定向功能差异细胞... 目的:筛选获取抗肺癌细胞膜的功能性单克隆抗体及其靶抗原,为肺癌靶向治疗提供候选治疗剂及靶标。方法:将新鲜人肺癌组织细胞免疫BALB/c小鼠,采用脾细胞融合法制备大容量单克隆抗体库。建立肺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等定向功能差异细胞模型,采用活细胞免疫荧光与功能差异模型筛选其抗原在定向功能(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差异模型细胞膜上差异表达的单抗,再经体外相应功能实验筛选具有抑制作用的功能性单抗,Western blotting鉴定这些单抗的抗原,裸鼠体内抑瘤实验鉴定部分单抗对肺癌的抑制作用。结果:细胞融合后共获得2 893株杂交瘤克隆,其中与肺癌细胞膜结合反应的309株。分别建立了3种体外肺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差异模型用于筛选,筛选获得20株单抗能显著抑制肺癌细胞增殖、10株单抗能显著抑制肺癌细胞侵袭、5株单抗能显著抑制肺癌细胞迁移(P<0.05或P<0.01)。Western blotting鉴定了其中6株的抗原。选取其中2株单抗均能在裸鼠体内显著抑制肺癌移植瘤的生长(P<0.05或P<0.01)。结论:采用大容量功能性单抗库技术结合功能差异细胞模型可批量筛选获得具有体内外抑制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功能性单抗,为筛选肺癌靶向治疗剂及靶标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功能性单克隆抗体 抗原 功能差异细胞模型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肺癌单克隆抗体15A1的靶抗原在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转位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孙立新 冉宇靓 +5 位作者 杨薇薇 孙力超 张晓艳 容雁 刘军 杨治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3-138,共6页
目的:分析抗肺癌单克隆抗体15A1的靶抗原在肺癌细胞的表达、亚细胞定位和转位的特征,研究15A1的体内外抑瘤功能,为肺癌靶向治疗提供候选抗体药物及靶标。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及细胞流式术检测单克隆抗体15A1靶抗原在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定... 目的:分析抗肺癌单克隆抗体15A1的靶抗原在肺癌细胞的表达、亚细胞定位和转位的特征,研究15A1的体内外抑瘤功能,为肺癌靶向治疗提供候选抗体药物及靶标。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及细胞流式术检测单克隆抗体15A1靶抗原在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免疫组化分析其在人肺癌组织中的表达;CCK-8法和裸鼠移植瘤体内抗体抑瘤实验评估该单克隆抗体对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单克隆抗体15A1识别的抗原在人肺腺癌细胞(A549、ANIP-973、GLC-82、Calu-3、H157、H1299)、人肺鳞癌细胞(GLC-P、H520)、人小细胞肺癌细胞(H446、H209)、人大细胞肺癌细胞(PG、H460)共12种细胞的胞内及胞膜上均有表达,肺腺癌细胞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其他病理类型肺癌细胞;该抗原在75%的人肺癌组织中非常特异地上调表达。该抗原在肺腺癌细胞中相当一部分从胞核转位至胞质,在肺鳞癌细胞中仅有小部分从细胞核转位至细胞质;转位抗原的一部分表达于膜表面,并同样是肺腺癌细胞的表达强度强于肺鳞癌细胞。该单克隆抗体体内外显著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抑瘤率在25%~80%。结论:单克隆抗体15A1在体内外能显著抑制肺癌的生长,其靶抗原在人肺癌组织和细胞中特异上调表达,并能以特定转位模式表达于肺癌细胞膜上,可能是一个肺癌靶向治疗的潜在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功能性单克隆抗体 靶抗原 靶向治疗 转位 靶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食管癌与肺血管内皮黏附的功能性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4
3
作者 遇珑 潘健 +4 位作者 周转 冉宇靓 胡海 娄晋宁 杨治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32-337,共6页
目的制备抑制食管癌细胞与肺血管内皮黏附的功能性单克隆抗体,为研究食管癌转移的靶向治疗剂打下基础。方法以人食管癌新鲜组织分离的肿瘤细胞免疫BALB/c小鼠,将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后,采用活细胞荧光、ELISA、免疫组化、肿... 目的制备抑制食管癌细胞与肺血管内皮黏附的功能性单克隆抗体,为研究食管癌转移的靶向治疗剂打下基础。方法以人食管癌新鲜组织分离的肿瘤细胞免疫BALB/c小鼠,将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后,采用活细胞荧光、ELISA、免疫组化、肿瘤细胞-内皮细胞黏附实验、Weasternbloting等方法筛选并鉴定抑制肿瘤细胞黏附的功能性单克隆抗体。结果共融合获得了1134株杂交瘤克隆,在能与食管癌细胞膜反应的486株克隆中,有294株与正常食管上皮不反应或低反应;筛选到15株单抗显著地抑制食管癌细胞与人正常肺血管内皮黏附,其中2株单抗识别的黏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000和60000。结论成功获得了多株具有抑制食管癌细胞与肺血管内皮黏附的功能性抗体,其中2株单抗具有治疗食管癌转移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肺血管内皮细胞 黏附 功能性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结肠癌细胞与肝窦内皮细胞黏附的功能性抗体的初步研究
4
作者 孙力超 冉宇靓 +4 位作者 遇珑 胡海 钟星 孙立新 杨治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21-325,共5页
目的:研制抑制结肠癌细胞与肝窦血管内皮细胞黏附的功能性单抗,鉴定该单抗识别的抗原分子。方法:以人肝窦内皮细胞(human 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HLSEC)免疫BALB/c小鼠,将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采用甲基纤维素选... 目的:研制抑制结肠癌细胞与肝窦血管内皮细胞黏附的功能性单抗,鉴定该单抗识别的抗原分子。方法:以人肝窦内皮细胞(human 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HLSEC)免疫BALB/c小鼠,将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采用甲基纤维素选择培养液培养,制备抗HLSEC的单克隆抗体库。采用免疫荧光染色、黏附实验等方法筛选、鉴定能抑制结肠癌Ls174T细胞与肝窦内皮细胞黏附的功能性单克隆抗体。提取肝窦内皮细胞膜蛋白,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鉴定单抗识别的功能性抗原蛋白。结果:HLSEC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后产生1440个杂交瘤株,获得119株产生抗HLSEC抗体的阳性克隆,其中20株能显著抑制具有肝转移能力的结肠癌Ls174T细胞与HLSEC的黏附;其中15株为IgM型,3株为IgG型,2株测不到重链;其中1株抗黏附能力最强的单抗(黏附抑制率为51%)命名为12B6,该单抗在5~200μg/ml范围内显著阻断HLSEC与Ls174T的黏附,且呈剂量依赖性;单抗12B6所识别的HLSEC抗原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000。结论:建立了抗HLSEC单克隆抗体库,获得了20株具有抑制结肠癌细胞与肝窦血管内皮细胞黏附的功能性抗体,初步鉴定了一种可能参与结肠癌肝转移的黏附分子,为结肠癌的组织器官特异转移机制及靶向治疗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肝窦内皮细胞 黏附 功能性单克隆抗体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抑制性抗体及其抗原的鉴定 被引量:6
5
作者 冉宇靓 胡海 +3 位作者 陈立钊 遇珑 孙立新 杨治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鉴定抑制肺癌细胞生长的功能性单克隆抗体1E2及其抗原,为治疗肺癌提供有潜力的靶向抗体治疗剂和分子靶位。方法:采用活细胞荧光、MTT细胞增殖实验、ELISA、动物体内治疗实验等方法检测鼠单克隆抗体1E2对人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单... 目的:鉴定抑制肺癌细胞生长的功能性单克隆抗体1E2及其抗原,为治疗肺癌提供有潜力的靶向抗体治疗剂和分子靶位。方法:采用活细胞荧光、MTT细胞增殖实验、ELISA、动物体内治疗实验等方法检测鼠单克隆抗体1E2对人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单抗与癌细胞的结合部位、单抗的亚类和单抗对肺癌移植瘤的抑制,以Western blotting和MALDI TOF质谱方法鉴定该功能性单抗的抗原。结果:单抗1E2能够与肺癌细胞GLC82和NCI-H520的细胞膜结合,在体外能够明显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动物实验表明单抗1E2能够抑制肺癌移植瘤的生长,抑制率达49%。Western blotting显示其抗原相对分子质量约110000,质谱鉴定该抗原为氨甲酰磷酸合成酶(carbamoyl-phosphate synthetase1,CPS1)。结论:单抗1E2能够在体内外抑制肺癌的生长,具有成为肺癌靶向治疗剂的潜力。该抗体识别的抗原CPS1可表达于肺癌细胞的细胞膜,可能是一个肺癌靶向治疗的新靶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功能性单克隆抗体 抗原 靶位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