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襄阳市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自动监测研究
1
作者 谢鹏飞 王涛 胡芹芹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4期183-186,208,共5页
对现有手工监测点位进行现场勘查监测,通过声环境功能区普查监测法选出自动监测点位。对襄阳市现有16个手工监测点位进行现场勘查,初步判断是否符合点位布设原则,开展声环境功能区普查监测,结合结果实现声环境自动监测站的合理化建设。... 对现有手工监测点位进行现场勘查监测,通过声环境功能区普查监测法选出自动监测点位。对襄阳市现有16个手工监测点位进行现场勘查,初步判断是否符合点位布设原则,开展声环境功能区普查监测,结合结果实现声环境自动监测站的合理化建设。结果表明:自动测点和手工测点昼夜等效声级平均值相对偏差范围在0.38%~1.71%,自动测点数据延续性较好。自动监测点位在测点高度为1.2、5.0 m,进行比对监测,测点高度提高后,同一测点测量值变化小于等于3.0 dB,因此自动监测站测点高度选择5.0 m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区声环境 普查监测法 自动监测 测点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竹市声环境质量评估及功能区调整划分
2
作者 邬丽姗 姜涛 +2 位作者 李媛 何芝颖 陈琛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3-98,共6页
以绵竹市规划区为例,基于ArcGIS空间数据库,采用声环境质量评估方法,分析了2019—2021年区域声环境、道路交通声环境、功能区声环境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并调整划分声环境功能区。结果表明,区域声环境质量稳中变好;昼间道路交通噪声评价由... 以绵竹市规划区为例,基于ArcGIS空间数据库,采用声环境质量评估方法,分析了2019—2021年区域声环境、道路交通声环境、功能区声环境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并调整划分声环境功能区。结果表明,区域声环境质量稳中变好;昼间道路交通噪声评价由“好”变为“较好”再变为“好”,夜间道路交通噪声评价保持为“好”;功能区昼间声环境达标率2季度逐年升高,其他季度先降后升,夜间达标率1季度保持不变,其他季度先降后升;声环境功能区调整划分结果为无0类功能区,有1类、2类、3类功能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质量评估 环境功能 划调整 ArcGIS空间数据库 绵竹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点位布设研究
3
作者 康晓宇 谭菊 +3 位作者 陈娜 徐敏翔 罗钰 李忠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4期165-170,共6页
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加强噪声监测工作的意见》,2023年长沙市组织开展声环境质量监测站(点)规范性评估及拟设站(点)选取工作,结合长沙市近年来发展情况及未来五年发展部署,通过充分调查和分析,对长沙市现有声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进行全面... 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加强噪声监测工作的意见》,2023年长沙市组织开展声环境质量监测站(点)规范性评估及拟设站(点)选取工作,结合长沙市近年来发展情况及未来五年发展部署,通过充分调查和分析,对长沙市现有声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进行全面分析,完善城市声环境监测网络。按各类标准适用区面积、建成区占比,通过点位普查、现场监测、兼顾噪声自动监测仪器安装条件等因素,在原有监测点位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进行长沙市声环境自动监测点位布设。确定长沙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点)20个,其中:1类功能区1个,2类功能区12个,3类功能区4个,4a类功能区3个。保障全面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市 环境质量 自动监测 环境功能 环境质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环境分区管控技术与实践探索
4
作者 周亚楠 范东平 +5 位作者 张云珂 洪曼 曾嘉强 周雯 张玉环 张洁茹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7,共10页
开展声环境分区管控技术框架研究,探索构建声环境分区管控技术方法,对噪声源头预防管理、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具有重要作用。按照问题识别—目标设定—分区划分—清单制定的技术思路,综合考虑用地性质、空间布局和噪声影响,划定优... 开展声环境分区管控技术框架研究,探索构建声环境分区管控技术方法,对噪声源头预防管理、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具有重要作用。按照问题识别—目标设定—分区划分—清单制定的技术思路,综合考虑用地性质、空间布局和噪声影响,划定优先保护区、重点管控区和一般管控区。通过对海口市开展实证研究并进行应用效果分析,表明声环境分区管控有助于保障城市声环境质量,促进声环境管理差异化、精准化,提升噪声控制的源头预防水平。此外,从推动试点应用完善技术体系、提升管控基础加强能力建设、加强部门合作与公众宣传等方面提出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管控 环境功能 空间布局 海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2023年泸州市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噪声状况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2
5
作者 薛京洲 易之煦 何仁江 《绿色科技》 2024年第8期118-122,共5页
利用2021-2023年泸州市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噪声监测数据,分析了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噪声特点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泸州市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夜间的噪声污染较昼间严重;1类、2类、3类功能区的昼间和夜间以及4a类功能区... 利用2021-2023年泸州市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噪声监测数据,分析了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噪声特点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泸州市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夜间的噪声污染较昼间严重;1类、2类、3类功能区的昼间和夜间以及4a类功能区的昼间达标率均在90%以上,而4a类功能区的夜间达标率仅为25%;各声环境功能区噪声等效声级日变化曲线总体呈“双峰形”,变化趋势与城区居民生活、出行和生产活动以及季节密切相关。建议今后从合理规划路网布局、加快企业入园步伐、优化建筑施工时段、强化噪声投诉执法、推进噪声自动监测等方面做好主城区环境噪声污染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功能 环境 污染防治 泸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叶斯优化模糊聚类地级行政区声环境 被引量:1
6
作者 曾宇 姚琨 +1 位作者 任爽 户文成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5-392,共8页
声环境功能区划是噪声污染管理的重要手段。当前声环境功能区划研究大多是基于某个特定的地级行政区来进行的,难以反映各地级行政区声环境的异同。该文基于134个地级行政区的人口、面积、各声环境功能区面积和及面积占比,进行地级行政... 声环境功能区划是噪声污染管理的重要手段。当前声环境功能区划研究大多是基于某个特定的地级行政区来进行的,难以反映各地级行政区声环境的异同。该文基于134个地级行政区的人口、面积、各声环境功能区面积和及面积占比,进行地级行政区声环境表征和归一化处理。以轮廓系数作为聚类有效性评价指标,基于贝叶斯优化模糊聚类方法对地级行政区声环境表征进行聚类分析。通过与谱聚类、K-medoids聚类、高斯混合模型聚类的聚类性能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我国地级行政区声环境分为9类,城市规模和用地情况发生显著变化导致其声环境表征和归类发生变化后应重新评估当前噪声污染管理政策,并借鉴同类的地级行政区的噪声污染管理政策做出必要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功能 地级行政 模糊聚类 贝叶斯优化 轮廓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声环境功能区调整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姚琨 徐少辉 户文成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5年第4期112-114,169,共4页
为适应北京市城市建设发展的阶段现状,满足环境审批及环境监察等环境噪声管理工作的需求,改善人居声环境质量,北京市开展声环境功能区划调整。主要就调整前北京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在管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4类区边界、划分距离、乡村地区... 为适应北京市城市建设发展的阶段现状,满足环境审批及环境监察等环境噪声管理工作的需求,改善人居声环境质量,北京市开展声环境功能区划调整。主要就调整前北京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在管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4类区边界、划分距离、乡村地区管理等若干调整的关键技术点进行介绍。此次调整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及北京市要求的同时兼顾北京市所辖各区县发展现状及特点,为今后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及管理提供良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功能 土地规划 环境管理 交通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和GIS的朔州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贺肖芳 陈燕 +2 位作者 宋新山 王宇晖 胡承婷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7期4173-4176,共4页
应用ArcGIS分析朔州市的土地用地类型,结合噪声监测评价方法,调整朔州市声环境功能区区划,探讨了GIS技术在声环境区划工作中的优势,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朔州市噪声管理防治提供决策依据,也为其他新兴工业城市的噪声管理防治工作提供借... 应用ArcGIS分析朔州市的土地用地类型,结合噪声监测评价方法,调整朔州市声环境功能区区划,探讨了GIS技术在声环境区划工作中的优势,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朔州市噪声管理防治提供决策依据,也为其他新兴工业城市的噪声管理防治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环境功能 朔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辖市声环境污染趋势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范元中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37-39,81,共4页
综合分析江苏省省辖市市区声环境功能区噪声、道路交通噪声、区域环境噪声污染现状、污染趋势及改善对策。
关键词 环境功能 道路交通噪 环境 变化趋势 对策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质人群响应特征的交通噪声暴露评估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亮 武泽宇 +3 位作者 王海波 李巧茹 周昊 孙滨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8-115,共8页
考虑异质人群不同声功能需求和时空分布,对异质人群交通噪声暴露特征进行评估。通过集记人口高斯分解和噪声预测,获取特征人群分布数据和交通噪声数据;基于特征人群年龄和声功能需求,标定各年龄段人群噪声响应函数并进行归一化处理,构... 考虑异质人群不同声功能需求和时空分布,对异质人群交通噪声暴露特征进行评估。通过集记人口高斯分解和噪声预测,获取特征人群分布数据和交通噪声数据;基于特征人群年龄和声功能需求,标定各年龄段人群噪声响应函数并进行归一化处理,构建异质人群噪声响应曲线;构建交通噪声暴露评估模型,结合获取数据及噪声响应曲线进行噪声暴露评估。结果表明,3类声功能区中人群噪声暴露与年龄变量均呈现类抛物线趋势,40岁左右人群暴露影响较儿童和老人低59.9%左右。人均噪声暴露在夜间明显偏高,尤其在声功能需求较高的第1类声功能区,其人均噪声超标值比昼间高7 dB。特征人群的空间分布对噪声暴露影响显著,工作时段学校区域适学人群集中,其总噪声暴露风险为同等状况住宅区的1.2倍。综合考虑人群特征和时空分布等因素,可更科学地进行区域交通噪声污染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噪评估 环境功能 人群差异性 响应函数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