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功能化银纳米粒子(Ag NPs)在生物传感器构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地力努·库尔班 陈菲 +3 位作者 王德萍 秦亚楠 邢军 张民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06-313,共8页
银纳米粒子(silver nanoparticles,Ag NPs)具有消光系数较高、比表面积大、合成成本低、表面可修饰等特性,被广泛用作比色探针构建生物传感器用于食品、药品、环境中危害因子的检测。Ag NPs的表面状态影响生物传感器的选择性、灵敏度、... 银纳米粒子(silver nanoparticles,Ag NPs)具有消光系数较高、比表面积大、合成成本低、表面可修饰等特性,被广泛用作比色探针构建生物传感器用于食品、药品、环境中危害因子的检测。Ag NPs的表面状态影响生物传感器的选择性、灵敏度、稳定性等,因此,对Ag NPs进行有效地表面功能化尤为重要。采用共价键合功能化、非共价键合功能化或掺杂复合功能化等不同的修饰方法,提高了Ag NPs的稳定性和分析适用性,从而扩宽Ag NPs的应用和研究。该文重点介绍了Ag NPs的表面物理修饰法和化学修饰法以及表面功能化后的Ag NPs在构建荧光生物传感器、比色生物传感器、电化学免疫生物传感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原理,以期为纳米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化纳米粒子(ag NPs) 表面功能化 生物传感器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吡咯烷酮功能化的银纳米粒子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铅(Ⅱ) 被引量:1
2
作者 叶友胜 刑慧慧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11-1612,共2页
铅是一种工业生产中常见的重金属元素,质柔软、延性弱、展性强,主要用作蓄电池、电缆和合金等材料。铅通过各种渠道进入环境水体中,影响人的神经和免疫系统等,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1]。铅的测定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 铅是一种工业生产中常见的重金属元素,质柔软、延性弱、展性强,主要用作蓄电池、电缆和合金等材料。铅通过各种渠道进入环境水体中,影响人的神经和免疫系统等,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1]。铅的测定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阳极溶出伏安法和示波极谱法等[2-3],这些方法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Ⅱ) 聚乙烯吡咯烷酮 光度法测定 纳米粒子 环境水样 功能化 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AgCl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共振散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凌绍明 蒋治良 +1 位作者 闭献树 义祥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19-821,共3页
以AgCl纳米粒子作晶种 ,在柠檬酸三钠存在条件下 ,AgCl纳米粒子表面结合的银离子被光化学还原而获得Ag/AgCl复合纳米粒子。研究了Ag/AgCl纳米粒子的光谱特性 ,在 310和 5 90nm处产生二个共振散射峰 ,在 40 0nm处产生一个吸收峰。
关键词 ag/agCl纳米粒子 光化学合成法 共振散射光谱 纳米材料 /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合成(Au)_核·(Ag)_壳纳米粒子及其共振散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凌绍明 沈文闻 隆金桥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1-204,共4页
以柠檬酸化学还原法制备的金纳米粒子作晶种,采用微波高压液相合成技术,制备出分散性较好、规则球形的(Au)核·(Ag)壳复合纳米粒子。研究了(Au)核·(Ag)壳复合纳米粒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共振散射光谱特性,在470nm处有最强共... 以柠檬酸化学还原法制备的金纳米粒子作晶种,采用微波高压液相合成技术,制备出分散性较好、规则球形的(Au)核·(Ag)壳复合纳米粒子。研究了(Au)核·(Ag)壳复合纳米粒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共振散射光谱特性,在470nm处有最强共振散射峰,在404nm处产生一个吸收峰。结果表明,(Au)核·(Ag)壳复合纳米粒子的形成是导致470nm共振散射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 ag 核壳复合纳米粒子 微波辐射 共振散射光谱 微波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TiO_2光催化剂研究:Ⅰ.银粒子尺寸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周强 董守安 万婧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1,15,共6页
以化学还原法制备的不同尺寸的胶体Ag纳米粒子为前体,采用浸渍法合成了Ag/TiO2光催化剂;利用UV-V is、XRD、TEM等技术对银纳米粒子和Ag/TiO2催化剂样品分别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为光解目标污染物,研究了不同尺寸的银纳米粒子浸渍所形... 以化学还原法制备的不同尺寸的胶体Ag纳米粒子为前体,采用浸渍法合成了Ag/TiO2光催化剂;利用UV-V is、XRD、TEM等技术对银纳米粒子和Ag/TiO2催化剂样品分别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为光解目标污染物,研究了不同尺寸的银纳米粒子浸渍所形成的Ag/TiO2催化剂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银纳米粒子的负载不会改变TiO2的晶体结构,但其尺寸对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影响极大;此外,银负载量也是影响Ag/TiO2光催化剂活性的重要因素。在负载的最佳Ag粒子尺寸下,0.5%Ag/TiO2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纳米粒子 ag/TIO2 光催化剂 亚甲基蓝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Ag纳米粒子镶嵌的TeO_2-SiO_2玻璃及其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强 孙国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19-22,29,共5页
通过将银纳米粒子分散在TeO_2-SiO_2复合凝胶中制备了镶嵌型Ag/TeO_2-SiO_2复合凝胶玻璃材料。在水溶液体系中以二氧化碲和正硅酸乙酯为先驱体制备TeO_2-SiO_2复合溶胶,避免使用醇溶液体系,溶胶体系稳定性好。首先用抗坏血酸还原AgNO3... 通过将银纳米粒子分散在TeO_2-SiO_2复合凝胶中制备了镶嵌型Ag/TeO_2-SiO_2复合凝胶玻璃材料。在水溶液体系中以二氧化碲和正硅酸乙酯为先驱体制备TeO_2-SiO_2复合溶胶,避免使用醇溶液体系,溶胶体系稳定性好。首先用抗坏血酸还原AgNO3的方法制备纳米银粒子,然后将其与TeO_2-SiO_2复合溶胶混合,再经老化成型即得到镶嵌型Ag/TeO_2-SiO_2复合凝胶玻璃材料。SEM显示Ag纳米粒子呈球形,直径为50~100nm,均匀分散在TeO_2-SiO_2凝胶基质中。采用Z扫描技术测试了复合材料的非线性光学吸收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非线性光学特性。分析认为,这种镶嵌型结构以及TeO2的三角双锥体结构是该材料表现出良好非线性光学性能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纳米复合材料 ag/TeO2-SiO2复合凝胶 非线性光学 Z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合成硫化银纳米粒子及其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 被引量:2
7
作者 叶寅 邵名望 +1 位作者 吴正翠 倪友保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53-555,共3页
在常温常压下制备了硫化银纳米粒子,选用廉价的氧化银和硫粉为原料,采用多聚甲醛为还原剂,并在乙二胺体系中完成了反应。所得产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透射电镜进行了表征。X射线粉末衍射表明:产物为单斜相的硫化银;透射... 在常温常压下制备了硫化银纳米粒子,选用廉价的氧化银和硫粉为原料,采用多聚甲醛为还原剂,并在乙二胺体系中完成了反应。所得产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透射电镜进行了表征。X射线粉末衍射表明:产物为单斜相的硫化银;透射电子显微镜表明:产物为直径约为10 0nm的棒状纳米粒子,其对应的电子衍射斑点可以指标成(12 0 )和(3- 0 3) ,说明产物的结晶较好;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产物中Ag属+1价而S属- 2价,它们的原子个数比为Ag∶S =1∶0. 4 5 3。对比实验表明:多聚甲醛和无水乙二胺都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多聚甲醛起了多重作用,它既是溶剂,又是中和剂,用以除去反应的副产物多个点 甲酸,从而加速了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光电子能谱 纳米粒子 表征 X射线粉末衍射 透射电子显微镜 合成 室温 多聚甲醛 透射电镜 电子衍射 对比实验 乙二胺 氧化 还原剂 反应 硫化 单斜相 分析表 中和剂 副产物 ag 直径 个数 原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Ag核壳结构纳米微粒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4
8
作者 段春英 周静芳 +1 位作者 吴志申 党鸿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49-1053,共5页
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聚苯乙烯(PS)/Ag复合纳米粒子,进一步利用分步聚合技术实现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在微球表面功能化,分别用TEM、XRD、TG-DTA及FT-IR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实验... 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聚苯乙烯(PS)/Ag复合纳米粒子,进一步利用分步聚合技术实现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在微球表面功能化,分别用TEM、XRD、TG-DTA及FT-IR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实验条件下,合成了以Ag纳米微粒为核,PS、PMMA为壳层的核壳结构复合纳米微球,其中Ag纳米核平均粒径约12nm,复合微球粒径约25nm,颗粒较均匀并且在有机溶剂中有良好的分散性,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ag 核壳结构 纳米微粒 制备 表征 乳液聚合 表面功能化 摩擦学性能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Am-co-AA)/Ag复合材料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9
作者 魏清渤 白志洋 江源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1期62-65,71,共5页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N-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交联共聚方法合成了具有pH敏感性的半互穿网络丙烯酰胺-co-丙烯酸水凝胶P(AAm-co-AA),利用水凝胶网络结构作为纳米反应器,自组装制备了纳米复合水凝胶P(AAm-co-AA)...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N-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交联共聚方法合成了具有pH敏感性的半互穿网络丙烯酰胺-co-丙烯酸水凝胶P(AAm-co-AA),利用水凝胶网络结构作为纳米反应器,自组装制备了纳米复合水凝胶P(AAm-co-AA)/Ag。水凝胶的溶胀行为研究表明,AAm与AA的质量比影响P(AAm-co-AA)/Ag水凝胶平衡溶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Am-co-AA) ag水凝胶 纳米粒子 溶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形核壳结构氧化锌/银亚微米球的制备、表征及光学性能(英文)
10
作者 马剑琪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17-1723,共7页
利用亚锡离子还原银离子生成的金属银沉积在合成的梨形氧化锌表面作为晶种,进一步生长银纳米粒子,制备了梨形的、核壳结构的、单分散的氧化锌/银亚微米球。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能量色散X射线谱、紫外可见吸收谱及光致发光谱对所... 利用亚锡离子还原银离子生成的金属银沉积在合成的梨形氧化锌表面作为晶种,进一步生长银纳米粒子,制备了梨形的、核壳结构的、单分散的氧化锌/银亚微米球。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能量色散X射线谱、紫外可见吸收谱及光致发光谱对所制备样品的形貌、微观结构、组成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1)样品是由梨形亚微米氧化锌核和银纳米颗粒壳组成;(2)在氧化锌表面的银纳米粒子作为光激发产生的电子捕获剂提高了光产生的载流子的分离效率,在能量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减少了紫外发射光的强度,淬灭了可见发射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亚微米球 纳米粒子 ZnO/ag核壳结构亚微米球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