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功能化金纳米颗粒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Ag^(+)
1
作者 白向茹 谭金龙 +2 位作者 罗伟 周文宇 郭心灵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8-324,共7页
为实现准确、无干扰检测Ag^(+),建立一种基于功能化金纳米颗粒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传感检测方法。通过形成硫-金键,将对巯基苯甲腈(MBN)修饰在金纳米颗粒表面,作为功能化金纳米颗粒;基于配位作... 为实现准确、无干扰检测Ag^(+),建立一种基于功能化金纳米颗粒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传感检测方法。通过形成硫-金键,将对巯基苯甲腈(MBN)修饰在金纳米颗粒表面,作为功能化金纳米颗粒;基于配位作用,Ag^(+)可与功能化金纳米颗粒表面MBN的氰基发生反应,导致相邻金纳米颗粒聚集,产生“热点”效应,使MBN在生物“静默区”2228 cm^(-1)处的SERS信号增强;SERS信号增强强度随Ag^(+)浓度增加而增大,由此建立Ag^(+)的SERS传感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构建的SERS传感检测Ag^(+)方法,在0.1~100 nmol/L区间内线性关系良好,对Ag^(+)的最低可检出浓度为0.1 nmol/L,远低于美国保护署规定饮用水中Ag^(+)浓度应小于0.93μmol/L的限定要求。Ag^(+)实际水样加标回收检测结果显示,回收率为99.7%~101.4%。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Ag^(+)的SERS传感检测方法操作简单、耗时较短、特异性强,可应用于痕量Ag^(+)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功能化金纳米颗粒 对巯基苯甲腈 银离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毒素在功能化金纳米粒子表面的吸附及构象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磊 党永强 +2 位作者 张敏 孙健 吴玉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5-139,共5页
利用硼氢化钠还原法制备了金纳米粒子,通过在其表面修饰链长不同的巯基羧酸,得到了功能化纳米粒子.利用荧光发射、紫外吸收和圆二色谱等手段研究了功能化金纳米粒子与蜂毒素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所诱导的蛋白质分子的构象变化.研究结... 利用硼氢化钠还原法制备了金纳米粒子,通过在其表面修饰链长不同的巯基羧酸,得到了功能化纳米粒子.利用荧光发射、紫外吸收和圆二色谱等手段研究了功能化金纳米粒子与蜂毒素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所诱导的蛋白质分子的构象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功能化修饰的金纳米粒子可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吸附蜂毒素(Melittin)并诱导其α-螺旋结构的形成,且这种效应与巯基羧酸分子的链长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化金纳米粒子 蜂毒素 α-螺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鲁米诺功能化金纳米粒子修饰的金电极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多巴胺 被引量:3
3
作者 努尔古再丽.艾则孜 姜娜 李桂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8-383,共6页
采用鲁米诺功能化金纳米粒子修饰的金电极制备了新型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ECLS),并对其电化学发光(ECL)性质作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ECL性能,在含有1.0×10^(-3) mol·L^(-1)过氧化氢的0.02mol·L^(-1)碳酸... 采用鲁米诺功能化金纳米粒子修饰的金电极制备了新型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ECLS),并对其电化学发光(ECL)性质作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ECL性能,在含有1.0×10^(-3) mol·L^(-1)过氧化氢的0.02mol·L^(-1)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溶液(pH 10.0)中,其ECL强度值与多巴胺浓度的对数值在1.0×10-10~1.0×10^(-5) 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6.3×10^(-11) mol·L^(-1)。据此,应用该传感器测定了尿样中的多巴胺含量,并对方法的回收率作了试验,测得平均回收率为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法 鲁米诺功能化金纳米粒子 修饰电极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金纳米颗粒对湖水样品中Pb^(2+)的检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秀娟 刘红艳 +1 位作者 张海荣 张冠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36-238,共3页
通过功能化金纳米颗粒GSH@AuNPs的显色反应实现对Pb^(2+)的简单、快速以及灵敏的可视化以及定量检测。谷胱甘肽上的巯基为谷胱甘肽活性基团,当铅离子存在时,谷胱甘肽与之结合发生配位作用。巯基捕捉铅离子,形成稳定的配位结构,使得金纳... 通过功能化金纳米颗粒GSH@AuNPs的显色反应实现对Pb^(2+)的简单、快速以及灵敏的可视化以及定量检测。谷胱甘肽上的巯基为谷胱甘肽活性基团,当铅离子存在时,谷胱甘肽与之结合发生配位作用。巯基捕捉铅离子,形成稳定的配位结构,使得金纳米颗粒发生团聚,颜色由酒红色变为蓝色,实现了对铅离子的检测,并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检测灵敏度达到0.05μmol/L。该方法简单便捷,同时实现了对实际样品水样中铅离子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化金纳米颗粒 谷胱甘肽 可视化 P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金纳米载药系统在医药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雪娜 李成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2-376,共5页
近年来,纳米技术发展迅速,医药领域也产生了许多新的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金纳米因独特的光学、电子、传感和生化特性而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纳米材料之一。通过将金纳米与不同配体相结合可以得到功能化金纳米载药系统,... 近年来,纳米技术发展迅速,医药领域也产生了许多新的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金纳米因独特的光学、电子、传感和生化特性而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纳米材料之一。通过将金纳米与不同配体相结合可以得到功能化金纳米载药系统,增加细胞内摄取进行基因治疗、靶向药物至特定细胞、生物传感与诊断以及光热治疗癌症等,在医药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该文综述近年来功能化金纳米载药系统研究进展,重点阐述其配体连接类型及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化金纳米 基因治疗 靶向药物递送 生物传感与诊断 光热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纳米金放大的DNA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金花 胡劲波 +1 位作者 丁小勤 李启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32-1436,共5页
研究了DNA夹心杂交和直接杂交体系,将功能化纳米金引入到标记有生物素的杂交双链上,制成具有电化学活性和纳米金放大作用的DNA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测试.在夹心杂交体系中,靶点DNA浓度与阳极峰电流关系曲线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0%... 研究了DNA夹心杂交和直接杂交体系,将功能化纳米金引入到标记有生物素的杂交双链上,制成具有电化学活性和纳米金放大作用的DNA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测试.在夹心杂交体系中,靶点DNA浓度与阳极峰电流关系曲线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0%~13.0%,在浓度为6.9×10-3~0.14nmol/L范围内得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达到2.0×10-3nmol/L,实现了对单碱基突变的高灵敏检测和序列识别.直接杂交检测限为2.5×10-4mol/L,分别在2.5×10-4~5.0×10-3nmol/L和5.0×10-3~10nmol/L范围内得到峰电量与浓度的良好线性关系.并比较这两种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功能化纳米 二茂铁 循环伏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纳米金增强的谷胱苷肽电化学检测和巯基识别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金花 胡劲波 李启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47-650,共4页
以冠有大量二茂铁的纳米金微粒/抗生蛋白链菌素结合物为标记物,将其标记于生物素修饰的巯基识别试剂上,制成了具有电化学活性和纳米金放大作用的传感器.首先将双官能团的羟基琥珀酰亚胺酯自组装于电极表面上,借助两步交联反应固定含巯... 以冠有大量二茂铁的纳米金微粒/抗生蛋白链菌素结合物为标记物,将其标记于生物素修饰的巯基识别试剂上,制成了具有电化学活性和纳米金放大作用的传感器.首先将双官能团的羟基琥珀酰亚胺酯自组装于电极表面上,借助两步交联反应固定含巯基的蛋白质,并且引入巯基识别试剂标记生物素的马来酰亚胺,随后利用生物素与链霉抗生物素之间的特异性吸附作用,引入功能化的纳米金.采用伏安法测定修饰在纳米金上的二茂铁,可识别和测定表面固定的蛋白质,还原型谷胱苷肽在5μmol/L~0.1mmol/L浓度范围内存在线性关系,检测限可达到1n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苷肽 功能化纳米 二茂铁 巯基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功能化纳米金粒子固酶电极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曾涵 杨阳 赵淑贤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05-2314,共10页
以合成的4-巯基苯甲酸功能化纳米金粒子和聚乙烯基吡啶包覆纳米金粒子分别作为固酶载体,制备了2种新型固酶电极,在此基础上组装了2种酶燃料电池。采用电化学方法结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透射电镜技术等手段研究了固酶载体的形貌,酶-载... 以合成的4-巯基苯甲酸功能化纳米金粒子和聚乙烯基吡啶包覆纳米金粒子分别作为固酶载体,制备了2种新型固酶电极,在此基础上组装了2种酶燃料电池。采用电化学方法结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透射电镜技术等手段研究了固酶载体的形貌,酶-载体间相互作用对电极表面固定酶分子的光谱学性质,酶-电极间直接电子迁移能力和催化底物反应性能的影响,进一步评估和比较了两种酶燃料电池的能量输出性能。实验结果表明:4-巯基苯甲酸功能化纳米金粒子固酶基电极可以实现酶-电极间的直接电子迁移而且对葡萄糖和氧气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催化反应起始电位分别为-0.03和0.96 V,底物转化频率分别是1.3和0.5 s^(-1)),其催化性能的重现性、长期使用性能、酸碱耐受性和热稳定性良好,随着自组装固酶层数的增加,催化性能随之增强直至达到极限催化电流;电池性能测试结果表明4-巯基苯甲酸功能化纳米金粒子固酶基燃料电池的开路电压为0.88V,最大输出能量密度:864.0μW·cm^(-2),长期使用性能优异(储存3周后仍可达到最佳能量输出的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葡萄糖氧化酶 功能化纳米粒子 直接电子迁移 催化性能 酶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化的金纳米的共振瑞利散射方法手性识别肉碱对映体(英文) 被引量:2
9
作者 赵艳梅 吴环 +6 位作者 曾小清 郭媛 袁海燕 黄云梅 谭选平 张雷 杨季冬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65-1972,共8页
一种不经分离而同时测定手性对映体的简便方案是非常有趣和有用的。提出一种基于共振瑞利散射(RRS)光谱技术手性识别新方法,利用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Au NPs)同时检测肉碱对映体。AuNPs的RRS强度很弱,但当Cu^(2+)存在时,RRS强度显著增加... 一种不经分离而同时测定手性对映体的简便方案是非常有趣和有用的。提出一种基于共振瑞利散射(RRS)光谱技术手性识别新方法,利用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Au NPs)同时检测肉碱对映体。AuNPs的RRS强度很弱,但当Cu^(2+)存在时,RRS强度显著增加。更有趣的是,肉碱对映体均可以降低Cu^(2+)-Au NPs体系的RRS强度,但D-肉碱使RRS降低更多。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并有很好的相关系数以及较低的检出限。由此,这种方法可以计算出肉碱对映体的对映体比率和对映体分数。并应用于胶囊样品中肉碱对映体混合物手性识别的研究。该方法不需要复杂的手性修饰处理,并具有简捷低消耗、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化纳米粒子 肉碱对映体 手性识别 共振瑞利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装夹心式功能化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构建电流型甲胎蛋白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苏会岚 袁若 柴雅琴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64-1069,共6页
在玻碳电极表面自组装一种夹心式的功能化碳纳米管复合膜,即首先在玻碳电极表面滴涂一层Na-fion分散的多壁碳纳米管,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吸附硫堇分子后,利用硫堇分子与金纳米颗粒之间的共价键合作用组装一层金纳米颗粒功能化的多壁碳纳米... 在玻碳电极表面自组装一种夹心式的功能化碳纳米管复合膜,即首先在玻碳电极表面滴涂一层Na-fion分散的多壁碳纳米管,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吸附硫堇分子后,利用硫堇分子与金纳米颗粒之间的共价键合作用组装一层金纳米颗粒功能化的多壁碳纳米管,双重增大电极比表面积,提高抗体固载量的同时可进一步提高电子传递速率,以此为甲胎蛋白抗体的固定化基质,制得电流型甲胎蛋白免疫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用此夹心式自组装膜固载抗体蛋白分子制得的电流型甲胎蛋白免疫传感器具有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检出限(S/N=3)为0.12 n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传感器 纳米 纳米功能化纳米 甲胎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微电极表面负载含氧官能团及PDDA-纳米金粒子用于神经递质多巴胺的检测
11
作者 李元 王婷婷 +1 位作者 李梅 程寒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56-1661,共6页
将碳纤维微电极(CFME)置于超纯水中进行恒电位电沉积,在其表面修饰含氧基团(RO);再采用恒电位法在电极表面负载以聚二烯二甲基氯化铵(PDDA)为保护剂制备的纳米金粒子(Au NPs),制得RO/Au NPs-PDDA/CFME修饰电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修... 将碳纤维微电极(CFME)置于超纯水中进行恒电位电沉积,在其表面修饰含氧基团(RO);再采用恒电位法在电极表面负载以聚二烯二甲基氯化铵(PDDA)为保护剂制备的纳米金粒子(Au NPs),制得RO/Au NPs-PDDA/CFME修饰电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修饰前后碳纤维电极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修饰电极在多巴胺(DA)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20 mmol/L p H=7.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复合修饰膜RO/Au NPs-PDDA对DA具有显著的电催化活性.在最优实验条件下,采用差示脉冲伏安技术(DPV)对DA进行定量分析,DA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10-7~5×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12,检出限达3.3×10-8mol/L(S/N=3).该修饰方法重现性好,电极稳定性佳,制备方便,可广泛应用于生物样品中DA的高灵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烯二甲基氯化铵(PDDA) 功能化纳米 碳纤维微电极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检测植物激素脱落酸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亚涛 李冬贤 +5 位作者 彭曾 王顺 马刘正 张浩 邵理阳 胡建东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16-1025,共10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纳米颗粒的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该传感器由包裹金膜的光纤和金纳米颗粒组成,纳米耦联金膜后形成纳米量级的局域结构,位于纳米颗粒极化方向的电场强度明显增强,并对外界环境折射率的变化敏感。论文以塑料包层光纤... 设计了一种基于纳米颗粒的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该传感器由包裹金膜的光纤和金纳米颗粒组成,纳米耦联金膜后形成纳米量级的局域结构,位于纳米颗粒极化方向的电场强度明显增强,并对外界环境折射率的变化敏感。论文以塑料包层光纤为基底对传感器结构进行了验证,通过将去包层的光纤表面巯基化,游离态的金纳米粒子很容易自组装在光纤表面上,形成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纳米涂层,粒径为10 nm的金颗粒在0~5 mmol·L-1浓度变化中,传感器光谱共振峰移动10 nm,传感器对折射率变化的平均灵敏度在2000 nm·RIU-1。将传感器用于植物激素脱落酸的浓度检测,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核酸适配体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后,低浓度的植物激素脱落酸分子可以特异性地结合核酸适配体,共振峰位置在0.1~1.6μmol·L-1的浓度变化中移动了3nm,分辨率为0.535μmol·nm-1。这种纳米颗粒光纤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方式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和灵敏度高的特点,可以在其他生物小分子的微量检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生物传感器 表面等离子共振 功能化金纳米颗粒 植物激素脱落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RS微流控的前列腺癌标志物的快速免疫检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荣科 李炳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59-260,共2页
针对目前前列腺癌早期筛查方法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需要大型仪器、操作步骤复杂、耗时较长、成本高昂等问题。我们报道了一种应用于前列腺癌标志物的免洗脱磁性分离免疫检测方法,并结合微流控芯片这一具有传质传热快,样品消耗少,装置体积... 针对目前前列腺癌早期筛查方法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需要大型仪器、操作步骤复杂、耗时较长、成本高昂等问题。我们报道了一种应用于前列腺癌标志物的免洗脱磁性分离免疫检测方法,并结合微流控芯片这一具有传质传热快,样品消耗少,装置体积小等优点的技术,来解决目前前列腺癌早期筛查中存在的问题。以SERS探针为信号源,以磁微米小球为免疫反应洗脱基底,对二者进行对应抗体的生物铰链,与待测前列腺癌标志物(PSA)共同组成免疫检测的"三明治"夹心结构。同时,该方法通过被动分裂式设计使上清液被分离出来,实现了免洗脱步骤。尤其是在SERS检测中,信号是从数百个液滴中采集得到的总体平均信号。检测限达到0.1ng·mL-1,低于临床检测参考值近2个数量级。本项目的预期成果对于实现前列腺癌早期筛查和诊断的高特异性、快速准确以及现场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S 微液滴 前列腺癌 磁微球 功能化金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