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铜双金属/组氨酸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石墨烯杂化物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法测定黄瓜中毒死蜱、克百威和多菌灵上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徐丹 DJIMA Hassan Ali +1 位作者 李瑞怡 李在均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63-1070,共8页
为了提高金属纳米粒子在石墨烯片上的分散度,通过组氨酸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His-GQD)作为桥梁,设计合成银铜双金属/His-GQD/石墨烯杂化物(AgCu/His-GQD/G)。His-GQD通过π-π堆积作用固定到氧化石墨烯上,然后与银离子和铜离子结合形成... 为了提高金属纳米粒子在石墨烯片上的分散度,通过组氨酸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His-GQD)作为桥梁,设计合成银铜双金属/His-GQD/石墨烯杂化物(AgCu/His-GQD/G)。His-GQD通过π-π堆积作用固定到氧化石墨烯上,然后与银离子和铜离子结合形成复合物,最后在氮气保护下热还原获得AgCu/His-GQD/G。形成的杂化物表现出独特的三维结构,且银、铜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在石墨烯片上。基于该杂化物构建了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适配体与杂化物上的银、铜纳米粒子通过Ag-N和Cu-N键连接而修饰到电极表面上,用于毒死蜱、克百威和多菌灵的测定,表现出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毒死蜱、克百威和多菌灵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0×10^(-2)~1.00×10^(3)pmol·L^(-1)、1.00×10^(-1)~1.00×10^(4)pmol·L^(-1)和1.00~1.00×10^(6)pmol·L^(-1),检出限(3S/N)分别为3.2×10^(-3)pmol·L^(-1)、2.3×10^(-2)pmol·L^(-1)和2.9×10^(-1)pmol·L^(-1)。该适配体传感器用于黄瓜样品中克百威、毒死蜱和多菌灵的测定,仅检出多菌灵,检出量为1.21 pmol·L^(-1)和1.25 pmol·L^(-1);并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9.3%~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铜双金属/组氨酸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石杂化物 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 农药残留 黄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的荧光光谱法测定牛奶中妥布霉素的含量
2
作者 郑文 郭思言 +4 位作者 莫敏 郗存显 明德旺 刘贝 唐柏彬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25年第7期837-843,共7页
通过一步法热解L-半胱氨酸、L-脯氨酸和柠檬酸的混合物,制备了具有高荧光性能的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Cys-Pro-GQD),该量子点与妥布霉素(TOB)适配体(Apt)连接后再与氧化石墨烯(GO)结合,构建了荧光适配体传感器GO/Apt-Cys-Pro-GQD体系,此... 通过一步法热解L-半胱氨酸、L-脯氨酸和柠檬酸的混合物,制备了具有高荧光性能的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Cys-Pro-GQD),该量子点与妥布霉素(TOB)适配体(Apt)连接后再与氧化石墨烯(GO)结合,构建了荧光适配体传感器GO/Apt-Cys-Pro-GQD体系,此时荧光猝灭。当样品中存在TOB时,TOB与GO竞争结合Apt-Cys-Pro-GQD,体系荧光恢复,基于此进行了题示研究。取2.0 g牛奶样品,加入5 mL 5%(体积分数)磷酸溶液、1.0 mL 300 g·L^(−1)硫酸锌溶液和0.20 mL三氟乙酸,用水定容至10 mL,振荡、离心、过滤。取100μL滤液加至GO/Apt-Cys-Pro-GQD体系中,在激发波长350 nm、发射波长440 nm处采用荧光光谱法测定牛奶中TOB的含量。结果显示,TOB的浓度在50~5000 nmol·L^(−1)内其对数值与对应的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143s)为10 nmol·L^(−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0.9%~108%,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6%~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 荧光光谱法 牛奶 妥布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钌-石墨烯量子点人工酶合成及用于胡萝卜中辛硫磷的光度检测
3
作者 王文栋 李在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85-1293,共9页
组氨酸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His-GQDs)与三氯化钌反应生成稳定的钌配合物。此配合物在氮气氛围中于600℃恒温处理1 h得到钌-石墨烯量子点复合物(Ru-His-GQ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的结果表明,Ru-His-GQD具有三... 组氨酸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His-GQDs)与三氯化钌反应生成稳定的钌配合物。此配合物在氮气氛围中于600℃恒温处理1 h得到钌-石墨烯量子点复合物(Ru-His-GQ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的结果表明,Ru-His-GQD具有三维结构。钌纳米粒子粒径位于40~60 nm之间。Ru-HisGQD含有丰富的功能基团,具有高的类氧化酶活性。基于Ru-His-GQD催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氧化生成蓝色化合物,建立了一种测定胡萝卜中辛硫磷的光度分析方法。辛硫磷可抑制Ru-His-GQD氧化酶的活性,导致蓝色化合物吸光度下降。当辛硫磷浓度在30~240μg/L之间,TMB氧化产物在652 nm处的吸光度随辛硫磷浓度增加而线性下降。方法的检出限达到7.33μg/L(S/N=3),灵敏度高于现有文献报道结果,成功用于胡萝卜中辛硫磷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检测 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 钌纳米粒子 辛硫磷 比色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