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基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法 被引量:8
1
作者 伍国勇 董蕊 于法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10-214,229,共6页
小流域生态补偿是解决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之间矛盾的重要经济手段。文章以安顺市西秀区长田小流域为例,利用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法对小流域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匡算:长田小流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91 358.60万元,生态补偿总... 小流域生态补偿是解决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之间矛盾的重要经济手段。文章以安顺市西秀区长田小流域为例,利用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法对小流域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匡算:长田小流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91 358.60万元,生态补偿总金额为1 162.45万元,其中,农田系统补偿额为131.94万元,森林系统补偿额为753.36万元,水域系统补偿额为25.60万元,果木林系统补偿额为251.55万元。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之上,对可受补偿和不可受补偿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区分,并将不同生态系统所能提供可受补偿生态功能的当量因子表示出来,使得生态补偿额的确定具有科学性、更加准确,进而为小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田小流域 生态补偿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法 当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价值法的河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优化综合评估 被引量:6
2
作者 蔡晨茵 赵立科 +2 位作者 徐慧 高雨慧 谭梦圆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4-47,35,共5页
为充分体现河流生态系统形成和维持的人类赖以为生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效用,在分析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后,优化了固碳等功能的计算,基于功能价值法,提出了一套涵盖功能较全面、计算较科学合理的河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评估方法,并利用... 为充分体现河流生态系统形成和维持的人类赖以为生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效用,在分析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后,优化了固碳等功能的计算,基于功能价值法,提出了一套涵盖功能较全面、计算较科学合理的河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评估方法,并利用该方法研究了溧阳市南河ESV。结果表明,溧阳市南河2019年总ESV为12.42×108元,调节、支持、供给、文化功能价值分别占76.5%、12.2%、11.1%、0.2%,为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和生态补偿标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生态系统 功能价值法 服务功能 经济价值 南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价值法和当量因子法在生态价值核算中的比较 被引量:23
3
作者 邵卫东 陈末 刘浩然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1期105-107,共3页
一套成熟的生态价值核算方法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科学依据。功能价值法和当量因子法是当前常用的生态价值核算方法,本文通过对这2种方法在核算分类标准、核算步骤、数据来源、普及理解等角度的梳理,比较分析2种方法的... 一套成熟的生态价值核算方法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科学依据。功能价值法和当量因子法是当前常用的生态价值核算方法,本文通过对这2种方法在核算分类标准、核算步骤、数据来源、普及理解等角度的梳理,比较分析2种方法的优缺点,并针对2种方法在现实应用中所面临的约束性、研究提出了改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生态价值 功能价值法 当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流域为单元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4
作者 杜荣俊 华朝朗 +3 位作者 赵耀 蒋宏伟 李双智 郭辉军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1-140,共10页
以“流域”为单元,实施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是基于流域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角度,统筹水文-生态-社会经济多维数据,对高原湿地流域进行全要素量化,为实施流域化综合治理提供研究范式。本综述分别从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流域... 以“流域”为单元,实施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是基于流域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角度,统筹水文-生态-社会经济多维数据,对高原湿地流域进行全要素量化,为实施流域化综合治理提供研究范式。本综述分别从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流域研究、价值评估、生态补偿与价值实现4个方面,深入剖析研究动态。基于研究动态,从同化技术突破、价值评估优化、价值实现路径创新、流域生态协同治理4个方面,展开深入讨论。为以流域为单元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研究方案,为推动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与国家生态文明流域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湿地 流域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功能价值法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比较
5
作者 张文俊 杨秀彪 +4 位作者 张峻铭 欧朝蓉 刘旭辉 魏晓燕 孙仕仙 《云南林业》 2024年第9期70-79,共10页
科学评估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对湿地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当量因子法、修正后的当量因子法、功能价值法评估2020年云南省湿地ESV,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与评价,继而提出一种兼顾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平... 科学评估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对湿地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当量因子法、修正后的当量因子法、功能价值法评估2020年云南省湿地ESV,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与评价,继而提出一种兼顾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平衡性的湿地ESV评估方法。评估结果表明,以当量因子法、修正后的当量因子法和功能价值法评估的云南湿地ESV分别为1041.28亿元、7288.96亿元和6647.67亿元。以修正后的当量囚子法和功能价值法评估的湿地生态保护价值与生态可持续利用的价值分别为10:1和1:1。前者评估结果因高估调节服务价值,过于强调湿地保护而弱化了湿地可持续利用价值,后者因高估水资源价值弱化了湿地生态保护价值。云南湿地生态系统应兼顾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平衡性的湿地ESV评估方法,研究结果为4508.91亿元,占云南当年GDP的18.39%,其湿地生态保护价值与可持续利用价值为5:1。评估结果可为云南湿地ESV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和促进云南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当量因子修正 功能价值评价 评估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施州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谭宇辉 韦正峥 +3 位作者 张绍山 罗玉梅 王永飞 张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68-74,共7页
恩施州是长江中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具有重大的生态保护价值和生态产品价值(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开发潜质。基于功能价值法核算恩施州2011—2020年的GEP,利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其变化特点及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恩施州GEP总量... 恩施州是长江中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具有重大的生态保护价值和生态产品价值(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开发潜质。基于功能价值法核算恩施州2011—2020年的GEP,利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其变化特点及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恩施州GEP总量呈增长趋势,年平均增长率2.50%,物质供给价值增速>文化服务价值增速>调节服务价值增速;恩施州GEP与GDP双增长,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各县市间生态产品供给水平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年降水量、林地面积、人均GDP、城镇化率对恩施州GEP有显著影响;年降水量、林地面积、人均GDP与GEP正相关;城镇化率对GEP的影响由负相关变为正相关,具有临界阈值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 功能价值法 时空异质性 恩施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研究——以环杭州湾地区为例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鲁冰 林文鹏 +1 位作者 任晨阳 徐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8-234,243,共8页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可以用来衡量生态环境的状况,但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价值核算方法,该研究旨在比较评估方法及计算结果的差异。当量因子评估法和功能价值评估法被用于计算环杭州湾区域2000—2015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对其结果进行了...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可以用来衡量生态环境的状况,但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价值核算方法,该研究旨在比较评估方法及计算结果的差异。当量因子评估法和功能价值评估法被用于计算环杭州湾区域2000—2015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对其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量因子评估法的结果显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2000年、2015年分别为779.58亿元和736.63亿元,功能价值评估法的结果是781.86亿元与810.37亿元。两种方法的结果较为接近,但呈现上升、下降两种相反的变化趋势。针对这一差异比较两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认为功能价值评估法针对较小空间尺度的评价更为细致,能充分评估生态城市建设用地的产出,展现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功能结构、空间分布上更均衡,因而更适用以环杭州湾地区为例的城市化度较高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当量因子评估 功能价值评估 环杭州湾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的邵阳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 被引量:3
8
作者 赵莉莉 范勋承 马文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9期55-59,64,共6页
土地利用变化通过改变地表覆盖类型,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过程,进而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供应和人居环境质量产生影响。开展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量化评价,以期为邵阳市及周边区域的生态安全提供借鉴。以邵阳市为研究案例... 土地利用变化通过改变地表覆盖类型,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过程,进而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供应和人居环境质量产生影响。开展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量化评价,以期为邵阳市及周边区域的生态安全提供借鉴。以邵阳市为研究案例,基于1993和2016年2期Landsat 5 TM/Landsat 8 OLI影像,统计了1993—2016年邵阳市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计量了23年间邵阳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林地是研究区的主要基质类型,耕地和未利用地不仅分别是面积增加和减少最多的用地类型,同时动态变化也最为剧烈,其动态度分别是0.77%和-2.76%。(2)1993—2016年邵阳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微弱下降趋势,林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占整个系统的80%以上,贡献率最大。(3)各单项服务价值上,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气体调节等功能价值位居前列,相比之下,食物生产功能价值最低,说明邵阳市生态系统的服务性功能远大于生产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面向对象分类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法 宝庆 湘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9
作者 许继军 梁雅余 曾子悦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5年第9期34-41,共8页
围绕林地、绿地、湿地、水域以及地下水生态系统,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为研究对象,融合功能价值法和当量因子法,建立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以行政区进行划分,结合统计数据... 围绕林地、绿地、湿地、水域以及地下水生态系统,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为研究对象,融合功能价值法和当量因子法,建立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以行政区进行划分,结合统计数据和遥感数据,以2014年为基准年,2018年、2020年、2023年为评估年,分别评估了北京、天津、河南11县(市)、河北6县(市)由于工程供水产生的生态效益价值。结果表明:2015—2018年、2019—2020年、2021—2023年各评估时段由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供水累计新增的生态效益分别为448.59、183.28、371.02亿元,其中湿地和水域产生的生态效益占比最大,分别为64.90%、58.98%、46.98%。此外,不同省市单方水创造的生态效益价值不同,各评估时段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单方水创造的生态效益价值比分别为1∶2.10∶4.99∶3.74、1∶1.59∶3.66∶1.95、1∶0.17∶1.26∶1.35。研究成果可为南水北调已建工程以及其他大型跨流域引调水工程的生态效益评估提供案例参考,为中线水源区-受水区横向补偿标准建立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生态效益评价 指标体系 功能价值法 当量因子 横向补偿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