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规模—功能联系的徐州都市圈网络结构和多中心研究
1
作者
朱虎啸
欧向军
+1 位作者
杨振
汤爽爽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72,87,共10页
都市圈作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承上启下的空间载体,是城市网络结构研究的重点区域。以徐州都市圈为研究对象,基于夜间灯光数据、人口普查数据和企业总部分支等多源数据,从规模联系和功能联系视角揭示2010—2020年都市圈网络结构演变特征,...
都市圈作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承上启下的空间载体,是城市网络结构研究的重点区域。以徐州都市圈为研究对象,基于夜间灯光数据、人口普查数据和企业总部分支等多源数据,从规模联系和功能联系视角揭示2010—2020年都市圈网络结构演变特征,并探讨其潜在的多中心趋势和优化路径。研究发现:①徐州都市圈县区间规模联系强度提升明显,呈现出中心城市放射型规模网络结构,规模联系网络密度和中心城市的核心地位不断增强,不均衡性明显。②受限于县区间的同质化竞争和省界分割,中心城市的三产职能优势尚未凸显,跨省级行政区的企业合作联系有待加强。③徐州都市圈规模网络与功能网络均呈现单极化特征,但具有潜在的多中心趋势,且功能网络的多中心发展滞后于规模网络,多数县区功能联系滞后于规模联系。该文对培育型都市圈规模与功能联系协同发展路径的探索,可为发展相对滞后地区解决跨区域要素流动障碍问题提供理论参考和案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结构
多中心识别
社会网络分析
功能互补系数
徐州都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规模—功能联系的徐州都市圈网络结构和多中心研究
1
作者
朱虎啸
欧向军
杨振
汤爽爽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出处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72,87,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1177、42201202)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SHB003)。
文摘
都市圈作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承上启下的空间载体,是城市网络结构研究的重点区域。以徐州都市圈为研究对象,基于夜间灯光数据、人口普查数据和企业总部分支等多源数据,从规模联系和功能联系视角揭示2010—2020年都市圈网络结构演变特征,并探讨其潜在的多中心趋势和优化路径。研究发现:①徐州都市圈县区间规模联系强度提升明显,呈现出中心城市放射型规模网络结构,规模联系网络密度和中心城市的核心地位不断增强,不均衡性明显。②受限于县区间的同质化竞争和省界分割,中心城市的三产职能优势尚未凸显,跨省级行政区的企业合作联系有待加强。③徐州都市圈规模网络与功能网络均呈现单极化特征,但具有潜在的多中心趋势,且功能网络的多中心发展滞后于规模网络,多数县区功能联系滞后于规模联系。该文对培育型都市圈规模与功能联系协同发展路径的探索,可为发展相对滞后地区解决跨区域要素流动障碍问题提供理论参考和案例借鉴。
关键词
网络结构
多中心识别
社会网络分析
功能互补系数
徐州都市圈
Keywords
network structure
multi-center identification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functional complementarity coefficient
Xuzhou metropolitan area
分类号
F299.27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规模—功能联系的徐州都市圈网络结构和多中心研究
朱虎啸
欧向军
杨振
汤爽爽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