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数字实时仿真装置与物理仿真装置的功率连接技术 被引量:25
1
作者 胡涛 朱艺颖 +2 位作者 张星 蒋卫平 印永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55,共5页
为了适应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等各个阶段实时仿真研究的需要,充分发挥直流输电物理仿真方法真实准确及全数字实时仿真装置可模拟大规模电网且仿真模型可重复利用的特点,采用分布参数线路解耦方法实现了全数字... 为了适应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等各个阶段实时仿真研究的需要,充分发挥直流输电物理仿真方法真实准确及全数字实时仿真装置可模拟大规模电网且仿真模型可重复利用的特点,采用分布参数线路解耦方法实现了全数字实时仿真装置与物理直流仿真装置的功率连接技术,采用该功率连接技术搭建了简单交直流电网的数模混合仿真模型。直流启动试验和系统故障仿真试验结果均表明,该技术具有较高的仿真精度和实用性,适用于对交直流并列运行电网进行实时仿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电网 数模混合仿真 功率连接 全数字实时仿真 物理直流仿真装置 交直流混合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连接型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系统 (一)接口算法特性 被引量:30
2
作者 胡昱宙 张沛超 +1 位作者 方陈 包海龙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6-41,共6页
功率连接型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结合了实时数字仿真和动态物理模拟的优点,是未来研究新能源发电和储能设备物理特性和接入技术的关键手段。接口算法是功率连接型混合仿真系统的关键技术。文中从稳定性和精确性2个方面,研究并建立了功率连... 功率连接型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结合了实时数字仿真和动态物理模拟的优点,是未来研究新能源发电和储能设备物理特性和接入技术的关键手段。接口算法是功率连接型混合仿真系统的关键技术。文中从稳定性和精确性2个方面,研究并建立了功率连接型混合仿真系统的接口特性。对阻抗阻尼接口进行了化简,分析了简化阻尼阻抗接口和理想变压器接口的稳定性。分析了简化阻尼阻抗接口对数字仿真系统精确性的影响,得出在阻抗匹配时阻尼阻抗法不受接口延迟影响的透明特性。针对物理模拟系统无源和有源2种情况,分析了简化阻尼阻抗接口和理想变压器接口对物理被试系统精确性的影响,得出理想变压器接口带有源负载能力优于阻尼阻抗接口的结论。根据理论分析结果,给出了在各种情况下选择接口算法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连接型数字物理混合仿真 接口算法 理想变压器模型接口 阻尼阻抗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功率连接装置接口稳定性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俊 郭剑波 +1 位作者 郭强 胡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2-46,共5页
对于功率接口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言,闭环稳定性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实际应用中,功率接口延时和接口中的直流偏移问题是影响仿真稳定性的2个重要因素。通过采取延时补偿解决延时带来的稳定性问题,针对接口中的直流偏移问题提出了一种... 对于功率接口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言,闭环稳定性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实际应用中,功率接口延时和接口中的直流偏移问题是影响仿真稳定性的2个重要因素。通过采取延时补偿解决延时带来的稳定性问题,针对接口中的直流偏移问题提出了一种直流控制环。现场实验证明,延时补偿方案有效消除了接口误差,直流控制环较好地抑制了功率接口中的直流分量,改进的混合接口方案具有较高的接口稳定性以及良好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数模混合仿真 接口 稳定性 功率连接 延时 补偿 直流控制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连接型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系统(二)适应有源被试系统的新型接口算法 被引量:12
4
作者 胡昱宙 张沛超 +1 位作者 包海龙 方陈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6-81,共6页
将实时数字仿真技术和动态物理模拟技术结合起来,可以对含可再生能源和储能的微网系统进行研究与测试。由于被试系统为有源系统,对混合仿真系统的接口算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简化阻尼阻抗接口,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有源被试系统的阻抗... 将实时数字仿真技术和动态物理模拟技术结合起来,可以对含可再生能源和储能的微网系统进行研究与测试。由于被试系统为有源系统,对混合仿真系统的接口算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简化阻尼阻抗接口,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有源被试系统的阻抗跟踪算法,实现了实时阻抗匹配。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接口模型,新接口用理想变压器接口构成前向驱动器,以激励物理模拟系统;由简化阻尼阻抗接口构成反向观测器,以获得精确的数字仿真结果。MATLAB仿真表明,对于有源被试系统,新接口算法兼顾了简化阻尼接口算法对数字仿真系统的"透明性"以及理想变压器接口的带有源负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连接型数字物理混合仿真 阻尼阻抗接口 理想变压器模型接口 阻抗匹配 有源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仿真的功率连接型数模混合仿真技术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安然然 赵艳军 +2 位作者 盛超 陈迅 张远 《广东电力》 2015年第2期50-56,共7页
为使电力系统实时数字仿真与物理模拟相结合达到优势互补、优化模拟的效果,采用理想变压器模型解耦的方法实现了全数字实时仿真装置与物理模拟装置的功率连接技术,开发了功率交换型数模连接器,并采用该功率连接技术搭建了大电网系统的... 为使电力系统实时数字仿真与物理模拟相结合达到优势互补、优化模拟的效果,采用理想变压器模型解耦的方法实现了全数字实时仿真装置与物理模拟装置的功率连接技术,开发了功率交换型数模连接器,并采用该功率连接技术搭建了大电网系统的数模混合仿真模型进行试验。该大电网系统的数字–物理混合仿真试验和全数字仿真试验的结果对比分析表明,该技术具有较高的仿真精度和稳定性,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连接 数字物理混合仿真 数模连接 实时数字仿真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基于连接成功率的P2P识别方法
6
作者 周智昊 刘斌 +1 位作者 李之棠 周丽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99-202,共4页
近年来,随着P2P软件的增长,P2P的运行机制也变得多种多样。依靠单一的检测方法已经很难准确区分P2P流量和正常流量,而越来越多的加密P2P协议也给检测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文中首先讨论"Connection ResponsedSuccess Rate"... 近年来,随着P2P软件的增长,P2P的运行机制也变得多种多样。依靠单一的检测方法已经很难准确区分P2P流量和正常流量,而越来越多的加密P2P协议也给检测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文中首先讨论"Connection ResponsedSuccess Rate"方法,该方法通过流量分析中的连接特征来识别已知和未知的P2P流量。然后,对该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指出其不足之处并对此加以改进。通过核密度估计对结果进行处理,辅以"双向传输流"方法弥补其检测的不足,以提高该方法的识别精度。最后,通过对实际采集到的网络流量进行分析,以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 连接功率 核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多回物理直流仿真装置的大电网数模混合仿真建模及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胡涛 朱艺颖 +4 位作者 印永华 蒋卫平 周俊 郭强 李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8-75,193,共8页
为了对特高压交直流复杂电网进行仿真研究,采用基于输电线贝瑞隆模型的功率连接接口技术,连接全数字实时仿真装置HYPERSIM和高压物理直流仿真装置,建立了相应的数模混合仿真系统平台。仿真试验基于2015水平年特高压规划电网,以华东直流... 为了对特高压交直流复杂电网进行仿真研究,采用基于输电线贝瑞隆模型的功率连接接口技术,连接全数字实时仿真装置HYPERSIM和高压物理直流仿真装置,建立了相应的数模混合仿真系统平台。仿真试验基于2015水平年特高压规划电网,以华东直流多落点地区为研究对象,搭建了包含16回直流输电系统的模型,其中2回为物理直流仿真装置的大规模数模混合仿真试验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华东直流多落点地区发生的交流系统短路故障,会引起多回落点华东直流发生换相失败,但不会发生连续的换相失败并进而闭锁,系统能够保持稳定。仿真结果表明物理直流仿真装置对数字侧故障响应正确,验证了数模混合仿真研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电网 数模混合仿真 功率连接 多回物理直流仿真装置 多馈入直流系统 HYPER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交直流电网数模混合实时仿真系统 被引量:14
8
作者 周俊 郭剑波 +4 位作者 朱艺颖 郭强 蒋卫平 印永华 胡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22,共5页
国家电网仿真中心数模混合仿真实验室建立了特高压交直流电网数模混合实时仿真系统,模拟特高压交直流跨区大电网。实时仿真系统选用Linux操作系统,采用Hypersim全数字实时仿真软件,通过信号接口和功率接口实现了全数字仿真程序与一次直... 国家电网仿真中心数模混合仿真实验室建立了特高压交直流电网数模混合实时仿真系统,模拟特高压交直流跨区大电网。实时仿真系统选用Linux操作系统,采用Hypersim全数字实时仿真软件,通过信号接口和功率接口实现了全数字仿真程序与一次直流物理仿真装置和二次控制保护装置的互联,基于SGI超级计算机实现了大规模交直流电网的数模混合实时仿真,并将其应用于多个实际工程。实践表明,数模混合实时仿真系统能够为特高压交直流大电网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数模混合 仿真 功率连接 接口 交直流大电网 特高压输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配电网源荷跟踪技术 被引量:8
9
作者 付昊博 徐箭 +2 位作者 廖思阳 黎雄 姜臻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3-99,共7页
随着大量分布式能源接入配电网,功率波动的随机性对新能源消纳能力以及设备的利用率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本文充分利用负荷侧功率的可调节特性,对馈线首端电压进行调节,使负荷功率能够跟踪新能源出力,实现对配电网公共连接点功率的平抑... 随着大量分布式能源接入配电网,功率波动的随机性对新能源消纳能力以及设备的利用率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本文充分利用负荷侧功率的可调节特性,对馈线首端电压进行调节,使负荷功率能够跟踪新能源出力,实现对配电网公共连接点功率的平抑。为保证在配电网经济运行的基础上有效平抑波动性,并消除新能源随机性对控制效果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基于日内优化-实时控制框架的源荷跟踪模型。在日内优化层面,以相邻周期公共连接点功率差值和运行成本为目标函数建立优化模型,求解公共连接点功率最优值;在实时控制层面,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并结合日内优化结果,滚动优化求解调压量,从而实现源荷跟踪。最后以广州某工业园区实测数据为例验证了该模型对功率波动平抑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连接功率 源荷跟踪 日内优化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