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MMHD波浪能发电机特性的高效实时输出功率控制系统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庆贺 赵峰 +3 位作者 刘保林 李建 李然 彭爱武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49,共7页
针对目前液态金属磁流体(LMMHD)波浪能发电机输出功率控制系统响应慢、精度差、变换效率低、低压下不能可靠换向的问题,在LMMHD波浪能发电机输出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通过实时调节LMMHD发电机等效负载来控制发电机输出功率的控制策... 针对目前液态金属磁流体(LMMHD)波浪能发电机输出功率控制系统响应慢、精度差、变换效率低、低压下不能可靠换向的问题,在LMMHD波浪能发电机输出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通过实时调节LMMHD发电机等效负载来控制发电机输出功率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快速准确且多模块并联时不存在并联均流问题。通过对考虑寄生参数影响的主电路效率的理论分析,得到了所提输出功率控制策略下主电路效率的变化规律,进而提出了多模块并联的方案,提高了系统效率,降低了单模块的设计难度。并提出了一种滚动时域判断和双模块独立驱动的换向驱动方法,在实现低压下可靠换向的同时避免了电流从体二极管流通,降低了导通损耗。仿真和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发电 液态金属磁流体发电机 输出功率控制 全桥Boost电路 模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UCK降压和红外通信的电动自行车无线充电系统输出功率控制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杰 高星冉 邓其军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92-100,共9页
由于安全性和便捷性的优势,电动自行车户外无线充电越来越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充电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车载蓄电池的充电曲线对传输功率进行控制。为实现高效、可控的电动自行车无线充电,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BUCK降压和红外通信的功率调... 由于安全性和便捷性的优势,电动自行车户外无线充电越来越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充电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车载蓄电池的充电曲线对传输功率进行控制。为实现高效、可控的电动自行车无线充电,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BUCK降压和红外通信的功率调节方法。其中,红外通信用以将接收端蓄电池的电气信息反馈到发射端控制器,发射端通过BUCK降压电路调节交流电源的电压幅值,从而调节系统的输出功率。接收端BUCK用以在传输距离突变时对电池充电进行保护。在设定好蓄电池的充电电压限值和电流限值这两个参数后,系统能够自动按照蓄电池的充电曲线进行充电。同时,对于充电过程中传输距离的变化也能够快速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输电 电感耦合 电动自行车 输出功率控制 红外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光输出功率控制电路
3
作者 伍翔 王一超 +1 位作者 冯重熙 周联红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7-41,共5页
分析了光输出功率控制在光通信中的重要性 ,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光功率控制电路。实验结果表明 ,该电路对调节和稳定光输出功率非常有效。
关键词 输出功率控制 激光二极管 光通信 控制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通信探测器强激光光束下的输出功率控制研究
4
作者 余春泉 杨小洪 李俊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5-190,共6页
为了解决光通信探测器在强激光光束条件下探测精度低、输出功率控制时间长、鲁棒性和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闭环系统的输出功率控制方法。分析光通信探测器原理,通过轴向功率密度分布改善探测器位置精度,并利用比特干扰增强探测器... 为了解决光通信探测器在强激光光束条件下探测精度低、输出功率控制时间长、鲁棒性和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闭环系统的输出功率控制方法。分析光通信探测器原理,通过轴向功率密度分布改善探测器位置精度,并利用比特干扰增强探测器整体性能,采用管芯光强分布高斯模型,推算输出强激光光束二阶矩,获得光束束宽,得到可靠光束参数,提升探测器输出功率控制精度,依据自动控制原理,控制所有被包在负反馈环中的干扰作用,去除温度对输出功率的不良影响,实现探测器输出功率的精准控制。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的平均输出功率控制时长仅为6.14 s,探测精度一直保持在97%左右,容错率高达90%,其运算速率较高,可有效提升输出功率稳定性和探测精度,在维护光通信的稳定运行方面,具备极强的鲁棒性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激光探测器 强激光光束 输出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输出功率的高效钢轨交流闪光焊工艺 被引量:7
5
作者 吕其兵 谭克利 戴虹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2-125,共4页
针对目前国内大量使用的К型交流钢轨闪光焊机,根据焊接主回路等效电路建立了最大功率输出和高效焊接控制的数学模型,编制了过程控制程序.采用К900钢轨焊机设置不同的高压阶段焊接电流进行试验,以测量在相同烧化量时的高压阶段时间.试... 针对目前国内大量使用的К型交流钢轨闪光焊机,根据焊接主回路等效电路建立了最大功率输出和高效焊接控制的数学模型,编制了过程控制程序.采用К900钢轨焊机设置不同的高压阶段焊接电流进行试验,以测量在相同烧化量时的高压阶段时间.试验表明,当高压阶段焊接电流接近设备最大功率输出的焊接电流时,高压阶段焊接时间较短.在高压阶段和低压阶段的前期,采用基于最大输出功率的高效焊接控制模型,可以快速加热钢轨,缩短焊接时间,提高焊接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焊接 输出功率控制 数学模型 钢轨 闪光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网中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均分控制 被引量:12
6
作者 董杰 李领南 +1 位作者 张纯江 郭忠南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0-96,共7页
针对在单元输出功率控制(UPC)和馈线潮流控制(FFC)模式下,分布式电源(DG)之间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均分控制进行了分析。在UPC模式下,DG输出的有功功率恒定,能够跟随给定值实现有功功率均分;在FFC模式下,DG所在馈线上的潮流值恒定能够... 针对在单元输出功率控制(UPC)和馈线潮流控制(FFC)模式下,分布式电源(DG)之间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均分控制进行了分析。在UPC模式下,DG输出的有功功率恒定,能够跟随给定值实现有功功率均分;在FFC模式下,DG所在馈线上的潮流值恒定能够跟随给定值,实现微电网和大电网之间的潮流交换恒定。但是受线路阻抗和本地负荷等的影响,DG的输出电压值不同,进而产生无功环流。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抑制无功环流的控制策略,该策略是在无功电压下垂控制中加入电压补偿环节,以达到抑制无功环流的目的,该方法有效消除了逆变器之间的无功环流。针对线路阻抗和本地负荷不同时对微电网中无功环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分别进行了仿真,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微网) 无功环流 功率均分 馈线潮流控制 单元输出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7装置低杂波前级系统及微波输出控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茂 徐旵东 +6 位作者 赵连敏 刘亮 胡怀传 丁伯江 刘甫坤 单家方 匡光力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6-160,共5页
详细介绍了HT-7装置低杂波前级系统的组成、低杂波系统的采集和功率模式控制。实验中通过前级PIN开关控制不同的低杂波输出模式,满足了HT-7装置相应实验对低杂波的要求。
关键词 低杂波 PIN开关 功率输出模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网中功率管理与潮流控制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纯江 吕道正 +1 位作者 董杰 王晓寰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72,共8页
本文以混合微电网为研究对象。在FFC控制方式下,当微源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值时,微电网和大电网之间的馈线潮流以及孤岛时系统频率都将随着负载的变化而变化,不利于微电网的稳定运行。脱网时系统频率会产生偏差,大电网和微电网之间的馈线... 本文以混合微电网为研究对象。在FFC控制方式下,当微源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值时,微电网和大电网之间的馈线潮流以及孤岛时系统频率都将随着负载的变化而变化,不利于微电网的稳定运行。脱网时系统频率会产生偏差,大电网和微电网之间的馈线潮流越大,频率偏差就越大,甚至超出系统允许频率偏差范围。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功率优化控制策略,当FFC控制模式下的微源达到最大输出功率时,将UPC控制模式下的微源的功率给定值由额定输出功率状态切换到最大输出功率状态,减轻对FFC控制模式下微源的输出功率要求;而当负载减小到一定程度时,再将UPC控制模式下微源的功率给定值由最大输出功率状态切换回额定输出功率状态。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馈线潮流控制 单元输出功率控制 最大输出功率 额定输出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不平衡光伏并网系统间谐波电流产生机理及控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尹代杰 奚鑫泽 +1 位作者 高贯斌 郭成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95-2103,共9页
光伏并网系统中存在的间谐波将会直接影响电网电能质量,且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间谐波现象的产生还极有可能诱发电力系统的失稳。为此,分别针对三相不平衡故障的光伏并网系统间谐波的产生机理和抑制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提出一种基于直... 光伏并网系统中存在的间谐波将会直接影响电网电能质量,且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间谐波现象的产生还极有可能诱发电力系统的失稳。为此,分别针对三相不平衡故障的光伏并网系统间谐波的产生机理和抑制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提出一种基于直流母线电压扰动的逆变器间谐波电流数学模型,并对不同扰动频率下的间谐波分量变化特性进行分析。然后,在电网发生三相不平衡故障时,进一步探究有功功率二倍频分量与直流母线电压高频波动的关系。同时,对该工况下并网电流间谐波分量的来源进行分析,并采用有功功率致稳控制实现对间谐波电流的抑制。最终,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间谐波产生机理和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系统 间谐波电流 直流母线电压波动 间谐波抑制 输出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控制目标的IIDG低压穿越控制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何晋 李智轩 +3 位作者 左金花 李维希 孙琮岳 李光耀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2-101,共10页
现有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IDG)低压穿越控制有电压支撑效果不理想,控制目标单一,输出电流存在越限风险等不足,针对此问题,文中提出一种考虑多控制目标的低压穿越控制方法。首先以预设相电压为约束条件,构建得出电压支撑方程,据此实现电压... 现有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IDG)低压穿越控制有电压支撑效果不理想,控制目标单一,输出电流存在越限风险等不足,针对此问题,文中提出一种考虑多控制目标的低压穿越控制方法。首先以预设相电压为约束条件,构建得出电压支撑方程,据此实现电压支撑控制;其次,通过约束IIDG向电网注入负序无功电流的大小,实现有功输出振荡抑制控制。同时为充分利用IIDG的剩余容量,文中通过最大有功功率输出和电流限幅控制计算得出IIDG正序有功电流参考值,保证在IIDG输出电流不发生越限的前提下,实现IIDG最大有功功率输出。仿真算例表明,与现有正序无功电流注入控制方法相比,文中多控制目标低压穿越控制方法具有更加良好的故障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故障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IDG) 电压支撑 最大有功功率输出控制 有功输出振荡抑制控制 电流限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微增率法的混合微电网无功协调控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少宁 杨洪耕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2-196,共5页
在馈线潮流控制(FFC)和单元输出功率控制(UPC)两种控制模式下的混合微电网中,FFC模式下分布式电源(DG)的无功裕量不能满足增加的无功负载时,会引起微电网和大电网之间馈线无功潮流的变化,且馈线无功潮流值越大,脱网时公共连接点(PCC)电... 在馈线潮流控制(FFC)和单元输出功率控制(UPC)两种控制模式下的混合微电网中,FFC模式下分布式电源(DG)的无功裕量不能满足增加的无功负载时,会引起微电网和大电网之间馈线无功潮流的变化,且馈线无功潮流值越大,脱网时公共连接点(PCC)电压偏差越大。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微电网内部节点电压稳定性的多台DG无功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以FFC模式下DG为主要补偿设备,当不能满足负载需求时,采用等微增率法求解优化模型,从而确定UPC模式下DG无功输出参考值。算例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在维持微电网与大电网之间馈线无功潮流恒为最小值的同时,使得微电网内部节点电压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馈线潮流控制 单元输出功率控制 无功协调控制 等微增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宽电流工作范围的CT取能电源设计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卢治江 王玮 +2 位作者 徐丙垠 梁栋 高田玮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4-128,共5页
针对利用CT从母线取能的电源设计中存在的小电流时供电死区和大电流时电源发热的矛盾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宽电流工作范围的CT取能电源设计方法。在小母线电流时使铁芯以最大功率输出实现了铁芯体积的最小化,在大母线电流时通过铁芯的功率... 针对利用CT从母线取能的电源设计中存在的小电流时供电死区和大电流时电源发热的矛盾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宽电流工作范围的CT取能电源设计方法。在小母线电流时使铁芯以最大功率输出实现了铁芯体积的最小化,在大母线电流时通过铁芯的功率输出导通角的自适应控制,实现了电源电路对铁芯输出功率的控制,从而很好地避免了电源发热。建立CT取能的等效模型,给出该电源方案的详细设计。实测结果表明,该电源在20~1000 A的母线电流范围下,可稳定提供5 W功率输出,且电源在大母线电流时也无明显发热现象,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取能系统 电源设计 等效模型建立 功率输出控制 自适应控制 实验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TDS的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系统实时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强胜 郝正航 赵晓龙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5期151-155,共5页
基于RTDS实时仿真平台,建立采用双SVPWM换流器的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系统电机侧采用电压电流控制,控制直流侧电压稳定;电网侧采用PQ双闭环控制,控制微型燃气轮机的功率输出以满足电网或负荷的功率需求。研究负荷变化情况下... 基于RTDS实时仿真平台,建立采用双SVPWM换流器的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系统电机侧采用电压电流控制,控制直流侧电压稳定;电网侧采用PQ双闭环控制,控制微型燃气轮机的功率输出以满足电网或负荷的功率需求。研究负荷变化情况下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系统的实时仿真运行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系统在负荷变化时具有良好的动态稳定性,满足系统负荷输出的需求。将微型燃气轮机部分使用Matlab/Simulink代码生成技术转化成RTDS的一个自定义模块,在RTDS上进行实时仿真测试,验证了C代码转化跨平台实验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系统 微型燃气轮机 RTDS 仿真模型建立 功率输出控制 PQ控制 C代码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lade pitch control of straight-bladed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迎彬 张立勋 +1 位作者 李二肖 张凤月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5期1106-1114,共9页
Collective pitch control and individual pitch control algorithms were present for straight-bladed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to improve the self-starting capacity.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traight-bladed vertical axis ... Collective pitch control and individual pitch control algorithms were present for straight-bladed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to improve the self-starting capacity.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traight-bladed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SB-VAWT) with or without pitch control was conducted from the aspects of aerodynamic force,flow structure and power coefficient.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prediction results show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power coefficient for SB-VAWT with pitch control.According to the aerodynamic forces and total torque coefficient obtained at various tip speed ratios(TSR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blade pitch method can increase the power output and decrease the deformation of blade;especially,the total torque coefficient of blade pitch control at TSR 1.5 is about 2.5 times larger than that of fixed pitch case.Furthermore,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pitch control method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ent collective pitch control and individual pitch control methods can improve the self-starting capacity of SB-VAWT,and the former is much better and its proper operating TSRs ranges from 0.4 to 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ight-bladed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collective pitch control individual pitch control self-starting capac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le speed control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system via extended Kalman filter observer
15
作者 ZHAO Hong-hui DING Tian-wei +4 位作者 WANG Yi-lin HUANG Xing DU Jing HAO Zhi-qiang MIN Hai-tao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25年第8期1615-1624,共10页
When the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system is running,there will be a condition that does not require power output for a short time.In order to achieve zero power output under low power consumption,it is... When the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system is running,there will be a condition that does not require power output for a short time.In order to achieve zero power output under low power consumption,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diversity of control targets and the complexity of dynamic models,which brings the challenge of high-precision tracking control of the stack output power and cathode intake flow.For system idle speed control,a modelbased nonlinear control framework is constructed in this paper.Firstly,the nonlinear dynamic model of output power and cathode intake flow is derived.Secondly,a control scheme combining nonlinear extended Kalman filter observer and state feedback controller is designed.Finally,the control scheme is verified on the PEMFC experimental platform and compared with the proportion-integration-differentiation(PID)controller.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rol strategy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an realize the idle speed control of the fuel cell system and achieve the purpose of zero power output.Compared with PID controller,it has faster response speed and better system dynam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idle speed control zero power output output power nonlinear model extended Kalman filter observ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