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体粘滞阻尼器减震结构功率谱密度分析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夏楠 张令心 +1 位作者 陈永祁 朱柏洁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03-1209,共7页
为了弥补现有消能减震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不足,本文针对将功率谱密度函数应用于消能减震结构地震反应及可靠度分析提出了实用方法。根据功率谱密度分析方法的原理,结合结构地震作用下最大反应概率估计的方法,采用SAP2000建立了附加... 为了弥补现有消能减震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不足,本文针对将功率谱密度函数应用于消能减震结构地震反应及可靠度分析提出了实用方法。根据功率谱密度分析方法的原理,结合结构地震作用下最大反应概率估计的方法,采用SAP2000建立了附加液体粘滞阻尼器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分别用传统方法和基于功率谱密度分析的方法进行了结构的地震反应及可靠度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由功率谱密度分析方法得到的附加液体粘滞阻尼器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结果与时程分析法更为接近;用功率谱密度分析方法可以方便地对结构地震作用下最大反应的概率做出估计,可用于结构地震可靠度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能减震结构 液体粘滞阻尼器 功率谱密度分析 功率密度函数 滞回阻尼 时程分析 振型分解反应 结构地震可靠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熵方法-功率谱密度分析法在时间序列资料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罗同勇 周敦金 +3 位作者 Ayako Sumi 余滨 陈邦华 余松林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7-479,484,共4页
目的介绍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新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最大熵方法-功率谱密度分析法"。方法对时间序列资料在频域分析中采用最大熵方法进行功率谱分析,并结合在时域分析中对非线性最小二乘法采用线性化方法进行分析、预测。结果... 目的介绍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新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最大熵方法-功率谱密度分析法"。方法对时间序列资料在频域分析中采用最大熵方法进行功率谱分析,并结合在时域分析中对非线性最小二乘法采用线性化方法进行分析、预测。结果介绍了该方法的理论柜架、操作步骤,并通过英国伦敦1948~1967年麻疹报告发病的时间序列进行了演示,还对此方法与传统的频域分析法和时域分析法进行了比较。结论本方法可对时间序列资料的内在特征深入分析,在了解序列内部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拟合预测分析,在时间序列资料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分析 时域分析 最大熵方法-功率谱密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包和功率谱密度分析法在混凝土龄期强度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崔俊 王秋良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31-1138,共8页
利用压电智能骨料激发的应力波,对混凝土28 d内目标龄期进行信号监测试验研究,并通过功率谱密度和小波包能量分析法对混凝土龄期内监测信号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目标龄期内,随着时间的逐渐增加,混凝土试件中传感器监测信号的... 利用压电智能骨料激发的应力波,对混凝土28 d内目标龄期进行信号监测试验研究,并通过功率谱密度和小波包能量分析法对混凝土龄期内监测信号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目标龄期内,随着时间的逐渐增加,混凝土试件中传感器监测信号的小波包能量和功率谱密度的幅值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呈现出非线性增长,6 d和12 d是增长变化的分界点,其幅值分别达到了2.345×104V2、3.923×104V2和61.54 pV^2/Hz,98.86 pV^2/Hz。其试验结果与混凝土试件在实际养护过程中试件强度的变化规律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包能量分析 功率谱密度分析 混凝土龄期强度 压电智能骨料 幅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空间大地技术确定的ERP参数时变特征分析
4
作者 魏二虎 朱颜 +3 位作者 张云龙 罗一乐 田晓静 刘经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51-554,579,共5页
以各单独测量手段得到的地球自转参数(ERP)为基础,分别输出时域和频域的处理结果,再将每次分析得到的指标参数与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ERS)联合解算得到的数据分析结果进行横向对比。结果表明,不同测量手段得到的ERP的时变特征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 地球自转参数 时变特征 分析 快速傅里叶变换 功率谱密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随机响应的功率谱密度函数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利宁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1-62,共2页
本文运用随机振动理论 ,借助于BK2 0 34动态分析仪 ,对车辆荷载作用下 ,桥梁的随机响应功率谱密度函数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功率密度函数分析 桥梁 随机响应 车辆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用户的汽车道路谱重构方法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永臣 王国林 +1 位作者 孙丽 邵长征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112-2116,共5页
为准确确定汽车道路耦合动力学的路面激励,提出一种基于实际用户使用的道路谱获取方法。使用多功能激光路面检测仪进行道路谱数据采集,根据汽车用户需求,选择实际使用的路面数据,通过对路面高程数据去除毛刺、平滑连接、多倍频程滤波等... 为准确确定汽车道路耦合动力学的路面激励,提出一种基于实际用户使用的道路谱获取方法。使用多功能激光路面检测仪进行道路谱数据采集,根据汽车用户需求,选择实际使用的路面数据,通过对路面高程数据去除毛刺、平滑连接、多倍频程滤波等预处理,进行功率谱密度分析计算,获得用户典型道路谱的等级功率谱;应用开发的Caroad软件系统重构出用户需要的道路时域谱,并生成可用于ADAMS、VPG、Carsim动力学软件的仿真路面,通过相关系数分析了道路谱的重构精度。通过实例分析,获得了符合用户需要的典型虚拟三维路面谱,道路谱重构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需要 实测道路 功率谱密度分析 虚拟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车辆噪声信号分析检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洋 于君 +2 位作者 王红亮 刘俊 张文栋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3-76,共4页
从车辆噪声源入手,分析了车辆噪声信号的差异性和声传感器采集的可行性,采用TMS320F2812数字处理芯片辅以外部电路,通过内置模数转换模块采集外部车辆噪声信号,并将其在计算机终端进行预处理、功率谱密度分析以及小波特征提取算法仿真,... 从车辆噪声源入手,分析了车辆噪声信号的差异性和声传感器采集的可行性,采用TMS320F2812数字处理芯片辅以外部电路,通过内置模数转换模块采集外部车辆噪声信号,并将其在计算机终端进行预处理、功率谱密度分析以及小波特征提取算法仿真,最终将验证后的算法程序下载到TMS320F2812的FLASH中独立运行。将此系统用于车辆类型判断、车辆结构损坏检测、车辆超载或者超速监视等,取得了满意的监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信号 功率谱密度分析 小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态综合法在电子设备结构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严志坚 任建峰 《电讯技术》 2008年第7期102-105,共4页
针对复杂电子设备整机级的结构有限元分析中出现的单元数量巨大,导致计算量大,模态分析和功率谱密度(PSD)分析难以完成的问题,采用子结构方法中的模态综合法简化有限元模型。该方法可以把大模型分为几个小模型来计算,使一般性能的计算... 针对复杂电子设备整机级的结构有限元分析中出现的单元数量巨大,导致计算量大,模态分析和功率谱密度(PSD)分析难以完成的问题,采用子结构方法中的模态综合法简化有限元模型。该方法可以把大模型分为几个小模型来计算,使一般性能的计算机也可以分析较大规模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在某复杂电子设备的有限元分析过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准确,计算效率高,为复杂电子设备的结构有限元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设备 有限元分析 功率谱密度分析 子结构方法 模态综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导重力仪检测2011年日本东北Mw9.0级地震前的重力扰动信号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克亮 马瑾 魏东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292-2302,共11页
对大地震前的扰动现象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地震孕育的动力学过程,震前重力扰动已成为关注的热点之一.对大地震前的扰动现象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地震孕育的动力学过程,震前重力扰动已成为关注的热点之一.为检验日本Mw9.0级地震是否存在震前扰... 对大地震前的扰动现象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地震孕育的动力学过程,震前重力扰动已成为关注的热点之一.对大地震前的扰动现象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地震孕育的动力学过程,震前重力扰动已成为关注的热点之一.为检验日本Mw9.0级地震是否存在震前扰动现象,本研究利用全球超导重力仪记录到的地震前后7天内20组秒采样数据进行分析.经潮汐、大气改正等处理去除仪器的漂移及残余潮汐效应,得到非潮汐重力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大部分振幅大于30×10-8 m.s-2的曲线反映了全球Mw≥6级地震引起的高频波动信号,其中11组数据在3月9日Mw7.3级前震之前出现了扰动现象.震前扰动可分解为三个频段,其中,低于0.1Hz和高于0.18Hz的分量分别反映了地震波动信号及非构造信息,中间频段(0.118~0.18Hz)信号能够较大程度地压制地震波动信号、并同时保留异常扰动信息.它的振幅在3月7日10时之前基本保持约1×10-8 m.s-2,之后开始逐渐增大,到3月9日7.3级前震前后达到最大,此后振荡衰减,振幅保持约(5~10)×10-8 m.s-2,直至主震发生.中间频段信号的变化特征与主震前的应力迁移过程以及实验记录到的地震成核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不过,震前重力异常是否与主震前的应力加速积累有关,仍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重力仪 重力震前扰动 日本东北Mw9 0级地震 固体潮 功率谱密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速度测量的仪器化冲击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苏文桂 吴燕瑞 +2 位作者 陈家权 赵政飞 温洁明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73-579,共7页
为研究摆杆在材料冲击过程的动态响应特性及摆杆的振动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本文利用虚拟仪器技术构建了一个仪器化冲击测试系统,将加速度传感器用于仪器化冲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将加速度传感器用于仪器化冲击试验所得的特征曲线与传统... 为研究摆杆在材料冲击过程的动态响应特性及摆杆的振动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本文利用虚拟仪器技术构建了一个仪器化冲击测试系统,将加速度传感器用于仪器化冲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将加速度传感器用于仪器化冲击试验所得的特征曲线与传统仪器化冲击试验特征曲线一致,用加速度传感器测出的数据计算出的冲击功与试验机表盘读数吻合,因此将加速度传感器用于仪器化冲击试验是可行的。通过测量试验中冲击试验机摆锤的加速度,分析材料的冲击性能与摆锤振动特性的关系。运用欧拉-伯努利梁理论对摆杆进行横向固有频率分析和对试验中加速度信号进行功率谱密度分析,得到摆杆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与材料的韧脆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冲击功中的裂纹扩展功反映材料的韧脆性,冲击功中的裂纹扩展功越大,材料的韧性越好;材料韧性越好,摆杆的振动低频所占的能量就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试验 冲击功 动态响应 功率谱密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管道低温汽液两相流流型识别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洁净 张华 王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35-1139,共5页
采用直接可视化方法和压力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分析方法对低温垂直管道中液氮-汽两相流的流型判别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采集实验管路上不同位置处的压力信号,对其进行功率谱密度分析,并由此推断两相流的流型,同时与高速摄像机拍摄的流型进... 采用直接可视化方法和压力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分析方法对低温垂直管道中液氮-汽两相流的流型判别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采集实验管路上不同位置处的压力信号,对其进行功率谱密度分析,并由此推断两相流的流型,同时与高速摄像机拍摄的流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常温汽液两相流流型识别中应用的功率谱密度分析方法也可用于低温两相流的流型判别.通过改变热流密度发现,对于不同的热流密度工况,都可以使用功率谱密度分析方法判断管内低温两相流的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汽液两相流 流型识别 功率谱密度分析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伪随机罗斯轨迹的光学表面中频误差抑制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乔励城 张静 +3 位作者 付秀华 艾博 李鑫 黄贺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69-1373,共5页
光学表面的中频误差的控制长期以来一直是光学加工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对于接触式的计算机控制光学表面成形技术,传统的加工路径如光栅式路径和螺旋线式路径通常会引入固有的中频误差,而新型的伪随机轨迹对机床的动态性能要求过高,使... 光学表面的中频误差的控制长期以来一直是光学加工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对于接触式的计算机控制光学表面成形技术,传统的加工路径如光栅式路径和螺旋线式路径通常会引入固有的中频误差,而新型的伪随机轨迹对机床的动态性能要求过高,使其难以普遍应用。基于对伪随机轨迹的研究,本文提出了利用伪随机罗斯轨迹对光学表面中频误差进行抑制的方法。在保证加工路径不重合和遍历工件表面的基础上,建立了伪随机罗斯轨迹的参数模型。针对传统的加工路径和伪随机罗斯轨迹进行了工艺对比实验,并对干涉结果进行功率谱密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路径对于低频误差均可以实现有效地抑制,而传统路径对于1/0.07 mm以上的频段误差会则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伪随机罗斯轨迹则对于中频误差可以实现有效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随机罗斯轨迹 中频误差 光学表面质量 功率谱密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测量系统和全站仪对在建超高层建筑动力特性的识别 被引量:9
13
作者 梁强武 吴玖荣 +1 位作者 屈康能 黄善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421-2428,共8页
超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随着施工高度的逐渐增加,在风荷载、温差和塔吊动荷载的作用下主体结构在施工期的水平位移和结构动力特性会不断发生变化。为了识别超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其结构水平位移和结构的动力特性变化情况,应用GPS定... 超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随着施工高度的逐渐增加,在风荷载、温差和塔吊动荷载的作用下主体结构在施工期的水平位移和结构动力特性会不断发生变化。为了识别超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其结构水平位移和结构的动力特性变化情况,应用GPS定位测量系统结合全自动测量机器人——全站仪,实测得到结构在施工期间在两主轴方向的位移时程。并且将GPS数据经过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和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后,再把瞬时频率与施工期间塔楼自振频率接近的部分固有模态函数分量进行叠加,得到结构在施工期间的动位移时程,然后再将经验模态分解后的GPS和全站仪测试数据进行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um density,PSD)分析,从而得到结构的自振频率。从而识别超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动力特性,分析结果对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评估具有较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特性辨识 GPS测量系统 全站仪 希尔伯特-黄 功率谱密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