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肢功率自行车运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2
1
作者 李长顺 崔贵祥 +4 位作者 冯金平 徐丽利 高华 江平胤 李义召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功率自行车运动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具有一定步行能力的70例病程为3~6个月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功率自行车运动训练。... 目的探讨功率自行车运动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具有一定步行能力的70例病程为3~6个月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功率自行车运动训练。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分别评定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平衡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步行能力(采用10m步行时间和6min内步行距离测定、Holden步行功能评定)、肌张力变化(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以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结果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ADL能力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但治疗组患者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率自行车运动可改善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ADL能力,提高其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功率自行车 步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无氧功率自行车运动对颈总动脉弹性模量和局部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朱勇 侯杰 +3 位作者 刘波 朱亚冰 邱天爽 覃开蓉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8-424,431,共8页
目的研究急性无氧功率自行车运动对不同性别人体颈总动脉弹性模量和局部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9名男性和8名女性20~30岁年龄段的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无氧功率自行车持续进行4组相同强度的急性运动训练。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 目的研究急性无氧功率自行车运动对不同性别人体颈总动脉弹性模量和局部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9名男性和8名女性20~30岁年龄段的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无氧功率自行车持续进行4组相同强度的急性运动训练。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分别检测静息状态及每组运动训练后的颈总动脉管径波形、轴心流速波形,用电子自动血压计同步检测心率和血压大小。运用经典血液动力学理论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颈总动脉的弹性模量和局部血液动力学参数,包括压力-应变弹性模量、流量率、周向应变、壁面切应力和振荡剪切指数。结果运动后心率增加;随着运动的积累,颈总动脉弹性模量呈增加趋势;一个心动周期内轴心血流速度和流量率最大值与平均值上升,流速和流量率最小值下降;收缩压和平均压增高,舒张压无明显改变;周向应变无明显改变;切应力最大值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切应力最小值下降趋势明显;振荡剪切指数也有增大的趋势。结论急性无氧功率自行车运动可增加20~30岁年龄段不同性别志愿者的颈总动脉弹性模量,并对颈总动脉局部血液运动学和动力学功能参数产生明显的影响。本文结果将为无氧运动调控脑血管功能提供有用的血液动力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氧运动 功率自行车 弹性模量 血液动力学 颈总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自行车运动对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8
3
作者 崔贵祥 宋成忠 岳寿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30-532,共3页
目的:探讨功率自行车运动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具有一定步行能力的92例病程在1—3个月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功... 目的:探讨功率自行车运动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具有一定步行能力的92例病程在1—3个月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功率车运动训练,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分别评定下肢运动功能(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步行能力(采用患者10m步行时间和6min内步行距离测定、Holden步行功能评定)、肌张力变化,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ADL能力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经康复训练后步行能力明显改善,治疗组Holden步行能力评定达3—5级者共38例(82.6%),对照组共30例(65.2%);两组患者的步行速度提高、步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改善,治疗组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率自行车运动可改善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ADL能力,提高其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功率自行车 步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M功率自行车模拟场地原地起动训练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苟波 李之俊 +1 位作者 严金慧 马国强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56,共5页
目的:通过对SRM功率自行车使用不同档住无氧测试结果的比较,并与场地原地起动训练结果对比,对自行车运动员原地起动能力的实验室测试、评定方法进行探讨。方法:8名优秀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使用SRM功率自行车9~13档进行15s起动... 目的:通过对SRM功率自行车使用不同档住无氧测试结果的比较,并与场地原地起动训练结果对比,对自行车运动员原地起动能力的实验室测试、评定方法进行探讨。方法:8名优秀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使用SRM功率自行车9~13档进行15s起动测试和场地166m原地起动训练,对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用SRM功率自行车在选择不同档住进行测试时,Pmax除了在9~10、10~11、11~12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之外,其余各档住之间都有显著性差异。SRM功率自行车11档测出的TPmax、TCmax、Cmax结果与场地测试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运动员最大功率和总功率输出水平是运动能力的基础,专项最大功率的出现取决于环境阻力和选取与环境阻力相匹配的最佳传动比,阻力或频率的改变都会使人体输出功率改变。2)使用SRM功率自行车进行测试时,应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不同,选取合适的档住,在实验室模拟场地原地起动166m训练,11档是最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自行车 场地 原地起动 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行车运动员进行功率自行车3种递增负荷运动实验比较有氧耐力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鹏飞 冯葆欣 +3 位作者 尚文元 张卫英 宗丕芳 宋国强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通过40名自行车专业运动员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3种递增负荷运动实验比较有氧耐力。方法:40名自行车运动员(男21,女19)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有氧力竭运动,分别采用3min递增法、1min递增法和线性递增法进行运动负荷递增,用Oxycon Pro运... 目的:通过40名自行车专业运动员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3种递增负荷运动实验比较有氧耐力。方法:40名自行车运动员(男21,女19)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有氧力竭运动,分别采用3min递增法、1min递增法和线性递增法进行运动负荷递增,用Oxycon Pro运动心肺功能仪观察最大耗氧量.(VO2max)、心率(HRmax)、呼吸商(RQ)等指标,运动前、后采集血乳酸(Lac)。结果:3种递增负荷运动实验的.VO2max、HRmax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种实验的RQ、Lac指标差异无显著规律性。结论:自行车运动员进行功率自行车3种递增负荷运动实验比较有氧耐力没有统计学差异,3种递增负荷运动实验均可作为功率自行车进行有氧耐力测试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车 功率自行车 递增负荷运动 有氧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中等强度功率自行车运动对大学生完成执行功能任务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琳 季浏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8-112,共5页
目的:考查短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与大学生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普通女大学生87人,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30 min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干预,采用N-back,Go/no-go,More-odd shifting任务范式测查被试的记忆刷新、抑制优势反应和注意转换功能... 目的:考查短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与大学生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普通女大学生87人,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30 min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干预,采用N-back,Go/no-go,More-odd shifting任务范式测查被试的记忆刷新、抑制优势反应和注意转换功能。结果:通过配对t检验发现,运动前、后被试的N-back,Go/no-go,More-odd shifting任务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运动后2-back任务的正确率显著提高,反应时明显缩短,Go/no-go和Shift任务的正确率也都显著提高。结论:短时中等强度的功率自行车运动对大学生完成执行功能任务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功能 短时有氧运动 中等强度 大学生 功率自行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及髋关节等速肌力与功率自行车及滑板滑行无氧功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朴忠淑 高松薰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61,共4页
研究速度滑冰运动员的膝关节及髋关节等速肌力与功率自行车及滑板运动的无氧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膝关节及髋关节肌力与功率自行车及滑板滑行无氧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为提高速滑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除提高膝关节肌力之外。
关键词 速度滑冰 膝关节 髋关节 肌力 无氧功 功率自行车 滑板滑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自行车训练中通过测定反应时间确定最适踩踏频率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惠林 霍明 丸山仁司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9-261,共3页
目的确定功率自行车训练的最适踩踏频率。方法测量19名平均年龄为22.8岁健康男性在运动负荷为40 W、60W、80 W、100 W和120 W时,分别在20 r/min、40 r/min、60 r/min、80 r/min和100 r/min踩踏频率下接受反应时间测试,并进行多项式回归... 目的确定功率自行车训练的最适踩踏频率。方法测量19名平均年龄为22.8岁健康男性在运动负荷为40 W、60W、80 W、100 W和120 W时,分别在20 r/min、40 r/min、60 r/min、80 r/min和100 r/min踩踏频率下接受反应时间测试,并进行多项式回归分析。结果不同运动负荷下反应时间最短的频率依次为:40 W:63.5 r/min;60 W:58.8 r/min;80 W:61.3 r/min;100 W:63.4 r/min;120 W:64.8 r/min。结论无论运动负荷的数值为多少,最适宜的功率自行车踩踏频率约为60 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自行车训练 反应时间 最适踩踏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自行车运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小逸 谢苏杭 何成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62-1267,共6页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由关节软骨退变、纤维化,软骨下骨硬化、囊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滑膜炎症增生等引起的关节慢性疾病。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肥胖的增加而增长。OA是导致疼痛、关节活动受限以及残疾的主要原因,其中膝关...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由关节软骨退变、纤维化,软骨下骨硬化、囊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滑膜炎症增生等引起的关节慢性疾病。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肥胖的增加而增长。OA是导致疼痛、关节活动受限以及残疾的主要原因,其中膝关节最常受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临床研究进展 关节软骨退变 滑膜炎症 软骨下骨硬化 囊变 慢性疾病 功率自行车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打印输出的多功能功率自行车测功仪的研制报告
10
作者 孙大湧 吴晓荣 窦德海 《天津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年第3期22-25,共4页
采用单片机的功率自行车测功仪,可使功率自行车上的运动定量化。本文从测功仪的设计思路、电路原理和软件结构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和研讨。
关键词 功率自行车 测功仪 微处理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男青年功率车耗氧量推算公式的研究
11
作者 高峰 何玉秀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验证ACSM功率车耗氧量公式的效度和建立适合我国肥胖男青年的功率车耗氧量推算公式。方法:公式开发组40名肥胖男青年分别进行0 w、60 w、90 w、120 w和150 w功率车运动,每级负荷时间5 min;美国MAX-Ⅱ气体代谢分析仪连续监测耗氧量(... 目的:验证ACSM功率车耗氧量公式的效度和建立适合我国肥胖男青年的功率车耗氧量推算公式。方法:公式开发组40名肥胖男青年分别进行0 w、60 w、90 w、120 w和150 w功率车运动,每级负荷时间5 min;美国MAX-Ⅱ气体代谢分析仪连续监测耗氧量(VO_2)和心率;13名肥胖男青年进行交叉效度检验。结果:ACSM耗氧量公式推算值与耗氧量测量值相关系数r=0.97,P<0.001;对我国肥胖男青年耗氧量测量值进行简单线性回归,开发新公式为VO_2(ml/min)=(11.2×power output in watts)+(3.5 ml/kg/min×body mass in kg)+348 ml/min,r=0.97;耗氧量推算值与耗氧量测量值精确性比较.ACSM耗氧量推算公式SEE=39.33-76.33 ml/min,E=42.10-120.67 ml/min,新推算公式SEE= 39.30-76.30 ml/min,E=46.51-86.61 ml/min;交叉效度检验各级运动负荷的SEE和E均低于公式开发组,而r均高于公式开发组。结论:针对我国肥胖男青年开发的功率车耗氧量推算公式是有效的且精确性优于ACSM功率车耗氧量推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自行车 耗氧量 效度 交叉效度 男子 青年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功率车间接测VO_(2max)的可靠性及其在运动员选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姜文凯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64-165,共2页
VO_(2max)一直被认为是反映有氧能力的最重要指标,其遗传度高达0.94,对运动员选材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直接测VO_(2max)需要复杂的仪器,价格昂贵,难以推广,所以用简易方法间接推算VO_(2max)成为运动生理研究者们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但迄... VO_(2max)一直被认为是反映有氧能力的最重要指标,其遗传度高达0.94,对运动员选材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直接测VO_(2max)需要复杂的仪器,价格昂贵,难以推广,所以用简易方法间接推算VO_(2max)成为运动生理研究者们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但迄今尚缺乏统一的仪器和方法,使之既可在较大范围普及,又适用于我国运动员制定统一的评定标准。本文以Monark 829功率自行车为模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自行车 运动人体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最大摄氧量实验室直接测试方法结果比较、回归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岭 吴文腾 +4 位作者 罗嘉铭 樊凯文 王华叶 李志广 段小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8,共10页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比较3种常用最大摄氧量(VO2max)实验室直接测试法测试结果间差异,探讨不同方法测试结果间线性回归关系,便于不同方法测试结果间的互相预测与实现可比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组内交互设计的准实验研究,对20名越野滑雪...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比较3种常用最大摄氧量(VO2max)实验室直接测试法测试结果间差异,探讨不同方法测试结果间线性回归关系,便于不同方法测试结果间的互相预测与实现可比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组内交互设计的准实验研究,对20名越野滑雪男运动员分别采用Bruce法(方法1)、功率自行车90秒递增负荷法(方法2)、跑台1分钟递增负荷法(方法3)3种方法进行最大摄氧量直接测试,每两种方法测试间歇期为1周。自变量为3种最大摄氧量测试方法,因变量为最大摄氧量。结果:(1)3种测试方法最大摄氧量的组间均值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重比较结果显示方法1的最大摄氧量>方法3>方法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种方法测试结果个体差值的频数统计显示,测试方法1的最大摄氧量高于方法2约6 ml/min·kg,高于方法3约3 ml/min·kg;(3)同等跑台跑速下,方法3的平均血乳酸高于方法1,且方法3达有氧阈、无氧阈的跑速均低于方法1约一个速度单位(1 km/h);(4)方法1与方法2、方法1与方法3测试结果的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回归模型与回归系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线性模型检验拟合度R2分别为9.25、9.05。结论:(1)Bruce法在评价运动员阶段最大摄氧量的最大值方面效果最好,其它两种方法与其存在线性回归关系,可用于不同测试方法结果间的互相预测;(2)不同项目、不同水平的运动员可分别采用适合其能力特点的方法进行最大摄氧量测试;(3)有氧阈、无氧阈对应的跑速、心率变化区间可作为把控有氧阈、无氧阈训练强度的有效、便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摄氧量 跑台测试法 功率自行车测试法 差值分布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调控运动皮层对骑行递增负荷运动表现的影响
14
作者 李凤 毕嘉伟 +3 位作者 梁志强 吕娇娇 黄灵燕 刘宇 《医用生物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4-1159,1211,共7页
目的探究调控运动皮层的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对递增负荷耐力运动表现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设计。40名健康成年人随机分为真刺激组(持续20 min刺激)或假刺激组(仅开始1 min内... 目的探究调控运动皮层的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对递增负荷耐力运动表现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设计。40名健康成年人随机分为真刺激组(持续20 min刺激)或假刺激组(仅开始1 min内提供30 s缓升和30 s缓降刺激)。使用多焦点tDCS调控多区域皮层兴奋性,将7个小电极(3.14 cm^(2)圆形电极)放置于初级运动区、前运动区和辅助运动区,单个电极注入电流不超过1.552 mA,总电流不超过3.998 mA。在干预前进行递增负荷运动基线测试,间隔48 h后进行干预刺激,随后进行运动测试。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真假刺激对刺激前后递增负荷运动表现的影响。结果受试者全部完成干预且耐受性较好。两组的运动时长及输出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组内统计显示,真刺激干预后递增负荷转速提高(P=0.012)。结论调控运动皮层的经颅直流电刺激可提高健康成年人自行车递增负荷运动的平均转速,提示该刺激方案可能是一种提高耐力项目运动效率的潜在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运动区 递增负荷 功率自行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负荷方案速度型间歇训练专项特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马国强 李之俊 +1 位作者 梁效忠 倪大海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39,94,共7页
目的:分析骑行次数不变和次数递减的两种功率车SIT方案运动负荷间的差异,并探讨不同运动强度对踏蹬效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配对设计将14名男性自行车运动员分入骑行次数不变组(Constant group,CG)和骑行次数递减组(Decreased group,DG),... 目的:分析骑行次数不变和次数递减的两种功率车SIT方案运动负荷间的差异,并探讨不同运动强度对踏蹬效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配对设计将14名男性自行车运动员分入骑行次数不变组(Constant group,CG)和骑行次数递减组(Decreased group,DG),每组7名。两组在连续4周内完成8节SIT课,每节训练课进行4组、总次数为20次的骑行,其中,CG组4组骑行次数为5-5-5-5次,DG组为8-6-4-2次;两组SIT的骑行和间歇时间均为20s和10s,踏频要求高于120rpm。训练采用Wattbike Pro功率自行车(英国),电磁和空气阻力分别设为1档和7档,采样频率100 Hz。测试分析指标包括踏蹬频率、速度、功率、功、踏蹬力、力矩、达到最大力值的时间和角度、心率、血乳酸等。分别采用配对检验和Pearson相关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DG组完成第4组骑行时的平均频率显著高于CG组。DG组与CG组Pmean和Vmean的变化趋势相反,在完成第3、4组骑行时显著高于CG组(P<0.05)。虽然DG组组内Wtotal逐渐降低,但4组总功较CG组高15.6%(P<0.05)。DG组HRmean逐渐下降,但第4组后的即刻BLa较CG组高6.4%(P<0.05)。DG组Fmean和Mmean逐渐增加,并在完成后3组骑行时显著高于CG组(P<0.05)。两实验组Fmean较CVmean与Pmean之间的相关性更高,且组间差异不明显。CG组Emean与Wmean出现相同的下降趋势,相反,DG组则有所升高,并在完成后2组骑行时显著高于CG组(P<0.05);DG组完成第4组骑行时达到最大力值的时间和角度均明显小于CG组(P<0.05)。结论:次数递减的SIT方案可使运动员在完成相同次数骑行时达到更高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并降低疲劳对踏蹬效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型间歇训练 功率自行车 运动强度 骑行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运动能耗分配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石新燕 李美霞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2-496,共5页
目的估测人体运动过程中参与工作的各子系统的能耗,建立较为精细的人体运动能耗分配关系。方法研究对13名大学生(男性)进行了功率自行车设定负荷下的运动代谢实验、多域多维心功能检测以及动作技术影像拍摄和解析,并对人体运动能量系统... 目的估测人体运动过程中参与工作的各子系统的能耗,建立较为精细的人体运动能耗分配关系。方法研究对13名大学生(男性)进行了功率自行车设定负荷下的运动代谢实验、多域多维心功能检测以及动作技术影像拍摄和解析,并对人体运动能量系统和做功进行了建模分析。结果受试者在给定的相同负荷功率下以不同转速蹬功率自行车时的运动能耗差异显著;总搏功两两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用功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01)。结论心脏做功仅与负荷量(输出功率)有关,而在给定负荷情况下心脏做功与速度大小无关;运动参数的改变显著影响运动无用功,也影响总能量消耗;在中等强度踏蹬自行车运动中,呼吸系统、循环系统、骨骼肌系统分别消耗总能量的11.02%,52.86%,5.36%;剩余30%左右的能量为对外做功和移动肢体做功(分别为25.72%和5.04%)。研究还为估测运动能耗在不同系统间的分配关系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耗分配 机械功 代谢测量 中等强度 功率自行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方案对普通大学生最大摄氧量有效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石春花 陈俊梅 +2 位作者 崔艳斌 朱融茜 周晋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5-33,共9页
以自主研发的功率自行车为运动平台,通过探讨适宜的直接测试方案,试图获得一定条件下精确、有效的最大摄氧量VO2 max。对大学生24人(男性)进行最大摄氧量值的测试,测试程序包括基本身体指标的筛选、静息指标的建立与评价、两种运动方案... 以自主研发的功率自行车为运动平台,通过探讨适宜的直接测试方案,试图获得一定条件下精确、有效的最大摄氧量VO2 max。对大学生24人(男性)进行最大摄氧量值的测试,测试程序包括基本身体指标的筛选、静息指标的建立与评价、两种运动方案的设计。方案一以50 W起,50 W/3 min进行递增直至力竭;方案二以50 W起,依据心率变化来增加负荷,力争9~12 min达到力竭。结果受试者5项基本身体指标的P值均大于0.05,没有显著的差异性,这里以身体脂肪率(BFR值)作为一级淘汰指标,身体质量指数(BMI值)作为二级参考指标。建立了24人的静态指标数据库,并选取静息代谢率(RMR)与静态心率(HR)作为评价指标。VO_(2max)主要测试指标及判断标准包括5项:最大心率(HR_(max))=190~210次/min、血乳酸浓度≥10.7 mmol/L、测试时间≥9~12 min、RPE(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值、摄氧量平台。方案一中高达71%的人群有氧能力处于低级别,仅有2人的有氧能力被划分在高等级中,VO_(2max)=(36.78±8.70)mL/(kg·min),整体有氧能力属于正常偏低的情况。方案二中42%的人群有氧能力属于中等级别,低级和高级各占33%和25%,较方案一有提升的趋势,VO_(2max)=(43.31±10.64)mL/(kg·min),属于正常中等的情况。静息指标RMR和HR的数据评价良好,理论上保证后续VO_(2max)测试的精确性和有效性。方案一与方案二中获得的最大摄氧量满足了至少3项测试指标阈值,数据有效。从精确度上来说,方案二设计的测试更合理,获得的最大摄氧量更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自行车 最大摄氧量 直接测试法 负荷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动负荷时肌肉氧含量与表面肌电图的变化特点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国祥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53,共3页
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和表面肌电图(sEMG)技术,揭示自行车踏蹬运动时运动员大腿股外侧肌的氧合血红蛋白/肌红蛋白(oxy-Hb.Mb)水平及肌肉放电量的变化特征。以10名健康男子为对象,在功率自行车上先进行40 r/min,50 W的2 min准备活动后,... 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和表面肌电图(sEMG)技术,揭示自行车踏蹬运动时运动员大腿股外侧肌的氧合血红蛋白/肌红蛋白(oxy-Hb.Mb)水平及肌肉放电量的变化特征。以10名健康男子为对象,在功率自行车上先进行40 r/min,50 W的2 min准备活动后,进行阻力负荷150 W的5 min的自行车运动,踏蹬频率分别为40、60、80、100和120 r/min。结果表明:40、60、80 r/min 3组对象的股外侧肌的oxy-Hb.Mb水平分别为(104.46±6.91)%(、103.51±8.63)%和(95.14±8.73)%,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1001、20 r/min组的oxy-Hb.Mb却明显下降为(77.24±11.28)%和(43.07±9.76)%;iEMG在40至80 r/min之间呈现缓慢上升趋势,而100和120 r/min时则快速增加;各组对象的oxy-Hb.Mb水平变化和iEMG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因此,NIRS和表面肌电图作为特异性良好的非损伤性检测手段,能够直观地反映运动中肌肉内氧的代谢与骨骼肌的收缩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负荷 功率自行车 肌氧含量 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条件下的冲刺训练对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名芳 谭小丰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8-100,105,共4页
目的:研究低氧条件下的冲刺训练对运动员身体内葡萄糖、胰岛素、游离脂肪酸以及乳酸应激条件下的影响。方法:所有运动员都分别参加三组不同实验条件的训练,并且每组训练相隔7天。三组不同训练条件分别为:常氧压的冲刺运动(N组);中等缺... 目的:研究低氧条件下的冲刺训练对运动员身体内葡萄糖、胰岛素、游离脂肪酸以及乳酸应激条件下的影响。方法:所有运动员都分别参加三组不同实验条件的训练,并且每组训练相隔7天。三组不同训练条件分别为:常氧压的冲刺运动(N组);中等缺氧的冲刺运动(M组);高度缺氧的冲刺运动(H组)。每组冲刺运动都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每组运动为4次为时30s的冲刺运动,阻力都为10档,并辅以教练口头激励,每次冲刺运动后恢复6min,并记录每次运动员产生的最高功率以及平均功率。两种不同的低氧条件由低氧面具提供。训练后,分别在运动前抽取血液1次,以及在4次运动完成后5min,30min,60min,120min各取一次,并检测各项指标。结果:1.常氧压组与两组低氧压组相比,血细胞中的葡萄糖含量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与没有进入运动开始前相比较,冲刺运动后的5min内葡萄糖含量上升显著。2.只有在冲刺运动完成后2h后,体内脂肪酸含量才显著上升,并且与常氧压组和中等低氧压组相比较,高度缺氧组的游离脂肪酸上升更为明显,且与这两组差异显著。3.与运动开始前相比,运动后5min、30min、60min内体内乳酸含量高,且具有显著差异。但在120min后差异消失。4.运动结束后5min时体内胰岛素含量较高,且与开始运动前和运动结束后其他三个时间段相比,具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冲刺训练 功率自行车 葡萄糖 胰岛素 游离脂肪酸 乳酸 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吸氧量间接测定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英华 《中国体育科技》 1982年第5期13-20,共8页
最大吸氧量被认为是评定运动员耐力水平的最重要的客观指标(1,2),是评定心肺功能的综合性指标。最大吸氧量水平的高低与耐力项目的运动成绩关系密切(3,4,5),可以根据最大吸氧的水平来预测和估计耐力项目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但是,最大吸... 最大吸氧量被认为是评定运动员耐力水平的最重要的客观指标(1,2),是评定心肺功能的综合性指标。最大吸氧量水平的高低与耐力项目的运动成绩关系密切(3,4,5),可以根据最大吸氧的水平来预测和估计耐力项目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但是,最大吸氧量的测定方法较为复杂,仪器设备昂贵,不易普及。测定最大吸氧量所采用的运动负荷十分剧烈,也不易被一般人所接受,对体弱又少活动的人、中老年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吸氧量 定量负荷 间接测定 受试者 功率自行车运动 台阶指数 台阶试验 运动心率 体育锻炼 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