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单风电场功率波形幅-时特性的风电场群功率波动幅度演化建模与机理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付子恒 穆钢 +2 位作者 武方泽 杨茂 严干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7,I0010,共15页
大规模风电场群的功率波形是由场群内所有风电场功率波形累加而成。风电场群区域内风速时空分布的差异和风电场空间位置的分散导致各单风电场功率波形时序上的差异性,从而使场群功率的最大相对波动幅度低于单场功率的最大相对波动幅度,... 大规模风电场群的功率波形是由场群内所有风电场功率波形累加而成。风电场群区域内风速时空分布的差异和风电场空间位置的分散导致各单风电场功率波形时序上的差异性,从而使场群功率的最大相对波动幅度低于单场功率的最大相对波动幅度,称为风电场群功率的汇聚效应。为了揭示汇聚效应的机理及其时空影响因素,该文根据各风电场功率波形具有相关性的特点,建立描述风电场群区域主要风速时空变化特征的一维风速行波函数,构建反映单风电场到风电场群功率波形演化关系的风电场群功率汇聚模型;基于离散小波变换构建反映风电功率波形多尺度变化特征的风电功率波形幅-时关联特性;深入分析风电场功率波形幅-时关联特性与风电场空间尺度的关联关系,建立基于单风电场功率波形幅-时关联特性的风电场群功率波动幅度评价方法,揭示单风电场功率波形特质及风电场空间间距影响风电场群功率波动幅度的机理。通过两个风电场群的实例验证所提模型和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群 风电功率波形 汇聚效应 幅-时关联特性 风电功率波动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功率波动和避振深度的水电站厂内负荷分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陶友智 张兴瑾 +2 位作者 马辛宇 许贝贝 陈帝伊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1-215,200,共6页
为降低水电机组运行安全风险、提高水电站发电经济效益,以水电机组负荷调节过程中的功率波动为切入点,建立以机组发电耗水量最小、功率波动最小和避振深度最大为目标的厂内负荷分配模型。首先,引入功率波动和避振深度量化方法定义负荷... 为降低水电机组运行安全风险、提高水电站发电经济效益,以水电机组负荷调节过程中的功率波动为切入点,建立以机组发电耗水量最小、功率波动最小和避振深度最大为目标的厂内负荷分配模型。首先,引入功率波动和避振深度量化方法定义负荷调节稳定性,利用二代遗传算法求解厂内负荷分配模型;其次,探究水电站厂内负荷分配中多目标之间的平衡关系;最后,利用层次-熵值决策方法得到综合特性最优的水电站厂内负荷分配方案。结果表明,考虑机组功率波动与避振深度后,在牺牲0.723%耗水量的前提下,可有效平抑49.27%的机组平均出力波动幅度,增大11.27%的避振深度,并减少19次振动区穿越次数。研究结果对水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厂内负荷分配 功率波动 二代遗传算法 决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波动功率耦合的电力电子变压器电容电压纹波抑制方法研究
3
作者 牛春豪 徐永海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8-216,共9页
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通常采用大电容来抑制子模块的电容电压波动,这严重限制了电力电子变压器功率密度的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文中首先推导了二倍频波动电压的产生机理和波动功率的耦合原理,然后从输入阻抗的角度对波动功率不能自然流... 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通常采用大电容来抑制子模块的电容电压波动,这严重限制了电力电子变压器功率密度的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文中首先推导了二倍频波动电压的产生机理和波动功率的耦合原理,然后从输入阻抗的角度对波动功率不能自然流入后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一种实时调整隔离级输入电流的电容电压纹波抑制策略,有效地降低了电容电压波动幅值,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仿真模型,并与传统控制策略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功率耦合 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 纹波抑制 电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储能的风电功率波动平抑策略研究
4
作者 蒋新科 刘春 +3 位作者 张雪松 汪湘晋 张勇 杨兴武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5,共7页
针对储能在平抑风电功率波动时频繁充放电问题,提出基于双储能的平抑功率波动控制策略。基于经验模态分解获取风电目标并网功率与双储能系统总输出功率参考值,针对双储能平滑过程中充放电能量不平衡问题,定义双储能的双向平滑能力指标,... 针对储能在平抑风电功率波动时频繁充放电问题,提出基于双储能的平抑功率波动控制策略。基于经验模态分解获取风电目标并网功率与双储能系统总输出功率参考值,针对双储能平滑过程中充放电能量不平衡问题,定义双储能的双向平滑能力指标,基于模糊控制设计荷电状态优化控制,得到最终输出功率并对双储能进行功率分配,比较不同初始荷电状态下储能的荷电状态优化结果。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不仅有效平抑了风电功率波动,也减少了储能的充放电切换次数,同时提高了双向平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波动 双储能 经验模态分解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SOC自恢复的混合储能平抑风电功率波动控制 被引量:20
5
作者 林莉 林雨露 +3 位作者 谭惠丹 贾源琦 孔宪宇 曹雅裴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8-671,共14页
混合储能系统能够较好地应对复杂的风电波动,有效地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混合储能平抑风电功率波动的典型应用场景下,该文首先提出一种计及荷电状态(SOC)自恢复的混合储能平抑风电功率波动控制方法,在满足风电平抑需求的情况下... 混合储能系统能够较好地应对复杂的风电波动,有效地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混合储能平抑风电功率波动的典型应用场景下,该文首先提出一种计及荷电状态(SOC)自恢复的混合储能平抑风电功率波动控制方法,在满足风电平抑需求的情况下,通过模型预测控制快速调节储能在平抑功率过程中的荷电状态,提高储能持续稳定运行能力;然后,为提高混合储能系统协调运行能力,设计了加权滑动平均(WMA)-模糊控制策略对超级电容和蓄电池功率进行动态分配;最后,结合实际风电功率数据,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策略能有效平衡储能寿命和平抑风电波动的矛盾,能充分考虑两种储能设备的特性差异并提高功率分配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波动 混合储能 模型预测控制 加权滑动平均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WT的分布式光储PCC功率波动自适应平抑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马万硕 高厚磊 +2 位作者 张运驰 刘震 彭放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61,共11页
分布式光伏在交流侧公共连接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汇流的功率有较大的随机性与波动性,影响电网的稳定运行。为此,提出了基于经验小波变换(empirical wavelet transform,EWT)的分布式光储PCC功率自适应平抑方法。首先,针对... 分布式光伏在交流侧公共连接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汇流的功率有较大的随机性与波动性,影响电网的稳定运行。为此,提出了基于经验小波变换(empirical wavelet transform,EWT)的分布式光储PCC功率自适应平抑方法。首先,针对混合储能(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HESS)与分布式光伏接入PCC的典型场景,在分析EWT自适应处理波形的特点后,结合功率波动率与储能元件的响应特性,对PCC的光伏原始汇流功率进行EWT分解与优化修正,实现HESS的功率初级分配。之后为避免HESS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频繁越限,提出了一种主动功率补偿的SOC控制策略,通过主动改变储能的参考信号使其SOC在安全范围内工作。结合实际数据的仿真验证表明,该平抑方法能够自适应地实现光伏出力的合理分解与功率分配,在延长储能使用寿命的同时有效满足并网功率波动的要求,为平抑光伏输出功率波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混合储能系统 经验小波变换 平抑功率波动 荷电状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风功率波动平抑的电池储能双层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2
7
作者 毛志宇 李培强 +2 位作者 肖家杰 毛振宇 涂春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494-6506,I0017,共14页
为保证电池储能持续平抑波动,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双层协调控制的电池集成储能控制策略。外层控制中,提出基于近零相位自适应滤波的风功率平滑策略,不仅使并网功率满足1、10 min时间尺度波动平抑需求,还减小了控制过程中相位滞后,并在风功... 为保证电池储能持续平抑波动,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双层协调控制的电池集成储能控制策略。外层控制中,提出基于近零相位自适应滤波的风功率平滑策略,不仅使并网功率满足1、10 min时间尺度波动平抑需求,还减小了控制过程中相位滞后,并在风功率较平稳时自适应控制储能系统退出运行,有效降低了储能系统额定功率需求和运行负担。内层控制中,采用不同充、放电特性的两组磷酸铁锂电池集成以跟踪功率指令,并定义等效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指标衡量储能系统的整体SOC水平,随后将等效SOC与外层控制相联系,提出基于Logistic动态区间的SOC优化策略,确保优化过程中并网功率满足要求,并解决充、放电不均衡情况下的高/低SOC极端运行状态,保证电池储能持续平抑波动能力,同时可使两组电池储能接近最优放电深度(depth of discharge,DOD)运行,充分利用其循环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波动平抑 近零相位自适应滤波 电池寿命 充放电能量不平衡 Logistic动态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多储能单元出力水平的风功率波动平抑控制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常樊睿 李勇 +3 位作者 彭衍建 周年光 高酉松 张曦壬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193,I0018,共13页
在风电场侧配置电池储能是缓解风电功率波动、提高风电可调控性的有效途径。为满足风功率波动平抑要求,提出了一种计及多储能单元出力水平的风功率波动平抑控制方法,充分考虑多储能单元实时出力能力,在兼顾功率平抑目标的同时实现减小... 在风电场侧配置电池储能是缓解风电功率波动、提高风电可调控性的有效途径。为满足风功率波动平抑要求,提出了一种计及多储能单元出力水平的风功率波动平抑控制方法,充分考虑多储能单元实时出力能力,在兼顾功率平抑目标的同时实现减小储能电池能量调用、各储能单元充放电切换次数、放电深度及荷电状态波动区间。首先分析了滤波时间常数对风功率平抑效果以及储能功率分配方法对各单元荷电状态变化的影响;其次引入超短期风功率预测,根据风功率预测数据建立滤波时间常数优化模型,得到滤波时间常数最优解以及最小储能功率指令;然后分析了各储能单元出力水平与功率平抑需求的影响,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分层复合式储能单元功率分配方法,实现了多储能单元的功率指令分配,避免了各储能单元频繁与过度充放电,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最后以湖南省某实际风电场为例,通过实际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波动 电池储能 多储能单元 滤波时间常数 功率分配 功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脉冲负载间谐波功率自适应补偿方法
9
作者 贺佳昊 余墨多 +2 位作者 黄文焘 邰能灵 祝彦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75-1586,I0029,共13页
船载大功率脉冲负载运行会产生间谐波电流浪涌及功率冲击,导致发电机轴承振动、磨损甚至发生机械故障。为解决脉冲负载间谐波功率波动与脉冲参数定量关系不清以及不同脉冲参数下间谐波功率难以补偿的问题,提出舰船脉冲负载间谐波功率快... 船载大功率脉冲负载运行会产生间谐波电流浪涌及功率冲击,导致发电机轴承振动、磨损甚至发生机械故障。为解决脉冲负载间谐波功率波动与脉冲参数定量关系不清以及不同脉冲参数下间谐波功率难以补偿的问题,提出舰船脉冲负载间谐波功率快速跟踪自适应补偿方法,该方法能够根据间谐波功率定量关系快速响应脉冲负载冲击,实现对间谐波功率波动的补偿。建立脉冲负载间谐波功率波动幅度与脉冲负载周期、功率、占空比间的定量关系,得到其幅频特性函数;提出混合储能快速跟踪补偿方法,根据幅频特性函数获取波动频谱范围,并与功率谱分析结合确定滤波参数,经相位延迟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利用RT-LAB搭建含脉冲负载的中压直流舰船微网模型,算例结果验证了间谐波功率定量关系的合理性,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混合储能的优化协调,自适应补偿间谐波功率波动,增强发电机运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负载 间谐波功率 舰船综合电力系统 混合储能 功率波动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高比例风电波动的多注意力TCN电价预测方法
10
作者 李子凯 杨波 +3 位作者 周忠堂 李新 陈凤伟 焦润海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8-146,共9页
在风电占比较高的电力系统中,风电的强波动性使得短期内的供需形势发生剧烈变化,增加了电价的不确定性和预测难度。文中分析了电价的周期性特点,重点研究了风电波动性对电价波动的影响,利用负荷和风电功率构造了一种能够表征其他高成本... 在风电占比较高的电力系统中,风电的强波动性使得短期内的供需形势发生剧烈变化,增加了电价的不确定性和预测难度。文中分析了电价的周期性特点,重点研究了风电波动性对电价波动的影响,利用负荷和风电功率构造了一种能够表征其他高成本发电方式对电价影响的新特征;然后将注意力机制与时间卷积网络结合,建立了双层多头自注意力时间卷积网络来挖掘电价时序规律以及外部因素对电价的影响作用;通过北欧电力市场真实数据进行预测效果验证,结果表明文中方法与现有电价预测方法相比将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值降低约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价预测 风电功率波动 发电成本 时间卷积网络 多头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阵雷达阵面供电系统功率波动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勇 林松 +1 位作者 卢胜利 熊才伟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2-99,共8页
相控阵雷达阵面供电系统的功率波动对雷达系统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分析供电系统架构和负载特性,建立了发射单元的等效电路和数学模型。根据平均功率供电模式的特点,采用状态空间分段的方法,推导了供电系统的电压和电流变化规律,并推导了... 相控阵雷达阵面供电系统的功率波动对雷达系统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分析供电系统架构和负载特性,建立了发射单元的等效电路和数学模型。根据平均功率供电模式的特点,采用状态空间分段的方法,推导了供电系统的电压和电流变化规律,并推导了脉冲负载条件下供电系统的输出功率波动函数。基于功率波动函数和电流特性,提出了供电系统输出功率在空载与满载之间波动的充要条件,并提出了功率波动比指标,衡量功率波动程度。最后通过实例工程计算和仿真分析,验证了本文的主要结论。提出的功率波动机理分析方法,为大型相控阵雷达电源系统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阵面供电系统 功率波动 脉冲负载 平均功率供电模式 功率波动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AN-SAOA的平抑风电波动混合储能系统定容优化配置
12
作者 黄冬梅 吴冰 +3 位作者 时帅 李媛媛 宋巍 王晓亮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59-70,共12页
为解决风力发电直接并网所产生的功率波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阿基米德优化算法融合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D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的容量配置方法。采用由限幅与滑动平均结合的加权滤波算法... 为解决风力发电直接并网所产生的功率波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阿基米德优化算法融合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D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的容量配置方法。采用由限幅与滑动平均结合的加权滤波算法平滑风电出力,同时减小平滑结果的滞后性,得到风电并网功率和混合储能系统(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HESS)参考功率。为了合理分配HESS的内部功率,借助CEEMDAN分解HESS的参考功率,得到高低频分量。综合考虑HESS功率和容量、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与负荷缺点率等因素,构建以年综合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并采用改进阿基米德优化算法求解。基于实际算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与原始风电并网相比,HESS配置方案将波动率减少了13.538%,平滑度提高了16.057%。相较于传统单一储能平抑效果更加明显,减少了容量配置。同时,对比传统阿基米德优化算法节省了15.325%的投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阿基米德算法 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风力发电 平抑功率波动 混合储能 容量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平抑高渗透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波动的储能电站调度策略 被引量:86
13
作者 刘皓明 陆丹 +3 位作者 杨波 姚艳 叶季蕾 薛金花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213-3223,共11页
为了提高分布式光伏发电在配电网中的渗透率,需要解决其并网引起的功率波动问题。提出一种消纳高渗透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功功率波动的集中式储能电站实时调度方法,包括配电系统实时调度和储能电站站内功率分配双层结构。实时调度层通过不... 为了提高分布式光伏发电在配电网中的渗透率,需要解决其并网引起的功率波动问题。提出一种消纳高渗透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功功率波动的集中式储能电站实时调度方法,包括配电系统实时调度和储能电站站内功率分配双层结构。实时调度层通过不断更新分布式光伏发电输出功率和负荷需求的预测值,计及储能电站充放电功率、容量和次数约束,对集中式储能电站进行实时调度,以消纳配电网有功功率差额波动;功率分配层根据储能电站各电池组性能参数和运行工况,以储能电站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并充分考虑下一时段可调度的总充放电容量,对上层调度指令进行实时优化分配,保证储能电站积极地响应调度。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两层调度方案平抑了配电网的有功功率波动,使得联络线功率波动峰谷差由13 MW降低到5 MW左右,降低了光伏发电并网对电网的冲击,大大提高了电网对光伏发电的消纳能力,并在保证储能电站调度末期荷电量尽量接近于调度初期荷电量的同时,优化了储能电站的运行状态,降低了储能电站的运行成本,既满足了储能电站循环调度的要求,又提高了储能电站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电站 分布式光伏 功率波动 消纳 实时调度 调度指令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风功率波动的需求响应调度框架与策略设计 被引量:51
14
作者 姚建国 杨胜春 +3 位作者 王珂 曾丹 毛文博 耿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5-92,共8页
以风电为代表的间歇性电源的快速增长对电网传统发电跟踪负荷的运行控制模式提出重大挑战。为解决该问题,首先分析了风功率的波动特性和需求侧负荷响应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需求响应调度的总体技术框架,建立了需求响应的多代理架构,设计... 以风电为代表的间歇性电源的快速增长对电网传统发电跟踪负荷的运行控制模式提出重大挑战。为解决该问题,首先分析了风功率的波动特性和需求侧负荷响应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需求响应调度的总体技术框架,建立了需求响应的多代理架构,设计了日前、日内到实时多时间尺度滚动协调的需求响应调度策略。IEEE 39节点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所述模型、框架和策略的有效性,表明配置合理的需求响应可有效平衡风功率波动,为新能源并网提供更多调峰、备用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响应 调度 滚动协调 多代理 功率波动 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净效益最大的平抑风电功率波动的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方法 被引量:101
15
作者 张晴 李欣然 +2 位作者 杨明 曹一家 李培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40-48,共9页
通过分析不同功率分配方法对储能容量配置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利用滑动平均和经验模态分解(EMD)获得储能参考功率的混合储能(HESS)功率和容量配置方法,并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LCC),考虑减少风电场旋转备用和缓建并网通道容量效益,以净效益... 通过分析不同功率分配方法对储能容量配置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利用滑动平均和经验模态分解(EMD)获得储能参考功率的混合储能(HESS)功率和容量配置方法,并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LCC),考虑减少风电场旋转备用和缓建并网通道容量效益,以净效益最高为目标实时平抑风电功率波动。该方法首先利用滑动平均法得到HESS参考功率,采用EMD将其分解成一系列本征模态函数(IMF)。根据功率型和能量型储能的特性,以瞬时频率-时间曲线混叠最少为原则选择分界频率,将分解后的子分量重构成高、低频信号,分别作为功率型储能和能量型储能的参考功率。然后,考虑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效率和荷电状态(SOC),配置不同储能组合方案下各储能的功率和容量,并与其他功率分配方法下的配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构建HESS的成本-效益模型,比较不同方案的净效益,得出经济最优的配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抑风电功率波动 混合储能系统 经验模态分解 容量配置 经济评估 净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大区互联系统交流联络线功率波动机制与峰值计算 被引量:79
16
作者 汤涌 孙华东 +1 位作者 易俊 林伟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6,共6页
提出两大区互联系统交流联络线功率振荡的线性化模型。基于2阶线性系统时域分析理论和电力系统冲击功率的功率分配理论,阐明联络线功率波动的机制,证明由功率扰动引起两大区电网交流联络线功率波动峰值的大小取决于两大区电网的惯性常... 提出两大区互联系统交流联络线功率振荡的线性化模型。基于2阶线性系统时域分析理论和电力系统冲击功率的功率分配理论,阐明联络线功率波动的机制,证明由功率扰动引起两大区电网交流联络线功率波动峰值的大小取决于两大区电网的惯性常数比和区域振荡模式的阻尼比。提出功率缺额后联络线功率波动峰值以及功率转移比的计算方法。通过华北—华中互联系统特高压联络线的实测数据验证提出的模型、机制和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研究结论有助于掌握两大区互联电力系统联络线功率波动的动态特性,为互联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安排和控制措施的确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电力系统 联络线 功率波动 阻尼比 惯性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平抑微网联络线功率波动的电池及虚拟储能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41
17
作者 王冉 王丹 +5 位作者 贾宏杰 杨占勇 戚野白 范孟华 盛万兴 侯立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5124-5134,共11页
提出一种蓄电池和虚拟储能的协调控制策略,用于有效平抑微网联络线功率波动。首先,针对电热泵可控负荷的群体特性,引入一种标识优先列表工具,用于构建负荷需求响应虚拟储能模型;在其控制策略设计时,类比于电池的荷电状态,引入一种虚拟... 提出一种蓄电池和虚拟储能的协调控制策略,用于有效平抑微网联络线功率波动。首先,针对电热泵可控负荷的群体特性,引入一种标识优先列表工具,用于构建负荷需求响应虚拟储能模型;在其控制策略设计时,类比于电池的荷电状态,引入一种虚拟储能状态标识CT,用于描述可控电热泵负荷的群体可调能力。进一步,提出一种可变滤波时间常数的微网联络线功率波动控制策略,通过为虚拟储能和电池储能系统设置两种不同时间常数的巴特沃兹滤波器,实现其分别平抑微网联络线功率波动中的高频和低频成分;同时通过虚拟储能和电池储能的优化协调,既可保证参与负荷需求响应用户的舒适性,又能有效减少电池储能的充放电频次,避免其过充过放情况发生,从而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响应 虚拟储能 标识优先列表 微网联络线功率波动 荷电状态 温控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区域互联系统联络线功率波动理论分析 被引量:28
18
作者 陈磊 刘辉 +2 位作者 闵勇 李群炬 吴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3-58,共6页
严格推导了发生功率冲击时两区域互联系统联络线功率振荡的表达式。将发生功率扰动的系统分为扰动前、扰动瞬间和扰动后3个阶段,建立每个阶段的动态方程并推导运行点的变化。基于冲击功率的分配理论,推导了两区域互联系统在发生功率扰... 严格推导了发生功率冲击时两区域互联系统联络线功率振荡的表达式。将发生功率扰动的系统分为扰动前、扰动瞬间和扰动后3个阶段,建立每个阶段的动态方程并推导运行点的变化。基于冲击功率的分配理论,推导了两区域互联系统在发生功率扰动后联络线功率的变化。扰动后,联络线功率呈现出区间振荡模式的衰减振荡,功率稳态值由两区域内发电机的总惯性时间常数确定,同时得到了类似于二阶系统阶跃响应的功率振荡表达式和第一摆功率峰值的计算式。数值仿真以及华北-华中互联系统掉机事故分析验证了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系统 联络线 冲击功率 功率波动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ASA地球观测数据库的区域风电功率波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52
19
作者 于大洋 韩学山 +1 位作者 梁军 宋曙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7-81,共5页
针对大范围和长期风速观测网络不完善、风资源数据缺乏的问题,提出利用美国航天局(NASA)Goddard地球观测系统数据同化系统的版本5(GEOS-5 DAS)的全球风速数据,对国内大范围风电功率波动进行评估的方法。根据GEOS-5 DAS的50 m高度风速和G... 针对大范围和长期风速观测网络不完善、风资源数据缺乏的问题,提出利用美国航天局(NASA)Goddard地球观测系统数据同化系统的版本5(GEOS-5 DAS)的全球风速数据,对国内大范围风电功率波动进行评估的方法。根据GEOS-5 DAS的50 m高度风速和Gipe公式得到风速的垂直分布,按照Vestas V90-2.0 MW风电机组的功率特性曲线将风速转化为风电功率,得到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容量因数曲线。对中国正在建设的6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季节性风电功率波动、小时功率波动及其季节性差异和地域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所提出的分析方法和结果为区域风电科学规划和优化调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功率波动 GEOS-5 DAS 美国航天局 地球观测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电网联络线随机功率波动统计特性与评价标准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陈磊 胡伟 +3 位作者 徐飞 李群山 刘涛 朱翠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137-3143,共7页
正常运行时互联电网交流联络线上存在随机功率波动的现象。基于实际2大区互联电网的历史数据,分析了联络线功率偏差、频率偏差以及2大区电网区域控制偏差(area control error,ACE)的统计特性,结果显示:联络线功率偏差表现出良好的正态... 正常运行时互联电网交流联络线上存在随机功率波动的现象。基于实际2大区互联电网的历史数据,分析了联络线功率偏差、频率偏差以及2大区电网区域控制偏差(area control error,ACE)的统计特性,结果显示:联络线功率偏差表现出良好的正态分布特性;系统频率偏差和正态分布存在较大差别,原因是电网的频率控制使得频率偏差大于0.03 Hz的概率减小;各控制区的ACE基本服从正态分布。文章认为联络线功率偏差由两端电网的ACE引起,可以通过两端电网ACE的均方根值和相关系数计算出联络线功率偏差的均方根值,从而得到对联络线功率偏差大小分布的估计。对目前采用的T标准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为实现联络线功率控制的目标,两端电网责任度阈值之和为2即可,不一定要求两端电网责任度的阈值都是1;两端电网责任度阈值的分配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详细研究,以得到公平合理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电网 联络线 随机功率波动 统计特性 ACE CPS标准 T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