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同步虚拟阻尼的多虚拟同步发电机功率振荡抑制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敏灵 程静 王维庆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6-792,共7页
当由多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组成的电网遭受外部扰动时,源端会出现功率振荡,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同步虚拟阻尼的多VSG功率振荡抑制策略;建立多VSG系统的传函模型,分析功率振... 当由多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组成的电网遭受外部扰动时,源端会出现功率振荡,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同步虚拟阻尼的多VSG功率振荡抑制策略;建立多VSG系统的传函模型,分析功率振荡的主要原因;通过功率下垂的比例微分特性,推导出同步虚拟阻尼的数学模型,并用于同步VSG控制环路中,从而增加系统在暂态情况下的等效阻尼,抑制系统的功率振荡。另外,通过构造能量函数的方法证明改进后系统的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控制策略抑制系统功率振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机 功率振荡 虚拟阻尼 微电网 分布式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阻尼增强的VSG并联系统功率振荡抑制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白文远 庄国峰 +2 位作者 罗雪梅 赵秀珍 魏占宏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22,113,共8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断渗透,大量电力电子变换器通过虚拟同步机(VSG)技术来提供惯量支撑。针对多个VSG并联系统的有功功率振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阻尼增强的VSG并联系统功率振荡抑制方法。首先,建立多VSG的并联模型,分析系统有功功率...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断渗透,大量电力电子变换器通过虚拟同步机(VSG)技术来提供惯量支撑。针对多个VSG并联系统的有功功率振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阻尼增强的VSG并联系统功率振荡抑制方法。首先,建立多VSG的并联模型,分析系统有功功率振荡机理;然后,阐述所提控制方法原理,分析其功率振荡抑制机理;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机 功率振荡 动态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微分项的双VSG有功功率振荡抑制策略 被引量:6
3
作者 朱军 袁亚飞 +4 位作者 刘鹏辉 杜少通 郭向伟 杨明 曲玉博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7-188,共12页
针对虚拟同步发电机(VSG)双机并联运行时产生的有功功率振荡问题,通过建立双VSG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分析了有功功率振荡产生的机理,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虚拟阻抗的瞬态功率均分策略和一种基于功率微分项的自适应惯量和阻尼的功率振荡抑制策略... 针对虚拟同步发电机(VSG)双机并联运行时产生的有功功率振荡问题,通过建立双VSG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分析了有功功率振荡产生的机理,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虚拟阻抗的瞬态功率均分策略和一种基于功率微分项的自适应惯量和阻尼的功率振荡抑制策略,将有功功率微分项与角加速度结合起来实现惯量的自适应调节,同时将有功功率微分项引入阻尼控制环节以替代传统的阻尼项,实现阻尼的自适应调节。所提出的策略可以使动态时VSG之间的角频率差更快速地趋近于零,从而减小有功功率振荡的超调,改善频率动态响应性能。搭建了VSG并联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改进控制策略可以使瞬态时实现有功均分,使动态时的有功功率振荡超调减小41%,振荡过程减小了1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功率微分项 自适应惯量 阻尼 功率振荡抑制 功率均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SC功率振荡阻尼控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25
4
作者 林宇锋 徐政 黄莹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35-39,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测试信号法的TCSC功率振荡阻尼(PO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避免了计算量庞大的状态矩阵特征值计算。该方法由3步组成:第1步,利用测试信号法辨识出电力系统的区域间振荡模式和设计POD控制器所需要的信息;第2步,比较不同输入信... 提出了一种基于测试信号法的TCSC功率振荡阻尼(PO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避免了计算量庞大的状态矩阵特征值计算。该方法由3步组成:第1步,利用测试信号法辨识出电力系统的区域间振荡模式和设计POD控制器所需要的信息;第2步,比较不同输入信号的留数比来选择POD控制器的各个备选输入信号;第3步,用补偿留数相位的方法对POD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通过比较POD控制器安装前后低频振荡阻尼比的变化和时域仿真说明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且适用于大规模电力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低频振荡 测试信号法 可控串补(TCSC) 功率振荡阻尼(pod)控制器 留数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AMS的负阻尼低频振荡与强迫功率振荡的特征判别 被引量:28
5
作者 杨东俊 丁坚勇 +2 位作者 邵汉桥 许汉平 黄家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57-62,共6页
当电网发生低频振荡时,正确判断振荡机理对合理选择振荡抑制措施、快速抑制振荡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基于广域测量系统(WAMS)的实测数据,对负阻尼振荡和强迫功率振荡在振荡前期、瞬态阶段、稳态阶段和衰减阶段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 当电网发生低频振荡时,正确判断振荡机理对合理选择振荡抑制措施、快速抑制振荡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基于广域测量系统(WAMS)的实测数据,对负阻尼振荡和强迫功率振荡在振荡前期、瞬态阶段、稳态阶段和衰减阶段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阶段的负阻尼振荡和强迫功率振荡的判别方法。通过2个电网实际案例的对比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阻尼振荡 强迫功率振荡 特征判别 能流方向因子 广域测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场阻尼系统次同步振荡的无功功率控制策略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辉 陈耀君 +5 位作者 赵斌 刘盛权 杨东 杨超 胡姚刚 梁媛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25,共7页
引入无功-转速型传递函数,推导了双馈风电场无功功率对系统贡献的阻尼系数大小和性质的表达式,并基于分析获得的提供系统正阻尼条件,优化设计无功功率环附加阻尼控制策略抑制次同步振荡。以双馈风电场接入IEEE第一标准测试系统为例,基于... 引入无功-转速型传递函数,推导了双馈风电场无功功率对系统贡献的阻尼系数大小和性质的表达式,并基于分析获得的提供系统正阻尼条件,优化设计无功功率环附加阻尼控制策略抑制次同步振荡。以双馈风电场接入IEEE第一标准测试系统为例,基于Dig SILENT/Power Factory仿真平台对双馈风电场无功功率附加阻尼控制时的系统运行性能进行仿真比较。理论分析和时域仿真结果表明,推导的阻尼系数表达式以及得到的正阻尼范围条件可以有效分析双馈风电场无功功率对系统次同步振荡的作用,提出的风电场无功功率附加阻尼控制策略能在全次同步频段内提供最优正阻尼,且抑制效果优于有功功率附加PSS阻尼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无功功率 次同步振荡 传递函数 阻尼 附加阻尼控制 优化 双馈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直驱风电机组对系统功率振荡的阻尼控制 被引量:24
7
作者 王毅 张祥宇 +1 位作者 李和明 朱晓荣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2-171,共10页
风电机组若具备常规发电机组对系统功率振荡的阻尼作用,有利于提高风电渗透率较高的区域电网的稳定性。本文首先分析了电网扰动时引起永磁直驱风电机组全功率变流器直流侧电压波动的原因,并提出了抑制直流电压波动的解决方案,以保证风... 风电机组若具备常规发电机组对系统功率振荡的阻尼作用,有利于提高风电渗透率较高的区域电网的稳定性。本文首先分析了电网扰动时引起永磁直驱风电机组全功率变流器直流侧电压波动的原因,并提出了抑制直流电压波动的解决方案,以保证风电机组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能快速对电网提供功率支持。其次,分别分析了永磁直驱风电机组通过有功、无功调节增加系统阻尼的原理,并进一步提出了风电机组基于有功、无功附加控制的阻尼控制策略。最后,通过对含30%风电装机容量的三机系统的仿真分析,验证了系统发生扰动后在所提控制策略的协调控制下,不仅能够提高永磁直驱风电机组的故障穿越能力,并可使系统功率振荡迅速衰减,改善系统的阻尼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发电机 风力发电 系统阻尼 功率振荡 最大功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阻尼和强迫功率振荡的特征分析与区分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刘巨 汪锦 +1 位作者 姚伟 文劲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76-84,共9页
电力系统中的功率振荡根据其产生机理的不同可以分为负阻尼振荡和强迫功率振荡。虽然这两种功率振荡形式比较接近,但对其采用的控制措施却完全不同。因此如何根据广域测量系统的实时数据来区分功率振荡的类型成为了采取合适措施抑制功... 电力系统中的功率振荡根据其产生机理的不同可以分为负阻尼振荡和强迫功率振荡。虽然这两种功率振荡形式比较接近,但对其采用的控制措施却完全不同。因此如何根据广域测量系统的实时数据来区分功率振荡的类型成为了采取合适措施抑制功率振荡的前提条件。基于此,以支持向量机方法作为工具,提出了一种通过辨识实时功率振荡曲线来区分其振荡性质的实用方法。针对2种功率振荡的起因与特点,该方法采用希尔伯特-黄变换求取振荡曲线主导模式的包络线,并在该包络线上等间距选取100个采样点作为样本对支持向量机的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测试。以16机68节点系统功率振荡仿真曲线为训练样本,训练得到了用于功率振荡类型区分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并将其应用于16机68节点系统和实际大规模区域电网的振荡类型区分,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地区分振荡类型,具有工程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振荡 阻尼振荡 强迫功率振荡 支持向量机 振荡类型区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频率与功率振荡的虚拟同步机惯量阻尼参数优化控制 被引量:12
9
作者 袁敞 王俊杰 +1 位作者 胡嘉琦 刘清新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23,56,共10页
虚拟同步机为系统提供了惯量与阻尼支撑,但同时会带来类似传统同步发电机的频率和功率振荡问题。频率的振荡伴随着有功功率的振荡,现有虚拟同步机(VSG)控制方法大多着眼于提高系统频率稳定性,而忽略了功率振荡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虚... 虚拟同步机为系统提供了惯量与阻尼支撑,但同时会带来类似传统同步发电机的频率和功率振荡问题。频率的振荡伴随着有功功率的振荡,现有虚拟同步机(VSG)控制方法大多着眼于提高系统频率稳定性,而忽略了功率振荡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虚拟同步机惯量阻尼参数优化控制策略,以频率偏差和有功功率偏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对新构建的目标函数进行最小值寻优;结合具体算例验证优化方法,建立孤网运行的双机并联的虚拟同步机系统模型。基于此模型,采用PSCAD时域仿真对分析和提出的优化方法进行验证,达到频率和输出有功功率振荡平衡、系统具有更好的频率和功率振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机 频率振荡 功率振荡 惯量阻尼 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区间振荡的阻尼与区域间送电功率关系特性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青 马世英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0-45,共6页
区间振荡的阻尼与区域间送电功率关系特性是电力系统区间振荡特性研究的重要问题。结合华东互联系统工程实例,对该问题着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定义了2机互联系统机电振荡模式的特征值对发电机转子相对角的灵敏度。通过对灵敏度符号... 区间振荡的阻尼与区域间送电功率关系特性是电力系统区间振荡特性研究的重要问题。结合华东互联系统工程实例,对该问题着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定义了2机互联系统机电振荡模式的特征值对发电机转子相对角的灵敏度。通过对灵敏度符号变化规律的推导,获得了机电振荡模式的阻尼随转子相对角大小变化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将区间振荡阻尼与区域间送电功率的关系特性问题,转换为2等值机互联系统机电振荡模式的阻尼与转子相对角关系特性问题,进而给出理论分析和解释。研究工作对于全面、准确掌握区间振荡的复杂特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振荡 阻尼 小干扰稳定 送电功率 电力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下功率同步构网型DFIG的阻尼分析及转矩振荡抑制 被引量:15
11
作者 谢震 高翔 +1 位作者 张悬光 张兴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9-38,共10页
随着风电占比的不断增加,功率同步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PS-DFIG)接入弱电网下的稳定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相比于锁相同步跟网型控制下的功率响应特性,基于构网型控制结构的PS-DFIG中有功环与转速环交互影响更容易引发转矩产生低频振荡。... 随着风电占比的不断增加,功率同步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PS-DFIG)接入弱电网下的稳定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相比于锁相同步跟网型控制下的功率响应特性,基于构网型控制结构的PS-DFIG中有功环与转速环交互影响更容易引发转矩产生低频振荡。为此,文中首先建立了PSDFIG系统的有功功率与发电机转速的小信号模型,分析了有功功率与转速响应的耦合特性,在此基础上借助电气阻尼分析方法研究了PS-DFIG系统环路特性对传动链低频振荡的影响。然后,基于多环路带宽设计准则,在有功环中引入微分前馈方法提高有功功率带宽,同时在转速环输出中附加转矩补偿,改善了电磁转矩的电气阻尼特性,提升了功率环参数的鲁棒性,有效降低了PS-DFIG系统传动链低频振荡的风险。最后,在RT-LAB的硬件在环平台进行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 功率同步 小信号模型 低频振荡 电气阻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三阶模型的虚拟同步发电机功率振荡特性分析及附加阻尼控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谦 周文海 +1 位作者 何承树 王晨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82-690,共9页
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VSG)为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所存在的惯量不足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但VSG是基于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设计的,因此也存在传统同步电机的功率振荡问题。采用同步发电机的三阶模型进行VS... 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VSG)为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所存在的惯量不足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但VSG是基于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设计的,因此也存在传统同步电机的功率振荡问题。采用同步发电机的三阶模型进行VSG–无穷大系统的小信号模型的构建,并通过复数力矩系数法,分析得出在一定条件下,VSG–无穷大系统在线路阻抗等因素的影响下将产生负阻尼力矩,且线路电阻对负阻尼力矩具有非线性影响,功率振荡的可能性较大。设计一种用于改善系统阻尼特性的附加阻尼力矩补偿器(additionaldampingtorquecompensator,ADTC),通过引入正阻尼力矩抑制功率振荡。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负阻尼力矩的影响因素及ADTC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化 虚拟同步发电机 功率振荡 小信号稳定 附加阻尼力矩补偿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SC阻尼系统功率振荡的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娟 赵磊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93-96,128,共5页
阻尼系统的功率振荡是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重要的作用之一。考虑了SSSC内部动态的变化过程,即控制器的输出电压幅值与相角变化及直流侧电容动态调节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SSSC的动态模型。推导脉冲宽度调制系数变化量与电角速度变化... 阻尼系统的功率振荡是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重要的作用之一。考虑了SSSC内部动态的变化过程,即控制器的输出电压幅值与相角变化及直流侧电容动态调节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SSSC的动态模型。推导脉冲宽度调制系数变化量与电角速度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得到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通过对控制系统中的参数控制从而对SSSC进行控制,而控制系统的参数是通过人工蜂群(ABC)的优化过程进行调整的。该优化方法以角速度差为目标,通过不断迭代更新,最后得到控制系统控制参数的最优解。在MATLAB中搭建模型,通过与传统PI控制仿真效果进行对比,通过优化方法能够有效快速的调整控制参数,从而更好地调节SSSC等效注入电压,有效地提高输电线路传输有功功率的能力,快速抑制系统功率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 控制系统传递函数 人工蜂群算法 阻尼功率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萤火虫算法的TCIPC功率振荡阻尼控制器的设计
14
作者 李娟 王文英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5-83,共9页
在研究可控相间功率控制器(TCIPC)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电感、电容支路对带TCIPC联络线传输功率的调节作用及TCIPC阻尼系统功率振荡的机理,设计了一种TCIPC功率振荡阻尼控制器,提出了一种混合的萤火虫算法和模式搜索技术(h-FAPS),该... 在研究可控相间功率控制器(TCIPC)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电感、电容支路对带TCIPC联络线传输功率的调节作用及TCIPC阻尼系统功率振荡的机理,设计了一种TCIPC功率振荡阻尼控制器,提出了一种混合的萤火虫算法和模式搜索技术(h-FAPS),该技术综合萤火虫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模式搜索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实现了控制器的参数优化。为了解决使用远距离信号可能会影响控制器可靠性的缺点,采用由本地可测量的有功功率信号改进的远程速度偏差信号作为控制器的输入信号。搭建带TCIPC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简化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该控制器在系统受到干扰后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可以起到提高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间功率控制器 萤火虫算法 模式搜索 功率振荡 阻尼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集群构网差异性的并网系统振荡机理
15
作者 王祺 郭杰帅 +3 位作者 代林旺 王瑞明 张泽轲 郭一甫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03-3015,I0013,共14页
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作为典型的构网技术,在为电网提供惯量和阻尼支撑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功率振荡问题。在考虑分布式和差异性的集群并联系统中,有功功率的振荡机理尤为复杂。针对集群并网的机组阻尼差异性引起的功率振荡问题,该文... 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作为典型的构网技术,在为电网提供惯量和阻尼支撑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功率振荡问题。在考虑分布式和差异性的集群并联系统中,有功功率的振荡机理尤为复杂。针对集群并网的机组阻尼差异性引起的功率振荡问题,该文详细分析并联机组间阻尼差的存在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厘清了阻尼差对并网系统的致稳规律。基于此,提出一种暂稳态阻尼差全局补偿策略,对并联系统的暂稳态阻尼差进行平抑补偿,在改善系统暂态特性的同时,校正系统的稳态输出误差。接着,基于所提控制策略建立状态空间小信号模型,研究引入的暂态功率补偿分量、稳态功率校正分量对并联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合根轨迹对相应的参数进行整定并提出相应的选取方法。最后,仿真验证所提策略改善由集群机组阻尼差引起的功率振荡问题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有功振荡 阻尼 暂态功率补偿 稳态功率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同步振荡中暂态能量流与电功率和阻尼转矩的关系 被引量:18
16
作者 任怡娜 陈磊 +2 位作者 闵勇 李莹 李文锋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52-58,共7页
暂态能量流法是一种新的振荡分析方法,可用于多种振荡的扰动源定位和阻尼评估。文中进一步研究了其在次同步振荡中的物理意义。推导了暂态能量流与次同步功率、超同步功率之间的关系,暂态能量流的能流功率正比于超同步功率和次同步功率... 暂态能量流法是一种新的振荡分析方法,可用于多种振荡的扰动源定位和阻尼评估。文中进一步研究了其在次同步振荡中的物理意义。推导了暂态能量流与次同步功率、超同步功率之间的关系,暂态能量流的能流功率正比于超同步功率和次同步功率之差。在含串补的次同步谐振系统中,电阻可能消耗或产生暂态能量,产生暂态能量时即为负阻尼,电感和电容表现为零阻尼,但会通过改变线路电流而极大地影响电阻的阻尼特性。通过比较暂态能量流与电气子系统阻尼转矩系数,验证了上述推导的合理性。最后,在不同算例中的仿真结果验证了结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能量流 次同步振荡 超同步功率 次同步功率 阻尼转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分散互阻尼暂态补偿的多VSG系统振荡抑制策略
17
作者 兰征 王海晖 +2 位作者 曾进辉 陈潇涵 陈立阳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共8页
虚拟同步发电机(VSG)之间存在动态响应差异,导致多VSG并联系统在负荷切换等暂态过程中产生振荡。提出了分散互阻尼暂态补偿策略,可有效抑制多VSG并联系统暂态过程的振荡。首先,建立多VSG并联系统的转子方程小信号数学模型,分析系统振荡... 虚拟同步发电机(VSG)之间存在动态响应差异,导致多VSG并联系统在负荷切换等暂态过程中产生振荡。提出了分散互阻尼暂态补偿策略,可有效抑制多VSG并联系统暂态过程的振荡。首先,建立多VSG并联系统的转子方程小信号数学模型,分析系统振荡机理;针对VSG关键参数,探讨了系统稳定性。其次,增加VSG互阻尼,精确控制各VSG的动态响应过程,加快同步过程,增强同步性能。同时,设计暂态补偿环节,为系统提供必要的暂态阻尼和功率补偿,使系统面对扰动时能够快速恢复稳定状态。最后,通过在MATLAB仿真平台验证了所提振荡抑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互阻尼 功率振荡 虚拟同步发电机 振荡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电阻的独立直流微电网有源阻尼控制
18
作者 唐欣 王帅 +1 位作者 李珍 黄欣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199,210,共9页
独立直流微电网中存在的大量恒功率负载(constant power load,CPL)会减小直流微网的阻尼,易引发母线电压的振荡甚至大幅跌落。为此,提出一种有源阻尼方法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在不增加传感器的前提下,通过在储能电池变换器端口处并联虚... 独立直流微电网中存在的大量恒功率负载(constant power load,CPL)会减小直流微网的阻尼,易引发母线电压的振荡甚至大幅跌落。为此,提出一种有源阻尼方法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在不增加传感器的前提下,通过在储能电池变换器端口处并联虚拟电阻来提高变换器的阻尼,从而抑制其谐振峰值;给出有源阻尼参数的设计方法,并利用频率稳定判据分析所提并联虚拟电阻方法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还通过仿真对比传统的阻尼方法与本文所提方法的性能。实验结果验证了并联虚拟电阻方法可在较宽频段有效提高独立直流微电网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功率负载 振荡 稳定性分析 有源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虚拟同步机并联系统虚拟动态互阻尼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奚鑫泽 黄英博 邢超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41-1950,I0053,共11页
在个多分布式源构成的微电网系统中,常采用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技术来模拟同步电机特性以提供惯量支撑。但由于各VSG惯量、阻尼、阻为此,提出了一种虚拟动态互阻尼控制方法,通过在各VSG中引入附加互阻尼转矩... 在个多分布式源构成的微电网系统中,常采用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技术来模拟同步电机特性以提供惯量支撑。但由于各VSG惯量、阻尼、阻为此,提出了一种虚拟动态互阻尼控制方法,通过在各VSG中引入附加互阻尼转矩,动态调节VSG虚拟转矩,缩小各VSG虚拟转矩和角速度的差距,从而抑制系统暂态过程中的功率振荡问题。同时,建立了多虚拟同步机的并联模型,分析了系统有功功率振荡机理,利用李亚普诺夫定理分析了所提控制下的系统稳定性,并设计了虚拟互阻尼参数。最后在基于RT-LAB的硬件在环仿真平台中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振荡 动态互阻尼 虚拟阻尼 虚拟惯性 虚拟同步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波长交流输电点对网的并网特性分析和功率振荡阻尼
20
作者 戴朝波 王鑫 +1 位作者 李琳 祁晓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92-97,共6页
为研究半波长交流输电的点对网并网特性,通过PSCAD (power system computer-aided design)仿真,分析了并网点两侧电压存在幅值偏差、相角偏差或频率偏差时的并网特性。等值系统能将半波长线路另一端的发电机拉入同步,但并网后的功率振... 为研究半波长交流输电的点对网并网特性,通过PSCAD (power system computer-aided design)仿真,分析了并网点两侧电压存在幅值偏差、相角偏差或频率偏差时的并网特性。等值系统能将半波长线路另一端的发电机拉入同步,但并网后的功率振荡持续时间相对较长。通常,串联调谐器要比并联调谐器更适合于阻尼这些功率振荡,因此,仅对串联调谐器的控制策略进行修改。PSCAD仿真结果表明串联调谐器能有效地阻尼这些功率振荡,显著改善半波长交流输电线路的并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波长交流输电 并网特性 功率振荡阻尼 串联调谐器 PS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