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功率指令切换的双级式构网型光伏故障穿越控制策略 被引量:9
1
作者 吕思卓 郑超 姜静雅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81-1290,共10页
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中,构网型光伏将发挥巨大作用。但受限于电力电子器件过流能力,目前针对构网型光伏的故障穿越控制策略还需进一步完善。综合考虑逆变器稳态和暂态过流抑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指令切换和虚拟阻抗的双级式构网型光伏... 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中,构网型光伏将发挥巨大作用。但受限于电力电子器件过流能力,目前针对构网型光伏的故障穿越控制策略还需进一步完善。综合考虑逆变器稳态和暂态过流抑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指令切换和虚拟阻抗的双级式构网型光伏发电故障穿越控制策略,该策略计及光伏直流侧动态响应,能够实现满足电流限幅约束的前提下向并网电压提供无功支撑,同时保持故障期间构网型光伏对系统惯性的支撑特性,提升大扰动下光伏换流器暂态功角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在电网发生严重电压跌落的情况下,所提控制策略可在保持逆变器直流侧电压稳定的同时实现故障穿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光伏 虚拟同步控制 故障穿越控制 功率指令 虚拟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深度确定性梯度算法的AGC发电功率指令分配方法 被引量:28
2
作者 李嘉文 余涛 +1 位作者 张孝顺 朱翰鑫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7198-7211,共14页
该文在频率辅助服务市场环境下,建立了综合能源系统的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的发电功率指令分配算法优化模型。通过对AGC发电功率指令的动态优化分配,以减小区域控制偏差和调频里程补偿费用。采用多经验池概... 该文在频率辅助服务市场环境下,建立了综合能源系统的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的发电功率指令分配算法优化模型。通过对AGC发电功率指令的动态优化分配,以减小区域控制偏差和调频里程补偿费用。采用多经验池概率回放的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multiple experience pool experience replay twin delayed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ME-TD3),对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中的经验池进行分类,采用不同概率从不同经验池采样来训练,提高智能体的训练效率,增加智能体的寻优正确率,从而提高最优解的质量。最后,分别利用扩展的两区域负荷频率控制(load frequency control,LFC)模型和某省电网模型验证所提算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发电控制 发电功率指令动态分配 调频辅助服务市场 深度强化学习 调频里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侧故障下光伏直流并网系统不平衡功率快速平抑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俊涛 贾科 +1 位作者 董学正 毕天姝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40-1351,共12页
网侧故障下,光伏直流并网系统的并网变流器将根据电网电压变化实时控制输出功率,而直流侧光伏单元需接收系统功率指令后控制有功输出,两者间无法实现有功功率的快速平衡,导致直流电压持续偏移。传统方法通过投入耗能装置消耗盈余有功功... 网侧故障下,光伏直流并网系统的并网变流器将根据电网电压变化实时控制输出功率,而直流侧光伏单元需接收系统功率指令后控制有功输出,两者间无法实现有功功率的快速平衡,导致直流电压持续偏移。传统方法通过投入耗能装置消耗盈余有功功率,以抑制直流电压抬升,但投资成本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网侧故障下系统不平衡功率快速平抑方法,在分析故障期间电网电压幅值变化趋势基础上,构建并网变流器内部计算电压变化轨迹算式。该方法利用故障初期内部计算电压数据,计算带权邻近度以求解电压变化轨迹算式关键项系数,进而求得所需系统功率指令。所提方法的优点在于有效地缩短了盈余功率持续时间,减少了对耗能装置的依赖,并且易于实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维持直流电压在安全范围内,为系统低电压穿越提供可靠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直流并网系统 低电压穿越 电压变化轨迹 功率指令 带权邻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AGC的变速变桨风电机组有功功率控制策略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载宇 沈春 +2 位作者 殷明慧 李威 刘建坤 《电力工程技术》 2017年第1期9-14,共6页
随着风电的大规模、高渗透率接入电网,未来的电网调度迫切需要风电电源具备传统电源的有功功率稳定输出特性和调节性能。为此,面向自动发电控制(AGC)的风机有功功率控制(APC)已经成为当前风电机组主控策略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APC的实... 随着风电的大规模、高渗透率接入电网,未来的电网调度迫切需要风电电源具备传统电源的有功功率稳定输出特性和调节性能。为此,面向自动发电控制(AGC)的风机有功功率控制(APC)已经成为当前风电机组主控策略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APC的实现方法主要包括基于桨距角调节的功率控制(PAC)和基于转速调节的功率控制(RSC)。基于对风机能量平衡关系的分析,总结了上述2种APC策略的实现原理,并利用FAST软件对控制方法和控制指令进行了仿真比较。仿真表明:相较于PAC方法,RSC方法具有更为平稳的有功功率输出;而且在低风速时,由于利用风轮的动能缓冲,RSC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变桨机构的动作频率和动作幅度;但在高风速时,2种控制方法都需要频繁的变桨。此外,功率指令的设定对于APC控制效果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变桨风机 有功功率控制 自动发电控制 功率指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尾流效应的分频海上风电系统有功功率控制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强 汪成根 唐伟佳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3-381,共9页
为保证分频海上风电系统在每个分配周期内功率指令的准确、可靠响应,该文分析了尾流效应对风电机组有功调节能力和功率指令响应持续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功功率闭环的优化分配策略。在优化过程中引入尾流模型和闭环反馈控制。SimWi... 为保证分频海上风电系统在每个分配周期内功率指令的准确、可靠响应,该文分析了尾流效应对风电机组有功调节能力和功率指令响应持续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功功率闭环的优化分配策略。在优化过程中引入尾流模型和闭环反馈控制。SimWindFarm仿真结果显示,该文闭环控制方法和传统比例分配方法的结果比较:通过在优化模型中引入尾流模型,能够更准确地计算各台机组的有功调节能力,保证功率指令分配的合理性;设计了基于有功功率闭环的反馈控制器,能够及时地对机组出现的功率跌落做出调整,提高了分频海上风电系统功率指令响应的可靠性;能够更好地适应湍流风速变化场景,保证分频海上风电系统出力满足电网调度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流效应 海上风电系统 分频输电系统 闭环反馈控制 比例分配方法 有功调节 功率指令响应 功率跌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级联电力电子变压器直流电压平衡控制策略 被引量:29
6
作者 李响 郝瑞祥 +3 位作者 游小杰 王剑 黄佳佳 龚泽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8-245,共8页
基于功率反馈的双闭环功率均衡策略是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隔离级DC-DC变换环节的一种典型控制策略。该策略优点之一是控制过程中明确了变换器传递功率指令这一变量,可以通过对其作处理来调节隔离级传递功率,进而实现多种功能。基于此... 基于功率反馈的双闭环功率均衡策略是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隔离级DC-DC变换环节的一种典型控制策略。该策略优点之一是控制过程中明确了变换器传递功率指令这一变量,可以通过对其作处理来调节隔离级传递功率,进而实现多种功能。基于此提出一种改进的整流电压平衡控制策略,在DC-DC变换器各级单元功率指令上引入相应前级整流电压偏差补偿量,通过调节隔离级各单元功率分配以自动实现整流侧直流电压平衡。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这种功率指令补偿式电压平衡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 功率指令补偿 功率匹配 电压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SG技术的微电网储能荷电状态控制策略 被引量:24
7
作者 张福民 白松 +3 位作者 李占凯 裴雪辰 刘颍琪 马晨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109-2115,共7页
储能设备作为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generator, VSG)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供惯性功率以保证VSG及时响应电网功率和频率波动。针对基于储能VSG的变换器控制策略,在频率调节的基础上考虑储能荷电状态对有功功率指令的影响,引入... 储能设备作为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generator, VSG)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供惯性功率以保证VSG及时响应电网功率和频率波动。针对基于储能VSG的变换器控制策略,在频率调节的基础上考虑储能荷电状态对有功功率指令的影响,引入功率占比函数调节以上两种功率值在有功指令中占比以避免储能单元的过充过放,以储能充放电超限功率最小为目标函数,结合功率预测使用遗传-模拟退火算法设计VSG有功指令中功率占比函数。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能够避免荷电状态超限,保证VSG的频率调节能力,实现微电网长期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荷电状态 遗传-模拟退火算法 功率指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簇化移动机器人的网络资源调度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丁嘉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7-52,共6页
工厂自动化要求超可靠低时延通信,使控制中心能够可靠实时地向移动机器人传输控制指令。为此,面向移动机器人作业的工厂环境,提出基于深度增强学习的资源调度算法(DRL-RS)。DRL-RS算法由两个阶段构成:在第一阶段,一起作业的移动机器人... 工厂自动化要求超可靠低时延通信,使控制中心能够可靠实时地向移动机器人传输控制指令。为此,面向移动机器人作业的工厂环境,提出基于深度增强学习的资源调度算法(DRL-RS)。DRL-RS算法由两个阶段构成:在第一阶段,一起作业的移动机器人形成簇群,将簇群内多个移动机器人的指令包融合成一个包,再将此包传输至簇群的领导者;在第二阶段,领导者向它簇群成员广播指令包。DRL-RS算法引用深度增强学习算法优化资源调度。领导者扮演Agent,通过向环境学习,择优选择接入点以及子信道和传输功率,进而最大化向所有机器人传输指令包的成功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DRL-RS算法传输指令包成功率逼近于穷搜索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自动化 移动机器人 深度增强学习 资源调度 传输指令包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