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定频MPC的飞跨电容储能双向直流变换器低频波动功率抑制策略 被引量:3
1
作者 樊启高 陈亮 +1 位作者 毕恺韬 艾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11,共11页
为抑制直流母线低频波动功率对储能系统的影响,以飞跨电容双向直流变换器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单目标定频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低频波动功率抑制策略。为降低传统MPC算法的运算负荷,通过对变换器数学模型进行分析... 为抑制直流母线低频波动功率对储能系统的影响,以飞跨电容双向直流变换器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单目标定频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低频波动功率抑制策略。为降低传统MPC算法的运算负荷,通过对变换器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单目标定频MPC控制算法。该算法仅需通过电感电流单目标约束函数,即可实现对系统电流及双端飞跨电容电压的控制,无须对两端飞跨电容电压进行独立寻优,极大地降低了计算量。为实现对储能系统低频波动功率的抑制,引入低频波动功率抑制算法,通过与所提MPC算法的融合,使最终控制方案能够在实现储能控制目标的前提下,具备低频波动功率抑制能力,且保持良好的动态性能。通过搭建小功率实验平台对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跨电容双向直流变换器 储能系统 模型预测 低频波动功率抑制 单目标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递推最小二乘法与核密度估计的同步整流Boost变换器回流功率抑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竟成 吴越 +1 位作者 胡斯登 石健将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9-177,共9页
为了提高同步整流Boost变换器空载、轻载的工作效率,针对同步整流Boost变换器空载、轻载时存在的功率回流问题,分析该状态下电路的工作波形与工作特性.根据电路工作特性,提出能够准确识别功率回流状态并关断同步整流开关管的功率回流抑... 为了提高同步整流Boost变换器空载、轻载的工作效率,针对同步整流Boost变换器空载、轻载时存在的功率回流问题,分析该状态下电路的工作波形与工作特性.根据电路工作特性,提出能够准确识别功率回流状态并关断同步整流开关管的功率回流抑制策略.为了保证策略的精度与效率的优化,引入递推最小二乘法(RLS)和核密度估计(KDE),减少了电感误差和采样误差对策略精度的影响.搭建1 kV·A航空静止变流器仿真和实验平台进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对功率回流的识别精度高,能够显著抑制回流功率,提高了电路空载和轻载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ST变换器 同步整流 递推最小二乘法(RLS) 核密度估计(KDE) 回流功率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配网智能感容性功率抑制策略研究
3
作者 赵应禄 高博 +3 位作者 张燕 吴永 丁雨 张运飞 《农村电气化》 2022年第8期17-18,29,共3页
在低压城区配电网中,配电线路使用地埋电缆的比例已达到较高水平。由于地埋电缆导线间、导线对地间存在远大于架空线路的电容性,造成采用地埋电缆的电网系统在空载和轻载时电缆线路存在较大的充电功率(容性),产生线路末端电压偏高、功... 在低压城区配电网中,配电线路使用地埋电缆的比例已达到较高水平。由于地埋电缆导线间、导线对地间存在远大于架空线路的电容性,造成采用地埋电缆的电网系统在空载和轻载时电缆线路存在较大的充电功率(容性),产生线路末端电压偏高、功率损耗增加以及无功倒送情形(即弗兰梯效应);同时,还易造成系统对地放电,产生弧光接地的现象,给配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隐患。文章为消弱低压城区配电网轻载和空载时弗兰梯效应对电网系统的影响,通过分析产生弗兰梯效应的关键因素,探索安全抑制线路末端电压偏高、功率损耗增加以及无功倒送现象的方法手段和设备,研究并提出了有效地感容性功率抑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兰梯效应 功率抑制 全时域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轴虚拟功率构造的构网型变流器功率振荡抑制策略
4
作者 梁营玉 王亚琴 +1 位作者 杨洋 李浩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03-3612,I0014-I0019,共16页
构网型变流器的输出有功功率可能会发生低频振荡,而传统抑制功率振荡的控制策略会引入额外的稳态有功功率偏差,或者需要依赖附加检测环节获取电网电压角频率。此外,当电网阻抗发生变化时,采用不合适的控制参数亦存在功率振荡的风险。针... 构网型变流器的输出有功功率可能会发生低频振荡,而传统抑制功率振荡的控制策略会引入额外的稳态有功功率偏差,或者需要依赖附加检测环节获取电网电压角频率。此外,当电网阻抗发生变化时,采用不合适的控制参数亦存在功率振荡的风险。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q轴虚拟功率构造的有功功率振荡抑制控制策略。首先,通过电路分析得出结论,并网点电压的q轴分量包含变流器输出角频率与电网电压角频率之差的信息。基于该结论,利用q轴电压构造出一个虚拟功率,并引入滤波器滤除高频分量对系统的影响。同时,指出构造的功率可以等效为准谐振控制器的输出,输入则为q轴电压。基于复数力矩系数法,分析了提出策略抑制功率振荡的机理。进一步,通过建立小信号模型,说明了所提策略不会改变变流器的有功-频率稳态下垂特性,并给出了关键控制参数的设计方法。最后,根据PSCAD/EMTDC以及硬件在环半实物实验平台的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变流器 虚拟同步发电机 振荡抑制机理 q轴虚拟功率构造 有功功率振荡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微分项的双VSG有功功率振荡抑制策略 被引量:6
5
作者 朱军 袁亚飞 +4 位作者 刘鹏辉 杜少通 郭向伟 杨明 曲玉博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7-188,共12页
针对虚拟同步发电机(VSG)双机并联运行时产生的有功功率振荡问题,通过建立双VSG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分析了有功功率振荡产生的机理,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虚拟阻抗的瞬态功率均分策略和一种基于功率微分项的自适应惯量和阻尼的功率振荡抑制策略... 针对虚拟同步发电机(VSG)双机并联运行时产生的有功功率振荡问题,通过建立双VSG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分析了有功功率振荡产生的机理,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虚拟阻抗的瞬态功率均分策略和一种基于功率微分项的自适应惯量和阻尼的功率振荡抑制策略,将有功功率微分项与角加速度结合起来实现惯量的自适应调节,同时将有功功率微分项引入阻尼控制环节以替代传统的阻尼项,实现阻尼的自适应调节。所提出的策略可以使动态时VSG之间的角频率差更快速地趋近于零,从而减小有功功率振荡的超调,改善频率动态响应性能。搭建了VSG并联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改进控制策略可以使瞬态时实现有功均分,使动态时的有功功率振荡超调减小41%,振荡过程减小了1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功率微分项 自适应惯量 阻尼 功率振荡抑制 功率均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抑制算法
6
作者 宁晓燕 刘承赟 +1 位作者 谌星宇 王震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4-799,共6页
为了降低广义频分复用系统存在着多载波系统中固有的高峰均功率比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广义频分复用系统的子载波抑制高峰均功率比算法。该算法以限幅法为基础,降低了系统的高峰均功率比,但与限幅法不同的是,该算法几乎不会对带外... 为了降低广义频分复用系统存在着多载波系统中固有的高峰均功率比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广义频分复用系统的子载波抑制高峰均功率比算法。该算法以限幅法为基础,降低了系统的高峰均功率比,但与限幅法不同的是,该算法几乎不会对带外性能及误码率性能造成影响。由于子载波抑制高峰均功率比算法的峰均功率比抑制性能略差于限幅法,因此本文进一步提出将部分序列传输与子载波抑制高峰均功率比结合来进一步抑制系统高峰均功率比的算法。仿真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的高峰均功率比抑制性能与限幅法相同,且不会对系统的带外与误码率性能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频分复用 高峰均功率 限幅法 子载波抑制峰均功率 复杂度 部分传输序列法 带外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电网电压下MMC-HVDC系统功率波动抑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刘英培 潘朏朏 +1 位作者 栗然 张栋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24,45,共8页
电网电压不对称时,在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MMC-HVDC)系统中,针对MMC交流侧输出产生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二倍频波动问题,提出了将电网电压、电流均... 电网电压不对称时,在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MMC-HVDC)系统中,针对MMC交流侧输出产生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二倍频波动问题,提出了将电网电压、电流均变换至正序dq坐标系下进行电流参考值计算的控制策略,可同时抑制MMC交流侧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二倍频波动。此外,电网电压不对称时,在正序dq坐标系下,电压d、q轴分量中除直流分量外,还将含有由负序分量引起的二倍频分量。若在锁相环的设计中不考虑此二倍频分量,则电网电压不对称时系统整体控制性能将会受到影响。据此设计了基于二倍频陷波器的频率自适应锁相环,在电网电压不对称情况下可准确锁定正序电压相位,并计算电网正序电压幅值及负序电压在正序d、q轴上的分量值,用于所提控制方法中的dq变换及功率波动抑制环节中电流参考值的计算。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C-HVDC 电压不对称 功率波动抑制 频率自适应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周期性最大功率点检测的风电机组功率备用控制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辛悦 彭乔 +4 位作者 刘天琪 印月 韩华春 王扬 王祖峰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09,116,共8页
风电机组通常运行于最大功率输出模式,无法为受扰电网提供紧急功率支撑。稳态时预留部分出力可提高风电机组主动电网支撑能力,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周期性最大功率点(MPP)检测的风电机组功率备用控制(PRC)方法。通过周期性执行最大功率点跟... 风电机组通常运行于最大功率输出模式,无法为受扰电网提供紧急功率支撑。稳态时预留部分出力可提高风电机组主动电网支撑能力,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周期性最大功率点(MPP)检测的风电机组功率备用控制(PRC)方法。通过周期性执行最大功率点跟踪程序检测风电机组实时MPP,一旦检测到MPP即可确定PRC模式参考值并切换为直接功率控制。设置伪单调转速-机械功率曲线使风电机组稳定运行在超速功率备用点,并通过储能装置平抑MPP检测产生的峰值功率波动。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法在定风速和变风速情况下均可以准确控制检测风电机组MPP并实现PRC,并且使得风电机组一次调频效果优于传统PR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功率备用控制 周期性检测 最大功率点跟踪 伪单调曲线 峰值功率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自主热控功率波动抑制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兰天 穆强 +2 位作者 江利锋 于俊慧 杨柳青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2-78,共7页
在现有智能化卫星综合电子系统的基础上,针对自主热控功率波动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航天器自主热控功率波动抑制方法。该方法将自主热控划分为温度采集、占空比控制、功率波动控制、回路开关控制共4个步骤。通过智能功率驱动芯片实现了... 在现有智能化卫星综合电子系统的基础上,针对自主热控功率波动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航天器自主热控功率波动抑制方法。该方法将自主热控划分为温度采集、占空比控制、功率波动控制、回路开关控制共4个步骤。通过智能功率驱动芯片实现了短时间内批量切换加热回路通断状态。在此基础上,以控温周期为单位实现了对各加热回路的矩阵式占空比控温。通过调整控温周期内加热器开关矩阵分布,抑制自主热控过程中的功率波动。经地面试验验证,本文设计的方法在满足热控需求的基础上,降低了自主热控过程中出现的峰值功率,并对各控温周期间和控温周期内的功率波动起到了良好的抑制作用,已在多颗智能卫星上得到应用并取得预期效果,可为后续航天器软件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综合电子 自主热控 功率波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费马点的三相三线制功率振荡抑制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晓涵 何晋伟 王成山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1-107,114,共8页
针对三相三线制并网逆变器功率振荡抑制传统方法运算复杂、物理意义不显著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费马点的三相三线制并网逆变器新型功率振荡抑制方法.通过定义故障系统线电压三角形等角中心(费马点)为"新中性点",可将三... 针对三相三线制并网逆变器功率振荡抑制传统方法运算复杂、物理意义不显著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费马点的三相三线制并网逆变器新型功率振荡抑制方法.通过定义故障系统线电压三角形等角中心(费马点)为"新中性点",可将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压幅值跌落、相角偏移的不对称故障转化成费马点坐标系下的电压幅值故障.根据数学推导功率分配与系统功率振荡的规律,设计一种新型功率振荡抑制策略,摆脱了传统方法dq变换的控制体系,探索了一种解决功率振荡抑制问题的新思路,且具有良好的功率振荡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三线制 功率振荡抑制 中性点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偏置射频功率放大器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松柏 游飞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0-193,共4页
分析了功率放大器输入输出响应特性与栅极偏置电路时间常数的关系,以及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后的矢量幅度误差(EVM)和邻信道功率抑制比(ACPR)。并基于MW4IC2230设计了工作于2GHz频段,输出33dBm的TD-SCDMA三载波射频功率放大器,以验证该关... 分析了功率放大器输入输出响应特性与栅极偏置电路时间常数的关系,以及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后的矢量幅度误差(EVM)和邻信道功率抑制比(ACPR)。并基于MW4IC2230设计了工作于2GHz频段,输出33dBm的TD-SCDMA三载波射频功率放大器,以验证该关系。当动态偏置电路时间常数为1ms时,功率放大器输出EVM为2.5%,ACPR为?43dB。根据TD-SCDMA物理信道特点,提出对偏置电路的控制可以比传输信号起始时刻提前,当该提前量为1.5μs、动态偏置电路时间常数为1ms时,功率放大器输出EVM为1.8%,ACPR为?45dB,满足TD-SCDMA系统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信道功率抑制 动态偏置 矢量幅度误差 射频功率放大器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推算和动态控制的风储联合调频控制策略
12
作者 王威儒 曹宇龙 +2 位作者 王延旭 辛业春 董洪达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4-27,共14页
为解决双馈风力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采用综合惯量控制时固有调速器的抑制作用,及转速恢复时系统频率二次跌落(secondary frequency dip,SFD)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推算和动态控制的风储联合调频控制策略。首先... 为解决双馈风力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采用综合惯量控制时固有调速器的抑制作用,及转速恢复时系统频率二次跌落(secondary frequency dip,SFD)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推算和动态控制的风储联合调频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电力系统频率响应特性,揭示了输出功率抑制量(output power suppression amount,OPSA)与SFD的产生机理。其次在DFIG频率支撑阶段,基于系统频率指标对综合惯量控制系数进行模糊逻辑设计,减小OPSA影响并提升DFIG调频能力。然后在转速恢复阶段,根据DFIG转速变化动态计算储能有功功率参考值,调整储能输出以减小SFD,并设计变系数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控制以平滑恢复储能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风-储-火四机两区域电力系统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保证了高风电渗透率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综合惯量控制 频率响应特性 输出功率抑制 频率二次跌落 风储联合调频 荷电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嵌入式储能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功率控制 被引量:9
13
作者 贾俊川 刘晋 张一工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80-84,共5页
风能输出功率的波动性和间歇性源于原动力风的自然特性,其接入系统会给电网稳定性和电能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结合双馈发电系统采用背靠背变流器且具有直流母线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能量存储系统抑制风电出力波动的控制方法。该储... 风能输出功率的波动性和间歇性源于原动力风的自然特性,其接入系统会给电网稳定性和电能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结合双馈发电系统采用背靠背变流器且具有直流母线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能量存储系统抑制风电出力波动的控制方法。该储能系统不仅电气上可嵌入双馈系统直流侧,而且物理上也可嵌入实际系统,其灵活的功率吞吐能力可依据风速变化补偿双馈发电系统输入电网的功率波动。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策略,通过经典风力四分量模型和电网电压降落的仿真算例,对集成嵌入式能量存储的双馈发电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拓扑结构和功率控制策略能够很好地改善并网风力发电系统的电能质量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能量存储 风力发电 双馈电机 功率波动抑制 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网低频振荡及其抑制方法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29
14
作者 王晖 吴命利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88-1095,共8页
针对我国电气化铁路交直交机车引发的牵引网低频振荡现象,结合CRH5型动车组低频振荡的现场测试数据,设定合理的CRH5型动车组网侧整流器控制参数,使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车网系统时域仿真模型,并成功再现牵引网低频振荡现象。通过对... 针对我国电气化铁路交直交机车引发的牵引网低频振荡现象,结合CRH5型动车组低频振荡的现场测试数据,设定合理的CRH5型动车组网侧整流器控制参数,使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车网系统时域仿真模型,并成功再现牵引网低频振荡现象。通过对车网模型的仿真研究,探讨了CRH5型动车组网侧整流器控制参数对车网系统振荡行为的影响。最后提出通过适当调整网侧整流器控制参数与增设功率振荡抑制环节2种抑制低频振荡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化铁路 低频振荡 车网系统 网侧整流器控制 功率振荡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子电流反馈与功率不平衡响应的高电压穿越控制策略 被引量:3
15
作者 蔡振华 黎灿兵 +2 位作者 阳同光 吴雨杭 熊康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3-130,共8页
传统高电压穿越(high voltage ride through,HVRT)过程的实现主要是针对转子过电流或直流母线过电压的单一场景设计控制策略,容易产生控制盲区。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转子电流反馈与功率不平衡响应的高电压穿越控制策略。为抑制转子过电流... 传统高电压穿越(high voltage ride through,HVRT)过程的实现主要是针对转子过电流或直流母线过电压的单一场景设计控制策略,容易产生控制盲区。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转子电流反馈与功率不平衡响应的高电压穿越控制策略。为抑制转子过电流,在检测定子电压和电流的基础上,通过分解定子磁链获得转子电流直流分量参考值,将转子回路实际电流作为反馈量抵消转子回路中的直流电流分量。另外,考虑到直流母线过电压容易导致高电压穿越失败,采用功率平衡关系式推导稳定直流电压所需的控制电流参考值。若控制电流超过变流器允许工作电流范围,则考虑将输出电流限值作为控制电流参考值以最大限度利用变流器控制能力,降低直流母线过电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在降低过电流以及直流母线过电压的同时确保良好的动态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压穿越 转子过电流 直流母线过电压 转子电流反馈 功率不平衡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SG的储能变流器JDL协调控制策略
16
作者 吴卓 李自成 +2 位作者 刘江 王鑫舟 廖小兵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2-122,共11页
传统的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策略通过调节转动惯量和阻尼系数抑制功率振荡,但传统控制策略中功率振荡的抑制效果和系统动态性能之间存在矛盾。为抑制VSG的功率振荡,提升系统的功率响应速度,提出了一... 传统的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策略通过调节转动惯量和阻尼系数抑制功率振荡,但传统控制策略中功率振荡的抑制效果和系统动态性能之间存在矛盾。为抑制VSG的功率振荡,提升系统的功率响应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转动惯量J、虚拟阻尼D和虚拟电感L的JDL协调自适应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虚拟转动惯量J、虚拟阻尼D和虚拟电感L对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系统阻尼的影响。然后,用VSG输出功率差额、输出功率变化率和电网角频率差额3个参数代替传统控制策略中的角频率差额和角频率变化率,并基于这3个参数和功率振荡曲线制定了JDL的自适应控制规则。最后,通过Simulink仿真,将所提的JDL协调自适应控制策略与传统参数自适应控制策略和模糊自适应控制策略进行对比研究,验证了该控制策略抑制系统功率振荡和提升动态性能的有效性及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协调自适应 虚拟阻尼 虚拟电感 功率振荡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虚拟同步发电机独立微网的多目标分布式二次控制方法
17
作者 黄敏灵 程静 胡健雄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6-262,共7页
当由多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组成的电网遭受外部扰动时,传统的VSG控制会引起频率电压的偏移、无功功率均分精度低以及有功功率振荡等问题,容易引发系统的过载和失稳。针对以上问题,首先,分析了VSG的下垂... 当由多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组成的电网遭受外部扰动时,传统的VSG控制会引起频率电压的偏移、无功功率均分精度低以及有功功率振荡等问题,容易引发系统的过载和失稳。针对以上问题,首先,分析了VSG的下垂特性和功率振荡的原因,然后,提出了一种多目标协调的二次控制策略,利用有功功率的一致性频率恢复控制策略,自适应调节有功功率的参考值,实现频率恢复和有功功率的精确比例均分;利用无功功率的一致性和平均电压恢复控制策略,自适应补偿电压,实现电压恢复和无功功率的精确比例均分。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机 分布式控制 功率振荡抑制 频率电压恢复 功率分配 微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C-BESS的风电场功率及电压综合调节策略
18
作者 程从智 徐晨 +2 位作者 戴珂 黄永烁 潘非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9-64,共6页
风电并网存在功率及公共耦合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电压波动问题,常规方法为采用储能装置与无功补偿装置分别进行调节,但会导致系统结构复杂。文中研究了一种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拓扑的电池储能系统(Modular Multilevel C... 风电并网存在功率及公共耦合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电压波动问题,常规方法为采用储能装置与无功补偿装置分别进行调节,但会导致系统结构复杂。文中研究了一种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拓扑的电池储能系统(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MMC-BESS),可对风电场功率及电压进行综合调节。由于风速的随机性导致风电场输出功率波动,提出将风电场有功功率输入到一阶低通滤波器中,滤波器输出与输入的差作为MMC-BESS有功参考信号,以平滑风电场并网功率。由于风电场负荷突变导致PCC电压波动,提出将PCC电压的d轴分量与额定值作差,通过PI调节生成无功参考电流,实现PCC电压调节,在模拟风电场场景下进行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风电场中MMC-BESS四象限功率补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电池储能系统 风电场 波动功率抑制 PCC电压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占空比优化的STATCOM预测功率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三明 孙鹏荆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40-244,共5页
将基于占空比优化的预测功率控制(Predictive Power Control,PPC)策略应用于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中,来解决传统直接功率控制(Direct Power Control,DPC)策略中存在的功率脉动过大、开关频率不固定... 将基于占空比优化的预测功率控制(Predictive Power Control,PPC)策略应用于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中,来解决传统直接功率控制(Direct Power Control,DPC)策略中存在的功率脉动过大、开关频率不固定等问题。在分析STATCOM基本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数字处理系统离散运行的特点,推导出STATCOM系统的功率预测方程,并详细地分析了造成系统功率脉动过大现象的本质原因。根据查找表(Look Up Table,LUT)得到消除系统功率误差最优的电压矢量后,采用占空比优化的方式对该电压矢量进行幅值修正,构建了一个使k+1采样点功率跟踪误差最小为目标的占空比求取函数。基于多CPU的控制平台进行了STATCOM系统样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PPC策略有效地抑制系统的功率脉动、恒定系统的开关频率,同时其保留了传统DPC策略高动态响应的优异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 预测控制 占空比优化 功率脉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结合高峰均比抑制算法对CO-OFDM系统的影响分析
20
作者 童峥嵘 刘畅 +1 位作者 曹晔 张卫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0,共6页
针对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出现的高峰值平均功率比问题,提出分数阶傅里叶变换与高峰值平均功率比抑制算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表明:随着分数阶傅里叶变换阶数的减小,信号的峰值平均功率比逐渐降低;与抑制算法结合后可进一步降低系统... 针对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出现的高峰值平均功率比问题,提出分数阶傅里叶变换与高峰值平均功率比抑制算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表明:随着分数阶傅里叶变换阶数的减小,信号的峰值平均功率比逐渐降低;与抑制算法结合后可进一步降低系统的峰值平均功率比,并解决抑制算法影响系统性能的问题.从结合的兼容性、抑制高峰值平均功率比效果及改善引入抑制算法后对系统的负面影响三方面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选择性映射算法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结合后,旋转因子同为4时,峰值平均功率比高于6.6dB的概率较单一选择性映射算法低104;选取高峰值平均功率比抑制情况相近时,结合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比单一选择性映射算法降低了8倍;采用限幅算法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结合的仿真情况也较单一限幅算法有很大提高,表明该算法结合的兼容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正交频分复用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峰均功率抑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