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功率变流器永磁直驱风电系统低电压穿越特性研究 被引量:101
1
作者 李建林 胡书举 +1 位作者 孔德国 许洪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92-95,共4页
随着风电机组安装容量的不断上升,风电系统在电网故障情况下的运行变得尤为重要,电网导则要求风电机组在电网电压瞬间跌落一定范围内不脱网运行。针对使用背靠背全功率变流器的永磁直驱风电系统,提出一种在电网电压瞬间跌落情况下不脱... 随着风电机组安装容量的不断上升,风电系统在电网故障情况下的运行变得尤为重要,电网导则要求风电机组在电网电压瞬间跌落一定范围内不脱网运行。针对使用背靠背全功率变流器的永磁直驱风电系统,提出一种在电网电压瞬间跌落情况下不脱网运行的方法。电网发生电压瞬间跌落时,网侧变流器运行在静止无功补偿(STATCOM)模式,依据电网电压跌落的深度决定发出无功电流的大小,通过快速提供无功电流来稳定电网电压,实现直驱型风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功能。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电网电压故障时使直驱风电系统运行在STATCOM模式可以有效提高低电压穿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永磁同步发电机 电压跌落 低电压穿越 功率变流器 静止无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GBT开关暂态过程建模的功率变流器电磁干扰频谱估计 被引量:53
2
作者 孟进 马伟明 +1 位作者 张磊 赵治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16-20,共5页
开关器件在开通和关断暂态过程产生的高电压和电流变化(dv/dt和di/dt)是高频电磁干扰的主要来源。提出一种基于IGBT开关暂态过程建模优化的电磁干扰频谱估计方法,建立了IGBT行为特性模型,分阶段研究了IGBT开通和关断的动态过程,用分段... 开关器件在开通和关断暂态过程产生的高电压和电流变化(dv/dt和di/dt)是高频电磁干扰的主要来源。提出一种基于IGBT开关暂态过程建模优化的电磁干扰频谱估计方法,建立了IGBT行为特性模型,分阶段研究了IGBT开通和关断的动态过程,用分段线性化方法模拟电压和电流的暂态波形,将非线性的开通和关断特征用多段dv/dt和di/dt组合描述。文中提出的方法提高了电磁干扰预测频谱在高频段的准确度,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 电磁干扰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功率变流器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不对称故障时全功率变流器风电机组控制策略 被引量:30
3
作者 陈毅东 杨育林 +2 位作者 王立乔 孙俊杰 万承宽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5-80,共6页
电网导则要求并网风电机组在电网电压在一定范围内瞬间跌落时不脱网运行。为满足这一要求,研究了全功率变流器风电机组在电网故障时的运行特性。建立了不对称电网故障下网侧变流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正、负序双电流控制策略存在问题的原... 电网导则要求并网风电机组在电网电压在一定范围内瞬间跌落时不脱网运行。为满足这一要求,研究了全功率变流器风电机组在电网故障时的运行特性。建立了不对称电网故障下网侧变流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正、负序双电流控制策略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一种直流侧采样电压带变频陷波函数的双电流控制策略,并针对电网频率波动的情况加入锁相环对陷波器进行实时修正。仿真结果表明:当电网出现不对称故障和频率波动时,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较正、负序双电流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动态调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功率变流器 鼠笼式异步发电机 电网不对称故障 双电流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大功率变流器的IGCT功能型模型(英文) 被引量:22
4
作者 袁立强 赵争鸣 +2 位作者 白华 李崇坚 李耀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5-69,共5页
IGCT(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由于其优越的性能在中压大功率变换器领域中正逐渐得到广泛应用。该文描述了一种适用于高压大功率变流仿真和计算机设计的IGCT功能型模型,该模型是依据IGCT的主要外部物理特性,在PSIM软件包下建立的等效电路。... IGCT(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由于其优越的性能在中压大功率变换器领域中正逐渐得到广泛应用。该文描述了一种适用于高压大功率变流仿真和计算机设计的IGCT功能型模型,该模型是依据IGCT的主要外部物理特性,在PSIM软件包下建立的等效电路。此模型的主要特点就是计算速度快,参数求解简单。该文详细描述了该模型的等效原理和模型构成,并根据IGCT—5SHX08F4502给出了模型主要参数。仿真和实验结果对比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变流器 IGCT 功能型模型 等效电路 计算机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变流器的可靠性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66
5
作者 周雒维 吴军科 +2 位作者 杜雄 杨珍贵 毛娅婕 《电源学报》 CSCD 2013年第1期1-15,共15页
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功率变流装置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工业界的调查表明,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故障很大一部分原因可归咎于变流装置的故障,而功率器件的失效是主要诱因。研究功率器件可靠性是提高变流器可靠性的基... 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功率变流装置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工业界的调查表明,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故障很大一部分原因可归咎于变流装置的故障,而功率器件的失效是主要诱因。研究功率器件可靠性是提高变流器可靠性的基础,对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围绕功率变流器的可靠性问题,从变流器的工作特点出发分析了导致其可靠性不高的主要原因。首先阐述了功率器件在工作中的主要失效机理;为防止损坏设备的故障发生,需要实时监测变流器的健康状态及评估装置的可靠性,文章总结了功率器件的状态监测方法及寿命预测技术;为提高变流器的运行可靠性,提出了变流器状态控制的概念,对各种状态控制方法进行了分类介绍,并分析总结了现有状态监测方法、寿命预测模型及状态控制方法的优缺点,最后根据这些优缺点对功率变流器可靠性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变流器 可靠性 功率器件 状态监测 寿命预测 状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风力发电全功率变流器 被引量:7
6
作者 陈杰 龚春英 +2 位作者 陈家伟 张方华 严仰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0-168,共9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风力发电全功率变流器,由电机侧自耦调压整流器(ATRU)和网侧Z源逆变器(ZSI)组成,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转换效率高等优点,为风力发电系统提供了一种可选的解决方案。文中首先简要地介绍了ATRU和ZSI的基本工作原理,对...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风力发电全功率变流器,由电机侧自耦调压整流器(ATRU)和网侧Z源逆变器(ZSI)组成,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转换效率高等优点,为风力发电系统提供了一种可选的解决方案。文中首先简要地介绍了ATRU和ZSI的基本工作原理,对ATRU在变速风电机组中应用的可行性展开了推导分析,提出了相关设计要求。随后,针对网侧ZSI,详细地分析了其输入电压和直流链电压之间的内在关系,揭示了发电机和逆变器之间的参数匹配要求。设计了一种系统控制策略,实现了机组的最大功率跟踪,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输入电压前馈的逆变器直流链电压控制方法,保证机组在各种风况下直流链电压的恒定。最后,设计了一套仿真实例,结果验证了新型全功率变换器及其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正确性,为下一步工程实现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功率变流器 ATRU Z源逆变器 最大功率跟踪 直流链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功率变流器的失速型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改造 被引量:6
7
作者 黄伟煌 付勋波 +1 位作者 胡书举 许洪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变流器的失速型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改造方案。该方案采用全功率背靠背变流器,机侧变流器稳定定子电压,网侧变流器稳定直流母线电压并发出无功电流,实现了机组在电压跌落期间的有功平衡和无功补偿。结合失速型风电机组的特... 提出了一种基于变流器的失速型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改造方案。该方案采用全功率背靠背变流器,机侧变流器稳定定子电压,网侧变流器稳定直流母线电压并发出无功电流,实现了机组在电压跌落期间的有功平衡和无功补偿。结合失速型风电机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以稳定定子电压为控制目标的机侧控制策略,并设计了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来抑制机侧滤波电路带来的振荡。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780kW失速型风电机组仿真模型,并在110kW电机平台上进行了实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速型风电机组 功率变流器 低电压穿越 定子电压控制 双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稳定节点的功率变流器共模干扰抑制技术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华高 陈玮 +1 位作者 陈恒林 钱照明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20,88,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抑制功率变流器的共模电磁干扰(EMI)的技术方法,并以Boost变流器为例,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由于电路中高电压变化率(dv/dt)的动态节点是共模传导EMI产生的主要源头,本文通过调整Boost电感的PCB布局与采用共阳... 本文提出了一种抑制功率变流器的共模电磁干扰(EMI)的技术方法,并以Boost变流器为例,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由于电路中高电压变化率(dv/dt)的动态节点是共模传导EMI产生的主要源头,本文通过调整Boost电感的PCB布局与采用共阳极二极管的方法,在电路中构造稳定节点,对共模传导EMI进行了有效的消除。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都很好地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此外,该方法还可推广至Buck、Buck-Boost、Flyback、PFC等变流器电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变流器 共模干扰 抑制技术 稳定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功率变流器的飞轮储能系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焰 苗虹 +2 位作者 曾成碧 韩民晓 蒲勇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36-839,共4页
针对孤岛运行的直流微电网中负荷波动性,建立了基于异步电机的飞轮储能系统装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功率变流器频率控制的飞轮储能方法。利用李雅普洛夫稳定判据判断了该频率控制器的稳定性,同时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显... 针对孤岛运行的直流微电网中负荷波动性,建立了基于异步电机的飞轮储能系统装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功率变流器频率控制的飞轮储能方法。利用李雅普洛夫稳定判据判断了该频率控制器的稳定性,同时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显示,在周期性急剧变化的负荷作用下,双向变流器能按控制要求工作在整流或者逆变器模式,使含有异步电机的飞轮储能系统跟踪负荷变化完成充放电过程,从而提高独立电源系统的稳定性和过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孤岛运行 飞轮储能系统 双向功率变流器 频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变流器共模电压产生及抑制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章勇高 李银玲 《工矿自动化》 2010年第10期16-21,共6页
通过三相等效电路详细分析了H桥多电平变流器共模电压的产生机理,介绍了共模电压对大功率变流器及变频调速系统的危害;讨论了目前共模电压抑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外加滤波装置和改变变流器结构的硬件抑制方法及采用控制策略的软件抑... 通过三相等效电路详细分析了H桥多电平变流器共模电压的产生机理,介绍了共模电压对大功率变流器及变频调速系统的危害;讨论了目前共模电压抑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外加滤波装置和改变变流器结构的硬件抑制方法及采用控制策略的软件抑制方法的特点及其不足,为研究新的共模电压抑制策略提供了参考;最后,提出未来大功率变流器共模电压抑制的研究重点:一是兼顾直流电压利用率和谐波含量的最优共模电压抑制方法,二是从本质上找出一种通用于各种拓扑结构的完全消除共模电压的统一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变流器 变频调速系统 共模电压 抑制 直流电压利用率 谐波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变流器纯水冷却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建业 沈英魁 陈希正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3期39-42,共4页
大功率变流装置采用全封闭循环水冷却系统 ,不仅可以利用水散热效率高的特点 ,而且还可以节水、节电 ,缩小体积 ,防止污染。文中详细讨论了该纯水冷却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并且该冷却系统已经用于国产± 2 0 Mvar STATCOM中。通过近 ... 大功率变流装置采用全封闭循环水冷却系统 ,不仅可以利用水散热效率高的特点 ,而且还可以节水、节电 ,缩小体积 ,防止污染。文中详细讨论了该纯水冷却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并且该冷却系统已经用于国产± 2 0 Mvar STATCOM中。通过近 2年的实际运行证明上述系统完全可以满足大功率变流器冷却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变流器 纯水冷却系统 电力电子器件 散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神经网络对风力发电机组功率变流器的故障诊断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靖轩 孙鹤旭 +2 位作者 孙泽贤 徐勤奇 邹文仲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1期162-166,共5页
研究了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网侧功率变流器开关器件的开路故障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开路故障诊断方法,以实现对单个或两个开关器件同时开路的多种故障进行诊断。首先采集不同故障下网侧功率变流器的电压信号作为原始信号,利用小波变换对... 研究了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网侧功率变流器开关器件的开路故障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开路故障诊断方法,以实现对单个或两个开关器件同时开路的多种故障进行诊断。首先采集不同故障下网侧功率变流器的电压信号作为原始信号,利用小波变换对此信号进行分解和重构,再对小波变换后得到的数据进行特征分析和判定,将特征分析和判定后的数据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进行决策分类。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区分网侧功率变流器多开路故障,且诊断准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功率变流器 故障诊断 小波变换 神经网络 电压信号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直驱风电全功率变流器并联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毛荀 郭力 +1 位作者 彭红英 占勇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2-129,共8页
为提高永磁直驱风电全功率变流器并联控制精度,研究了永磁直驱风电全功率变流器并联控制方法。首先分析永磁直驱风电全功率变流器并联拓扑结构,建立永磁直驱风电全功率变流器模型,再计算无功功率受有功功率波动造成电压幅值产生波动,结... 为提高永磁直驱风电全功率变流器并联控制精度,研究了永磁直驱风电全功率变流器并联控制方法。首先分析永磁直驱风电全功率变流器并联拓扑结构,建立永磁直驱风电全功率变流器模型,再计算无功功率受有功功率波动造成电压幅值产生波动,结合虚拟阻抗控制方法,实现对永磁直驱风电全功率变流器的并联控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控制永磁直驱风电全功率变流器并联运行的机侧环流与网侧环流波动较为稳定,且环流控制精度较高,最高可达到99%,验证了该方法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阻抗 永磁直驱 功率变流器 并联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全功率风电变流器的平滑模式切换策略
14
作者 代鹏程 张兴 谢震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89-1598,I0006-I0008,共13页
全功率风电变流器的跟网/构网模式切换是提高其电网强度适应性的一种有效方式。直流电压同步的构网方案由于需要控制直流电压,在切换时易产生严重的直流电压暂态冲击,进而引发直流撬棒误动作,降低硬件使用寿命。为此,首先通过矢量分析... 全功率风电变流器的跟网/构网模式切换是提高其电网强度适应性的一种有效方式。直流电压同步的构网方案由于需要控制直流电压,在切换时易产生严重的直流电压暂态冲击,进而引发直流撬棒误动作,降低硬件使用寿命。为此,首先通过矢量分析法确定了平滑模式切换原则,结合切换扰动对直流电压的传递函数和切换扰动本身,分析了直流电压暂态冲击的成因。然后,基于该分析,提出了直接切换方案以解决稳态工作点的阶跃扰动问题,但仍存在电流指令随机扰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延时切换方案,通过延迟切换信号使得电流指令扰动最小化。RT-LAB硬件在环实验结果表明,直接切换方案能够大幅改善直流电压的暂态冲击,延时切换方案能进一步保证切换过程平滑无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风电变流器 直流电压同步 跟网 构网 模式切换 稳态工作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直驱风电系统高效率变流器设计 被引量:25
15
作者 曾翔君 张宏韬 +2 位作者 李迎 房鲁光 杨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15-21,共7页
在兆瓦级直驱风电系统中,发电机定子电压等级通常采用较低的690V,而定子电流等级则很高,给全功率变流器的设计和制造造成了的困难,特别是效率问题比较突出。提出一种基于直驱多相永磁同步发电机和三电平混合式变流器的技术方案,用以替... 在兆瓦级直驱风电系统中,发电机定子电压等级通常采用较低的690V,而定子电流等级则很高,给全功率变流器的设计和制造造成了的困难,特别是效率问题比较突出。提出一种基于直驱多相永磁同步发电机和三电平混合式变流器的技术方案,用以替代传统的三相发电机和两电平变流器并联方案,具有更好的谐波性能和效率。讨论不同变流器拓扑在方案中的应用及其参数设计方法,并在谐波、效率和成本方面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力机 功率变流器 三电平变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电压不平衡时全功率风电并网变流器的控制策略 被引量:50
16
作者 廖勇 庄凯 姚骏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2-78,共7页
电网电压不平衡条件下,电压负序分量将导致直驱式永磁同步风电机组(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PMSG)全功率并网变流器的直流侧电压出现2倍电网频率的谐波,长期处于此工况下将显著影响直流侧电容的使用寿命,危及机组的稳... 电网电压不平衡条件下,电压负序分量将导致直驱式永磁同步风电机组(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PMSG)全功率并网变流器的直流侧电压出现2倍电网频率的谐波,长期处于此工况下将显著影响直流侧电容的使用寿命,危及机组的稳定运行。建立了电网侧变流器的数学模型,在计及并网阻抗对有功功率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增强直流侧电压稳定性为目标的控制策略。其中,电网侧变流器正负序电流指令通过保证直流侧电容及并网电抗器之间无2倍频振荡的有功功率流得到,指令的计算无需求解复杂的高阶矩阵,也没有引入更多的变量。由直驱式永磁同步风电机组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电压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传统的平衡控制策略相比,这种控制策略能在实现直流侧电压稳定控制的同时,使输出至电网的有功功率2倍频波动得到有效抑制,提高了该型机组不平衡电网电压条件下不间断安全稳定运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功率变流器 不平衡电网电压 直流 侧电压控制 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列车大功率高频辅助变流器散热系统的设计及优化试验验证
17
作者 易滔 赵清良 +7 位作者 别必龙 刘海涛 饶沛南 周帅 张云瀚 宋森 耿志东 杨浩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55,161,共8页
[目的]地铁列车大功率辅助变流器高度集成化后,散热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有必要提出散热系统新设计方案。[方法]通过系统的损耗计算、风机选型、散热风道布局等一系列正向设计,结合仿真来验证热设计的合理性。[结果及结论]仿真表明,在单台... [目的]地铁列车大功率辅助变流器高度集成化后,散热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有必要提出散热系统新设计方案。[方法]通过系统的损耗计算、风机选型、散热风道布局等一系列正向设计,结合仿真来验证热设计的合理性。[结果及结论]仿真表明,在单台辅助变流器故障工况下,中间腔室流场分布不均,导致变压器温升较高,存在热失效风险。在此基础上对风道结构进行优化,仿真确认优化后风道的流场分布较均匀,变压器温升显著降低且在器件应用温度范围内,表明优化后散热系统满足应用需求。为验证理论设计的合理性,开展了样机的温升试验,对比仿真和样机试验结果,在单台/两台满载工况下,关键器件的温升和仿真温度差控制在5℃,均在选型的应用范围内,表明风道散热系统设计合理。通过正向优化设计提出了一种新型变流器散热系统及柜体结构,样机试验验证了仿真分析的有效性,大幅缩短了样机的开发周期,提高了市场响应速度,为大功率高频辅助变流器设计及优化提供方法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列车 功率辅助变流器 散热系统设计 热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速概率分布对风电变流器中功率器件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杜雄 李高显 +2 位作者 刘洪纪 孙鹏菊 周雒维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09-117,共9页
通过建立功率器件寿命的概率评估模型,计入实际风电场中风速概率分布对功率器件寿命的影响,评估了不同风电场下不同风机系统中功率器件的可靠性,分析了风速概率分布与功率器件寿命之间的关系,并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讨论与验证。结果表明... 通过建立功率器件寿命的概率评估模型,计入实际风电场中风速概率分布对功率器件寿命的影响,评估了不同风电场下不同风机系统中功率器件的可靠性,分析了风速概率分布与功率器件寿命之间的关系,并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讨论与验证。结果表明,在实际风电场中,功率器件因基频结温波动而消耗的寿命主要消耗在概率较小而大于某一特定风速的区域,且这一特定风速临近额定风速。因此,不同的风速区间应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可有效降低器件寿命消耗。所得结论为研究如何提高风电变流器中功率器件寿命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变流器 IGBT模块 结温 威布尔分布 寿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功率小型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双层MPC虚拟惯量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常昊 关伟东 +4 位作者 王越 张金帅 王鹏 周宁 尚博文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6,共11页
在配电侧发展微型可变速抽水蓄能,有利于以更为环保的方式提升配网消纳新能源的能力。提出一种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双层模型预测控制(two laye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TLMPC)虚拟惯量控制策略。该策略包含一个标准层模型预测控制... 在配电侧发展微型可变速抽水蓄能,有利于以更为环保的方式提升配网消纳新能源的能力。提出一种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双层模型预测控制(two laye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TLMPC)虚拟惯量控制策略。该策略包含一个标准层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和辅助层MPC,标准层MPC基于确定的系统预测模型,产生最小化的频率偏差信号,传递给辅助层MPC,而辅助层MPC考虑光伏的随机性,以跟踪标准层MPC预测的频率偏差为目标,同时产生功率和导叶控制信号。通过对含有全功率抽水蓄能机组的系统进行仿真分析,表明了所提的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频率调节性能,有助于提升配电网的光伏消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抽水蓄能机组 功率变流器 虚拟惯量控制 调频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预测的高功率因数变流器电压矢量优化控制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兴 张崇巍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9-43,共5页
通过对高功率因数变流器网侧指令和实际电流的预测 ,提出了一种采用变流器电压矢量优化控制策略的电流跟踪新方案。新方案根据电流偏差的大小 ,采用不同的电压矢量控制模式 ,使变流器网侧电流获得了较快的动态响应 ,同时也抑制了谐波电流。
关键词 功率因数变流器 电流预测 电压矢量控制 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