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主应力法和功平衡法求解管材挤压变形力的再探讨
被引量:
16
1
作者
郭胜利
李张家
+2 位作者
德富振
马邹志
宏辉新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1-35,共5页
在极坐标系下建立了管材挤压变形力的计算模型,采用主应力法和功平衡法推导了管材挤压变形力的理论计算公式;经生产中反复实验验证,管材挤压变形力的理论计算结果接近实测值,主应力法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平均值为11.56%左右,功平衡法计...
在极坐标系下建立了管材挤压变形力的计算模型,采用主应力法和功平衡法推导了管材挤压变形力的理论计算公式;经生产中反复实验验证,管材挤压变形力的理论计算结果接近实测值,主应力法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平均值为11.56%左右,功平衡法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平均值为-1.94%左右;而相关文献所给出的主应力法和功平衡法求解的管材挤压变形力公式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平均值分别为15%左右和6.6%左右。这表明,本文推导的理论计算公式计算精度高,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应力
法
功平衡法
锥模
管材
挤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功平衡法薄板件装配偏差传递机理研究
2
作者
卢鑫
邢彦锋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4-186,共3页
金属薄板零件广泛应用于汽车车身等产品中,由于影响系数法在薄板件的装配过程中不能精确分析零件偏差和装配偏差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基于功平衡法的柔性薄板零件装配偏差分析模型。应用两个厚度不同的悬臂梁研究零件在焊接过程中的偏差...
金属薄板零件广泛应用于汽车车身等产品中,由于影响系数法在薄板件的装配过程中不能精确分析零件偏差和装配偏差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基于功平衡法的柔性薄板零件装配偏差分析模型。应用两个厚度不同的悬臂梁研究零件在焊接过程中的偏差变化,经分析可知焊接过程中焊枪做功相同,以此为基础建立零件偏差和装配偏差之间的基于功平衡法敏感系数矩阵。最后应用Z型薄板零件阐述了装配偏差分析过程,结果表明功平衡装配偏差分析模型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薄板
装配偏差
功平衡法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变薄拉深时摩擦力影响的修正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荣清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0-52,共3页
本文在分析功平衡法计算变薄拉深的结果时,发现其计算值与实验值偏差较大,在进一步讨论摩擦对变薄拉深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摩擦力计算公式,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功平衡法计算变薄拉深时出现的偏差。
关键词
变薄
拉深
摩擦
功平衡法
金属
变形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摩擦对板料极限拉深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
4
4
作者
官英平
《金属成形工艺》
2002年第3期9-11,共3页
通过对板料拉深法兰变形区和直壁传力区的应力分析 ,应用功平衡法 ,推导了极限拉深系数与摩擦系数之间的关系式 ,并讨论了摩擦对拉深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摩擦
功平衡法
极限拉深系数
板料拉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变压器并列运行的循环电流控制策略
被引量:
14
5
作者
郭镭
陈世国
+2 位作者
徐伟
韩安兵
王颖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5-79,111,共6页
针对变压器并列中有载调压分接控制的循环电流制问题,设计循环电流检测分析模型,定量分离出循环电流,以此提出变压器并列的最小循环电流法及无功平衡法,通过对有载调压分接头的控制将循环电流降低到最小或使流经变压器的无功流根据变压...
针对变压器并列中有载调压分接控制的循环电流制问题,设计循环电流检测分析模型,定量分离出循环电流,以此提出变压器并列的最小循环电流法及无功平衡法,通过对有载调压分接头的控制将循环电流降低到最小或使流经变压器的无功流根据变压器的容量达到平衡。该控制方法对并列变压器的数量和容量等参数没有限制,可将并列的条件扩展到高压侧分列及分接头开关挡位数不等的应用。文中同时对基于循环电流控制原理的变压器电压控制装置的基本设计方案以及同地区电压/无功控制系统自动电压控制(AVC)的协调运行等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并列运行
有载调压分接头控制
循环电流
最小循环电流
法
无
功平衡法
自动电压控制(AVC)
低压合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热挤压过程中挤压力的求解
被引量:
7
6
作者
惠恬静
雷步芳
+1 位作者
贾璐
李永堂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0-116,共7页
分别采用了主应力法、功平衡法以及上限法推导了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在挤压过程中挤压力的3种计算公式,并且利用有限元模拟法对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挤压力进行了模拟计算。与有限元计算相比较,主应力法和上限法计算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分...
分别采用了主应力法、功平衡法以及上限法推导了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在挤压过程中挤压力的3种计算公式,并且利用有限元模拟法对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挤压力进行了模拟计算。与有限元计算相比较,主应力法和上限法计算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仅为7.70%和7.61%,表明这两种公式具有一定的工程适用性;功平衡法计算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较大,但若取理论计算结果除以120%后的值,再与模拟结果作比较,则平均相对误差可降至3.18%,仍可精确预测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挤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
挤压力
主应力
法
功平衡法
上限
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主应力法和功平衡法求解管材挤压变形力的再探讨
被引量:
16
1
作者
郭胜利
李张家
德富振
马邹志
宏辉新
机构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加工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1-35,共5页
文摘
在极坐标系下建立了管材挤压变形力的计算模型,采用主应力法和功平衡法推导了管材挤压变形力的理论计算公式;经生产中反复实验验证,管材挤压变形力的理论计算结果接近实测值,主应力法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平均值为11.56%左右,功平衡法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平均值为-1.94%左右;而相关文献所给出的主应力法和功平衡法求解的管材挤压变形力公式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平均值分别为15%左右和6.6%左右。这表明,本文推导的理论计算公式计算精度高,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性。
关键词
主应力
法
功平衡法
锥模
管材
挤压
Keywords
the method of balance of work
the method of balance of work
cone die
tube
extrusion
分类号
TG376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功平衡法薄板件装配偏差传递机理研究
2
作者
卢鑫
邢彦锋
机构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出处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4-186,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1105241)
文摘
金属薄板零件广泛应用于汽车车身等产品中,由于影响系数法在薄板件的装配过程中不能精确分析零件偏差和装配偏差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基于功平衡法的柔性薄板零件装配偏差分析模型。应用两个厚度不同的悬臂梁研究零件在焊接过程中的偏差变化,经分析可知焊接过程中焊枪做功相同,以此为基础建立零件偏差和装配偏差之间的基于功平衡法敏感系数矩阵。最后应用Z型薄板零件阐述了装配偏差分析过程,结果表明功平衡装配偏差分析模型的精确性。
关键词
金属薄板
装配偏差
功平衡法
有限元分析
Keywords
Sheet Metal Component
Assembly Variation
Power Balance Metho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分类号
TH16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U468.4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变薄拉深时摩擦力影响的修正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荣清
机构
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0-52,共3页
文摘
本文在分析功平衡法计算变薄拉深的结果时,发现其计算值与实验值偏差较大,在进一步讨论摩擦对变薄拉深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摩擦力计算公式,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功平衡法计算变薄拉深时出现的偏差。
关键词
变薄
拉深
摩擦
功平衡法
金属
变形区
Keywords
ironing,drawing,friction,work-balance way
分类号
TG111.7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摩擦对板料极限拉深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
4
4
作者
官英平
机构
燕山大学
出处
《金属成形工艺》
2002年第3期9-11,共3页
文摘
通过对板料拉深法兰变形区和直壁传力区的应力分析 ,应用功平衡法 ,推导了极限拉深系数与摩擦系数之间的关系式 ,并讨论了摩擦对拉深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摩擦
功平衡法
极限拉深系数
板料拉深
Keywords
friction
method of energy balance
limit drawing coefficient
分类号
TG386.3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TG386.4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变压器并列运行的循环电流控制策略
被引量:
14
5
作者
郭镭
陈世国
徐伟
韩安兵
王颖
机构
南京优能特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泸州电业局
延吉电力公司
出处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5-79,111,共6页
文摘
针对变压器并列中有载调压分接控制的循环电流制问题,设计循环电流检测分析模型,定量分离出循环电流,以此提出变压器并列的最小循环电流法及无功平衡法,通过对有载调压分接头的控制将循环电流降低到最小或使流经变压器的无功流根据变压器的容量达到平衡。该控制方法对并列变压器的数量和容量等参数没有限制,可将并列的条件扩展到高压侧分列及分接头开关挡位数不等的应用。文中同时对基于循环电流控制原理的变压器电压控制装置的基本设计方案以及同地区电压/无功控制系统自动电压控制(AVC)的协调运行等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变压器并列运行
有载调压分接头控制
循环电流
最小循环电流
法
无
功平衡法
自动电压控制(AVC)
低压合环
Keywords
transformer paralleling operation
load tap changer control
circulating current
circulating current method
balanced var method
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
source side separation paralleling
分类号
TM406 [电气工程—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热挤压过程中挤压力的求解
被引量:
7
6
作者
惠恬静
雷步芳
贾璐
李永堂
机构
太原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金属材料成形理论与技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0-11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75361)
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2015-086)
山西省重点学科建设经费资助及校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2016XC10)
文摘
分别采用了主应力法、功平衡法以及上限法推导了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在挤压过程中挤压力的3种计算公式,并且利用有限元模拟法对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挤压力进行了模拟计算。与有限元计算相比较,主应力法和上限法计算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仅为7.70%和7.61%,表明这两种公式具有一定的工程适用性;功平衡法计算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较大,但若取理论计算结果除以120%后的值,再与模拟结果作比较,则平均相对误差可降至3.18%,仍可精确预测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挤压力。
关键词
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
挤压力
主应力
法
功平衡法
上限
法
Keywords
large caliber thick wall seamless steel tube
extrusion force
slab method
the balanced work method
upper bound method
分类号
TG37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主应力法和功平衡法求解管材挤压变形力的再探讨
郭胜利
李张家
德富振
马邹志
宏辉新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功平衡法薄板件装配偏差传递机理研究
卢鑫
邢彦锋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变薄拉深时摩擦力影响的修正
张荣清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199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摩擦对板料极限拉深系数的影响
官英平
《金属成形工艺》
200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变压器并列运行的循环电流控制策略
郭镭
陈世国
徐伟
韩安兵
王颖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热挤压过程中挤压力的求解
惠恬静
雷步芳
贾璐
李永堂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