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颠覆与形象重塑:浅议李小龙功夫片的“破”与“立”
1
作者 王大钊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1期150-152,共3页
20世纪70年代初,李小龙以《唐山大兄》《精武门》等几部代表作成功地将功夫片打入国际市场,引发了全世界的功夫电影热。时至今日,李小龙早已成为功夫的化身和影响全世界的文化符号。从技术颠覆层面来讲,李小龙将自创的武术体系“截拳道... 20世纪70年代初,李小龙以《唐山大兄》《精武门》等几部代表作成功地将功夫片打入国际市场,引发了全世界的功夫电影热。时至今日,李小龙早已成为功夫的化身和影响全世界的文化符号。从技术颠覆层面来讲,李小龙将自创的武术体系“截拳道”引入功夫片,在武打动作、视听语言、武学理念等方面革新了功夫片;从形象重塑层面来讲,李小龙通过角色塑造和镜头语言所呈现出来的阳刚威猛的男性气质以及不屈不挠的社会底层形象,唤醒了国内观众的民族意识,增强了观众的国族认同,同时也打破了西方人对于东方男性的刻板印象。李小龙以武术搏击和电影为媒介,沟通了中西文化,成为跨文化交流的先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小龙 功夫片 截拳道 男性气质 国族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夫片70载:话语抵牾、暴力审美与反向重构 被引量:1
2
作者 邓静 漆尉琦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29,共4页
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电影创作在如今的大众文化话语场域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从创作、发行到放映、批评,它承载着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美学表达和权力诉求,完成对一个统一共同体多维度、多层次的反映与想像性建构。对于建国70年以来... 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电影创作在如今的大众文化话语场域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从创作、发行到放映、批评,它承载着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美学表达和权力诉求,完成对一个统一共同体多维度、多层次的反映与想像性建构。对于建国70年以来逐渐发展的华语电影来说,为取得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而寻找独特的话语与意象是讲述中国故事的关键,这也正是功夫电影在题材本身就寓意着的创作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夫电影 美学表达 暴力审美 审美意识形态 华语电影 电影创作 功夫片 大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功夫片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成功探索戏曲片的改革之路
3
作者 祁麟 《电影评介》 2009年第20期16-17,共2页
戏曲片与功夫片一样,都是中国独特的具有东方审美特质的电影类型。然而,近年来,当功夫片在世界影坛崭露头角、获得西方认同时,戏曲片却没有因为其独具的特质与美感受到世界影坛广泛的关注,而是陷入了无路可走的尴尬境地。功夫片能在跨... 戏曲片与功夫片一样,都是中国独特的具有东方审美特质的电影类型。然而,近年来,当功夫片在世界影坛崭露头角、获得西方认同时,戏曲片却没有因为其独具的特质与美感受到世界影坛广泛的关注,而是陷入了无路可走的尴尬境地。功夫片能在跨文化传播中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功,戏曲片只要进行借鉴、经过改革,也应当有着自己的生存空间与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片 功夫片 跨文化传播 文化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语功夫片中民族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乃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3-56,共4页
武侠功夫片对于民族形象的建构与传播具有重要作用。以李小龙功夫片和古装武侠片为代表的华语功夫片,建构起不畏强权勇于抗争、心怀天下除暴安良、弘扬正义无畏强敌等正面的民族个体形象,对内凝聚了民族文化向心力,对外改变着西方世界... 武侠功夫片对于民族形象的建构与传播具有重要作用。以李小龙功夫片和古装武侠片为代表的华语功夫片,建构起不畏强权勇于抗争、心怀天下除暴安良、弘扬正义无畏强敌等正面的民族个体形象,对内凝聚了民族文化向心力,对外改变着西方世界认为华人缺乏阳刚之气的刻板印象与西方传媒中华人邪恶残忍的负面形象,传播着东方"贵和尚中"的行为哲学。保持华语功夫片东方叙事特色、理性建构民族主义情绪,不断开拓华语功夫片的题材与类型,将有利于改善华语功夫片的海外传播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语功夫片 民族形象 构建 海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侠功夫片的现实观照与思想深度
5
作者 秦凤华 《艺术广角》 2018年第1期24-29,共6页
从《战狼2》说起 2017年下半年,《战狼2》以56亿惊世骇俗的票房佳绩,成为国产片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一部影片。人人都在谈论它,网上到处都在炒作它,难道该片真是中国电影史上最伟大的一部杰作?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战狼2》故事情节的... 从《战狼2》说起 2017年下半年,《战狼2》以56亿惊世骇俗的票房佳绩,成为国产片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一部影片。人人都在谈论它,网上到处都在炒作它,难道该片真是中国电影史上最伟大的一部杰作?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战狼2》故事情节的设计其实很单薄、贫弱。主线索围绕主人公冷锋对身处危境的两处人员的营救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深度 功夫片 观照 武侠 中国电影史 故事情节 国产片 主人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界的神话——华语功夫片的发展与衍生
6
作者 余燕芝 《电影评介》 2009年第18期16-16,18,共2页
功夫片作为香港影业首创的一种电影类型,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元素与香港本土文化特征,成为香港电影,乃至整个华语电影的响亮招牌,成为域外群体了解中华文化、体察东方艺术魅力的重要中介。以往功夫片在发展上循着两条路径:大量引进喜剧元... 功夫片作为香港影业首创的一种电影类型,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元素与香港本土文化特征,成为香港电影,乃至整个华语电影的响亮招牌,成为域外群体了解中华文化、体察东方艺术魅力的重要中介。以往功夫片在发展上循着两条路径:大量引进喜剧元素和追求动作的视觉效果。近年来功夫片实现了跨界延伸,在不同类型和不同地域的电影中有着显明的参与景观。功夫片凭借其多变性和兼容性以及独特的文化气质,内蕴着发展和衍生的无限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语功夫片 跨界 发展 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电影《太极》析中国民族电影功夫片新鲜元素
7
作者 王放 《电影评介》 2013年第3期5-6,40,共3页
华谊兄弟于2012年出品的《太极》三部曲,大胆启用新生代香港导演,在拍摄过程当中进行了多种概念的颠覆,并极具创作力的运用了各类非同以往的文化元素,使得《太极》系列功夫巨制区别于以往的传统功夫片,让中国民族电影的功夫片类型再一... 华谊兄弟于2012年出品的《太极》三部曲,大胆启用新生代香港导演,在拍摄过程当中进行了多种概念的颠覆,并极具创作力的运用了各类非同以往的文化元素,使得《太极》系列功夫巨制区别于以往的传统功夫片,让中国民族电影的功夫片类型再一次吸引了世界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电影 功夫片 《太极》三部曲 新鲜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夫片”的文学性与其他
8
作者 黄文锡 《电影文学》 1984年第1期82-83,共2页
当影片《神秘的大佛》受到批评时,笔者曾发表文章,认为:不能因一部影片内容之失,而否定整个“功夫片”这一艺术品种。后来,《少林寺》获得成功,“功夫片”在祖国大陆影坛上之能够占有一席地位,遂不再令人怀疑。及至最近《少林寺... 当影片《神秘的大佛》受到批评时,笔者曾发表文章,认为:不能因一部影片内容之失,而否定整个“功夫片”这一艺术品种。后来,《少林寺》获得成功,“功夫片”在祖国大陆影坛上之能够占有一席地位,遂不再令人怀疑。及至最近《少林寺弟子》一出,初时虽也曾轰动一时,但不少观众在亲睹之后,尤其是在与《少林寺》相比较之下,却反映“新意不多,不如前者”,“如果片片都是这样打斗一通,又有什么意思!”那末,“功夫片”发展下去,真的会不会落个“一蟹不如一蟹”?笔者此时,倒不禁担心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夫片 文学性 《少林寺》 《神秘的大佛》 影片内容 艺术品种 祖国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林三十六房 刘家班&功夫片&邵氏
9
作者 魏君子 《电影评介》 2004年第6期68-69,共2页
如果追溯香港功夫电影的源流,无论从哪方面讲,刘家良都堪称正宗!身为黄飞鸿第三代洪拳传人,又是新派武侠电影开山之作《云海玉弓缘》和《独臂刀》的动作设计,还是由武术指导转做电影导演的第一人。几十年来,刘家良一直致力于拍摄硬桥硬... 如果追溯香港功夫电影的源流,无论从哪方面讲,刘家良都堪称正宗!身为黄飞鸿第三代洪拳传人,又是新派武侠电影开山之作《云海玉弓缘》和《独臂刀》的动作设计,还是由武术指导转做电影导演的第一人。几十年来,刘家良一直致力于拍摄硬桥硬马的功夫片,走的是“正宗国术”路子。而作为当年功夫片潮流的领军人物,袁和平、洪金宝、程小东等后来扬名世界的动作指导无不深受其影响。也唯因如此,去年刘家良公开批评袁和平为《黑客帝国 2》设计的动作场面滥用电脑特技无变化无进步,才让人感觉到某种倚老卖老的十足底气。——要知道,当年刘家良开始做张彻电影的动作指导时,袁和平还只是个跑龙套的武师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夫片 家班 搭棚 三德 导演 少林寺 黄飞鸿 和尚 纪录片 动作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功夫片《叶问》的暴力美学呈现
10
作者 张京杰 《影视制作》 2023年第1期58-61,共4页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门派众多,招式繁杂,是功夫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也是电影题材中永恒存在的分类。本文以香港地区经典功夫片《叶问》为例,探究其如何通过色彩、造型、景别、剪辑节奏、武术流派风格、武打动作设计等...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门派众多,招式繁杂,是功夫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也是电影题材中永恒存在的分类。本文以香港地区经典功夫片《叶问》为例,探究其如何通过色彩、造型、景别、剪辑节奏、武术流派风格、武打动作设计等丰富的艺术手段,来表现主题,刻画人物性格,流畅自然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提升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艺术感染力,从而给观众带来最佳的观影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问 功夫片 暴力美学 剪辑节奏 武学风格 色彩 色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合拍功夫片境内外同步首播
11
《董事会》 2017年第1期132-132,共1页
为落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于广播影视“走出去”的要求,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优秀中国文化内涵,电影频道与HBO亚洲于2016年联合投资拍摄了系列武侠电视电影《醉侠苏乞儿》和《擎天无影脚黄麒英》。2016年12月14日,电影频道与HBO... 为落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于广播影视“走出去”的要求,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优秀中国文化内涵,电影频道与HBO亚洲于2016年联合投资拍摄了系列武侠电视电影《醉侠苏乞儿》和《擎天无影脚黄麒英》。2016年12月14日,电影频道与HBO亚洲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上述两部作品于2016年12月25日、26日黄金时间在电影频道旗下数字付费频道CHC家庭影院和HBO亚洲频道同步首播,这也是中外合拍电视电影第一次在中国及海外电视媒体上实现同步首播。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专业电影媒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夫片 HBO 亚洲 投资拍摄 故事片 电影频道 电视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貌”合“神”离——《功夫》与《功夫熊猫》的文化内涵比较
12
作者 宣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4-25,共2页
电影《功夫》和《功夫熊猫》在情节上有着相当多的相似之处,但是两部影片也有着本质的差异。从文化的角度剖析两部影片,会发现在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下不同文化内涵之间的交融与差异。不过剥开炫目的外表,我们看到的是中西文化在影片中... 电影《功夫》和《功夫熊猫》在情节上有着相当多的相似之处,但是两部影片也有着本质的差异。从文化的角度剖析两部影片,会发现在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下不同文化内涵之间的交融与差异。不过剥开炫目的外表,我们看到的是中西文化在影片中的交汇、融合以及文化本性在电影中的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夫片 文化内涵 文化交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功夫电影之审美特点及风格嬗变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晓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7-28,共2页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香港功夫电影鼎盛时期,邵氏等公司出品的大量功夫片将武术动作舞台化、程式化,实现了唯美的功夫技击组合,以肢体动作之美、劲力与阳刚之美作为表现的重点,不惜弱化情节和场景以突出动作主题,从而形成独特的娱乐影片类...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香港功夫电影鼎盛时期,邵氏等公司出品的大量功夫片将武术动作舞台化、程式化,实现了唯美的功夫技击组合,以肢体动作之美、劲力与阳刚之美作为表现的重点,不惜弱化情节和场景以突出动作主题,从而形成独特的娱乐影片类型,成为真正打入国际电影市场的唯一中国片种,并已经载入中国乃至世界电影史册。海外也通过这类电影了解了中国电影和中国传统武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功夫片 武术 动作 电影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功夫”——《醉猴》的联想
14
作者 金五门 《电影评介》 2003年第7期37-37,共1页
Z自从中国的功夫片飘洋过海在好莱坞站稳脚跟之后随着时间的流失,中西文化的交融便是在所难免的事了。时下,在电影圈这个范畴里一方面值得国人骄傲的是,中国功夫——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已经被好莱坞及西方的电影人所承认,所接纳,并成... Z自从中国的功夫片飘洋过海在好莱坞站稳脚跟之后随着时间的流失,中西文化的交融便是在所难免的事了。时下,在电影圈这个范畴里一方面值得国人骄傲的是,中国功夫——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已经被好莱坞及西方的电影人所承认,所接纳,并成功地在好莱坞和西方的影片中拥有了一席重要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中国功夫 好莱坞 中西文化融合 功夫片 文化艺术 高境界 电影圈 黑客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武术影视对武术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乾清华 李亚俊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15-116,共2页
关键词 武术文化 影视片 影视艺术 吸引观众 运动生物力学 真实性 中华武术 武术技术 功夫片 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语电影:请向世界传播一个美丽的中国 被引量:1
16
作者 巩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27,共3页
华语电影的功夫片、新民俗电影、新生代电影、中西文化差异电影等都以不同的方式走向世界。中国电影应该成为按自己的价值体系建立起来的文化模式.而不是成为好莱坞模式下的文化附属和附庸,要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民族个性.要有自己的... 华语电影的功夫片、新民俗电影、新生代电影、中西文化差异电影等都以不同的方式走向世界。中国电影应该成为按自己的价值体系建立起来的文化模式.而不是成为好莱坞模式下的文化附属和附庸,要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民族个性.要有自己的品牌形式和特色。中国电影应该以一种独特的民族性的形象去引导国际的观众需求和价值取向。中国电影要真正走向世界,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传播形象,就要把中华民族最优秀的精神、文化和形象展示给国际观众,向国际传播一个美丽可爱的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语电影 功夫片 新民俗电影 新生代电影 新武侠大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部“精武门”电影人物形象比较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再兴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43-44,共2页
李小龙版《精武门》和李连杰版《精武英雄》中的陈真,并不是同一类型的角色。前者更像一个平民的"侠"士,兼有武学上的"王者"气象,成为香港中华文化卓然而立的代言;而后者更像是一个现代的"武者",在文化... 李小龙版《精武门》和李连杰版《精武英雄》中的陈真,并不是同一类型的角色。前者更像一个平民的"侠"士,兼有武学上的"王者"气象,成为香港中华文化卓然而立的代言;而后者更像是一个现代的"武者",在文化上却成为隐蔽且矛盾的"他者"镜像。两部电影中其他的人物形象,都有一个潜在的变化,这是十分引人深思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夫片 文化身份 他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影明星的海外角色塑造(1990-2018)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磊 《艺术广角》 2020年第1期21-27,共7页
中国明星海外发展的重点在好莱坞,兼顾其他地区。由于文化差异和社会阶层属性的不同,每一个试图闯荡好莱坞的明星都历经了艰辛的道路,"自李小龙在1970年代的短暂辉煌之后,好莱坞并没有严肃地尝试推广亚洲演员。美国发行商认为主流... 中国明星海外发展的重点在好莱坞,兼顾其他地区。由于文化差异和社会阶层属性的不同,每一个试图闯荡好莱坞的明星都历经了艰辛的道路,"自李小龙在1970年代的短暂辉煌之后,好莱坞并没有严肃地尝试推广亚洲演员。美国发行商认为主流的北美观众对外国电影和文化仍有很强烈的抵触情绪。"[1]即使像成龙这种在亚洲具有广泛知名度的明星,在美国早期的推广也是失败的。而这些在20世纪就已经开始寻求海外生存的明星也并非一帆风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明星 功夫片 李连杰 杨紫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十二生肖》的特色及其突破
19
作者 郭瑞涛 《电影评介》 2014年第6期26-28,共3页
作为成龙的最新力作,影片《十二生肖》既延续了“成龙电影”固有的风格,同时由于高科技元素的加入使影片特色有所突破. 一、诙谐幽默的喜剧性动作 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香港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香港电影从沉重严肃的功夫片发展为了“... 作为成龙的最新力作,影片《十二生肖》既延续了“成龙电影”固有的风格,同时由于高科技元素的加入使影片特色有所突破. 一、诙谐幽默的喜剧性动作 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香港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香港电影从沉重严肃的功夫片发展为了“功夫喜剧”样式.80年代成龙自己担当导演时,在他的影片中很自然的将惊险紧张的打斗融入特定的喜剧氛围中,将香港的功夫片和喜剧片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带领香港电影走入了“功夫喜剧”的时代.自此,诙谐幽默的喜剧性动作成为成龙电影的代表性风格特征,几乎在他的每一部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精彩的打斗场面中喜剧元素的运用,使得观众总是能在轻松的氛围中观影.成龙借鉴了巴斯特·基顿在电影中变形动作和夸张举止所产生的喜剧效果,并把中国功夫融合进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影片风格,展现了喜剧性、流畅性、节奏感的动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诙谐幽默 影片 喜剧性 观众 好莱坞 美国 喜剧效果 动作片 成龙 功夫片 故事片 功夫喜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武术——中华文化的“全息元”
20
作者 龙艳 《英语知识》 2008年第7期33-36,共4页
导游:你看过中国的功夫片吗?游客:当然看过,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以及新片《英雄》、《无极》等等,都很有影响。
关键词 中国传统武术 中华文化 全息 《卧虎藏龙》 《英雄》 功夫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