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诗歌鉴赏理论的建构与走向 被引量:1
1
作者 余荩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6期141-148,共8页
中国诗歌鉴赏理论形成了功利接受与审美接受两大基本体系 ,它们互补发展。其发展历程 ,是从诗歌的外部价值判断走向诗歌内部的艺术解悟 ,其鉴赏视角是从读者的教化启迪与现实效应走向对诗歌作者、诗歌反映之客体、诗歌文本载体及读者的... 中国诗歌鉴赏理论形成了功利接受与审美接受两大基本体系 ,它们互补发展。其发展历程 ,是从诗歌的外部价值判断走向诗歌内部的艺术解悟 ,其鉴赏视角是从读者的教化启迪与现实效应走向对诗歌作者、诗歌反映之客体、诗歌文本载体及读者的艺术感受诸方面的综合审视 ,从而构成了以言志论、缘情绮靡论、意境论、诗法论为代表的在各个历史时期居主导地位的理论纲领。其中 ,志、情、辞、兴、象、境、法等 ,是诗歌鉴赏理论建构中的尤见重要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鉴赏 言志论 缘情绮靡论 意境论 诗法论 功利观与审美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