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清代台湾城隍信仰中的功利主义色彩
被引量:
2
1
作者
黄新宪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6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功利主义色彩
城隍庙
清代台湾
城隍神
民众信仰
台湾省
地方官
台湾地区
大陆地区
民间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纵横家道德论
被引量:
5
2
作者
傅剑平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1期7-14,共8页
纵横家首先是社会政治活动家 ,而非纯粹的道德伦理学家 ,纵横家是通过亲身的社会实践与生活体验产生和深化对道德的认识的。纵横家是通过“非儒”的形式 ,提出自己的道德论及道德规范 ,并以之作为自己社会行为的准则。纵横家道德论把“...
纵横家首先是社会政治活动家 ,而非纯粹的道德伦理学家 ,纵横家是通过亲身的社会实践与生活体验产生和深化对道德的认识的。纵横家是通过“非儒”的形式 ,提出自己的道德论及道德规范 ,并以之作为自己社会行为的准则。纵横家道德论把“进取”作为最高的善 ,具有人生的超越性及实践价值。纵横家的道德论具有人性恶的认识特点及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横家道德
“非儒”
“进取有为”
人性恶
功利主义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隋唐乐舞美学概貌
被引量:
2
3
作者
吴功正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4-87,83,共5页
隋唐乐舞美学以其多姿多彩的形态、胡汉相融的特色,把中国的乐舞美学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阶段。隋代实现了南北统一,也实现了各民族乐舞的融合、中原乐舞和南方乐舞的融合。延及唐代,其乐舞美学具有鲜明的功利主义色彩,并带有全社会的文化...
隋唐乐舞美学以其多姿多彩的形态、胡汉相融的特色,把中国的乐舞美学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阶段。隋代实现了南北统一,也实现了各民族乐舞的融合、中原乐舞和南方乐舞的融合。延及唐代,其乐舞美学具有鲜明的功利主义色彩,并带有全社会的文化行为性质,因此,唐代乐舞的交际特点便引人注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功利主义色彩
唐代乐舞
交际特点
文化行为
隋代乐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育的“终极作用”的追求
4
作者
周浩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9-58,共10页
一、普通教育的作用及其蕴含的命题回答学校开设哪些职业课程,普通教育的作用到底何在。这个问题,不仅从理论上说是重要的,而且就我国的教育实践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解放后我国教育的发展常常显出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如果对截止文革...
一、普通教育的作用及其蕴含的命题回答学校开设哪些职业课程,普通教育的作用到底何在。这个问题,不仅从理论上说是重要的,而且就我国的教育实践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解放后我国教育的发展常常显出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如果对截止文革结束时的教育加以概括的话,可以归纳成这样两句话:'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利主义色彩
心物二元论
职业课程
赫斯特
博雅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解释学
教育即生活
前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渔:新旧文化撞击的产儿——试评李渔生平思想
被引量:
2
5
作者
许罡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1期85-90,共6页
一李渔是清初著名的戏曲家兼小说家,也是明清文学史上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他学识广博,著述甚多,戏曲《笠翁十种曲》,小说《无声戏》、《十二楼》等雅俗共赏、妇孺皆知,诗文集《笠翁一家言》耐人寻味、盛传一时,还有杂著《闲情偶寄》,...
一李渔是清初著名的戏曲家兼小说家,也是明清文学史上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他学识广博,著述甚多,戏曲《笠翁十种曲》,小说《无声戏》、《十二楼》等雅俗共赏、妇孺皆知,诗文集《笠翁一家言》耐人寻味、盛传一时,还有杂著《闲情偶寄》,精辟透彻,包含着丰富的生活和戏剧美学思想,尤其是那系统的戏剧理论至今令人叫绝。但长期以来,人们对他的著作评价褒贬不一,对他的品性为人大有非议。在他生前死后的三百年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道德文化
文化撞击
功利主义色彩
社会科学
戏剧美学思想
李渔
人性
闲情偶寄
生平思想
新旧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声音
6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1-61,共1页
“高考‘最牛班’充斥着严重的功利主义色彩,也是应试教育和教育分配不公的一个缩影。”——每年各地都会出现一些高考“最牛班”,有些地方甚至还对其进行炒作。李方向认为,这些“最牛班”往往是最优秀的学生和教师的“集中营”。学...
“高考‘最牛班’充斥着严重的功利主义色彩,也是应试教育和教育分配不公的一个缩影。”——每年各地都会出现一些高考“最牛班”,有些地方甚至还对其进行炒作。李方向认为,这些“最牛班”往往是最优秀的学生和教师的“集中营”。学校集中力量打造高考“最牛班”是为了给学校争取更多的资源,获得更多的荣誉,在同行中能够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音
功利主义色彩
应试教育
分配不公
高考
集中营
话语权
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凡人离英雄有多远——评影片《离开雷锋的日子》
7
作者
王旭东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7-17,共1页
“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 我只想做一个人”。 影片《离开雷锋的日子》为我们提供了“英雄主义时代已隐退”这样一个现实背景。这里安排的几个人物解说了这种“隐退”:挟私报复的站长、肇事后逃之夭夭的汽车司机、忘恩负义的梁家兄妹、讲...
“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 我只想做一个人”。 影片《离开雷锋的日子》为我们提供了“英雄主义时代已隐退”这样一个现实背景。这里安排的几个人物解说了这种“隐退”:挟私报复的站长、肇事后逃之夭夭的汽车司机、忘恩负义的梁家兄妹、讲条件才肯助人的过路人。在这些人的行为中,我们看到了这个时代一部分人迷失的价值观,一种功利主义色彩的价值取向,这些人也是凡人的一部分,在他们身上,体现了“躲避崇高”的社会思潮在一代人身上的凝结。在他们眼中人不必都是英雄,人不是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理想
影片
价值取向
功利主义色彩
雷锋
英雄
主义
社会思潮
挟私报复
现实背景
躲避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台湾城隍信仰中的功利主义色彩
被引量:
2
1
作者
黄新宪
机构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6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功利主义色彩
城隍庙
清代台湾
城隍神
民众信仰
台湾省
地方官
台湾地区
大陆地区
民间信仰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纵横家道德论
被引量:
5
2
作者
傅剑平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1期7-14,共8页
文摘
纵横家首先是社会政治活动家 ,而非纯粹的道德伦理学家 ,纵横家是通过亲身的社会实践与生活体验产生和深化对道德的认识的。纵横家是通过“非儒”的形式 ,提出自己的道德论及道德规范 ,并以之作为自己社会行为的准则。纵横家道德论把“进取”作为最高的善 ,具有人生的超越性及实践价值。纵横家的道德论具有人性恶的认识特点及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
关键词
纵横家道德
“非儒”
“进取有为”
人性恶
功利主义色彩
Keywords
Tao as virtue of Zong Heng Jia
criticizing Confucianism
enterprising and promising
evil side of human nature
utilitarianism
分类号
B82-09 [哲学宗教—伦理学]
B228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隋唐乐舞美学概貌
被引量:
2
3
作者
吴功正
机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4-87,83,共5页
文摘
隋唐乐舞美学以其多姿多彩的形态、胡汉相融的特色,把中国的乐舞美学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阶段。隋代实现了南北统一,也实现了各民族乐舞的融合、中原乐舞和南方乐舞的融合。延及唐代,其乐舞美学具有鲜明的功利主义色彩,并带有全社会的文化行为性质,因此,唐代乐舞的交际特点便引人注目。
关键词
美学
功利主义色彩
唐代乐舞
交际特点
文化行为
隋代乐舞
分类号
J701 [艺术—舞蹈]
J709.2 [艺术—舞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育的“终极作用”的追求
4
作者
周浩波
机构
华东师大教育系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9-58,共10页
文摘
一、普通教育的作用及其蕴含的命题回答学校开设哪些职业课程,普通教育的作用到底何在。这个问题,不仅从理论上说是重要的,而且就我国的教育实践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解放后我国教育的发展常常显出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如果对截止文革结束时的教育加以概括的话,可以归纳成这样两句话:'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关键词
功利主义色彩
心物二元论
职业课程
赫斯特
博雅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解释学
教育即生活
前结构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渔:新旧文化撞击的产儿——试评李渔生平思想
被引量:
2
5
作者
许罡
机构
交通银行南昌支行证券部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1期85-90,共6页
文摘
一李渔是清初著名的戏曲家兼小说家,也是明清文学史上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他学识广博,著述甚多,戏曲《笠翁十种曲》,小说《无声戏》、《十二楼》等雅俗共赏、妇孺皆知,诗文集《笠翁一家言》耐人寻味、盛传一时,还有杂著《闲情偶寄》,精辟透彻,包含着丰富的生活和戏剧美学思想,尤其是那系统的戏剧理论至今令人叫绝。但长期以来,人们对他的著作评价褒贬不一,对他的品性为人大有非议。在他生前死后的三百年间。
关键词
传统道德文化
文化撞击
功利主义色彩
社会科学
戏剧美学思想
李渔
人性
闲情偶寄
生平思想
新旧文化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声音
6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1-61,共1页
文摘
“高考‘最牛班’充斥着严重的功利主义色彩,也是应试教育和教育分配不公的一个缩影。”——每年各地都会出现一些高考“最牛班”,有些地方甚至还对其进行炒作。李方向认为,这些“最牛班”往往是最优秀的学生和教师的“集中营”。学校集中力量打造高考“最牛班”是为了给学校争取更多的资源,获得更多的荣誉,在同行中能够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关键词
声音
功利主义色彩
应试教育
分配不公
高考
集中营
话语权
学校
分类号
G52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凡人离英雄有多远——评影片《离开雷锋的日子》
7
作者
王旭东
机构
浙江省电影总公司赛区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7-17,共1页
文摘
“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 我只想做一个人”。 影片《离开雷锋的日子》为我们提供了“英雄主义时代已隐退”这样一个现实背景。这里安排的几个人物解说了这种“隐退”:挟私报复的站长、肇事后逃之夭夭的汽车司机、忘恩负义的梁家兄妹、讲条件才肯助人的过路人。在这些人的行为中,我们看到了这个时代一部分人迷失的价值观,一种功利主义色彩的价值取向,这些人也是凡人的一部分,在他们身上,体现了“躲避崇高”的社会思潮在一代人身上的凝结。在他们眼中人不必都是英雄,人不是神。
关键词
精神理想
影片
价值取向
功利主义色彩
雷锋
英雄
主义
社会思潮
挟私报复
现实背景
躲避崇高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清代台湾城隍信仰中的功利主义色彩
黄新宪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纵横家道德论
傅剑平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隋唐乐舞美学概貌
吴功正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教育的“终极作用”的追求
周浩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李渔:新旧文化撞击的产儿——试评李渔生平思想
许罡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声音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凡人离英雄有多远——评影片《离开雷锋的日子》
王旭东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