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力竭追赶训练对中华倒刺鲃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于丽娟 李秀明 +1 位作者 易建华 王志坚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32,共5页
在(25±1)℃条件下,设置静水对照组(C组)、力竭追赶训练1次/d组(E1组)、力竭追赶训练2次/d组(E2组),研究了每日不同训练次数的力竭追赶训练对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46.84 g±2.50 g,13.73cm±0.22 cm)生长和自... 在(25±1)℃条件下,设置静水对照组(C组)、力竭追赶训练1次/d组(E1组)、力竭追赶训练2次/d组(E2组),研究了每日不同训练次数的力竭追赶训练对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46.84 g±2.50 g,13.73cm±0.22 cm)生长和自由基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训练周期为21 d。结果显示,中华倒刺鲃体质量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和肝指数均比对照组有极显著降低;中华倒刺鲃肝脏和白肌抗氧化酶对力竭训练产生了一定适应性,但超氧化歧化物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对力竭训练的敏感性不同;力竭训练对肝脏和白肌总抗氧化能力(T-AOC)无显著影响;在肝脏和白肌丙二醛(MDA)方面,E2组>C组>E1组;E2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E1组,而3组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力竭追赶训练对生长具有明显抑制性,并且对中华倒刺鲃脂质过氧化反应有类似"毒物兴奋效应",肝脏和白肌对其表现出不同的抗氧化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 力竭追赶训练 抗氧化功能 自由基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竭追赶训练对两种鲤科鱼类呼吸循环系统参数和力竭运动后代谢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秀明 张耀光 +2 位作者 何春梅 郭海燕 付世建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8-85,共8页
为了考察力竭追赶训练对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和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幼鱼呼吸循环系统和力竭运动后代谢特征的影响,在(25±0.5)℃条件下,将2种实验鱼各60尾[体重分别为(28.36±0.08) g和(19.53±0.13) g... 为了考察力竭追赶训练对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和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幼鱼呼吸循环系统和力竭运动后代谢特征的影响,在(25±0.5)℃条件下,将2种实验鱼各60尾[体重分别为(28.36±0.08) g和(19.53±0.13) g]随机等分成对照组和训练组,训练组进行1次/d共21d的力竭追赶训练。随后测定各组实验鱼的心脏和鳃指数、血液指标以及力竭运动后过量耗氧(Excess post-exercise oxygen consumption, EPOC)。结果发现:2种鱼心脏指数、鳃指数、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数目在各自对照组和训练组之间都没有显著性差异;岩原鲤对照组的鳃指数显著低于中华倒刺鲃对照组(P<0.05),但心脏指数、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数目与中华倒刺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中华倒刺鲃训练组的运动前代谢率、运动代谢峰值、峰值比率、代谢恢复速率与其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但运动后恢复时间和过量耗氧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岩原鲤训练组的运动前代谢率显著低于其对照组(P<0.05),但运动代谢峰值、峰值比率、运动后恢复时间、过量耗氧、代谢恢复速率与其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岩原鲤对照组的运动前代谢率、运动代谢峰值、过量耗氧和代谢恢复速率分别显著低于中华倒刺鲃对照组(P<0.05),但峰值比率和运动后恢复时间与中华倒刺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1)力竭追赶训练对中华倒刺鲃和岩原鲤幼鱼的呼吸和循环系统参数没有产生显著性影响;(2)力竭追赶训练显著提高了中华倒刺鲃幼鱼的无氧代谢能力;(3)中华倒刺鲃幼鱼力竭运动前后代谢率显著高于岩原鲤幼鱼,这可能与其较为活跃的习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竭追赶训练 运动后过量耗氧 代谢率 中华倒刺鲃 岩原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