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氧运动训练和停训对大鲵幼体游泳能力和力竭运动后代谢的影响
1
作者 邓春林 付世建 李秀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15-1321,共7页
为了考察无氧运动训练和停训对两栖动物运动能力及其能量代谢特征的影响,将实验对象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幼体分为6个组:训练对照组(TC)、2天1次训练组(TOT)、1天1次训练组(TOO)、停训对照组(DC)、2天1次停训组(DOT)、1天1次停训组(... 为了考察无氧运动训练和停训对两栖动物运动能力及其能量代谢特征的影响,将实验对象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幼体分为6个组:训练对照组(TC)、2天1次训练组(TOT)、1天1次训练组(TOO)、停训对照组(DC)、2天1次停训组(DOT)、1天1次停训组(DOO)。在20℃下,训练组(TOT和TOO)进行持续3周2天1次或1天1次力竭追赶训练,停训组(DOT和DOO)进行持续3周2天1次或1天1次力竭追赶训练后停训1周,随后测定相对感应流速、相对暴发游泳速度及力竭运动后过量耗氧。研究发现:所有组的相对感应流速之间都没有显著差异。TOO组相对暴发游泳速度显著高于TC组和TOT组, DOO组相对暴发游泳速度显著低于TOO组(P<0.05)。所有组的运动前代谢率和峰值时间之间都无显著差异。TOO组运动后代谢峰值、代谢率增量、运动后恢复时间和过量耗氧都显著高于TC组和TOT组, DOO组运动后代谢峰值、代谢率增量、运动后恢复时间和过量耗氧都显著低于TOO组(P<0.05)。综上所述:(1)无氧运动训练显著提高了大鲵幼体的无氧运动能力,这可能与其无氧代谢功能的增强有关;(2)无氧运动训练的效果与其训练强度密切相关,并且维持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氧运动训练 停训 暴发游泳速度 力竭运动后代谢 大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摄食水平对大鲵幼体游泳能力和力竭运动后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侯起淼 付世建 +1 位作者 黄悌基 李秀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28-2036,共9页
为了考察摄食水平对两栖动物运动能力及其能量代谢特征的影响,选取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幼体为实验对象,分别测定其在不同摄食水平(0、1%、4%和10%体重)下的感应流速(Induced velocity)、暴发游泳速度(Burst swimming speed)和力竭... 为了考察摄食水平对两栖动物运动能力及其能量代谢特征的影响,选取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幼体为实验对象,分别测定其在不同摄食水平(0、1%、4%和10%体重)下的感应流速(Induced velocity)、暴发游泳速度(Burst swimming speed)和力竭运动后过量耗氧(Excess post-exercise oxygen consumption,EPOC)。研究发现:在不同摄食水平下,大鲵幼体绝对和相对感应流速(分别为20.78、21.52、23.67、21.79 cm/s和2.4、2.49、2.77、2.56 bl/s)及绝对和相对暴发游泳速度(分别为32.65、32.92、35.42、33.02 cm/s和3.80、3.81、4.15、3.85 bl/s)没有显著性差异;随着摄食水平的增加,运动前代谢率[分别为66.88、82.51、95.57和106.32 mg O_(2)/(kg·h)]和运动后代谢峰值[分别为148.21、155.08、166.93和167.63 mg O_(2)/(kg·h)]逐步增加,4%和10%摄食水平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摄食水平的增加,代谢率增量[分别为81.33、72.57、71.36和61.31 mg O_(2)/(kg·h)]、峰值比率(分别为2.26、1.89、1.76和1.58)、运动后恢复时间(分别为55.00min、49.60min、38.80min和32.10min)和过量耗氧(分别为27.48、23.68、21.42和15.36 mg O_(2)/kg)逐步降低,4%和10%摄食水平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大鲵幼体游泳能力相对较小且不受摄食的影响,在其野外栖息地保护和增殖放流生境流速选择等实践中应充分考虑。摄食后大鲵幼体游泳能力的维持、有氧代谢能力的增加和力竭运动后恢复时间的缩短可能有利于大鲵幼体的捕食和避敌活动,有助于适应复杂的溪流生境,进而提高其生存适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食水平 感应流速 暴发游泳速度 力竭运动后代谢 大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