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力本论底盘上的微观政治游戏——德勒兹政治哲学的后现代地平线
被引量:
1
1
作者
程党根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37-40,共4页
德勒兹的微观政治哲学是后现代语境中政治思想的阐释 ,其中心是从尼采权力意志理论中提炼出来的力本论。德勒兹视差异、欲望、解码或解辖域化因素为主动和肯定的力量 ,在伦理和政治上倡导一种差异、欲望和解辖域化的政治试验 。
关键词
力本论
差异
欲望
辖域
解辖域
鸟托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梁启超的力性个人观
被引量:
3
2
作者
顾红亮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3-108,共6页
梁启超的《新民说》阐发一种力本论,把力本论与个人观联系起来,可以看到梁启超持有一种崇尚力量的个人观,简称力性个人观。这种个人观认为,力性的个人将是一个体力强健、心力饱满和能力超拔的现代个人,是一个有"力"度的个人...
梁启超的《新民说》阐发一种力本论,把力本论与个人观联系起来,可以看到梁启超持有一种崇尚力量的个人观,简称力性个人观。这种个人观认为,力性的个人将是一个体力强健、心力饱满和能力超拔的现代个人,是一个有"力"度的个人。梁启超的力性个人观所讲的力本论有颠覆传统哲学的力命和王霸之辨的倾向,揭示出现代个人观由德性个人观向力性个人观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新民说》
力
性
个人观
力本论
德性个人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代“文明论”的兴起与清末小说中关于“文明”的歧见——以《瓜分惨祸预言记》和《新石头记》为例
被引量:
2
3
作者
耿传明
于冰轮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8-177,共10页
近代文学不同于传统文学的一大变化在于其内在文化价值观念的变化。近代价值观变化的第一次大潮表现为"以西洋文明为目标"的文明论的兴起,它颠覆了中国人既往对于"文明"和"野蛮"的理解和判断,改变了中国...
近代文学不同于传统文学的一大变化在于其内在文化价值观念的变化。近代价值观变化的第一次大潮表现为"以西洋文明为目标"的文明论的兴起,它颠覆了中国人既往对于"文明"和"野蛮"的理解和判断,改变了中国人的自我定位及看待世界的基本方式。《瓜分惨祸预言记》与《新石头记》都以其对"文明"的理解和想象来与时代对话,前者认同于西方现代性的文明观,为中国设计、想象了一条通过自身主动的"文明化"来免于灭亡的途径;后者则延续了传统德本论的文明观,向往一种德力兼胜、始终由道德来统摄一切的"真文明",并以此来超越现代西方文明中的力本论倾向。这两种对于文明的理解和想象都存在着各自的洞见和盲区,由此可以启发我们将文明作为一种未完成的目标而非已固化的现实来进行重新理解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小说
文明论
《瓜分惨祸预言记》
《新石头记》
德
本论
力本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力本论底盘上的微观政治游戏——德勒兹政治哲学的后现代地平线
被引量:
1
1
作者
程党根
机构
浙江大学哲学系
出处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37-40,共4页
文摘
德勒兹的微观政治哲学是后现代语境中政治思想的阐释 ,其中心是从尼采权力意志理论中提炼出来的力本论。德勒兹视差异、欲望、解码或解辖域化因素为主动和肯定的力量 ,在伦理和政治上倡导一种差异、欲望和解辖域化的政治试验 。
关键词
力本论
差异
欲望
辖域
解辖域
鸟托邦
Keywords
dynamism
difference
desire
territory
deterritorialisation
Utopia
分类号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梁启超的力性个人观
被引量:
3
2
作者
顾红亮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3-108,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012)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2-0183)
文摘
梁启超的《新民说》阐发一种力本论,把力本论与个人观联系起来,可以看到梁启超持有一种崇尚力量的个人观,简称力性个人观。这种个人观认为,力性的个人将是一个体力强健、心力饱满和能力超拔的现代个人,是一个有"力"度的个人。梁启超的力性个人观所讲的力本论有颠覆传统哲学的力命和王霸之辨的倾向,揭示出现代个人观由德性个人观向力性个人观的转型。
关键词
梁启超
《新民说》
力
性
个人观
力本论
德性个人观
Keywords
Liang Qichao
On the New Citizen
property of strength
view of individual
strength-based theory
view of moral individual
分类号
B259.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代“文明论”的兴起与清末小说中关于“文明”的歧见——以《瓜分惨祸预言记》和《新石头记》为例
被引量:
2
3
作者
耿传明
于冰轮
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8-177,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末民初文学嬗变中的代际关系与文化转型"(13YJA751014)
文摘
近代文学不同于传统文学的一大变化在于其内在文化价值观念的变化。近代价值观变化的第一次大潮表现为"以西洋文明为目标"的文明论的兴起,它颠覆了中国人既往对于"文明"和"野蛮"的理解和判断,改变了中国人的自我定位及看待世界的基本方式。《瓜分惨祸预言记》与《新石头记》都以其对"文明"的理解和想象来与时代对话,前者认同于西方现代性的文明观,为中国设计、想象了一条通过自身主动的"文明化"来免于灭亡的途径;后者则延续了传统德本论的文明观,向往一种德力兼胜、始终由道德来统摄一切的"真文明",并以此来超越现代西方文明中的力本论倾向。这两种对于文明的理解和想象都存在着各自的洞见和盲区,由此可以启发我们将文明作为一种未完成的目标而非已固化的现实来进行重新理解和思考。
关键词
清末小说
文明论
《瓜分惨祸预言记》
《新石头记》
德
本论
力本论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力本论底盘上的微观政治游戏——德勒兹政治哲学的后现代地平线
程党根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梁启超的力性个人观
顾红亮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近代“文明论”的兴起与清末小说中关于“文明”的歧见——以《瓜分惨祸预言记》和《新石头记》为例
耿传明
于冰轮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