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叠合板式剪力墙的力学计算模型 被引量:32
1
作者 蒋庆 叶献国 种迅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2,141,共6页
介绍一种新型叠合板式剪力墙住宅体系,该结构与传统的剪力墙体系相比,便于质量控制,建造速度快,对环境污染小,造价较低,工业化生产水平高,是一种极具市场前景的绿色住宅体系。为对叠合混凝土墙板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并为编制《叠合... 介绍一种新型叠合板式剪力墙住宅体系,该结构与传统的剪力墙体系相比,便于质量控制,建造速度快,对环境污染小,造价较低,工业化生产水平高,是一种极具市场前景的绿色住宅体系。为对叠合混凝土墙板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并为编制《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的地方行业标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设计4个不同边缘约束措施的叠合板式剪力墙和2个普通剪力墙模型,并进行在低周反复荷载下与普通剪力墙的对比试验研究。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叠合板式剪力墙的力学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板式剪力墙 边缘约束措施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力学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结构与桥梁共同作用力学计算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杨梦蛟 邢建鑫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7-62,共6页
轨道结构与桥梁共同作用的力学计算模型是解决轨道纵向位移阻力与梁轨相对位移相互作用计算问题的关键。本文采用平面杆系建立轨道结构与桥梁共同作用的力学计算模型 ,将轨道结构、梁体、支座、墩台、基础作为整体来考虑。桥梁和轨道的... 轨道结构与桥梁共同作用的力学计算模型是解决轨道纵向位移阻力与梁轨相对位移相互作用计算问题的关键。本文采用平面杆系建立轨道结构与桥梁共同作用的力学计算模型 ,将轨道结构、梁体、支座、墩台、基础作为整体来考虑。桥梁和轨道的联结采用非线性梁单元模拟 ,其材料弹性模量和屈服应力通过轨道纵向位移阻力与梁轨相对位移关系的双折线化确定 ;同时为考虑梁跨挠曲对无缝线路钢轨受力的影响 ,梁跨高度采用刚臂模拟。通过对梁轨相互作用模型结构的试验结果和《铁路无缝线路》(1995年修订版 )一书中桥上无缝线路钢轨力的钢轨变形微分方程解计算算例作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结构 桥梁 共同作用 力学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熔体中氮溶解度的热力学计算模型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花兵 姜周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72-675,共4页
在实验研究和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的不锈钢熔体中氮溶解度与体系温度、氮分压和合金成分的热力学计算模型,在该模型中引入了氮分压对氮活度系数的作用系数.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很好.基于该模型的计算结果,讨论... 在实验研究和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的不锈钢熔体中氮溶解度与体系温度、氮分压和合金成分的热力学计算模型,在该模型中引入了氮分压对氮活度系数的作用系数.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很好.基于该模型的计算结果,讨论了氮分压、温度、合金成分对不锈钢熔体中氮溶解度的影响规律.在压力较高(大于0.1 MPa)特别是合金元素较高的不锈钢熔体中,氮分压与氮的溶解度关系不符合Sievert定律.在一定氮分压下,温度对不锈钢熔体中氮溶解度的影响取决于合金体系的化学成分.在常压(氮分压为0.1 MPa)下,20%Cr-20%Mn的合金体系在1 873 K可获得氮质量分数为0.8%的高氮无镍奥氏体不锈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溶解度 热力学计算模型 不锈钢 高氮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B的钢筋切断机通用动力学计算模型 被引量:6
4
作者 王良文 李长诗 +1 位作者 王新杰 张卫印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76-80,共5页
针对典型钢筋切断机的结构建立了钢筋切断过程中的通用动力学计算模型,并采用VB程序编制了执行机构的运动分析程序、各构件转动惯量的计算程序以及电机真实运动分析的总程序.依据上述计算模型和程序对GQ40型钢筋切断机进行实际计算,当... 针对典型钢筋切断机的结构建立了钢筋切断过程中的通用动力学计算模型,并采用VB程序编制了执行机构的运动分析程序、各构件转动惯量的计算程序以及电机真实运动分析的总程序.依据上述计算模型和程序对GQ40型钢筋切断机进行实际计算,当切断直径为40 mm的45#圆钢时,电机的速度降幅为12.7%,与实测结果13.1%相吻合,表明所建立的计算模型和编制的相关程序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切断机 动力学计算模型 电机真实运动 VB程序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连续变形计算力学模型基本原理及其线性规划解 被引量:10
5
作者 黎勇 栾茂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51-357,共7页
采用 Coulomb摩擦定律考虑界面的摩擦接触条件 ,从一般的平面问题出发 ,根据其边值方程的弱形式 ,利用加权余量法 ,在分别建立广义有限单元的位移插值模式和接触力元 (即接触面上内力分布模式 )的基础上 ,推导了多体系统非连续变形计算... 采用 Coulomb摩擦定律考虑界面的摩擦接触条件 ,从一般的平面问题出发 ,根据其边值方程的弱形式 ,利用加权余量法 ,在分别建立广义有限单元的位移插值模式和接触力元 (即接触面上内力分布模式 )的基础上 ,推导了多体系统非连续变形计算力学模型的基本控制方程 ,给出了其线性规划的数学列式和求解该问题的数值算法 .算例分析表明 ,该方法能够模拟多体相互作用系统的变形和应力及接触内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线性规划 非连续变形 计算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在Fe-Cr-Mn合金体系中的溶解度计算模型 被引量:6
6
作者 李花兵 姜周华 +1 位作者 张祖瑞 许宝玉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49-552,共4页
基于前期的研究成果和规则熔体模型,建立了氮在Fe-Cr-Mn合金体系各相中氮溶解度计算模型.对18Cr-18Mn合金体系的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氮分压的增加,氮在各相中的溶解度增加,而且δ铁素体相区逐渐减小甚至消失,因此提高氮分压可避免合金体... 基于前期的研究成果和规则熔体模型,建立了氮在Fe-Cr-Mn合金体系各相中氮溶解度计算模型.对18Cr-18Mn合金体系的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氮分压的增加,氮在各相中的溶解度增加,而且δ铁素体相区逐渐减小甚至消失,因此提高氮分压可避免合金体系在凝固过程中形成气孔.适当提高合金体系中奥氏体形成元素的含量,在合金体系凝固过程中氮溶解度较小的δ相区减小甚至消失,因此可减小氮在其凝固过程中的析出趋势.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吻合得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溶解度 Fe—Cr—Mn 高氮不锈钢 热力学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刚度实验的发动机悬置系统计算模型及模态验证 被引量:6
7
作者 宋向荣 靳永军 +1 位作者 李建康 郑立辉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39,共4页
计算模型的真实性、可靠性是模型建立的关键问题,线性系统动力学模型不能适应参数呈非线性系统的建模。以发动机悬置系统为例,通过实验获得刚度和阻尼参数,用实验的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建立系统动力学计算模型,通过实验运行模态与计算模... 计算模型的真实性、可靠性是模型建立的关键问题,线性系统动力学模型不能适应参数呈非线性系统的建模。以发动机悬置系统为例,通过实验获得刚度和阻尼参数,用实验的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建立系统动力学计算模型,通过实验运行模态与计算模态相关分析得到验证模型。结果表明考虑动刚度参数的计算模型比传统静刚度模型更接近真实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动刚度实验 发动机悬置系统 模态验证 动力学计算模型 工作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的液体传送制振优化控制系统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丽 矢野贤一 +1 位作者 寺岛一彦 闫明印 《沈阳工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1-54,共4页
为了实现液体传送过程中的液面制振 ,提出了一种基于CFD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和混合波形方式基础上的控制系统 .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 ,找出液体制振的关键———液体的振动固有频率 (即谐振频率 ) ,然后考虑时域和频域的混合波形方式 ,设... 为了实现液体传送过程中的液面制振 ,提出了一种基于CFD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和混合波形方式基础上的控制系统 .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 ,找出液体制振的关键———液体的振动固有频率 (即谐振频率 ) ,然后考虑时域和频域的混合波形方式 ,设计出制振优化控制系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 混合波形方式 液体谐振动频率 制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水力学模型在城市排水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汤莉 王颖 张善发 《中国市政工程》 2000年第3期43-47,共5页
本文介绍计算机水力学模型在城市排水管理领域应用的初步探索。应用实例说明 :计算机水力学模型可在排水管网数据管理、排水管网瓶颈的诊断、运行管理策略的评价、优化运行策略研究等诸方面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 计算机水力学模型 排水管网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炉粉尘直接还原炉渣氧化和脱硫能力计算热力学
10
作者 彭兵 张传福 +2 位作者 彭及 LobelJ KozinskiJA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97-501,共5页
电弧炉炼钢粉尘中含有多种重金属 ,若填埋弃置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将粉尘与还原剂碳粉混合制粒后返回电弧炉 ,并补充硅铁还原粉尘中难还原的金属 ,有价金属还原后回收于钢液中 ,不仅能生产不锈钢或特种钢 ,而且能保护环境 .制粒时使用木... 电弧炉炼钢粉尘中含有多种重金属 ,若填埋弃置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将粉尘与还原剂碳粉混合制粒后返回电弧炉 ,并补充硅铁还原粉尘中难还原的金属 ,有价金属还原后回收于钢液中 ,不仅能生产不锈钢或特种钢 ,而且能保护环境 .制粒时使用木质磺酸钙作为粘结剂 ,而木质磺酸钙中含有硫 ,可能影响钢材质量 ,影响程度取决于冶炼过程中炉渣的条件 .经改变初始熔铁、球团、硅铁和石灰加入的量比关系进行实验 ,采用X射线荧光分析仪检测炉渣成分进行计算热力学研究 ,确定了 15 5 0℃时CaO MgO FeO Fe2 O3 SiO2 S体系炉渣中各物质的浓度 (摩尔分数 )和炉渣的氧化与脱硫能力 ,其氧化能力可用n(FetO) =n(FeO) + 6n(Fe2 O3) + 8n(Fe3O4 )表示 ;此外 ,确定了还原过程中脱硫能力与氧化能力、硅铁和石灰的加入量以及炉渣的碱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验 ,建立了电弧炉粉尘直接还原过程中炉渣体系的计算热力学数学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热力学模型 电弧炉 粉尘 炉渣 还原剂 碳粉 粘结剂 木质磺酸钙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滑坡推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谭福林 胡新丽 +2 位作者 张玉明 方堃 李蕊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9-104,共6页
复合型滑坡是推移式和牵引式的组合,既有牵引式滑坡的特点又有推移式滑坡的性质,通过对复合型滑坡形成机理的研究,揭示了复合型滑坡具有前部牵引—后部加载—中部滑带剪断贯通—最终整体滑移失稳的变形破坏模式,对应地将复合型滑坡分为... 复合型滑坡是推移式和牵引式的组合,既有牵引式滑坡的特点又有推移式滑坡的性质,通过对复合型滑坡形成机理的研究,揭示了复合型滑坡具有前部牵引—后部加载—中部滑带剪断贯通—最终整体滑移失稳的变形破坏模式,对应地将复合型滑坡分为3个区:前缘启动区(牵引作用)、中间主滑区、后缘启动区(加载作用)。针对不同区的破坏形式和受力特点,以及不同区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建立了准确合理的地质力学计算模型,对不同区推力进行详细的计算推导。在推力计算过程中,复合型滑坡推力计算具有区段针对性,前缘启动区和后缘启动区需要考虑与中间主滑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中间主滑区的稳定性是对整个滑坡起主导作用,在计算推力时,既要考虑前缘启动区阻滑段的缺失又要考虑后缘启动区的加载效应。以典型复合型滑坡为例,通过计算充分说明此推力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为复合型滑坡防治工程设计提供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滑坡 变形破坏模式 地质力学计算模型 推力计算 条块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埋深煤层开采地表最大下沉值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名阳 《现代矿业》 CAS 2015年第12期154-156,共3页
为研究大埋深煤层开采的地表沉陷规律,基于关键层理论和弹性薄板小挠度弯曲理论,建立了大埋深煤层开采地表最大下沉值的力学计算模型,提出了一种计算地表最大下沉值的方法,认为大埋深煤层开采覆岩、地表沉陷特性与浅部开采有所差异,其... 为研究大埋深煤层开采的地表沉陷规律,基于关键层理论和弹性薄板小挠度弯曲理论,建立了大埋深煤层开采地表最大下沉值的力学计算模型,提出了一种计算地表最大下沉值的方法,认为大埋深煤层开采覆岩、地表沉陷特性与浅部开采有所差异,其地表最大下沉值应为弯曲下沉带下部岩层(即覆岩主关键层以下岩层)的最大挠度值与其下部垮落带、裂隙带的压缩沉降值之和。工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近,对于预计大埋深煤层开采引起的地表最大下沉值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埋深煤层 开采沉陷 最大下沉值 力学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力分配法与力法联合计算有侧移刚架
13
作者 高健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1期14-16,共3页
由于计算有侧移多跨多层刚架结构的传统方法:力矩分配法与位移法的联合应用(法一),及剪力分配法(法二),存在着计算量大,或计算精度较差的缺点。因此,提出了剪力分配法与力法联合应用(法三)的计算方法,它具有计算精度高和计算最小... 由于计算有侧移多跨多层刚架结构的传统方法:力矩分配法与位移法的联合应用(法一),及剪力分配法(法二),存在着计算量大,或计算精度较差的缺点。因此,提出了剪力分配法与力法联合应用(法三)的计算方法,它具有计算精度高和计算最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力分配法 力法 力学计算模型 排架 刚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弛豫锗硅减压化学气相淀积的CFD模型及仿真 被引量:1
14
作者 戴显英 郑若川 +5 位作者 郭静静 张鹤鸣 郝跃 邵晨峰 吉瑶 杨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6-191,共6页
基于SiGe材料化学气相淀积(CVD)生长原理,针对减压化学气相淀积(RPCVD)系统,建立了弛豫锗硅RPCVD的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及相应的流体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流量、压强、基座转速等工艺参数对反应室中气体密度场和速度场的影响进行了... 基于SiGe材料化学气相淀积(CVD)生长原理,针对减压化学气相淀积(RPCVD)系统,建立了弛豫锗硅RPCVD的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及相应的流体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流量、压强、基座转速等工艺参数对反应室中气体密度场和速度场的影响进行了模拟仿真及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流量为50L/min、压强为2 666.44Pa、基座转速为35r/min时,基座上方流场的均匀性最佳.采用仿真优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弛豫SiGe的RPCVD实验,其SiGe薄膜厚度分布实验结果与弛豫SiGe前驱体SiH2Cl2的Fluent浓度分布模拟结果一致,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弛豫锗硅 减压化学气相淀积 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 密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谱保留值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洪厚胜 袁慕康 +1 位作者 张庆文 陶慧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726-730,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色谱保留值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一种新兴的预测模型———CFD模型,比较了CFD模型和统计预测模型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对色谱保留值预测模型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59篇。
关键词 色谱 保留值 统计预测模型 计算流体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移门止动弹簧片强度计算与疲劳寿命预测
16
作者 黄红端 袁代敏 +1 位作者 韦超忠 陆毅初 《汽车零部件》 2019年第12期50-52,共3页
以滑移门止动机构弹簧片为研究对象,建立强度等效力学计算模型和滑移门止动机构有限元计算模型,并验证了弹簧片强度理论计算模型的准确性。根据疲劳寿命分析的基本方法,结合小样本容量台架疲劳试验数据,得到弹簧片应力-寿命曲线方程,对... 以滑移门止动机构弹簧片为研究对象,建立强度等效力学计算模型和滑移门止动机构有限元计算模型,并验证了弹簧片强度理论计算模型的准确性。根据疲劳寿命分析的基本方法,结合小样本容量台架疲劳试验数据,得到弹簧片应力-寿命曲线方程,对弹簧片进行疲劳寿命预测。计算结果表明:滑移门止动机构弹簧片满足强度及疲劳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动弹簧片 力学计算模型 有限元计算模型 强度分析 疲劳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幕墙竖料结构强度计算通用公式推导
17
作者 程有根 《门窗》 2018年第19期20-24,共5页
本文就建筑幕墙竖料计算中遇到的各种力学模型进行分析和概括,提出了任意单根梁的通用力学计算模型,并就通用力学计算模型推导了该梁任意梁截面处的弯矩方程和挠曲位移方程及它们在极点处的极值和支座反力计算公式。由通用力学计算模型... 本文就建筑幕墙竖料计算中遇到的各种力学模型进行分析和概括,提出了任意单根梁的通用力学计算模型,并就通用力学计算模型推导了该梁任意梁截面处的弯矩方程和挠曲位移方程及它们在极点处的极值和支座反力计算公式。由通用力学计算模型公式进而推导出多跨静定梁、多跨一次超静定梁、单跨静定梁、单段双跨梁、多段连续双跨梁、简支梁的相关方程和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幕墙竖料 通用力学计算模型 弯矩方程 挠曲位移方程 多跨静定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射流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18
作者 李亮 解茂昭 +1 位作者 贾明 刘宏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58-1064,共7页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的OpenFOAM开源程序,基于Soave-Redlich-Kwong(SRK)真实流体状态方程和压力隐式分割算法(PISO),考虑气体可压缩性对压力方程的影响,对等温压缩系数进行修正,建立适用于超临界射流的CFD模型,并采用激波管模...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的OpenFOAM开源程序,基于Soave-Redlich-Kwong(SRK)真实流体状态方程和压力隐式分割算法(PISO),考虑气体可压缩性对压力方程的影响,对等温压缩系数进行修正,建立适用于超临界射流的CFD模型,并采用激波管模拟实验和氮气的超临界射流实验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能够模拟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射流 真实流体状态方程 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 压力修正 激波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列车缓冲器特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树磊 李芾 +2 位作者 黄运华 周张义 丁军君 《铁道机车车辆》 2012年第2期5-9,共5页
介绍和总结了国内外货车缓冲器的发展概况,概述了钢弹簧摩擦缓冲器、摩擦橡胶式缓冲器、黏性阻尼缓冲器以及摩擦胶泥缓冲器的工作原理,分析研究了其阻抗特性。就缓冲器动力学计算模型的建立、缓冲器特性间断点的处理及其列车动力学模型... 介绍和总结了国内外货车缓冲器的发展概况,概述了钢弹簧摩擦缓冲器、摩擦橡胶式缓冲器、黏性阻尼缓冲器以及摩擦胶泥缓冲器的工作原理,分析研究了其阻抗特性。就缓冲器动力学计算模型的建立、缓冲器特性间断点的处理及其列车动力学模型的建立3个方面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为缓冲器的选型设计以及纵向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列车 缓冲器 动力学计算模型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深部巷道底臌发生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付建军 刘泉声 +2 位作者 赵海斌 邱山鸣 时凯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1-26,共6页
在假定底板围岩为服从Coulomb屈服条件的理想刚塑性材料的基础上,对剪切型底臌发生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剪切型底臌发生时存在一个临界剪切滑移面,且此滑移面上围岩将达到抗剪强度极限值。根据剪切型底臌底板围岩受力特点将滑移面上底板... 在假定底板围岩为服从Coulomb屈服条件的理想刚塑性材料的基础上,对剪切型底臌发生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剪切型底臌发生时存在一个临界剪切滑移面,且此滑移面上围岩将达到抗剪强度极限值。根据剪切型底臌底板围岩受力特点将滑移面上底板围岩分为主动区、被动区、过渡区,建立了底臌的计算力学模型及分析简图,通过引用等效传递荷载方法推导了巷道底板塑性区发展深度的解析计算式,然后以某巷道为研究对象,经解析计算与数值仿真分析的对比研究,发现两者结果具有一定拟合性,验证了解析计算方法的有效性,由此提出了顶板控制和增强滑移面剪切强度的巷道底臌控制方法。以淮南矿业集团新庄孜煤矿66210风巷为工程背景,对底板底臌发生机理及塑性区发展深度解析计算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补打底角、帮脚锚杆、施加顶板锚索、底板注浆等具体的底臌防治措施,工程监测结果显示上述支护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技术效果,为剪切型底臌的治理提供了借鉴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深部巷道 底臌 剪切型破坏 计算力学模型 顶板控制 底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