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形成的动力学模式及模拟研究 |
刘树根
罗志立
赵锡奎
乐光禹
刘顺
李天斌
宋鸿彪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
2003 |
54
|
|
2
|
盾构隧道管片衬砌受力分析力学模式探讨 |
李围
孙继东
李成
|
《隧道建设》
|
2005 |
11
|
|
3
|
不对称发育深卸荷地质力学模式 |
韩刚
赵其华
彭社琴
|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4
|
大规模岩体开挖卸荷现象及其力学模式分析 |
任爱武
伍法权
王东
范永波
陈运飞
|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5
|
田间一维饱和─非饱和土壤中氮素运移与转化的动力学模式研究 |
刘培斌
丁跃元
张瑜芳
|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3
|
|
6
|
论疲劳损伤演化的力学模式 |
盖秉政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2
|
|
7
|
镜质组反射率抑制作用演化热动力学模式分析 |
姚多喜
支霞臣
|
《焦作工学院学报》
|
2002 |
2
|
|
8
|
地壳中流体行为与成矿动力学模式 |
胡清华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1996 |
0 |
|
9
|
断陷盆地洼陷带岩性油气藏成藏动力学模式——以济阳坳陷为例 |
卓勤功
向立宏
银燕
宁方兴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3
|
|
10
|
岩质斜坡中缓倾角破裂系统形成演化的力学模式研究 |
朱雷
黄润秋
陈国庆
严明
|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11
|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动力学模式 |
卓勤功
蒋有录
隋风贵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5
|
|
12
|
固定式填充复合床光催化反应器动力学模式 |
王壮飞
江立文
丰桂珍
|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
2006 |
0 |
|
13
|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压痕模式和双模纳米力学模式在模量表征中的影响因素 |
单齐冀
韩瑶
张莹
李慧琴
|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4
|
新地球动力学模式的探讨 |
吴友林
林舸
范蔚
郭峰
毕华
杨明慧
|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
1996 |
0 |
|
15
|
岩石圈中油气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模式及其后果 |
В.П.Гавриов
朱佛宏
单莲芳
|
《海洋石油》
CAS
|
2000 |
1
|
|
16
|
锤击沉管灌注砼桩机理和力学模式分析——探讨桩基工程事故原因 |
龚毅
|
《广东土木与建筑》
|
1995 |
0 |
|
17
|
建筑力学课程“立体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 |
高红梅
赵延林
孟丽岩
杜文学
姜封国
陈勇
陈娇
|
《山西建筑》
|
2014 |
2
|
|
18
|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形成模式 |
苏永进
唐跃刚
张世华
房新娜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8
|
|
19
|
推覆构造的动力学特征及其对瓦斯突出的作用机制 |
韩军
张宏伟
张普田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8
|
|
20
|
基于M-C准则的沥青路面多种破坏的统一力学指标及其应用 |
李晓军
谢晓婷
袁高昂
|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