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5
1
作者 李亮 宋健 祁雪乐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1-144,共4页
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DSC)是汽车主动安全电控系统的重要研究前沿,是继ABS之后需要进行重点突破的汽车主动安全控制系统。收集、整理并研究了国内外关于DSC的研究文献和开发的产品,系统总结了DSC研究的关键问题:系统建模、控制策... 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DSC)是汽车主动安全电控系统的重要研究前沿,是继ABS之后需要进行重点突破的汽车主动安全控制系统。收集、整理并研究了国内外关于DSC的研究文献和开发的产品,系统总结了DSC研究的关键问题:系统建模、控制策略、控制器开发、性能评估等4个方面的研究现状,为DSC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力学控制系统 主动横摆力偶矩控制 制动防抱死系统 控制策略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多体系统动力学稳定性控制联合仿真 被引量:1
2
作者 时培成 李震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21-24,共4页
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带有汽车动力学控制(VDC)系统的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在MATLAB环境中设计了PID控制的VDC系统,定义了MATLAB与ADAMS环境下车辆模型的数据交换接口,将整车模型与设计的控制系统在ADAMS/Car和MATLAB/Simulink环境下通过... 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带有汽车动力学控制(VDC)系统的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在MATLAB环境中设计了PID控制的VDC系统,定义了MATLAB与ADAMS环境下车辆模型的数据交换接口,将整车模型与设计的控制系统在ADAMS/Car和MATLAB/Simulink环境下通过输入输出接口进行了联合仿真,研究了VDC系统的最佳控制参数,实现了几种行驶工况下的VDC系统及整车动态特性的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横向稳定性控制器控制有效,实时性好,提高了汽车的操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稳定性 汽车动力学控制系统 多体模型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冬季试验 被引量:5
3
作者 于良耀 宋健 +1 位作者 李亮 王学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8,共5页
为了验证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在冰雪路面上的控制性能,在中国黑河市的试车场进行了冬季试验。阐述了整个试验系统的组成、控制策略以及采用的试验方案。选择稳态回转和双移线作为性能评价的两个主要试验工况,给出了包括主观和客观... 为了验证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在冰雪路面上的控制性能,在中国黑河市的试车场进行了冬季试验。阐述了整个试验系统的组成、控制策略以及采用的试验方案。选择稳态回转和双移线作为性能评价的两个主要试验工况,给出了包括主观和客观评价的性能评价方法。试验表明,系统明显改善了操纵稳定性,客观评价结果与主观评价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验证了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 试验 冬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试验平台 被引量:7
4
作者 于良耀 宋健 王学辉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5-118,共4页
开发了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的试验平台.介绍了试验平台的硬件组成,包括检测汽车运动状态的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的快速开发原型和专用的液压控制单元,并制定了基本的控制策略和系统关键控制参数的计算方法.实车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该试... 开发了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的试验平台.介绍了试验平台的硬件组成,包括检测汽车运动状态的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的快速开发原型和专用的液压控制单元,并制定了基本的控制策略和系统关键控制参数的计算方法.实车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该试验平台,能够很好地实现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的实时算法验证和快速实车匹配.试验平台的开发,为下一步的研究和标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 试验平台 控制策略 参数计算 实车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开发平台研究
5
作者 皮大伟 游辉敏 +1 位作者 张丙军 钟国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3020-3023,共4页
以硬件在环仿真和道路性能试验两个典型阶段为例,基于AUTOBOX组件设计了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VDSC)系统开发平台,以TMS320F2812为核心,针对系统功能需求采用模块化方法设计VDSC系统的控制单元,并依据VDSC系统的各个开发阶段的不同目标... 以硬件在环仿真和道路性能试验两个典型阶段为例,基于AUTOBOX组件设计了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VDSC)系统开发平台,以TMS320F2812为核心,针对系统功能需求采用模块化方法设计VDSC系统的控制单元,并依据VDSC系统的各个开发阶段的不同目标制定硬件配置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所设计的开发平台能够很好地实现VDSC系统各开发阶段的不同目标。研究结果为VD-SC系统研究提供了一种开放可行的开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VDSC)系统 开发平台 状态估计 硬件在环仿真 道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学与控制科学 被引量:1
6
作者 黄琳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3-29,共7页
基于对力学与控制科学的相似性的分析 ,阐述了 4个有意义的力学系统控制问题 :1具非完整约束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控制 ;2具非单一平衡位置的力学系统及其总体性质 ;3多体动力学与控制 ;4具分布参数的力学系统 .最后给出了一个具启示性... 基于对力学与控制科学的相似性的分析 ,阐述了 4个有意义的力学系统控制问题 :1具非完整约束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控制 ;2具非单一平衡位置的力学系统及其总体性质 ;3多体动力学与控制 ;4具分布参数的力学系统 .最后给出了一个具启示性的看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控制系统 非完整约束 非单一平衡位置 多体 分布参数力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UTAM“力学系统与过程的混沌动力学与控制会议”简介
7
作者 胡海岩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29-430,共2页
2003年6月8~13日,由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主办的力学系统与过程的混沌动力学与控制专题会议在意大利罗马召开。会议由罗马大学(La Sapienza)工学院工程结构与地质技术系教授Rega和Vestoni担任主席,来自美国、加拿大、意大... 2003年6月8~13日,由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主办的力学系统与过程的混沌动力学与控制专题会议在意大利罗马召开。会议由罗马大学(La Sapienza)工学院工程结构与地质技术系教授Rega和Vestoni担任主席,来自美国、加拿大、意大利、德国、英国、荷兰、奥地利、丹麦、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匈牙利、捷克、南斯拉夫、摩洛哥、巴西、中国、日本等18个国家的65名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在为期5天的学术交流中,39位学者作了大会学术报告、14位学者作了墙报学术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UTAM “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 力学系统与过程的混沌动力学控制会议” 学术会议 会议内容 复杂机电系统 非光滑系统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汽车质心侧向速度观测器 被引量:17
8
作者 郑智忠 李亮 +1 位作者 杨财 宋健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9,共6页
基于HSRI轮胎模型,建立了一种简化的、适用于实时运算的非线性轮胎力估计方法。推导了四轮两自由度汽车模型动力学方程。运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建立了汽车质心侧向速度观测器。汽车动力学综合仿真平台的仿真结果显示,采用非线性轮胎力... 基于HSRI轮胎模型,建立了一种简化的、适用于实时运算的非线性轮胎力估计方法。推导了四轮两自由度汽车模型动力学方程。运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建立了汽车质心侧向速度观测器。汽车动力学综合仿真平台的仿真结果显示,采用非线性轮胎力估计方法能显著提高估计的精度。实车试验结果表明,该观测器估计结果的准确性和运算效率能满足DSC控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侧向速度观测器扩展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ed control of intelligent excavator using proportional-integral-plus gain scheduling 被引量:5
9
作者 顾军 D. SEWARD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2期384-392,共9页
Consider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for a robotic excavator, namely the Lancaster University computerized and intelligent excavator (LUCIE). The excavator was developed to aut... Consider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for a robotic excavator, namely the Lancaster University computerized and intelligent excavator (LUCIE). The excavator was developed to autonomously dig trenches without human intervention. One stumbling block is the achievement of adequate, accurate, quick and smooth movement under automatic control, which is difficult for traditional control algorithm, e.g. PI/PID. A gain scheduling design, based on the true digital proportional-integral-plus (PIP) control methodology, was utilized to regulate the nonlinear joint dynamics. Simulation and initial field tests both demonstrated the feasibility and robustness of proposed technique to the uncertainties of parameters, time delay and load disturbances, with the excavator arm directed along specified trajectories in a smooth, fast and accurate manner. The tracking error magnitudes for oblique straight line and horizontal straight line are less than 20 mm and 50 mm, respectively, while the velocity reaches 9 m/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botic excavator gain scheduling control proportional-integral-plus ROBUST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